日联科技(688531)

搜索文档
江苏无锡:抢占“AI+”赛道 绘就智造新图景,以“人工智能之解”答好“新型工业化之问”
南京日报· 2025-09-11 09:52
无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与战略 - 无锡市发布"1+2+3"系列文件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 重点推动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结合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2023年无锡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476亿元 超百家规上核心企业形成从算力基建到垂直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2] 行业应用与技术创新 -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包括AI+智能装备、AI+自动驾驶、AI+工业等领域 [1] - 工业领域对智能化、专业化解决方案需求迫切 工业垂类大模型可赋能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及生产运营环节 [2] 企业案例与业务布局 - 日联科技作为工业X射线检测龙头企业 构建"核心部件+AI软件算法+检测设备"全产业链技术壁垒 [1] - 日联科技计划建立全球最大规模工业X射线影像算力中心 通过AI算法提升图像分析效果和速度 [1] - 羚数智能推出国内首个工业垂直领域大模型"百工工业大模型"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大型工程及能源产业链 [2] - 羚数智能工业垂类模型已在无锡半导体设计行业龙头企业实施 通过多智能体协作替代专业技术操作环节 [2]
日联科技(688531)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材料
2025-09-09 08:00
股份变动 - 2025年2月5日公司完成回购,实际回购股份1,567,736股[14] - 2025年6月23日完成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股份过户登记,归属股票595,600股,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减至972,136股,参与权益分配股本总数为113,532,278股[14] - 2025年7月10日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65,593,939股,注册资本增至165,593,939元[15] 权益分派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每10股转增4.5股[14] 会议安排 - 现场会议于2025年9月15日14:00在公司会议室召开[10]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互联网投票时间为9:15 - 15:00[10] 议案审议 - 会议将审议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制定及修订部分制度等议案[11] 人员提名 - 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联合提名李爽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20] 制度变更 - 公司取消监事会,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议事规则》等相关制度废止[16] 公司章程修订 - 公司英文名称从Unicomp Technology Group Co., Ltd.变更为Unicomp Technology (Group) Co., Ltd.[23] - 公司增加资本方式中“公开发行股份”改为“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非公开发行股份”改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24] - 公司不接受本公司股份作为质权的标的[24] 股东权利 - 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会计凭证[25] - 股东对股东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可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25] 股东会权限 - 股东会有权选举和更换非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并决定报酬事项[27][29] - 股东会审议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30] 担保规定 - 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后提供的任何担保须股东会审议[30] 董事规定 - 公司董事每届任期3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38]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一名、独立董事三名[49] 独立董事规定 - 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三年,连续任期不得超过六年[45][46] 审计委员会规定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为3名,其中独立董事2名,由独立董事中会计专业人士担任召集人[64] 利润分配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提取利润的10%列入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不再提取[51] 信息披露 - 公司将以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范围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为信息披露媒体[53]
日联科技孔海洋:巩固扩大AI智检技术优势 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8:31
核心技术突破 - 微焦点/纳米焦点X射线源是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的核心部件 决定整机性能天花板及空间分辨率 穿透能力 成像稳定性三大核心指标 [2] - 公司实现闭管微焦点 开管射线源 大功率射线源等多类型X射线源的全谱系覆盖 成为国内唯一实现从基础理论 关键材料 制备工艺到可靠性验证全链条覆盖的企业 [2] - 闭管射线源覆盖90kV至150kV电压范围 开管射线源技术突破至百纳米级别 [2] AI技术应用 - 从传统视觉算法 机器学习算法逐步引入AI算法 AI影像软件成为设备的"大脑"和"神经" [3] - 通过射线影像与视觉影像 超声影像等多模态融合显著提升检测效果 设备检测效率和精度获得进一步提升 [3] - 构建工业X射线检测"数据+算法+算力"的AI智算闭环 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3] 战略发展方向 - 持续加大AI影像软件领域研发力度 拓展海量数据 算法智脑 算力中心及影像系统开发等领域 [3] - 依托客户资源与AI技术储备 加速从高端智能检测装备制造商向AI驱动的工业智能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3] - 半导体检测装备发展需要经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持续过程 需要行业共同努力 [3]
中小盘周报:关注导热散热材料-20250907
开源证券· 2025-09-07 09:4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导热散热材料行业持积极看好态度 重点关注苏州天脉等本土企业 [3][4] 核心观点 - 下游电子设备高性能化、智能化、薄型化趋势显著提升散热需求 驱动行业持续增长 [3][12] - 热管和均温板凭借优异导热性能正加速替代传统散热方案 渗透率持续提升 [3][31] - 本土化采购成为重要趋势 国内供应链企业技术成熟有望受益 [3][35]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173亿美元增至2028年261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8.5% [3][21] 细分市场分析 - 热管市场2021年规模29.72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7.7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6.17% [15] - 均温板市场2021年规模7.04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11.9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4.20% [15] - 导热界面材料全球市场规模2019年52亿元 预计2026年达7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57% [16] - 中国导热界面材料市场规模2021年13.5亿元 预计2026年达23.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1.34% [16] - 石墨膜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超70亿元 其中智能手机占比67% [16][17] 下游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领域:5G手机渗透率提升及AR/VR等新兴设备发展催生新增散热需求 [24][25] - 汽车电子领域: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40% 2035年预计达50%以上 推动散热需求增长 [27] - 安防行业:摄像头出货量从2020年4.1亿颗预计增至2025年8.3亿颗 散热需求同步提升 [28][30] 技术发展趋势 - 热管和均温板已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主流散热方案 替代传统石墨膜组合 [31][32] - iPhone 17 Pro系列有望引入铜质均热板技术 替代石墨烯散热片 [3] - 本土企业如苏州天脉在热管、均温板领域全球份额达0.53%和8.92% 打破境外垄断 [36]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低 日本和中国台湾厂商在传统领域占优 国内企业加速追赶 [36] - 本土代表企业包括苏州天脉、中石科技、碳元科技等 在细分领域建立较强地位 [36][38] - 国产终端品牌全球份额提升 带动上游供应链企业持续受益 [35] 重点受益标的 - 苏州天脉:较早布局超薄热管和均温板 通过多家知名品牌认证并实现规模出货 [4] - 中石科技:产品涵盖导热界面材料、人工合成石墨、热管/均热板等多品类 [38]
日联科技股价涨5.07%,金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33万股浮盈赚取9.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3:14
股价表现 - 9月5日日联科技股价上涨5.07%至59.68元/股 成交额达1.61亿元 换手率2.56% 总市值98.83亿元 [1] 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漓江路11号 成立于2009年7月22日 于2023年3月31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 是国内领先供应商 专注于微焦点和大功率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 新能源电池 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领域 [1] 基金持仓 - 金鹰基金旗下金鹰元和混合A(002681)二季度持有日联科技3.3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64% 为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9.58万元 基金规模5149.35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15.85% 近一年收益33.98% 成立以来收益115.04% [2]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倪超累计任职时间10年90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30.16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56.51% 最差基金回报-21.21% [3]
研判2025!中国工业微焦点X射线源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半导体与新能源领域驱动高精度检测技术升级,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4 01:30
行业概述 - 工业微焦点X射线源是一种高精度X射线发射设备 焦点尺寸极小 通常在微米级别 能够产生高能量高分辨率X射线束 穿透各种材料并形成清晰图像 实现对物体内部结构的精确检测 [2] - 按密封技术分类 主要分为开放管微焦点X射线源和封闭管微焦点X射线源 [2]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真空玻璃 陶瓷电极 反射靶材 X射线管等原材料和零部件 [2] - 产业链中游为工业微焦点X射线源设备生产制造环节 [2]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 电子制造 新能源电池 工业检测等领域 [2]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工业微焦点X射线源行业市场规模为7.36亿美元 同比增长21.71% [5] - 2024年中国工业微焦点X射线源行业市场规模为15.8亿元 同比增长29.51% [1][5] - 中国工业制造水平提升 特别是在半导体 电子制造 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快速发展 对高精度检测需求显著增加 为市场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1][5] - 2024年中国无损探伤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190亿元 同比增长2.15% 工业微焦点X射线源作为其中的高端技术设备 具有高分辨率 高精度 低辐射等优势 [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日联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微焦点X射线源国产化 [6] - 日联科技构建自研"射线源+检测设备"垂直整合模式 实现包括微焦点X射线源(开管/闭管) 大功率射线源和普通射线源在内的全谱系覆盖 [6][7] - 日联科技是中国唯一实现X射线源基础理论研究 关键材料掌控 复杂制备工艺 可靠性验证全覆盖的企业 [6][7] - 2020年日联科技成功研发并量产国内首款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X射线源 填补国内空白 被工信部认定为"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7] - 2025年一季度日联科技营业收入为2.00亿元 同比增长33.19% 归母净利润为0.35亿元 同比增长4.45% [7] -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专注于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及核心部件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涵盖微焦点X射线源 X射线检测设备 X射线探伤机等 [8] - 奥龙射线微焦点X射线源产品应用于电子制造领域检测PCB板 半导体芯片 新能源电池领域检测电池内部结构和缺陷 材料分析领域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和成分分布 [8]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加速向3D/CT化发展 提高缺陷识别能力 3D/CT断层扫描技术在半导体封装 新能源电池制造等领域快速普及 [8] - 加速向在线自动化方向发展 在线检测系统实现100%全检覆盖 与生产线无缝集成 大幅提升检测效率 [9] - 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加速向AI智能化方向发展 AI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缺陷类型 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10] - 日联科技初步建立"数据-算法-算力"的AI智算闭环 计划打造全球最大规模工业利用智能算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 [10]
就在今天|2025上海先导产业大会暨第14届医药CEO论坛+第5届人工智能大会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03 22:29
会议概况 - 2025年上海先导产业暨第14届医药CEO论坛及第5届人工智能大会将于2025年9月4日至5日在上海浦东文华东方酒店举行[1] - 会议形式包括圆桌讨论和专题演讲 近百名上市公司董事长 CEO 核心高管及业内大咖出席[4] 医药主会场议程 - 开场致辞由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陈忠义主持[4] - 圆桌讨论聚焦中国药企出海时代 嘉宾包括百利天恒 泰格医药 恒瑞医药 泽璟制药 君实生物等企业高管[4] - 另一圆桌讨论关注百亿美元重磅炸弹药物 嘉宾来自靖因药业 博腾股份 三生国健等企业[4] - 歌礼制药董事长吴劲梓将更新研发进展[5] - 分析师对话环节涵盖众生睿创和民为生物的高管[5] - 下午议程讨论医药资产出海期待领域 嘉宾来自智翔金泰 默沙东 阿斯利康 红杉资本等机构[5] - 全球竞争下中国创新药研发到商业化突围之路的讨论嘉宾包括中国生物制药 维立志博 至信生物 广生中霖 Orbimed等企业代表[5] - 药物开发平台技术更迭圆桌邀请艾博生物科技 鼎泰药研 大睿生物等企业高管[5][6] - 脑机接口新世界对话环节嘉宾来自翔宇医疗 应和脑科学 华科精准 清华大学 阶梯医疗等机构[6] - 工程师红利下创新药DEEPSEE时代讨论嘉宾包括百普赛斯 药捷安康 百奥赛图 益诺思等企业高管[6] - 专题演讲由舶望制药CEO舒东旭主持[6] TMT分论坛议程 - 二次元动漫产业展望由梦乡&世界线漫展创始人孙仕斌分享[6] - AI颠覆游戏产业结构议题由恺英大模型负责人谭总主持[6] - AI玩具車塑交互生态由恺顽科技CEO陈倩倩介绍[6] - AI沉浸式视频创新由国脉文化公司总编辑陆玮仑探讨[6] - AI应用产业机会由一级产业基金投资总监分析[7] - AI手机智能体革新移动互联网生态由万咖壹联执行董事孟谨聪讲解[7] - 脑机接口产品现场演示及介绍由翔宇医疗董事长何永正展示[7] TMT主论坛议程 - 云侧和端侧AI ASIC机遇与挑战由某上市公司董事长探讨[7] - 智能芯生与推理未来由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分享[7] - AI重塑医疗未来由卫宁健康总裁王涛分析[7] - 硬软核心技术护城河由日联科技董事长刘骏讲解[7] - 企业级AI应用由汉得信息COO黄耿介绍[7] - 大尺寸AI芯片先进封装COWOS-L技术由芯碁微装半导体销售总潘昌隆探讨[7]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现状由某通信卫星设计专家展望[7] - 数据中心液冷技术趋势由某上市公司领导分析[8] - AI基建交换机/芯片发展由上海电子协会副秘书长刘军讲解[8] - 面向AI的高性能网络创新由新华三朱仕银分享[8] - AI智算中心互联网络从铜到光由烽火通信李铿探讨[8] - 人工智能算力网络高速互联技术演进由华工科技罗传能介绍[8] 医药分论坛议程 - 胞外裂解ADC技术探索由宜联生物联合创始人蔡家强分享[8] - 益生菌载体口服多肽递送系统由美诺华国际化业务负责人邱烽秦介绍[8] - 双抗和XDC未来发展圆桌嘉宾来自先通医药 乐普生物 和铂医药 康宁杰瑞等企业[8] - 医药险产业融合与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由镁信健康CEO张小栋探讨[8] - 医疗器械智造升级与创新出海圆桌嘉宾来自心泰医疗 心玮医疗 睿瀚医疗 归创通桥等企业[8]
东兴证券:给予日联科技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3 00:13
核心观点 - 东兴证券发布日联科技研究报告 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8.34%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4% 订单充足且持续增长 AI技术重构行业竞争格局 公司推出业内首款AI垂直大模型 并通过收并购拓展业务布局 [1][2][3][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0亿元 同比增长38.34% [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 同比增长15.34% [2][3] - 归母净利润0.83亿元 同比增长7.8% [3] - 毛利率44.11% 同比减少1.31个百分点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12.26万元 同比增长240.93% [3] - 二季度营业收入2.61亿元 同比增长42.55% 环比增长30.76% [3] - 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 同比增长45.71% 环比增长100.25% [3] 业务分项表现 -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收入4.09亿元 同比增长40.67% 毛利率44.83% 同比提升1.22个百分点 [3] -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收入2.11亿元 同比增长54.63% 毛利率50.42% [3] - 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收入0.98亿元 同比增长69.17% 毛利率32.27% [3] - 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领域收入0.92亿元 同比增长1.21% [3] - 备品备件及其他收入0.51亿元 同比增长23% [3] 增长驱动因素 - 主营业务覆盖众多领域 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量充足 [3] - 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 [3] - 不断提高产能产出和扩大经营规模带动业绩增长 [3] - 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主要受海外工厂开办建设费用 AI研发中心筹办建设 研究院扩张新增研发费用 以及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影响 [3] AI技术布局 - AI通过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 拓展应用场景 降低成本等方式重构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4] - 公司深度融合AI技术 构建工业X射线检测"数据+算法+算力"AI智算闭环 [4] - 发布业内首款工业射线影像AI垂直大模型 [4] - AI算法可大幅提高X射线检测设备图像识别准确率 [4] - AI泛化性提升设备场景适用性 实现快速适应 快速部署 快速检测 [4] 战略拓展 - 报告期内投资并购创新电子和珠海九源 [5] - 创新电子主要产品为X射线检测系统 面向美洲市场 [5] - 珠海九源主要产品为新能源电能变换与智能检测设备 应用于电池制造及储能系统领域 [5] - 并购标的在技术 产品 市场等多个维度形成强协同效应 带来新业务增长点 [5] 行业前景 - 工业X射线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 [5] -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电子半导体行业需求逐步旺盛 [5] - 锂电池行业需求修复改善 汽车零部件相关检测需求稳步增长 [5] 机构预测 - 东兴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3元 1.54元和2.16元 [5] - 东亚前海证券预测2025年归属净利润5.07亿元 [6] - 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 买入评级3家 增持评级1家 [8]
日联科技股价跌5.15%,金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33万股浮亏损失10.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3:57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5.15%至58.62元/股 成交额2.03亿元 换手率3.15% 总市值97.07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22日 2023年3月31日上市 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漓江路11号 [1] - 主营业务为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供应 涵盖微焦点和大功率X射线检测装备研发生产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 新能源电池 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领域 [1] 基金持仓情况 - 金鹰元和混合A基金二季度持有3.3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64%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10.58万元 基金规模5149.35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22.01% 近一年收益率36.93%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26.46%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倪超累计任职时间10年87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30.16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率156.51% 最差回报率-16.15% [3]
日联科技:8月份公司未实施股份回购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1:40
股份回购情况 - 2025年8月份未实施股份回购 [1] - 累计回购股份108,455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655% [1] 时间节点 - 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31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