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气部件与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最新调研路线图出炉 精智达受关注
第一财经· 2025-09-28 13:32
机构调研活动 - 本周共有324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 - 精智达获得138家机构调研 成为最受关注公司 [1] - 恩华药业和信立泰均获得77家机构调研 [1] - 德赛西威获得67家机构调研 [1] - 冰轮环境获得4次机构调研 [1] - 沪电股份获得3次机构调研 [1] 行业关注度 - 机构持续聚焦工业机械板块 [1] - 电子元件行业受到机构重点关注 [1] - 电气部件与设备板块获得机构持续关注 [1]
券商本月调研紧盯上市公司“出海”进展
证券日报· 2025-09-21 15:40
券商调研活动概况 - 券商9月以来合计开展3845次调研 涉及644家上市公司 [1] - 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均以175次调研位居首位 长江证券以135次紧随其后 [1] - 澜起科技接受54家券商调研 成为最受关注上市公司 炬光科技以40家位列第二 [1] 被调研公司行业分布 - 工业机械行业以76家上市公司成为最受青睐调研领域 [2] - 电子元件行业有42家公司接受调研 电气部件与设备及商品化工行业各有31家 [2] - 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与汽车零配件与设备行业各有30家公司被调研 [2] 被调研公司股价表现 - 644只被调研个股中有288只月内股价上涨 占比44.7% [2] - 24只个股涨幅超过30% 其中沃尔德以76.94%涨幅居首 [2] - 苏大维格上涨57.1% 美利信 豪恩汽电 德明利涨幅均超49% [2] 调研关注重点领域 - 上市公司海外布局情况成为券商调研核心关注点 [3] - 炬光科技通过派驻管理团队提升瑞士和新加坡基地运营效率 [3] - 恺英网络上半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9.57% 计划通过IP价值赋能文化出海 [3]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方式从产品输出转向产能和服务输出 [3] - 更多企业通过战略并购在海外建立完善供应链和产业链 [3] - 国内优秀龙头企业有望通过出海成为全球龙头并获得估值溢价 [3]
超300家机构,盯上1家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09:33
机构调研概况 - 9月以来机构调研A股公司数量超1000家 其中十余家公司获上百家机构调研 [1] - 机器人概念龙头汇川技术获最多机构调研 数量达320家 [1][3] 重点调研公司分析 - 汇川技术获320家机构调研 包括157家外资机构、48家基金公司、22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22家证券公司 [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 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 [3] - 澜起科技获231家机构调研 区间股价下跌3.17% [5] - 晶盛机电获229家机构调研 区间股价上涨25.36% [5] - 炬光科技获192家机构调研 区间股价上涨36.81% [5] 行业分布特征 - 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等"硬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获得机构密集调研 [2][6] - 调研热度较高的行业包括:电气部件与设备(汇川技术)、集成电路(澜起科技)、光伏设备(晶盛机电)、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炬光科技)、电子元件(深南电路、领益智造) [5] 公司战略布局 - 汇川技术正积极开发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产品 基于制造业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3] - 领益智造2025年战略聚焦主业并向上游延伸 全面发力机器人、服务器、AI眼镜、低空经济等新增长曲线 [8] - 澜起科技将市值纳入高管年度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分红与回购提高投资者回报 [7] 市场展望 - 科技赛道仍将是A股市场主线焦点 [6] - "十五五"时期将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行业上中下游齐发展有望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7]
“含权产品好卖了” 银行理财人感知股市回暖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21:23
含权理财产品市场趋势 - 含权理财产品市场吸引力提升 得益于权益市场走强和债市调整导致纯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滑 [1][2][3] - 城商行加大固收+理财产品发行力度 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不超过5% 主要通过公募基金实现 [1] - 股份行理财公司通过增发含权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布局权益资产 权益仓位控制在5%以内以规避风险暴露 [4][5] 债市与股市行情影响 - 债市调整主要受市场情绪影响 但牛熊转换可能性较低 因机构面临优质资产荒且资金利率较低形成支撑 [2] - 华源证券认为短期债市受政策预期扰动和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 权益市场高位运行对债市形成压制 [2] - 理财公司通过降低久期和杠杆减小纯债产品净值波动 同时通过固收+产品平滑整体净值波动 [2] 投资者行为变化 - 投资者对含权理财产品接受度提高 风险认知强化和市场经验积累推动风险偏好回升 [4] - 资管新规落地后 投资者逐步摆脱绝对收益预期 为理财公司布局权益市场消除枷锁 [4] - 多家理财公司捕捉到用户画像显示含权产品需求增长 成为加大权益配置的动力源 [4] 理财公司战略调整 - 中银理财权益类资产占比稳步提升 重点发展固收+及偏债混合类产品 构建投研一体化管理体系 [5] - 华夏理财借助指数基金加大权益仓位 注重客户对投资策略的认可度 聚焦业绩比较基准达标率 [5] - 理财公司调整内部激励机制 加快投研团队建设 以服务实体经济和财富保值增值为目标 [1][5] 权益资产调研动态 - 7月以来23家理财公司合计调研上市公司577次 覆盖561家公司 宁银理财调研81次居首 [6] - 理财公司调研重点集中在电子元件、医疗保健设备、电气部件等行业 关注技术创新与海外布局 [7] - 对深南电路、奕东电子等电子企业调研聚焦产能规划 对澳华内镜等医疗企业关注研发成果 [7]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理财公司调研力度加大受政策引导与投研需求双重驱动 重点关注科创企业业绩表现 [7][8] - 理财资金入市被政策鼓励 作为耐心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科创类上市公司成为关键投资标的 [8] - 理财公司被视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通过调研深化对科创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理解 [7][8]
摩根大通:中国“十五五”规划的潜在上行机会:反内卷与服务消费
摩根· 2025-09-17 14:59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 [1][5] 核心观点 - 反内卷和服务消费是"十五五"规划期间的关键投资主题 [1][3] - 反内卷措施可能推动行业周期性好转及沪深300指数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整体每股收益目标实现 [1][3] - 服务消费领域有望受益于提高居民收入的目标 [1][3] - 居民资产配置向股市迁移支持未来12个月市盈率上升 [1][5] 反内卷主题分析 - 反内卷可能成为18-24个月行情 旨在让价格和投资回报率回到正常水平 [3] - 涉及行业包括汽车、电池、锂、光伏、水泥、化学制品、煤炭、钢铁、乳制品、生猪、白酒和物流 [1][7] - 按市值筛选主要个股 例如比亚迪自由流通市值33.4亿美元 宁德时代105.9亿美元 [7] - 反内卷措施执行得当可能通过股票升值带动居民财富增长 [3] 服务消费主题分析 - 中国服务消费占比约46% 类似美国1973年水平(49%) [5] - 中国人均收入2024年底为5,660美元 美国为74,505美元 [5] - 假设年复合增长率5% 五年后中国人均收入达7,655美元 服务消费比重预计51% [5] - 医疗保健支出占比9%(美国17%) 金融支出极低(美国8%) 文教娱乐支出10%(美国13%) [5] - 按市值筛选非金融股 自由流通市值超过10亿美元 3个月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万美元 [5][8] 沪深300指数展望 - 未来12个月市盈率达14.4倍 较2016年以来中值高1.7个标准差 [5]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5.9% 全年一致预期增速14.1% [5] - 2026年每股收益一致预期323元 摩根大通预期315元(-2%) [33] - 反内卷措施和适度财政支持可能稳定未来12个月每股收益预期 [1][5] 个股筛选标准 - 反内卷主题个股筛选标准:按市值超过10亿美元 [7] - 服务消费非金融股筛选标准:自由流通市值超过10亿美元 3个月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万美元 过去12个月每股收益为正 净资产收益率高于5% [5][8] - 金融服务股筛选标准:自由流通市值超过50亿美元 3个月日均成交额超过5,000万美元 过去12个月每股收益为正 净资产收益率高于8% [5][9]
美的分拆智慧物流业务赴港IPO,八马茶业再度递交上市申请
新浪财经· 2025-09-02 15:53
港交所上市活动概况 - 8月25日至8月31日期间港交所新增2家公司上市 分别为双登集团和佳鑫国际资源 [2][3] - 双登集团上市首日股价上涨31.29% 截至9月2日较发行价累计上涨20.06% 总市值达73亿港元 [3] - 佳鑫国际资源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77.84% 截至9月2日较发行价累计上涨197.62% 总市值达148亿港元 [3] 新股招股情况 - 当周有1家公司完成新股招股流程 为奥克斯电气 [4] - 奥克斯电气是全球专业化空调提供商 业务涵盖设计研发到销售服务全链条 [5] 通过上市聆讯企业 - 期间2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 分别为劲方医药和禾赛科技 [5][6] - 劲方医药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新药研发 [6] - 禾赛科技是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领导者 产品应用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 [6] 上市申请概况 - 当周共23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其中22家申请主板上市 1家申请GEM上市 [7] - 申请企业覆盖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前沿领域 [8][9][10][11][12][13][14][15][16] 重点申请企业分析 - 纳真科技:全球光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4年全球光模块收入排名第五 中国排名第三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43亿元、42.39亿元和50.87亿元 [17][18] - 国星宇航: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排名第二 2022-2024年营业收入1.77亿元、5.08亿元和5.53亿元 [20] - 先导智能: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市占率15.5% 2022-2024年营业收入138.36亿元、164.83亿元和117.73亿元 [25][26] - 奇瑞汽车: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926.18亿元、1632.05亿元和2698.97亿元 [61] - 飞骧科技:全球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收益排名第五 中国第一 2024年营业收入24.58亿元 [58] 行业分布特征 - 高端制造领域申请企业包括山推股份、先导智能、博铭维技术等 [12][25][47] - 生物医药领域包括劲方医药、应世生物、迈威生物等多家企业 [6][23][54] - 科技创新企业涵盖半导体、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 [15][34][58]
高股息和科技成长双管齐下 “哑铃策略”或仍适配当下行情
财富在线· 2025-08-25 05:20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上证指数收于3825.76点,创10年新高[1] - 市场震荡上行背景下,投资者担忧市场过热和行情可持续性[1] 险资动向与配置偏好 - 险资年内举牌次数近30次,创近四年新高[1] - 举标标的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能源等低估值高股息板块[1] - 险资加大对高科技板块调研布局,关注工业机械、电子元件、半导体、应用软件、电气部件与设备等领域[1]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哑铃型配置策略建议结合低波动高股息板块与高弹性科技成长领域[2] - 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核心矛盾未扭转,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银行股配置需求持续[1] 指数产品与行业分布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采用股息率/过去一年波动率加权,样本所属中证二级行业权重不超过20%[2] - 行业分布涵盖23个申万一级行业,主要集中在银行、交通运输、煤炭等高股息领域[2] 基金产品与投资方向 - 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基金重点关注AI领域,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算力、算法及应用端资产[3][4] - 汇安多策略混合基金投资微盘股和科技股交集领域,选择科技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比例高的科技属性小微公司[3][4] - 汇安多因子混合基金利用量化投资宽度结合主动权益研究深度,适应市场风格与行业发展趋势[3][4]
机构最新调研路线图出炉 德赛西威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08:08
公司调研热度 - 德赛西威获228家机构调研 为本周最受关注上市公司 [1] - 水晶光电获226家机构调研 关注度位列第二 [1] - 开立医疗、云天化、若羽臣均获得超过160家机构调研 [1] - 冰轮环境获机构调研5次 为本周调研频次最高公司 [1] - 友发集团获4次调研 热威股份、正海磁材、洁美科技、美盈森均获3次调研 [1] 行业调研分布 - 机构调研持续聚焦工业机械板块 [1] - 电子元件板块获得机构重点关注 [1] - 电气部件与设备板块同样受到机构青睐 [1]
上半年险资合计调研A股公司9335次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4
险资上半年调研活动概况 - 上半年险资合计调研A股公司9335次 同比下降22% [1] - 保险公司合计调研4233次 保险资管机构合计调研5102次 [1][2] - 养老险公司调研积极性突出 平安养老以319次居首 长江养老275次 国寿养老256次 太平养老243次 人保养老175次 [1] 险资重点调研领域 - 绿色能源 数字经济 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受重点关注 [1] - 超过八成最关注个股主营业务属于新质生产力范围 包括高端制造 绿色能源 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等领域 [2] - 调研次数最多行业为工业机械 电子元件 电气部件与设备 集成电路和汽车零配件与设备 [2] 养老险公司调研驱动因素 - 养老金需长期保值增值 需聚焦基本面扎实 分红稳定企业以匹配长期负债端需求 [2] - 需兼顾绝对收益与相对排名 通过高频调研挖掘结构性机会提升组合竞争力 [2] - 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收收益不足 倒逼通过权益投资提升收益 [2] 险资调研行业特征 - 重点行业如工业机械 电子元件属技术密集型产业 具有较高成长潜力和创新驱动能力 [3] - 这些行业普遍位于产业链中上游 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有重要作用 [3] - 险资通过权益投资支持新质生产力 既可增加投资收益 又可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 险资未来配置趋势 - 资产配置将更倾向分散化投资策略以降低单一市场或行业风险暴露 [3] - 可能加大对新兴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3] - 适当增加对高分红 低波动性蓝筹股的投资比例以确保增长潜力与抗风险能力兼顾 [3]
上半年险资合计调研A股公司9335次 重点关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7-02 16:50
险资调研概况 - 上半年险资合计调研A股公司9335次 同比下降22% [1] - 保险公司调研4233次 养老险公司表现突出 前5名分别为平安养老(319次) 长江养老(275次) 国寿养老(256次) 太平养老(243次) 人保养老(175次) [1] - 保险资管机构调研5102次 泰康资管以557次居首 华泰资管 大家资管 人保资管 新华资管调研均超300次 [2] 重点调研领域 - 绿色能源 数字经济 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受重点关注 [1] - 最关注的32家上市公司中 超八成主营属新质生产力范围 包括高端制造 绿色能源 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 [2] - 调研次数最多行业为工业机械 电子元件 电气部件与设备 集成电路和汽车零配件与设备 [2] 行业特征分析 - 工业机械 电子元件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成长潜力和创新驱动能力 位于产业链中上游 对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 [3] - 新质生产力板块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 具有较大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匹配险资长期价值增长偏好 [1][3] 投资策略驱动因素 - 养老险公司调研受三因素驱动:养老金长期保值增值需求 兼顾绝对收益与相对排名 低利率环境倒逼权益投资 [2] - 权益投资支持新质生产力可增加收益 同时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 - 未来可能加大新兴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增加高分红低波动蓝筹股配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