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光信息(688041)
icon
搜索文档
AI基座筑基、机器人应用破局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全球前沿
中国经营报· 2025-09-22 04:24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AI驱动产业链加速迭代 多领域实现局部突破 全球市占率实现飞跃[2] - 国内企业在AI算力基座和机器人领域仍存在规模、长期生存力及算法等方面与海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但正通过应用端牵引和协同研发快速追赶[3] 算力基座领域突破 - 海光信息拥有CPU与GPGPU双产品线 实现多代际产品研发创新和商业化落地 布局形成"芯片设计—整机交付—软件生态"完整链条[4] - 佰维存储2024年AI新兴端侧业务收入超10亿元 具备主控芯片设计及封测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产品覆盖NAND Flash与DRAM[5] - 概伦电子过去四年国内业务占比快速上升并开始跃居主导 通过并购整合助力国内EDA产业补短板[5] - 国内先进工艺与高端芯片研发需求爆发 推动芯片研发与生产本地化、规模化趋势 EDA行业成长空间持续打开[6] 机器人领域进展 - 绿的谐波打破日本垄断 谐波减速器全球市占率第二 正推进机电传动和电液领域新布局[8] - 埃夫特业务涵盖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及整机系统集成 通过"两端牵引"策略联合客户和高校推进前沿革新[9] - 步科股份机器人业务一半服务机器人领域 一半拓展至智能设备 无框电机技术进入高良品率规模化制造阶段[10] - 元琛科技2025年一季度完成环保岛智能从0到1突破 二季度实现从1到3跨越 实现98%以上环保岛自控率[10] 中外技术差距分析 - 国产存储品牌信任度不足 AI服务器存储90%以上依赖海外品牌 国内厂商因稳定性担忧难以进入核心供应链[11] - 国产存储占国内需求份额不足10% 全球占比不到5% 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技术代差[11] - 国际芯片企业在技术积累、专利布局和工艺成熟度方面优势深厚 国内企业需大踏步追赶[11] - 机器人领域核心差距在算法 与国外存在半年左右差距 国际巨头采用大公司加大资金加密集人才模式快速迭代[17] 追赶策略与规划 - 佰维存储2020-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50% 研发投入复合增速60% 计划2028年实现技术追赶、规模扩张和盈利提升三大突破[11][14] - 海光信息采取内部挖潜加外部合力双轮驱动 联合产业链超6000家企业组成光合组织 完成超1.5万软件适配[12][15] - 概伦电子实施聚焦加协同战略 深耕EDA优势领域并通过并购整合完善产品矩阵 与龙头企业深度协同推动技术适配[16] - 埃夫特2至3年内聚焦工业场景突破 加快AI算法研发确保两年内小批量项目落地[17] - 步科股份短期优化半自动生产线提升良品率 长期聚焦分布式计算模组研发并深入研究具身智能与AGI技术[19] - 绿的谐波推进技术壁垒深化和成本壁垒构建 加快设备自主可控 短期聚焦具身智能产品迭代[21] 应用端挑战 - 环保领域AI应用面临人才短缺和付费模式不成熟挑战 需构建可持续盈利模式[23]
海光信息刘玥姣:轨交国产化不能只追性能,更要追求可靠与长久
36氪· 2025-09-22 03:50
行业挑战 - 城轨行业国产化迁移面临历史包袱重、系统高度耦合、实时性与安全要求极高等挑战 [1] 核心诉求 - 轨交行业核心诉求是安全可靠和可持续 [1] 发展路径 -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创新推动形成统一适配规范和验证体系 [1] - 加快国产化成果规模化落地助力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1]
胜宏科技上周获融资资金买入超180亿元丨资金流向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3:24
证券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周内下跌1.3%收于3820.09点 最高3899.96点[1] - 深证成指周内上涨1.14%收于13070.86点 最高13328.1点[1] - 创业板指周内上涨2.34%收于3091.0点 最高3168.68点[1] - 全球主要指数普涨 纳斯达克综指涨2.21% 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05% 标普500涨1.22%[1] - 亚太市场恒生指数涨0.59% 日经225指数涨0.62%[1] 新股发行情况 - 上周共5只新股发行 涵盖深交所主板及创业板[2] - 瑞立科密(001285.SZ)和云汉芯城(301563.SZ)于9月19日申购[2] - 建发致新(301584.SZ)和锦华新材(920015.BJ)于9月16日申购[2] - 联合动力(301656.SZ)于9月15日申购[2] 融资融券动态 -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23904.23亿元 较前周增加467.19亿元[3] - 融资余额23738.49亿元 融券余额165.74亿元[3] - 沪市两融余额12189.53亿元 增加235.2亿元[3] - 深市两融余额11714.7亿元 增加231.99亿元[3] - 3449只个股获融资买入 264只买入金额超10亿元[3] - 胜宏科技融资买入180.48亿元居首 中芯国际160.19亿元次之 寒武纪154.55亿元第三[4] - 融资买入前十个股中电子行业占4席 电力设备和通信各占2席[4] 基金发行概况 - 上周新发行23只基金 以债券型为主[5] - 信达澳亚基金发行4只债券型产品[6] - 中信建投基金发行3只债券型基金[6] - 东海基金发行4只混合型产品[6] - 发行机构包括华富基金、海富通基金、国寿安保基金等多家公司[6] 上市公司回购 - 上周14条回购公告开始执行[7] - 中国交建回购4438.36万元居首 属建筑装饰行业[7] - 雅戈尔回购2481.21万元 属纺织服饰行业[7] - 中百集团回购2272.77万元 属商贸零售行业[7] - 硕贝德回购2002.71万元 属电子行业[7] - 迈威生物回购736.14万元 属医药生物行业[7] - 建筑装饰行业回购金额占比31.1% 纺织服饰占17.4% 商贸零售占15.9%[8]
半导体ETF南方(159325)开盘跌0.28%,重仓股中芯国际跌0.66%,北方华创跌0.11%
新浪财经· 2025-09-22 01:36
半导体ETF南方(159325)市场表现 - 9月22日开盘价1.449元 较前日下跌0.28% [1] -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45.02%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23.73% [1] 成分股价格变动 - 中芯国际开盘下跌0.66% 海光信息下跌1.68% 寒武纪下跌1.57% [1] - 豪威集团上涨0.69% 兆易创新上涨1.99% 长电科技上涨0.39% [1] - 北方华创微跌0.11% 澜起科技下跌0.34% 紫光国微下跌0.25% [1] - 中微公司股价持平无涨跌 [1] 产品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半导体行业精选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赵卓雄与何典鸿 [1]
当前位置,如何看国产算力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国产算力市场 涉及AI芯片、超算中心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1] * 主要公司包括华为、中科系(寒武纪、海光)、中科讯、双网(推测为中兴或中科系相关)以及互联网大厂(阿里云、字节跳动、腾讯)[1][5][7][8] * 其他参与者包括拼多多、昆仑芯、沐曦、燧原等芯片厂商[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市场规模与增长**:中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00亿美元 未来几年增速超50% 2027/2028年或超1000亿美元 若国产化率提升 整体市场或超万亿规模[1][4] * **国产化率趋势**:2026年国产算力芯片国产化率判断约30% 若英伟达角色模糊化 国产化率可能上调至80%以上[4] 政策支持及AI芯片自主可控需求推动大厂倾向采购国产芯片[8] * **技术演进与竞争门槛**:华为发布超级点引领行业向超节点机柜集群发展 提升竞争门槛[1][5] 超级点方案通过扩大scale up域解决大模型训练中数据并行(DP)和专家模型并行(EP)的通信瓶颈 内部互联速率比节点间高10倍以上[2][11] 推理端采用超级点可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12] * **供给与产能**:2026年算力供应端整体不缺产能 但头部玩家(华为、中科讯)凭借先发优势、配额优势及国家战略地位仍保持显著竞争优势[1][6][7][9] 中科系公司(寒武纪、海光)具有优先产能分配权[9] * **资本支出(CAPEX)**:2026年互联网大厂CAPEX提升超预期 国产化率可能高于预期[8] * **厂商进展**:华为公布8000多个节点 走训推一体化路线[13] 海光千卡超级点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推出[14] 寒武纪自研交换芯片方案较早[14] 三家头部玩家(华为、海光、寒武纪)保持领先[12][14] 双网等厂商预计2026年上半年补齐相关能力[1][5] **其他重要内容** * **英伟达中国市场不确定性**:英伟达中国区收入占比约17% 但其财务部门已不再将中国区收入作为盈利预测的一部分 显示其在该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3] * **竞争格局**:行业前三家头部玩家格局稳固 不太会有大的竞争压力[15] 新玩家需要至少半年至一年以上时间适应先进制程[9] * **应用扩展**:相信汽车等领域未来也会更加显著发展[15]
【兴证计算机】算力:国产AI芯片兴起,超节点走向主流
兴业计算机团队· 2025-09-21 14:19
本周观点聚焦 - 持续聚焦高景气及边际变化 建议重点配置两类资产:持续高景气的细分赛道如AI算力和C端证券IT 以及强边际变化的细分赛道或个股如AI应用、国产化和B端金融科技 [1] 深度跟踪:算力产业 - 海外算力产业剧变 英伟达宣布投资英特尔50亿美金发力CPU+GPU+NPU多芯片布局 [2] - 国内算力产业加速繁荣 海光信息于9月13日开放CPU互联总线 华为在全联接大会发布未来三年昇腾芯片升级节奏及超节点产品 并将CANN编译器和虚拟指令集接口开放 其他软件全开源 [2]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国产芯片产业生态正加速繁荣 [2]
计算机行业2025年三季度业绩前瞻
民生证券· 2025-09-21 10:3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计算机行业下游的政府和企业客户IT支出受宏观因素影响存在压力 但AI科技革命驱动的新增长趋势正在形成 国产算力细分领域呈现显著拐点 金融科技创新成为重要产业趋势 [3][10] - 建议关注四大方向:国内AI算力需求主线(寒武纪、海光信息等) AI终端与应用(金山办公、科大讯飞等) 金融科技创新(中科金财、京北方等) 细分高景气领域(捷顺科技、科远智慧等) [3][10] 市场表现 - 本周(9月15-19日)计算机(中信)板块上涨0.16% 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44% 中小板指数上涨1.99% 创业板指数上涨2.34% [1][19] - 板块涨幅前五个股:信息发展(+25.71%) 开普云(+16.08%) 汇金股份(+13.83%) 东软集团(+10.57%) 索菱股份(+9.07%) [24] - 板块跌幅前五个股:*ST东通(-65.05%) 中科金财(-10.53%) 安博通(-9.87%) 飞利信(-9.36%) 朗新集团(-9.01%) [24] 行业要闻 - OpenAI发布GPT-5-Codex模型 支持动态时间分配 单次编程任务处理时长可延伸至7小时 [11] - 腾讯混元3D 3.0 AI模型发布 建模精度提升3倍 几何分辨率达1536³ 支持36亿体素建模 [12] - 阿里通义DeepResearch登顶开源Agent模型榜 30B-A3B轻量级模型在HLE等评测集获SOTA [13] - 华为云CloudMatrix384超节点将升级至8192卡 可组成百万卡集群 Tokens服务性能超英伟达H20的3-4倍 [14] 公司动态 - 国能日新以自有资金4253.33万元认购西藏东润新增注册资本3497.60万元 投资后持股25% [2][15] - 软通动力控股股东刘天文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905.88万股(占总股本≤2%) [2][16] - 四维图新及子公司获6项发明专利 涉及图像分析、高精度地图生成及自动驾驶栅栏识别技术 [15] - 恒生电子回购员工持股计划未解锁股份 涉及48.30万股 使用自有资金回购 [17] - 海峡创新与北新融建合同纠纷达成调解 确认已完工程结算价1857.1万元 剩余562.29万元分期支付 [18] 业绩前瞻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0%:寒武纪(大幅增长) 国能日新(+30%-50%) 新国都(大幅扭亏) 捷顺科技(+30%-40%) [10] - 收入同比增速≥30%:海光信息(+50%-70%) 达梦数据(+30%-50%) [10]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0%-30%:广联达(+20%-30%) 科远智慧(+20%-30%) 宇信科技(+20%-30%) 京北方(+10%-20%) 新大陆(+10%-20%) [10] - 收入同比增速0%-30%:软通动力(+20%-30%) 太极股份(+20%-30%) 合合信息(+20%-25%) 卓易信息(+15%-25%) 超图软件(+10%-20%) 神州数码(+10%-20%) 中国长城(+10%-20%) 税友股份(+10%-20%) 金山办公(+10%-15%) 万兴科技(+10%-15%) 四维图新(+10%) 盛邦安全(+5%-15%) 大华股份(+0%-5%) [10]
周观点:继续推荐国产AI算力-20250921
开源证券· 2025-09-21 08:14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产AI算力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产AI芯片厂商产品性能快速提升 逐渐替代国外产品 华为公布昇腾AI芯片4年5款产品路线图 打造超强算力超节点[5][6][11][12] - 国产厂商构建自主生态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海光面向全栈产业伙伴开放CPU互联总线-HSL 加强与GPU、DPU、OEM、IO、OS等链上伙伴的生态协同[6][12] - 重点推荐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淳中科技、浪潮信息、神州数码、软通动力、中国软件国际等 受益标的包括寒武纪、芯原股份、博杰股份、普天科技等[7][13] 市场表现 - 本周(2025年9月15日至2025年9月19日)沪深300指数下滑0.44% 计算机指数下滑0.16%[4][14] 国产AI芯片进展 - 华为公布昇腾AI芯片4年5款产品路线图:2025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10C 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 2026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 2027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60 2028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70[5][11] - 昇腾950系列及后续芯片采用SIMD/SIMT混合架构 采用华为自研HBM技术 新增低精度数据格式支持 大幅提升向量算力和互联带宽[5][11] - 新发布华为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 分别支持8192张及15488张昇腾卡 在卡规模、总算力、内存容量、互联带宽等关键指标全面领先[5][11][25] - 芯原股份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 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 创公司历史新高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较2024年第三季度全期大幅增长85.88%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6][12] - 百度与阿里巴巴逐步将自主研发芯片应用于AI模型训练 部分替代英伟达产品[6][12] 公司动态 - 东软集团收到国内某知名大型汽车厂商定点通知 为其供应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预计生命周期4年 涉及总金额56亿元人民币[15] - 鸥玛软件中标河北省教育考试院2025-2028年河北省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服务项目 中标金额1667万元[15] - 卡莱特发布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授予股票期权总量不超过180万份 约占公司股本总额1.89% 授予价格68.57元/股 激励对象308人 业绩考核目标: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73931.39万元、86789.02万元、102861.06万元[16] - 软通动力控股股东刘天文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1905.88万股 占总股本2%[17] - 广立微股东广立共创及广立共进拟转让612.73万股 占总股本3.1093%[17] - 首都在线控股股东曲宁及股东南京云之拓拟转让2520.76万股 占总股本5.02% 转让价格17.6元/股[18] - 品茗科技筹划重大事项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股票自2025年9月18日起停牌[18] - 电科数字非公开发行股份6639.22万股于2025年9月24日上市流通[19] - 合合信息首发战略配售股份559.99万股及首发限售股份6307.02万股于2025年9月26日上市流通[19] - 鼎阳科技发布SDM4075A系列7½位数字万用表和SAP8000D有源差分探头[19] - 汉仪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294万股 占总股本3%[20] - 万集科技董事刘会喜计划减持不超过38.59万股 占总股本0.181%[20] - 恒为科技筹划收购上海数珩信息科技75%股份 股票自2025年9月17日起停牌[21] - 中邮科技股东国华卫星计划减持不超过408万股 占总股本3%[21] - 麦迪科技股东翁康计划减持不超过521.43万股 占总股本1.7024% 吴镝计划减持不超过1.43万股 占总股本0.0047%[22] 行业动态 - 华为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 Atlas 950 SuperCluster和Atlas 960 SuperCluster算力规模分别超过50万卡和达到百万卡[23][25] - 字节跳动将按中国法律要求推进TikTok美国公司相关工作[24] - IDC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上大模型调用量达536.7万亿Tokens 火山引擎以49.2%市场份额位居第一[26] - 哈啰Robotaxi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双方将联合打造智驾大模型及算力平台[27] - 英伟达拟向英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Wayve投资5亿美元[28] - OpenAI正从苹果招募硬件工程师 首批AI硬件产品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眼镜、数字语音记录器和可穿戴胸针 目标2026年底或2027年初发布[30] - Meta发布第二代雷朋AI眼镜 售价379美元起[31] - 英伟达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 以每股23.28美元收购英特尔普通股 预计持有4%以上股份[32]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19:07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告 - 公司于2025年9月9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摘要》等相关议案 [2] - 激励计划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制定 [2] - 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起进行为期10日的内部公示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相关文件 [2] 激励对象公示与核查 - 公示期内未收到任何员工对首次授予激励对象提出的异议 [3] - 核查方式包括对激励对象身份证件、劳动合同、职务等信息的全面审查 [4] - 激励对象均为公司核心技术骨干及董事会认定的需激励人员不含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近亲属、独立董事或外籍员工 [6] 激励对象资格合规性 - 激励对象均符合《公司法》《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的任职资格 [5] - 激励对象不存在最近12个月内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或受行政处罚等禁止性情形 [7]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认激励对象名单真实有效且无虚假隐瞒或重大误解 [6]
海光信息发生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8506.3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3:53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9日发生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37.49万股 成交金额8506.30万元[2] - 其中3笔为折价交易 最高折价率达4.00%[2] - 机构专用席位参与3笔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8154.72万元 净买入8154.72万元[2] 近期交易统计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7.73亿元[3] - 9月19日收盘价235.96元 当日下跌3.22%[3] - 日换手率2.14% 成交额119.73亿元[3] 资金流向数据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30亿元[3] - 近5日累计上涨7.24% 但资金合计净流出29.29亿元[3] - 最新融资余额83.70亿元 近5日减少6.32亿元 降幅7.02%[4] 公司基本信息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24日[4] - 注册资本232433.8091万人民币[4] 详细交易明细 - 最大单笔交易成交量20万股 成交金额4530.40万元 成交价226.52元 折价4.00%[4] - 机构专用席位通过中金上海分公司进行多笔折价交易[4] - 唯一平价交易成交量1.49万股 成交金额351.58万元 按收盘价235.96元成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