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微医学(688029)

搜索文档
南微医学:累计回购约1.57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9:23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约1.5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约1.88亿股的0.0084% [2] - 回购成交最高价62.32元/股 最低价62.01元/股 [2] - 回购支付资金总额约98万元人民币 [2] 业务构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中医疗器械占比99.49% [3]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51% [3] 股价信息 - 当前收盘价82.8元 [2]
南微医学(688029.SH):已累计回购1.57万股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7-31 08:21
南微医学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5,729股,占总股本比例0.0084%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62.01元/股至62.32元/股 [1] - 支付资金总额为977,391.73元(不含交易费用) [1]
南微医学(688029)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07-31 08:17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4月22日,由董事长隆晓辉提议[3] - 实施期限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10月21日[3] - 预计回购金额3000万 - 5000万元[3][4] - 回购价格不超过96.54元/股(含)[4]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5,729股,占总股本0.0084%[3] - 累计已回购金额977,391.73元[3]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62.01 - 62.32元/股[3]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总股本为187,847,422股[5]
上交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则、政策与案例一本通》.pdf
梧桐树下V· 2025-07-30 10:00
核心观点 - 南微医学通过收购CME公司51%股权加速海外布局,交易金额不超过3,672万欧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4][12] - 收购旨在拓宽欧洲自有销售渠道,提升市场份额,CME公司覆盖西欧近5000家医疗机构客户[4][10] - 南微医学海外收入占比达四成,直销收入从2017年5.68%提升至2023年19.09%[4][5] 交易背景与目的 -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海外市场因商业保险支付体系稳定成为增长重点[5] - 公司2015-2023年通过设立子公司及收购持续扩张海外渠道,包括美国MTU、欧洲MTE等[5][6] - CME公司销售产品中70%为内镜下耗材和一次性内镜,与南微医学产品高度协同[10] 交易方案细节 - 采用现金收购方式,通过全资子公司南微荷兰实施,预计人民币约28,948.21万元[12] - CME公司2023年资产总额3,145万欧元,净利润157.4万欧元,EBITDA 250.3万欧元[11] - 南微医学2023年总资产43.93亿元,净利润4.95亿元,2024上半年营收13.34亿元[8] 交易特点 - 审议程序简易,仅需董事会决议,未达股东大会审议标准[13] - 科创板公司并购上下游企业时,重点考察协同效应而非机械套用科创属性指标[14] - 南微医学论证收购将强化欧洲销售能力,且不削弱公司"硬科技"属性[15] 行业趋势 - 医疗器械行业海外并购成为突破国内红海市场的重要策略[5] - 发达国家医疗渠道并购具有效率优势,新建渠道成本较高[6] - 科创板允许产业链整合型并购,体现监管灵活性[14]
南微医学(688029)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71.5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9:29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 南微医学报收于84 9元 上涨0 98% 换手率2 66% 成交量5 00万手 成交金额4 2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371 50万元 占比成交额3 24%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300 23万元 占比5 43% 大单净流出928 73万元 占比2 19% [1] - 中单净流出1439 55万元 占比3 4% 小单净流出2811 05万元 占比6 63%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总收入6 99亿元 同比增长12 75% 归属净利润1 61亿元 同比增长12 18% 扣非净利润1 61亿元 同比增长14 20% [1] - 流动比率4 559 速动比率3 688 资产负债率15 98% [1] 公司基本信息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位于南京市 以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 注册资本18784 7422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8951 13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隆晓辉 [1] 公司投资及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10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61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73条 专利信息543条 行政许可474个 [2]
中欧领导人发布《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加速清洁能源转型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9 12: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 ESG 领域,涵盖政策动向、行业趋势、国际事件和企业动态等多方面内容,展示全球 ESG 发展态势与企业实践情况,体现各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上的努力与挑战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动向 - 证监会就《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修订聚焦董事、高管及控股股东行为规范,完善关键制度,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和透明度 [5][6] -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节能审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监管,为节能降碳提供制度保障 [7][8] 行业趋势 - 中欧领导人发布《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重申加强合作承诺,遵循相关协议原则,推动全球公正转型,加强多领域合作 [9][10][11] -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呼吁各方推进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提出把握机遇、赋能行业等具体措施 [13][14][15] - 水利部发布《中国节约用水报告 2024》,显示我国节水工作成效显著,在总量强度双控、行业领域节水等多方面取得进展 [17][18][19] 国际事件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加速清洁能源转型,指出清洁能源时代已至,但转型不够快且不公平,需在六个方面采取行动 [20][21] - 法国 2025 年减排速度将明显放缓,第一季度排放量上升,虽部分行业减排,但全年降幅难达国家战略目标 [22][23] - 国际法院就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责任作出系统性阐释,意见不具强制执行力,但有重大法律和道义影响 [23][24] 企业动态 - 强制披露落地首年,“科创板 ESG 优等生”名单出炉,为市场提供评价范式,部分企业存在短板需提升 ESG 评级 [25][26][27] - 摸底农林牧渔行业 ESG,百家公司披露率超四成但仍落后全行业,行业 ESG 治理效能至关重要 [29][30]
南微医学收盘下跌1.27%,滚动市盈率27.68倍,总市值157.9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1:04
股价与估值表现 - 7月29日收盘价84.08元 单日下跌1.27% 滚动市盈率27.68倍 总市值157.94亿元[1] - 公司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值55.46倍及中值37.74倍 在行业内排名第55位[1][2] - 市净率3.95倍 低于行业平均4.76倍但高于行业中值2.70倍[2]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报 17家基金持有公司股票 合计持股546.05万股[1] - 机构持股市值达3.69亿元[1]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销售 核心产品涵盖活检类/止血闭合类/EMR/ESD类器械[1] - 产品线包括扩张类/ERCP类/EUS/EBUS类设备及消融仪/消融针系列[1] - 新增一次性胆胰成像系统(胆道镜)和一次性支气管镜及相关耗材业务[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99亿元 同比增长12.75%[1] - 同期净利润1.61亿元 同比增长12.18%[1] - 销售毛利率保持65.69%的高水平[1] 同业估值对比 - 公司市盈率显著低于九安医疗10.94倍/英科医疗13.34倍等同业公司[2] - 总市值157.94亿元低于鱼跃医疗355.08亿元但高于康德莱36.73亿元[2] - 市净率3.95倍处于维力医疗2.18倍与三鑫医疗3.29倍之间[2]
医疗器械行业29日主力净流出3.51亿元,奕瑞科技、美好医疗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7-29 08:37
行业表现 - 医疗器械行业7月29日下跌0.17%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51亿元 [1] - 成分股55只上涨,43只下跌 [1] 主力资金流出情况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名:奕瑞科技(1403.18万元)、美好医疗(1399.43万元)、澳华内镜(1390.41万元)、康众医疗(1342.21万元)、微电生理(1249.97万元) [1] 个股表现 - 华大基因最新价53.69元,涨幅3.17%,主力净流入7545.64万元,占比10.25% [2] - 南微医学最新价84.08元,跌幅1.27%,主力净流入5359.83万元,占比11.35% [2] - 三诺生物最新价21.44元,跌幅6.62%,主力净流入5076.66万元,占比6.33% [2] - 浩欧博最新价124.82元,涨幅2.86%,主力净流入4266.22万元,占比18.96% [2] - 鱼跃医疗最新价35.42元,涨幅0.11%,主力净流入3800.73万元,占比9.3% [2] - 欧普康视最新价18.2元,涨幅0.78%,主力净流入3496.85万元,占比5.79% [2] - 东富龙最新价15.17元,涨幅7.82%,主力净流入3391.8万元,占比6.67% [2] - 华大智造最新价70.08元,涨幅3.27%,主力净流入1951.93万元,占比5.43% [2] - 之江生物最新价24.2元,涨幅1.21%,主力净流入1739.89万元,占比9.76% [2] - 健帆生物最新价24.15元,涨幅2.55%,主力净流入1669.75万元,占比4.55% [2]
上海浦东: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国内首只药ETF冲高2%,海思科涨停!A股最大医疗ETF冲击九连阳
新浪基金· 2025-07-28 02:35
制药板块市场表现 - 7月28日早盘制药板块整体走强 涵盖化学药、生物药、中药三大领域龙头股齐涨 [1] - 国内首只药ETF(562050)盘初涨幅达2% 实时成交价1.063元 涨幅1.43% [1][2] - 成分股海思科涨停 恒瑞医药涨超6% 太极集团、以岭药业等中药龙头涨超2% [1] 细分领域及个股表现 - 化学药领域代表企业恒瑞医药成交额达40.52亿元 总市值3991亿元 [2] - 中药企业太极集团成交额3.51亿元 总市值130亿元 涨幅2.51% [2] - 医疗ETF(512170)实现九连阳 单日实时成交额超3亿元 [3] 政策与产业规划 - 上海浦东新区发布生物医药产业提升方案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4] - 国家医保局新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已有超100个药品申报 [4] - 政策重点支持创新药械首发、科学家创业及制度改革三大领域 [4] 行业投资方向 - 创新药、创新器械、AI医疗被确定为行业主线 包括脑机接口、机器人等细分方向 [4] - 建议关注龙头药品公司及低估值医疗器械标的 [4] - 药ETF(562050)专注A股50大药企 重仓创新药并兼顾中药 [4] - 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 覆盖6只CXO龙头股 [5]
重大推荐医疗器械板块,关注反内卷、估值修复和拐点机会
2025-07-28 01: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器械行业、骨科行业、电生理领域、医疗设备板块、耗材板块、IVD 板块、化学发光板块、主动脉支架领域、消化介入领域、神经和外周介入领域、微创外科耗材领域 - **公司**:心脉医疗、南微医学、春立医疗、新迈医疗、微创医疗、归创通桥、康基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凯莱药华、英科医疗、赛诺医疗、亿瑞科技、昆柏医疗、百心安、健适科技、先瑞达、新伟、佩佳医疗、微创脑科学、先健、微高、心玮医疗、美好医疗、海泰星光、安杰斯、新产业、安图、亚辉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政策利好行业发展**:医保局集采政策不再唯低价论,重点支持创新器械入院和医疗服务价格尽快落地,高端医疗器械加快审批,有利于行业发展与估值修复 [1][2][5] 2. **产业逻辑推动发展**:创新催化、国际化和并购空间广阔,许多公司在集采背景下积极转型并取得成效,推动板块估值修复和新业务加速发展 [1][2][5] 3. **反内卷背景下部分公司估值修复**:新迈医疗、南微医学等公司今年估值较低,港股微创医疗、归创通桥、康基医疗等业绩增长潜力显现,部分高值耗材板块公司估值相对较低 [1][4] 4. **行业未来发展机会多**:创新催化、国际化、并购频繁、高端耗材领域转型效果显著以及政策支持,将推动行业发展 [5] 5. **推荐具体标的**:新迈医疗、南微医学、归创通桥等公司业绩表现良好且成长潜力大,港股微创医疗、康基医药等受益于产业优化且涨幅少,英科医疗、赛诺医疗、亿瑞科技等长线投资标的未来业绩有望加速增长 [6] 6. **集采政策优化利好细分领域**:对主动脉支架、消化介入、神经和外周介入、微创外科耗材等高值耗材细分领域有利,相关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机遇与估值修复 [7] 7. **2025 年板块表现积极**:电生理和骨科脊柱领域有望国采续约,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改善,联影、迈瑞等公司业绩拐点可期,耗材板块受益政策利好,IVD 板块下半年至年底有望边际改善 [1][8][9] 8. **骨科行业发展趋势向好**:集采后格局向国产化率提升和龙头集中发展,中国手术量与欧美差距大,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建议关注骨科板块投资机会 [3][10][11] 9. **部分公司前景乐观** - 英科医疗成本优势明显,明年价格与产量有望双重转好,归母净利润预计约 18 亿人民币 [12] - 赛诺医疗创新产品获批将带来业绩增量 [14][15][16] - 心脉医疗集采风险消除后将迎来估值和业绩双重修复 [17] 10. **港股医械公司表现突出**:具备创新能力或技术突破的 18A 公司涨幅超一倍,部分公司相对恒生指数取得超额收益,新产品上市或突破是股价上涨催化因素 [18] 11. **外周介入类企业发展良好**:港股外周介入类企业受益集采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加速,产品放量迅速,未来有望继续受益政策支持和行业需求增长 [21] 12. **部分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 联影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恢复,下半年业绩有望提速,海外发展潜力大 [23] - 医疗设备上游公司亿瑞科技等第三季度业绩预计改善 [24] - 汇泰医疗 TFA 产品下半年有望商业化加速放量,电生理业务将加速增长 [26] - 南微医学和安杰斯在消化耗材领域估值修复机会显著 [27] - IVD 板块头部公司下半年情况预计改善,估值有望修复 [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英科医疗目前估值按 2026 年市盈率约为 12 倍,按经营利润计算约为 14 倍,具有安全边际 [13] - 赛诺医疗密网支架一年期动脉瘤闭塞率达 97%,冠脉支架 HT Supreme 在美国售价约 1,000 美元 [15] - 心脉医疗今年预计盈利 6 亿元,对应 21 - 22 倍 PE,集采风险出清后估值可能恢复至 30 倍甚至更高,海外市场份额仅 2% - 3% [17] - 归创通桥 2024 年扭亏为盈,释放一个亿的利润体量,市值从 30 亿港币左右翻倍至 150 亿以上 [19] - 微创医疗预计 2025 年全年亏损不超过 5,500 万美元,下半年半年度扭亏为盈,2027 年全年利润不低于 9,000 万美元 [19] - 春立医疗去年海外收入占比达 44%,增速达 7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