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软科技(688088)

搜索文档
虹软科技: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2%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5-09 10:24
股权变动 - 虹软科技控股股东HomeRun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802 34万股股份 [1] - 本次拟转让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2 00% [1] 交易方式 - 本次股份转让采用询价转让方式进行 [1]
虹软科技:股东询价转让占比2%
快讯· 2025-05-09 10:22
股东股份转让 - 股东HomeRun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虹软科技股份802.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1] - 出让方为虹软科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 [1] - 此次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进行,受让方为具备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1] - 受让股份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1] - 中信证券受托组织实施该询价转让 [1] - 此次转让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而进行,价格下限不低于认购邀请书发送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 [1]
虹软科技(688088)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2025-05-07 10:4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时间为2025年5月15日14:30[4] - 现场会议地点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滨兴路392号(虹软大厦)A6层[4] - 会议共审议9项议案,议案4、5、8、9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10] - 本次股东大会采取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10]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9日[9]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685,765.99元[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报表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10,321,333.43元[24] - 截至2025年4月11日,拟派发现金红利100,182,850.00元[2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60,292,560.00元,占净利润比例90.72%[25] - 2024年度股份回购金额13,199,788.71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占净利润比例98.19%[2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及回购注销总额509,996,225.21元,现金分红比例473.69%[27]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51.98%[2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1517.35万元,同比增21.62%,净利润17668.58万元,同比增99.67%[48]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39785.10万元,占营收48.81%[48] 业务营收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4%,公司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营收67526.11万元,同比增16.17%[47]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3.7%和4.5%,出口量同比增19.3%,公司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营收12718.80万元,同比增71.20%[48] 会议情况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召开9次会议,议案均表决通过[49]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召集、召开与表决程序合规,所审议议案均获通过[52]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董事会将继续提升董事和履职能力,完善内控治理体系[56] - 2025年公司将以技术创新赋能行业,发挥视觉AI领域领军优势[57] 人员聘任 - 公司聘任邓晖为总经理,聘任韦凯为财务总监等多名人员[52] 资金运用 - 公司提请授权董事会办理2025年中期分红,金额不超净利润100%[41] - 公司拟用9415万元剩余超募资金及收益投资ArcMuse项目[43] 财务指标变化 - 2024年末货币资金较2023年末减少38.49%,因销售款收回减少及购买理财产品增加[72]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较2023年末增长146.08%,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72] - 2024年末应收票据较2023年末增长223.31%,因智能驾驶等业务上升[72]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较2023年末减少33.66%,因合同负债减少等[75]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较2023年末减少12.21%,因租赁负债减少等[76] - 2024年末实收资本较2023年末减少1.19%[77] - 2024年末资本公积较2023年末减少9.86%[77] - 2024年末库存股较2023年末减少93.76%,因注销回购股份[77] - 2024年营业总成本较2023年增长10.01%[8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23年减少95.74%[83]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23年减少1492.25%[83] - 2024年盈余公积较2023年增长49.91%[78] - 2024年未分配利润较2023年增长1.08%[78]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较2023年增长1.69%[78] - 2024年少数股东权益较2023年减少23.68%[78] - 2024年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较2023年减少3.19%[78]
虹软科技(688088) - 关于举办投资者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5-05-07 09:00
投资者接待日活动安排 - 2025年5月15日10:00 - 11:30举办活动[2] - 地点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滨兴路392号[2] - 现场召开活动[2] 报名相关 - 需将身份证明文件发至invest@arcsoft.com预约报名[3] - 报名截止2025年5月14日16:00[3] 活动注意事项 - 预约成功提前15分钟签到[5] - 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带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5]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于2025年5月8日[8]
3000亿专项资金来了,科技又迎新动力!
新浪财经· 2025-05-07 02:00
货币政策与市场反应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并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 [1] - 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当日高开1.62%,科创AIETF(588790)高开1.82%,该ETF年内累计涨幅超18%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AI技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通用大模型突破专用领域局限,在文本处理、多模态交互等认知层面接近人类能力 [1] - 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力跃迁,AI在信息检索、知识整合等领域超越人效,催生提示词优化工程师等新职业,推动"一人企业"模式 [4] - 开源模型性能逼近头部产品,行业竞争转向底层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具身智能成为新方向 [7] 应用场景与市场规模 - 数字人技术在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实现立体化渗透,2025年中国数字人带动的核心市场规模预计达480亿元,较2023年增长130% [5] - 典型案例包括央视AI主播7×24小时播报、京东品牌数字分身直播,技术应用从商业向公共服务领域扩展 [5] 行业事件与催化因素 - 5月科技领域重要事件密集:联想Tech World大会、中芯国际业绩说明会、神经科技论坛、台北Computex展(英伟达CEO主题演讲)、Google I/O开发者大会等 [2] - 阿里发布Qwen3系列大模型,性能接近OpenAI/Google闭源模型;DeepSeek R2大模型或提前至5月发布 [2]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美的机器人进入工厂、宇树科技举办格斗大赛、雷神AI眼镜预售 [2] 市场表现与资金配置 - TMT板块领涨A股,科技风格调整充分,滚动收益差、拥挤度等指标显示布局时机成熟 [7] - 2025年Q1 TMT板块净利润增速差较2024Q4提升12.37个百分点至16.19%,但机构对计算机、传媒配置比例仍处历史低位 [9] - 科创AIETF(588790)覆盖寒武纪、澜起科技等30家AI全产业链企业,成分股平均研发投入占比23.6%,Q1营收增速中位数61% [9][10] 技术演进与产业趋势 - 多模态大模型与强化学习融合创造新型智能体,可能成为通用人工智能关键路径 [7] - AI产业沿"基础突破-场景渗透-形态进化"螺旋上升,模型成本下降推动智力服务成为社会基础设施 [11] - 高技术制造业PMI在外部冲击下保持扩张,AI与机器人等国内创新催化事件密集 [8]
重磅干货!科技自主可控50强来了,三大维度筛选,4只核心潜力股获机构重金抢筹
证券时报网· 2025-05-02 12:02
科技自主可控投资主线 - 科技自主可控成为确定性投资主线,中美贸易摩擦本质是科技领域竞争[1][3] - 政策层面明确提出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基础软件等领域[2] - 机构普遍看好科技自主可控方向,包括信创、国产算力、半导体等细分领域[4][5][6] 市场规模与筛选标准 - 中投产业研究院预计2027年自主可控行业市场规模达1.47万亿元[7] - 筛选标准包括研发强度10%以上、销售毛利率25%以上、合同负债占营收比例10%以上[7] - 50只潜力股分布于13个行业,软件开发(20只)、半导体(9只)、IT服务(7只)占比最高[7] 重点公司分析 - 联影医疗获28家机构评级,预测净利润增速52.45%,核心部件自研比例高[8] - 福昕软件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152.78%至9100万元,拥有自主PDF核心技术[9][10] - 虹软科技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58.27%至2.2亿元,核心技术覆盖智能驾驶等领域[10][11] 资金动向与核心技术 - 芯原股份、中国软件连续2年获机构净买入,2024年净买入金额分别达4.1亿元和6.62亿元[12][13] - 芯原股份拥有六类自主处理器IP及1600多个数模混合IP[12] - 中国软件是央企软件龙头,品牌认可度高[13]
虹软科技(688088) - 关于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30 09:56
权益变动 - 变动前瑞联新产业持股49,070,332股,占比12.09%,后持股44,128,744股,占比11.00%[2] - 合计减持股数4,941,588股,变动比例-1.09%[6] - 变动前公司总股本406,000,000股,变动后为401,170,400股[7][8] 减持情况 - 2024/5/9 - 2024/6/26、2024/6/27 - 2024/8/8、2025/4/16 - 2025/4/29有竞价交易减持[6] 其他 - 2024年6月27日公司注销回购股份,瑞联新产业持股比例被动增持0.14%[6][7] - 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变动后仍处减持计划实施期[2][9][11]
虹软科技(688088):AI摄影“开路者” 手机与汽车两翼齐飞
新浪财经· 2025-04-23 12: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 同比增长21.62% 归母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增长99.67%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13.77% 归母净利润0.50亿元 同比增长45.36% [1] 业务板块表现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6.75亿元 同比增长16.17% Turbo Fusion技术实现从旗舰到主流机型全面渗透 [2] - 智能驾驶及其他IoT视觉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1.27亿元 同比增长71.20% 舱内业务拓宽车型覆盖 舱外业务以项目驱动产品落地 [2] - 智能商拍业务ArcMuse大模型实现十亿级到百亿级参数量跨越 PSAI服务覆盖淘宝千牛、1688、抖音抖店等平台 累计服务数十万商家 [3] 技术合作与创新 - 公司与德州仪器联合展出基于TI平台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涵盖主动安全、驾驶辅助、泊车辅助等功能模块 具备量产可行性与平台兼容性 [1] - AI眼镜领域开发高清影像处理算法 优化商务、直播、抓拍等场景解决方案 与多家品牌商深度合作 助力雷鸟V3完成国内首款AI眼镜发售 [2] - Turbo Fusion视频解决方案实现商业化落地 为视频方案规模化奠定基础 [2]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公司与TI合作昭示客户拓展能力提升 成为各业务发展核心驱动力 [1] - 移动影像核心解决方案在多个机型实现商业化落地 [2] - 智能驾驶业务积极拓展更多客户 以项目驱动产品落地 [2]
虹软科技(688088):AI摄影“开路者”,手机与汽车两翼齐飞
民生证券· 2025-04-23 11: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虹软科技作为全球影像视觉技术赋能者,移动智能与智能驾驶业务受益新兴市场复苏带来稳定收入增量,有望切入智能商拍蓝海市场打开全新增长曲线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移动智能 - 2024年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16.17% [2] - Turbo Fusion技术完成从旗舰到高端、主流机型全面渗透,视频解决方案已落地 [2] - AI眼镜领域开发适配算法,与多家品牌商合作,助力雷鸟V3发售 [2] 智能驾驶 - 2024年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71.20% [2] - 舱内业务拓宽车型覆盖范围,提升市场占有率;舱外业务以项目和产品驱动拓展客户 [2] 智能商拍 - 2024年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图像生成垂直大模型体系参数量从十亿级提升到百亿级 [3] - PSAI入驻多个平台,累计服务数十万商家客户 [3] 财务数据 历史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67%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3.77%;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45.36% [1] 预测数据 |项目|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11|1,274|1,618| |增长率(%)|24.0|26.0|27.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234|314|443| |增长率(%)|32.2|34.3|41.2| |每股收益(元)|0.58|0.78|1.10| |PE|76|56|40| |PB|6.3|6.1|5.8|[4]
虹软科技(688088):智驾业务实现高增 端侧AI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4-23 08: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15亿元 同比增长21 62% 归母净利润1 77亿元 同比增长99 67% 扣非归母净利润1 56亿元 同比增长128 93% [1] - 2024Q4单季度收入2 41亿元 同比增加44 23% 归母净利润0 88亿元 同比增加1194 1% [1] - 2025Q1收入2 09亿元 同比增长13 77% 归母净利润0 50亿元 同比增加45 36% [1] 智能驾驶业务 - 舱内业务Tahoe解决方案获多款车型全球定点项目 与海外知名Tier1建立战略合作 推进量产开发及新功能导入 [2] - 舱外业务WestLake解决方案推进产品化 完成记忆行车 记忆泊车开发 拓宽无图高速NOA场景 [2] - 2024年智能驾驶及IoT视觉解决方案收入1 27亿元 同比增长71 2% 预计定点产品进入量产期将推动中短期高速增长 [2] AI眼镜业务 - 研发端侧轻量化模型 开发高清影像处理算法 提升成像美感并降低噪点 优化商务 直播等场景专业算法 [3] - 与高通深度合作 围绕AR1Gen1芯片平台挖掘软硬件潜能 [3] - 技术已应用于雷鸟V3 AI眼镜 成为国内首款发售产品 市场反馈良好 [3] TurboFusion技术 - 技术覆盖旗舰至中低端机型 实现商业化落地 新增运动抓拍 AI人像光影重构等功能 [4] - 探索生成式AI融合 优化夜景 逆光等场景画质 推动影像计算智能化升级 [4] - 视频解决方案已落地 为2025年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实现静态影像向动态视频扩展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 54 0 65 0 81元 对应P/E分别为80 47 66 38 53 24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