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讲堂

搜索文档
轮式人形还有弯道超车机遇!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13:33
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形机器人企业开始思考, 炫酷的双足行走距离真正的 " 有用 " 还有多远? 轮足 BU 越来 越多出现在企业 CEO 的办公桌上。 不久前,有热心网友爆料,智元机器人京东上线了其多款人形机器人,轮式双足 G1 的售价达到 45 万,意外 超过了双足人形机器人 A2 近 20 万的近一倍,原因就是轮足机器人更能干活。 在经过上半年的技术狂欢与市场教育后, 人形机器人 行业 似乎 正在形成一个初步共识:对于绝大多数玩家 而言,要想在 2025 年 下半年这个关键窗口期证明自己能 " 干活 " 、能拿到 " 融资 " ,抛弃对双足的执念, 采用轮式底盘,是一条被验证的、高效的捷径。 ▍ 双足行走的 " 不可能三角 " 双足人形机器人短期内很难在落地场景中,穿过 效率、成本与可靠性的 " 三重门 "。 客观而言, 双足 人形机器人 动态平衡的算法复杂度极高,计算资源占用巨大,且移动速度慢、能耗高,这与 工业等场景 " 干活 " 所需的高效率背道而驰。 同时,双足人形机器人多一双腿, 这意味着更多 高性能关节、精密的力控传感器、复杂的算法团队, 也必然 使得双足人形的 短期 BOM 成本和研发成本居高 ...
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校企协同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育新范式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13:33
机器人领域把"产教融合"做到特别深的企业,节卡无疑榜上有名。 当协作机器人从3C、汽车等工业刚需场景,加速向医疗、零售、家庭养老等领域渗透,产业爆发式增长与高 端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愈发凸显。 在此背景下,9月28日,机器人大讲堂作为特邀媒体来到上海金山区的上 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见证了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未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将与全球领 先的通用智能机器人企业节卡机器人携手,在这个全国首个由机器人企业深度参与的产业学院中共同拓展产教 融合生态。 机器人大讲堂认为,此举是校企双方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四链衔接"战略的深度实践,该产业学院有 望走出一条"教育与产业同频、人才与需求共振"的新路径,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职业教育与产业协 同发展的示范案例,并为破解行业人才瓶颈、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关键动力。 ▍政校企三方聚力:一场"先行者"与"领航者"的双向奔赴 此次产业学院的成立,背后是政、校、企三方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共识凝聚。 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杨晓春、上海市金山区政府副区长潘恩华等政企学界嘉宾共同出席见证,上 海市杉达学院党委书记李蔚、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常务副校 ...
浙大等团队研发,我国轮足机器人通过高原“大考”,戈壁湿地如履平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13:33
在 青海格尔木海拔 3500 米的戈壁滩上,一阵风吹过,卷起碎石打在金属外壳上噼啪作响。一台 "长相特 别 " 的 机 器 正 在 缓 缓 移 动 。 它 既 有 车 轮 , 又 有 类 似 动 物 的 " 腿 " , 遇 到 半 米 高 的 岩 架 时 , 车 轮 轻 轻 收 起,"腿"一抬就跨了过去;进入平坦沙地,"腿"又藏了起来,车轮飞速转动,速度比普通人跑步还快。 ——这其实是来自我国山东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数个研究团队最新研发的 "轮足机器人",它刚 刚完成了一场为期数月的 "高原大考",在戈壁、沙漠、草甸、湿地里交出了满分答卷。 刊Biomimetic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上。 该成果以"Wheeled-legged robots for multi-terrain locomotion in plateau environments"为题发表在机器人相关期 ▍高原无人区的难题:谁能代替人类"跑腿"? 提起高原,很多人想到的是蓝天白云、雪山草原,但对需要"干活"的人来说,这里藏着太多难题。比如电力 巡检工人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检查输电塔,高原反应让每一步都很吃 ...
快讯|宇树科技将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全球居首,谷歌DeepMind推出RoboBallet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13:33
1、 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超过世界其他地区总和 IFR近日发布研究报告,中国正以远超他国的速度制造安装工业机器人,巩固全球制造业主导地位。去年 中国工厂运行机器人超200万台,新安装近30万台,超世界其他地区总和,而美国仅3.4万台。中国政府鼓 励企业成为机器人等领域领军者。自2017年起,中国工厂年安装机器人超15万台,全球占比升至33%。此 外,中国政府扶持带动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发展,但制造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仍落后,不过在工业机器人 领域优势明显。 2、 宇树科技将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近日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称,公司机器人算法今年多次迭代,预 计下半年发布1.8米高人形机器人。上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火热,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到100%。算法升 级后机器人稳定性大增,理论上可完成各类舞蹈、武术动作。2023年发布的宇树H1运动性能提升,目前 最快达每秒5米多,预计下半年到明年再刷新纪录。Unitree G1为"全球最畅销机器人",新推出的Unitree R1轻巧,售价3.99万元起,已接部分订单。 谷歌DeepMind推出AI系统RoboBallet,可让制造 ...
聚焦核心部件,筑强产业根基——2025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赛邀您共创未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08:52
当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车间精准装配、在家庭场景灵活服务、在危险环境高效处置时,支撑这一切动作的关 键是其"身体"深处的核心零部件——视觉传感器捕捉环境细节,力控传感器感知操作力度,一体化关节驱动精 准动作,灵巧手实现精细抓取。 2025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赛 正是聚焦这一产业链上游关键环节的专业竞技平台,以 "核心部件强 则机器人强"为理念,搭建起技术比拼与生态共建的核心舞台。 作为大赛三大赛道之一, 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赛 精准锚定机器人本体的"筋骨"与"神经",重点围绕 视觉传感 器、力控传感器、一体化关节、电子皮肤、灵巧手、具身遥操作 等细分领域,邀请行业头部企业、高校科研 团队同台竞技。 在这里,每一项参赛成果都直指产业痛点:更灵敏的传感器能让机器人"眼观六路",更耐用的一体化关节能 延长设备生命周期,更灵巧的机械手可适配复杂作业场景——这些创新突破,正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从"能 行动"向"善干活"跨越的核心动力。 ▍产业链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 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上游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上游零部件的性能、成本与供应稳定 性,直接决定下游应用场景的落地效率。 具身智能产 ...
近20年再相逢!顶会IROS重返中国大陆机遇几何?独家专访大会主席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04:12
时隔近 20年,全球机器人顶会IROS将再次来到中国大陆 ! The 2025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 I ROS 2025)是 全球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 。 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 预计超过 6000名来自全球的机器人、AI与自动化领域顶尖专家 将齐聚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本届 IROS打破多项历史纪录: 共收到来自全球 66个国家/地区的5,083篇投稿,其中包括会议论文4,306篇 及IEEE期刊(TRO/RAL/RAM等)转投论文777篇 。 目前已有 150多家主流机器人厂商签约或意向参展 。 " 考虑到 IROS每三年换一个大洲的轮换机制, 这可能是未来若干年内在中国内地举办的唯一一次大型国际 机器人顶会。 " IROS 2025大会主席、国家杰青、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贺升在接受独家专访时透露了这 个关键信息。 这意味着,对中国机器人产业而言,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历史性窗口。 以 赞 助 商 和 参 展 商 加 入 IROS 2025,是一次品牌全球化 ...
抢跑特斯拉,中国团队用视频学习教机器人学会操作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00:30
视频学习技术突破 - 跨维智能YOTO框架仅需30秒人类演示视频即可训练双臂机器人完成复杂操作 无需动作捕捉或真机数据[1] - 升级版YOTO++框架实现95%任务成功率 能自主识别物体状态并处理随机干扰[2] - 技术通过关键帧序列和运动掩码解决本体差异问题 实现跨机器人平台稳定迁移[5][11] 核心技术方法论 - 采用示教驱动的快速示例增殖技术 通过3D几何变换生成多样化可验证训练样本[7] - 引入视觉对齐模块 利用2D掩膜几何特征估计位姿偏差 实现高频闭环校正[7] - 结合视觉语言大模型(VLM)与扩散策略(BiDP) 形成语义引导与动作生成的协同框架[8][11] 行业应用前景 - 家居服务场景中单次视频输入即可达到≥95%任务成功率 通过连续20次一镜到底压力测试[12][14] - 技术实现新技能0真机快速生成 具备跨场景规模化部署潜力[15] - 可能重塑工业智能化路径 使机器人通过观看历史视频掌握失传工艺[19] 行业技术趋势 - Google等公司探索多模态语言模型与机器人控制结合 强调跨任务泛化能力[8] - Tesla等工业阵营转向视觉驱动数据采集 减少对昂贵动作捕捉系统的依赖[8] - 视频学习框架利用互联网视频和半结构化演示数据 构建分层样本池实现高效训练[9][11]
8个月签单数千万!全球动捕巨头杀入具身智能,腾讯、字节系大佬带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12:07
一家为《权力的游戏》、《金刚狼》等好莱坞大片提供动捕技术的公司, 仅用8个月就在具身智能领域实现数 千万元签单,比去年全年增长5倍! 这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是 全球动捕巨头诺亦腾 在具身智能赛道的一次关键布局。 近日,诺亦腾分拆的机 器人数据公司"诺亦腾机器人(Noitom Robotics)"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阿尔法公社、经 纬创投等知名机构,Pre-A轮融资也正在推进中。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家新公司的豪华阵容: 前腾讯Robotics X Lab具身智能中心 负责人韩磊(T13)担任首 席科学家 , 前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 硬件负责人、罗永浩"细红线"硬件负责人许安民加盟,还有来自 商汤、 百度、阿里 等大厂的前高管纷纷加入。 ► 从好莱坞特效到机器人数据:一个意外的拆分 诺亦腾机器人的故事,要从一通改变命运的电话说起。 作为 占据全球70%专业动作捕捉市场份额 的行业巨头,诺亦腾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影视特效领域的 隐形冠军。好莱坞巨作包括《权力的游戏》、《金刚狼》、《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等等。 2023年, 国际顶尖机器人公司突然向诺亦腾提出上百套动捕设备的采购需求。 这个数 ...
被Nature亮点报道,登Science子刊!机器人插管急救新技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12:07
在急诊室里,一位车祸重伤患者急需气管插管。传统情况下,医生需要用喉镜撬开患者口腔,在血液和分泌物中寻找气管入口,整个过程 既需要精 湛技 术,又需要清晰视野。 但现在, 一种新的软体机器人设备或将改变这个过程 。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 软体机器人插管系统( SRIS ) , 它能够 自主导航进入气管 ,无需直视声门开口, 甚至 急救新手经过 5 分钟培训就能熟练使用 。 在最新的尸体模型实验中,这项技术展现出惊人的效果: 首次插管成功率达 87% , 总体成功率高达 96% , 平均插管时间仅需 21 秒 。相比之下, 使用传统视频喉镜的成功率分别为 63% 和 92% ,平均耗时 44 秒。 更关键的是,在最具挑战性的困难气道案例中,软体机器人的首次成功率飙升至 93% ,而视频喉镜仅为 36% 。 首次成功率( first-pass success ) 是衡量插管技术的关键指标 , 因为多次尝试会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关研究成果以: A soft robotic device for rapid and self-guided intubation 为题,发表在 《 S ...
仅520克!峰值扭矩密度高达92.3 Nm/kg!业界最强性能小钢炮CHAMP P65一体化关节来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12:07
▍ 百万次冲击测试过关! P65一体化关节有多耐造? 智身科技 P65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采用紧凑设计,集成双编码器、无框力矩电机与行星减速传动系统。双 编码器能够显著提升系统控制精度与响应可靠性,无框电机结合散热技术保障长时间连续运行。 一体化关节电机市场正随机器人产业崛起快速扩张, QYResearch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一体化 关节模组销售额达到5.22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8.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8%,呈现快速增长态 势。 市场需求核心驱动力来自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特斯拉 Optimus、 优必选、傅利叶、众擎机器 人、 宇树科技等产品推动行业向量产阶段迈进,但体积与重量过大仍是 产业 突出痛点 。 此前 CSDN博客文章《革新机器人关节动力:外转子直驱技术实现功率密度翻倍》曾指出 当前机器人关节驱 动领域存在结构冗余、功率密度不足等技术瓶颈。传统内转子电机 + 丝杠结构零件数量多,轴向尺寸长,通 常大于300mm,且内转子电机受限于绕线工艺,扭矩质量密度普遍低于5Nm/kg , 限制了设备灵活性与狭 小空间作业能力。 因此,技术突破成为竞争关键,轴向磁通、外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