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虹软科技(688088)
icon
搜索文档
虹软科技:智驾业务实现高增,端侧AI有望打开成长空间-20250423
信达证券· 2025-04-23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虹软科技2024年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长 公司积极开拓新技术、新赛道、新客户 有望受益于智能影像、智能驾驶行业高增速并开拓新业绩增长点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 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增长99.67%;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 同比增长128.93% 2024Q4收入2.41亿元 同比增加44.23% 归母净利润0.88亿元 同比增加1194.1% 2025Q1收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13.77% 归母净利润0.50亿元 同比增加45.36% [1]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54/0.65/0.81元 对应P/E分别为80.47/66.38/53.24倍 [1][2]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7亿、8.15亿、9.9亿、12.07亿、15.01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6.1%、21.6%、21.4%、21.9%、24.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88亿、1.77亿、2.16亿、2.62亿、3.27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53.0%、99.7%、22.3%、21.2%、24.7% [3][4] 业务发展 智能驾驶业务 - 舱内业务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Tahoe获多款车型全球定点项目 推进量产开发、开拓新定点、导入功能项目 为海外客户定制开发测试工具 与海外知名Tier1建立战略合作 舱外业务全力推进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WestLake产品化 开展市场推广与项目落地 2024年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收入1.27亿元 同比增长71.2% 随着定点产品进入量产期 相关业务有望中短期高速增长 [1] AI眼镜业务 - 产品研发层面结合端侧轻量化模型构建并开发多项高清影像处理算法 提升成像美感、降低噪点 优化专业算法解决方案 硬件适配层面与高通围绕AR1Gen1芯片平台深入协作 客户开拓层面截止2024年底助力雷鸟V3完成国内首款AI眼镜发售 市场反馈良好 [1] TurboFusion技术业务 - TurboFusion技术全机型渗透率持续提升 覆盖旗舰到中低端机型 核心影像解决方案商业化落地 新增运动抓拍、AI人像光影重构等细分功能 探索生成式AI与该技术深度融合 优化图像画质 推动影像计算智能化升级 视频解决方案已落地 为2025年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1]
虹软科技(688088):智驾业务实现高增,端侧AI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信达证券· 2025-04-23 07: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虹软科技2024年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长显著,智能驾驶及AI眼镜等业务发展良好,TurboFusion技术成果显著,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54/0.65/0.81元,对应P/E分别为80.47/66.38/53.24倍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67%;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28.93% [1] - 2024Q4公司实现收入2.41亿元,同比增加44.23%,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加1194.1% [1]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3.77%,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加45.36% [1] 业务发展 智能驾驶业务 - 舱内业务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Tahoe获多款车型全球定点项目,推进量产开发、开拓新定点、导入功能项目,为海外客户定制开发测试工具,与海外知名Tier1建立战略合作 [1] - 舱外业务全力推进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WestLake产品化,开展市场推广与项目落地,加大驾驶测试、法规合规测试,系统研发持续优化方案、提升功能上限,完成记忆行车、记忆泊车开发部署,拓宽无图高速NOA场景 [1] - 2024年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71.2%,随着定点产品进入量产期,相关业务有望中短期高速增长 [1] AI眼镜业务 - 产品研发层面结合端侧轻量化模型,构建并开发多项高清影像处理算法,提升成像美感、降低噪点,优化针对AI眼镜特有场景的专业算法解决方案 [1] - 硬件适配层面与高通围绕AR1Gen1芯片平台深入协作 [1] - 客户开拓层面截止2024年底助力雷鸟V3完成国内首款AI眼镜发售,市场反馈良好 [1] TurboFusion技术 - 全机型渗透率持续提升,完成从旗舰机型到高端、主流机型全面覆盖,核心影像解决方案在多个客户机型商业化落地,在中低端机型市场规模化落地 [1] - 场景化功能创新,新增运动抓拍、AI人像光影重构等细分功能 [1] - 端侧AI计算深化,探索生成式AI与TurboFusion技术深度融合,优化夜景、逆光、长焦等场景图像基础画质,推动影像计算智能化升级 [1] - 视频领域解决方案已落地,为2025年视频方案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标志技术从静态影像向动态视频全面扩展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54/0.65/0.81元,对应P/E分别为80.47/66.38/53.24倍 [1][2]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70|815|990|1207|1501| |增长率YoY %|26.1%|21.6%|21.4%|21.9%|24.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88|177|216|262|327| |增长率YoY%|53.0%|99.7%|22.3%|21.2%|24.7%| |毛利率(%)|90.3%|90.4%|90.6%|90.1%|90.5%| |ROE(%)|3.3%|6.5%|7.9%|9.5%|11.7%| |EPS(摊薄)(元)|0.22|0.44|0.54|0.65|0.81| |市盈率P/E(倍)|196.58|98.45|80.47|66.38|53.24| |市净率P/B(倍)|6.51|6.40|6.36|6.31|6.24| [3]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2026|2027| |----|----|----|----|----|----| |流动资产|2433|2239|2529|2656|2784| |货币资金|1926|1185|1447|1534|1572| |应收票据|2|6|3|5|7| |应收账款|101|193|211|242|325| |预付账款|11|9|13|17|19| |存货|15|10|16|20|20| |其他|378|836|839|839|841| |非流动资产|687|783|755|727|699| |长期股权投资|34|34|34|34|34| |固定资产(合计)|432|414|389|364|339| |无形资产|23|22|22|22|22| |其他|198|313|310|307|304| |资产总计|3121|3021|3284|3383|3483| |流动负债|419|278|526|600|669| |短期借款|0|0|0|0|0| |应付票据|0|0|0|0|0| |应付账款|1|3|2|3|4| |其他|418|275|523|597|665| |非流动负债|29|25|25|25|25| |长期借款|0|0|0|0|0| |其他|29|25|25|25|25| |负债合计|448|303|550|625|694| |少数股东权益|0|0|0|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673|2718|2733|2757|2788| |负债和股东权益|3121|3021|3284|3383|3483| [4]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2026|2027| |----|----|----|----|----|----| |营业总收入|670|815|990|1207|1501| |营业成本|65|78|93|119|142| |营业税金及附加|8|9|11|13|17| |销售费用|118|133|160|197|245| |管理费用|91|86|104|125|158| |研发费用|363|398|441|538|663| |财务费用|(57)|(57)|(17)|(21)|(23)| |减值损失合计|(1)|(6)|(1)|(1)|(1)| |投资净收益|(12)|2|3|4|3| |其他|38|39|47|62|73| |营业利润|108|203|247|300|375| |营业外收支|(1)|0|0|0|0| |利润总额|107|203|247|300|375| |所得税|19|27|31|38|48| |净利润|88|177|216|262|327|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8|177|216|262|327| |EBITDA|98|178|258|307|380| |EPS(当年)(元)|0|0|1|1|1| [4]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2026|20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256|11|461|321|332| |净利润|88|177|216|262|327| |折旧摊销|40|42|28|28|28| |财务费用|(1)|(8)|0|0|0| |投资损失|12|(2)|(3)|(4)|(3)| |营运资金变动|107|(199)|219|33|(22)| |其它|10|1|0|1|1| |投资活动现金流|44|(611)|3|4|3| |资本支出|(78)|(42)|(0)|(0)|(0)| |长期投资|115|(590)|0|0|0| |其他|7|21|3|4|3| |筹资活动现金流|(36)|(155)|(200)|(238)|(297)| |吸收投资|0|0|0|0|0| |借款|0|0|0|0|0| |支付利息或股息|(50)|(148)|(196)|(238)|(297)| |现金净增加额|276|(741)|262|87|38| [4]
虹软科技(688088):智驾高增长,端侧AI及商拍业务可期
国投证券· 2025-04-21 02: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49.73 元,2025 年 4 月 18 日股价 42.39 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虹软科技以 AI 视觉算法为核心,深耕智能手机及智能汽车赛道,加大端侧 AI 设备布局,有望受益 AI 带来的端侧设备创新周期,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9.97/12.26/15.0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1/3.12/4.10 亿元,对应 PE 估值 69.69/53.82/41.03 倍,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给予 6 个月目标价 49.73 元,对应 2025 年 20 倍动态市销率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 年全年营收 8.15 亿元,同比增长 21.62%,归母净利润 1.77 亿元,同比增长 99.67%,扣非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增长 128.93%;2025Q1 营收 2.09 亿元,同比增长 13.77%,归母净利润 0.50 亿元,同比增长 45.36%,扣非归母净利润 0.40 亿元,同比增长 33.11% [1] 分业务情况 - 智能手机方向,受益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回暖,2024 年业务营收 6.75 亿元,同比增长 16.17%,毛利率 91.39%,同比增加 0.49 个百分点;2025Q1 营收 1.76 亿元,同比增长 9.57% [2] - 智能驾驶方向,受益于政策补贴落地和产品渗透率提升,2024 年业务营收 1.27 亿元,同比增长 71.20%,毛利率 84.49%,同比下降 1.47 个百分点;2025Q1 营收 0.30 亿元,同比增长 46.51% [2] 费用与研发 -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持续下降,2024 年销售费用率 16.29%,同比下降 1.33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 10.49%,同比下降 3.04 个百分点;2025Q1 销售费用率 16.46%,同比下降 1.44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 9.27%,同比下降 5.83 个百分点 [3] - 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费用 3.98 亿元,同比增长 9.69%,研发费用率 48.81%;2025Q1 研发费用 0.98 亿元,同比增长 5.13%,研发费用率 46.72% [3] 技术与业务进展 - 2024 年完成智能超域融合技术在智能手机多机型渗透和中低端机型规模化落地,探索 AIGC 与该技术融合,实现 Turbo Fusion 视频解决方案落地,加大 AI 眼镜投入,与高通合作,助力雷鸟 V3 发售首款 AI 眼镜 [4][10] - 智驾方面,VisDrive®拓宽车型覆盖范围,多项算法获量产车型定点,2024 年推出舱泊一体解决方案,2025 年有望量产,前装软硬一体方案推进海外布局获全球定点项目 [11] - 智能商拍方面,2024 年 ArcMuse 模型参数量跨越式提升,PSAI 产品完成多平台入驻,累计服务数十万商家客户 [11]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9.97/12.26/15.06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41/3.12/4.10 亿元等多项财务指标变化 [13][14]
虹软科技(688088):25Q1利润超预期,多项端侧业务未来高潜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16 1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6][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报和2025Q1季报发布,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25Q1营收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超预期 [6][7][8] - 手机业务稳步增长、汽车业务进入爆发阶段,AI眼镜和PSAI智能商拍是后续重磅看点 [6][9][15] - 利润端高增长预估来自研发规模化,25Q1现金流转正 [6][16][21] - 考虑业务发展和研发投入,小幅调整收入和净利润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6][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4月15日收盘价41.89元,一年内最高/最低57.68/23.18元,市净率6.1,股息率0.88%,流通A股市值168.05亿元 [1]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6.90元,资产负债率9.06%,总股本/流通A股401/401百万股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15|209|1000|1257|1594| |同比增长率(%)|21.6|13.8|22.7|25.7|26.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7|50|233|309|438| |同比增长率(%)|99.7|45.4|31.7|32.6|41.8| |每股收益(元/股)|0.44|0.12|0.58|0.77|1.09| |毛利率(%)|90.4|89.8|90.3|89.2|88.0| |ROE(%)|6.5|1.8|8.0|9.6|11.9| |市盈率|95|/|72|54|38| [5] 事件与点评 - 2024年营收8.15亿元(+21.6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99.67%),扣非净利润1.56亿元(+128.93%) [6][7] - 2025Q1营收2.09亿元(+13.77%),归母净利润0.50亿元(+45.36%),扣非净利润0.40亿元(+33.11%) [6][7] - 2024年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与业绩快报一致,25Q1收入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超预期 [6][8] 业务分析 手机业务 - 24年移动智能终端业务营收6.75亿元,同比增长16.17%,达历史最高,超域融合技术渗透,中低端机型规模化落地 [9] - 25Q1移动智能终端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9.57%,后续有望随技术迭代等稳步增长 [9] 汽车业务 - 24年智能汽车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71.2%,进入爆发阶段 [10] - 纯软解决方案舱内拓宽车型覆盖、技术迭代,舱外产品落地,SoC舱泊一体有望25年量产 [10][13] - 舱内软硬一体获定点、推进量产和海外布局,舱外软硬一体推进产品化和项目落地 [13] - 25Q1智能汽车收入0.3亿元,同比增长46.51%,后续有望高速增长 [13] 其他业务 - AI眼镜端前期有技术储备,24年加大投入,助力雷鸟V3发售,与多家品牌商合作 [18] - PSAI智能商拍完成多平台入驻,累计服务数十万商家,计算引擎和模型能力提升 [18] 利润与现金流分析 - 24Q4收入同比增长44.2%,薪酬同比减少7.7%,25Q1剪刀差持续,后续有望释放利润 [16] - 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为-1.3/-3.0/-5.3pct,25Q1分别为-1.4/-5.8/-3.8pct [21] - 2024年整体毛利率90.42%,同比提升0.07pct,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驾驶毛利率有变动但整体稳定 [21] - 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34亿元,24Q1为-0.17亿元,实现转正 [21] 盈利预测和评级 - 小幅下调2025年收入预测及2025 - 2026年净利润预测,小幅上调2026年收入预测,新增2027年收入、净利润预测 [6][20] - 考虑业务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6][20]
虹软科技2024年净利润暴涨99.67%,智能视觉解决方案成增长引擎
金融界· 2025-04-16 03:14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虹软科技业绩显著增长,智能视觉解决方案成核心动力,但需警惕市场竞争和业务拓展风险 [4][5][6]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62%,毛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21.62% [4] - 归属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67%,扣非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28.93% [1][4]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营收17,647.99万元,同比增长9.57%,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营收3,017.25万元,同比增长46.51% [1][4] 历史业绩波动 - 2022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7.22%,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58.93%和92.93% [5] - 2023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6.07%,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率为2.73%和 - 4.73% [5]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率分别达9.99%、85.75%和120.38% [5] 分红方案 - 2024年度计划每10股派现金红利2.5元(含税),合计派现1亿元,占净利润比例56.70% [6] - 分红比例逐年提升,2023 - 2020年每10股派现分别为2.2元、1.25元、2元、2.6元 [6] - 与同行业相比,分红金额和股息率处中等水平,如宝信软件2024年派现17.30亿元,股息率1.83%,虹软科技股息率0.76% [6]
虹软科技20250415
2025-04-16 03: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移动智能终端、智能驾驶、AI眼镜、商拍、心血管支架、车载智能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半导体、AR眼镜 公司:虹软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收8.15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67%;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28.93%;移动智能终端业务收入6.75亿元,同比增幅16.17%;智能驾驶业务收入1.27亿元,同比增幅71.2% [2][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13.77%;归母净利润4963万元,同比增长45.36%;扣非归母净利润4031万元,同比增长33.11%;移动智能终端业务收入1.76亿元,同比增幅9.57%;智能驾驶业务收入3017万元,同比增幅46.51% [2][4][5]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向全体股东每十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6亿元,占24年归母净利润的90.72%;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约1亿7千万元,占24年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比例98% [2][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度研发费用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8%;截至报告期末,拥有264项发明专利和154项软件著作权;研发人员586人,占员工总数62% [2][7] 各业务进展 - **移动智能终端业务**:2024年以手机产品业务为主,实现从旗舰机型到高端主流机型全面渗透,在中低端机型市场规模化落地;推出静态拍摄和视频领域系列解决方案;探索生成式AI与智能超级融合技术深度融合 [8][9] - **AI眼镜及XR领域**:前瞻性部署宏观空间计算技术体系,加大业务投入;提升影像清晰度与质量,开发多项高清影像处理算法;助力雷鸟V3完成国内首款AI眼镜发售,市场反响良好 [10] - **智能驾驶业务**:舱内产品有多个量产定点项目,推出手势识别算法引擎获头部新能源客户订单;法规类产品通过相关测试标准并量产上线;持续优化无高精地图高速NOA记忆泊车记行车功能 [11] - **商拍业务**:自2023年布局以来,技术上提升ArcSoft计算技术引擎图像生成垂直大模型体系,拓展局部修复版型替换功能,上线AI模特视频生成功能;商业上通过精细化运营及电商平台战略扩大渗透率与用户粘性 [12] 市场判断与目标 - **AI眼镜市场**:未来五年预计显著增长,虹软已与多家主流厂商签订合约,对2025年营收有较大期待 [2][13][14] - **手机业务**:预计2025 - 2026年保持双位数增长,计划用软件替代光学变焦提升成像效果 [20] - **商拍业务**:目标实现几亿至十亿收入,预计今年达千万级收入并逐步迈向过亿 [19][24] 行业地位与挑战 - **自动驾驶技术**:车内环境中,DMS和OMS相关技术是重要安全指标,虹软在国内表现出色,海外市场有待发展;舱外环境中,虹软定位超高性价比ADAS和APA,海外市场机会大但面临地缘政治挑战 [17] - **AI加商拍行业**:真实需求受多模态技术不成熟、电商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需长时间教育推广;公司商拍产品距规模化收入有距离,但预计能实现千万级收入并迈向过亿 [23][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手机摄像头优化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升安卓手机视频性能、发展ToF fusion技术、推广特写future技术、解决传感器良率问题和加强客户渗透与沟通 [21][22] - 淘宝商家因平台图片识别和推荐机制有动力频繁更换商品图片,推动AI在商品视觉效果方面的重要性 [25] - 虹软VC Drive品牌涵盖所有微软车载产品,提供硬件设计、系统软件及感知软件,保持80%以上高毛利率 [26]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增长近35%,得益于手机客户和汽车业务进展,未来将继续拓展汽车业务 [27] - 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前置不影响今年二、三季度业务,预计全年手机业务双位数增长 [28] - 今年二、三季度汽车业务收入预计主要来自软件许可 [28] - STI半导体原产地认定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提供多种芯片平台选择 [29][30] - 在高通AR眼镜参考设计体系中,虹软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31]
虹软科技:端侧AI算法龙头,业绩持续高增-20250415
华泰证券· 2025-04-15 09: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0.13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虹软科技2024年营收和利润高增长,25Q1延续高增长态势,25 - 27年迈入业绩高增长阶段 [1] - 智能手机有望维持较快增长提供利润基石,智能汽车收入延续高增长且亏损持续收窄 [3] - 积极布局AI眼镜、机器人、智能商拍等新领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8.15亿(yoy + 21.62%),归母净利1.77亿(yoy + 99.67%),扣非净利1.56亿(yoy + 128.93%);25Q1营收2.09亿(yoy + 13.77%),归母净利润4966万(yoy + 45.35%) [1] - 2024年智能终端收入6.75亿(同比 + 16.17%),25Q1收入1.77亿(同比9.57%);2024年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收入1.27亿元(同比 + 71.20%),25Q1收入0.30亿(同比 + 46.51%) [2] - 2024年/25Q1毛利率分别为90.43%/89.84%,2024年/25Q1期间费用率分别同比 - 8.21/-7.8pct,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 - 95.74% [2] 未来展望 - 2025年智能手机因超域融合图像算法、视频方案量产出货及端侧AI带动安卓手机销量增加有望维持较快增长;智能汽车因国内外智能座舱定点车型量产出货加速收入延续高增长,亏损持续收窄,舱外ADAS量产定点和海外市场拓展为发展重点 [3] 潜在增长点 - AI眼镜未来有望成十亿量级超级终端,虹软已签约雷鸟等客户;在机器人领域布局多种技术;智能商拍占据主流电商平台渠道,拓展中大型客户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 - 26年盈利预测,EPS为0.71/0.98元,新增27年EPS为1.38元 [5] - 可比公司25年均值PE 78倍,给予公司25年目标PE 85倍,对应目标价60.13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670.25|815.17|1,021|1,304|1,667| |+/-%|26.07|21.62|25.22|27.78|27.8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88.49|176.69|283.77|392.97|554.37| |+/-%|53.10|99.67|60.61|38.48|41.0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22|0.44|0.71|0.98|1.38| |ROE(%)|3.30|6.50|9.43|11.55|14.01| |PE(倍)|197.03|98.68|61.44|44.37|31.45| |PB(倍)|6.52|6.42|5.81|5.14|4.42| |EV EBITDA(倍)|166.49|82.01|47.16|34.11|23.83|[7]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详细展示了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各项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27]
虹软科技(688088):端侧AI算法龙头,业绩持续高增
华泰证券· 2025-04-15 0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0.13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虹软科技2024年营收和利润高增长,25Q1延续高增长态势,25 - 27年迈入业绩高增长阶段 [1] - 智能手机有望维持较快增长提供利润基石,智能汽车收入延续高增长且亏损持续收窄 [3] - 积极布局AI眼镜、机器人、智能商拍等新领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8.15亿(yoy + 21.62%),归母净利1.77亿(yoy + 99.67%),扣非净利1.56亿(yoy + 128.93%);25Q1营收2.09亿(yoy + 13.77%),归母净利润4966万(yoy + 45.35%) [1] - 2024年智能终端收入6.75亿(同比 + 16.17%),25Q1收入1.77亿(同比9.57%);2024年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收入1.27亿元(同比 + 71.20%),25Q1收入0.30亿(同比 + 46.51%) [2] - 2024年/25Q1毛利率分别为90.43%/89.84%,2024年/25Q1期间费用率分别同比 - 8.21/-7.8pct,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 - 95.74% [2] 未来展望 - 2025年智能手机因超域融合图像算法、视频方案量产出货及端侧AI带动安卓手机销量增加有望维持较快增长;智能汽车因国内外智能座舱定点车型量产出货加速收入延续高增长,亏损持续收窄,舱外ADAS量产定点和海外市场拓展为发展重点 [3] 潜在增长点 - AI眼镜未来有望成十亿量级超级终端,虹软已签约雷鸟等客户;在机器人领域布局多种技术;智能商拍占据主流电商平台渠道,拓展中大型客户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 - 26年盈利预测,EPS为0.71/0.98元,新增27年EPS为1.38元 [5] - 可比公司25年均值PE 78倍,给予公司25年目标PE 85倍,对应目标价60.13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670.25|815.17|1,021|1,304|1,667| |+/-%|26.07|21.62|25.22|27.78|27.8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88.49|176.69|283.77|392.97|554.37| |+/-%|53.10|99.67|60.61|38.48|41.0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22|0.44|0.71|0.98|1.38| |ROE(%)|3.30|6.50|9.43|11.55|14.01| |PE(倍)|197.03|98.68|61.44|44.37|31.45| |PB(倍)|6.52|6.42|5.81|5.14|4.42| |EV EBITDA(倍)|166.49|82.01|47.16|34.11|23.83|[7]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详细展示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各项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27]
虹软科技2024年营收和研发投入创上市以来新高 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占比超200%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05:45
文章核心观点 - 虹软科技2024年业绩大幅增长,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研发投入创新高,重视投资者沟通,未来将在AI相关重点领域布局 [1][4][7]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67%;扣非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28.93%;研发投入3.98亿元,同比增长9.69%,营业收入和研发投入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1] 业绩增长原因 - 公司紧跟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步伐,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优化等,实现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两大业务板块收入攀升,驱动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4] 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2.5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亿元,加上半年度现金分红总金额为1.60亿元,现金分红比例达90.72%;回购股份并注销金额为2.11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3.7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高达210.37% [4] 各业务板块表现 移动智能终端领域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贡献营收6.75亿元,同比增长16.17%,创该业务史上最高收入记录;智能超域融合(Turbo Fusion)技术从旗舰机型渗透到高端、主流机型,与芯片厂商深度合作,且从静态影像拓展到动态视频,相关视频解决方案已落地 [5] 智能汽车业务领域 - 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71.20%;VisDrive®一站式车载视觉软件解决方案获多家车企及Tier1定点;加速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Westlake产品化进程并开展市场推广和项目落地工作 [5] 智能商拍领域 - 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图像生成垂直大模型体系参数量从十亿级跃升至百亿级;旗下PSAI亮相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截至2024年末已入驻多个平台,累计服务数十万商家客户 [6]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3.98亿元,同比增长9.69%,占营业收入比例48.81%;截至2024年末研发人员586人,占员工总人数62.47%;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九年达30%以上 [6] 投资者沟通与信披评级 - 2024年举办3场业绩说明会、1场投资者接待日、2场股东大会,组织和参加14场投资者调研,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沟通;自科创板公司纳入信披考评以来,连续两年获最高评级A级 [7] 未来展望 - 随着端侧AI计算能力跃升和大模型发展,智能设备迈向高阶发展,公司将持续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结合自身优势和行业需求,在AI眼镜、XR头显、机器人、AIGC智能商拍等领域打造标杆产品和应用 [7]
虹软科技(688088):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商拍+AI眼镜业务有望打开空间
浙商证券· 2025-04-15 0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经营效率大幅优化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业务稳步增长基础上,有望加速推进AI眼镜、AI商拍业务商业化落地打开新成长极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公司经营情况 - 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15亿元(YoY +21.6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YoY +99.6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6亿元(YoY+128.93%),整体毛利率90.43%(YoY +0.08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1.33pct/3.04pct/5.31pct [2]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延续良好增长势头,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业务营收6.75亿元(YoY +16.17%),毛利率91.39%(YoY +0.49pct);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27亿元(YoY +71.20%),毛利率84.49%(YoY-1.47pct) [2] 2025年Q1公司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总收入2.09亿元(YoY +13.77%),归母净利润4966.40万元(YoY+45.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31.20万元(YoY+33.11%) [3] - 单季度毛利率89.84%(YoY -2.00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1.44pct/5.83pct/3.84pct [3]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收1.76亿元、3017.2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57%和46.51% [3] 公司技术发展情况 - 2024年智能超域融合(Turbo Fusion)技术面向全机型渗透率继续提升,已完成从旗舰机型到高端、主流机型全面渗透,核心影像解决方案在多个客户机型中实现商业化落地 [4] - Turbo Fusion的视频解决方案已实现方案落地,2025年有望从静态影像向动态视频领域全面扩展 [4] 公司新业务布局情况 - 2024年发力布局AI眼镜业务,结合端侧轻量化模型成功构建并开发多项高度适配AI眼镜的高清影像处理算法,优化专业算法解决方案,与高通围绕AR1 Gen1芯片平台进行深度协作,携手下游多家知名AI眼镜品牌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5] - 在AI商拍领域,基于最前沿的DiT架构升级模型体系,提升产品效果,扩展产品功能,截至2024年末,PSAI已完成淘宝千牛、1688、抖音抖店、TikTok、京东京麦、拼多多和Shein等平台入驻,累计服务数十万商家客户 [5][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9.83/11.95/14.61亿元,同比增长20.62%/21.58%/22.21%,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29/2.84/3.55亿元,同比增长29.52%/24.22%/24.83%,对应EPS分别为0.57/0.71/0.88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