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601336)

搜索文档
强势领跑!新华保险旗下AI“智能优选”产品业绩亮眼
财经网· 2025-08-20 07:50
核心观点 - 数字金融作为技术底座和创新引擎重塑保险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AI驱动的智能投资产品以近一年73.82%的收益率在全市场领跑 成为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的范本 [1] 战略布局 - 2023年率先启动"AI+投资"战略 前瞻布局AI赋能投资机遇 [3] - 制定三年规划 明确"不做成本中心"定位 追求投入产出动态平衡 [7] - 产品管理费收入已覆盖前期投入 形成良性循环 为技术创新提供可持续动能 [7] 技术优势 - AI通过"数据输入-模型训练-结果输出"流程高效整合多源异构数据 精准识别市场模式并挖掘指标关联 [3] - 将人类分析师需要1周的工作时长缩短至1晚完成 [3] - 借助大语言模型实现研报、舆情等语料的快速解析 帮助主观投资团队高频捕捉市场情绪和行业热点 [8] 业务成果 - 2023年底实现产品实盘落地 进入"技术验证-迭代优化"关键阶段 [5] - 截至2025年8月11日 "智能优选"近一年收益率73.82% 在全市场1267只保险资管产品中排名第二 [5] - 通过重构模型架构和优化迭代逻辑 快速修复产品初期净值波动 [5] 应用拓展 - 尝试将投资流程拆解为多节点 各节点植入AI智能体 提升投资科学性和准确性 [8] - 拓展研究广度并提升研究效率 实现研究资源的高效分配 [8] - AI投资虽为"星星之火" 但已展现数字金融创新力量的燎原之势 [10] 行业影响 - 为资管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新华方案" [10] -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为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贡献力量 [10] - AI让投资回归本质 在数据与逻辑交织中发现更确定的未来 [10]
A股市场保险股上涨,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涨超1%,中国人保、中国平安涨近1%
格隆汇· 2025-08-20 06:34
保险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保险股整体上涨 [1] - 中国太保(601601)和新华保险(601336)涨幅超过1% [1] - 中国人保(601319)和中国平安(601318)涨幅接近1% [1]
保险资金入市加速,这些险资中报重仓股已浮出水面
新浪财经· 2025-08-20 06:31
险资系私募试点推进情况 - 太平资产和人保资产获批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险资系证券私募公司数量增至7家[1] - 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具体落地形式[1] -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 其中首批500亿元 第二批1120亿元 第三批600亿元[1] - 获批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 太保寿险 泰康人寿 阳光人寿 人保寿险 太平人寿 平安人寿 中邮保险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1] 具体试点机构进展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作为首批试点机构于2023年10月获批设立500亿元公司制基金 12月成立国丰兴华私募 2024年1月完成登记备案[2] - 国丰兴华私募已备案4只产品包括鸿鹄志远系列 一期500亿元已完成全部投资且回报率良好 二期200亿元已募集完毕 公司出资112.5亿元认购三期[2] - 泰康资产旗下泰康稳行私募4月21日成立 约一个月后完成登记备案 管理规模20-50亿元 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 6月27日完成首笔投资交易[2] - 太保资产旗下太保致远私募6月23日完成登记备案 7月28日备案首只产品太保致远1号目标规模200亿元 当前管理规模0-5亿元[3] - 平安资产旗下恒毅持盈私募6月13日递交备案申请 目前仍在办理中[3] 投资方向与策略 - 险资系私募管理团队主要由相关保险资管公司原管理层出任 如国丰兴华私募杨琳为原中国人寿资产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张扬为原新华资产组合管理部总监[4] - 泰康稳行私募王琦为原泰康资产权益投资部股票投资执行总监 刘志强为原泰康资管权益投资部 第三方投资部投资经理[4] - 太保致远私募向涛为原太平洋资管权益投资部权益投资董事[4] - 投资策略聚焦股息价值核心 践行长期主义 发挥耐心资本优势 完善长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体系[3] - 资金投向科技创新 绿色经济 消费复苏等领域 助力经济转型[1] 市场影响与持仓情况 - 三批试点累计2220亿元资金入市叠加未来潜在增量 将显著改善A股短钱快进快出特征[1] - 险资偏好推动市场向低波动 高分红风格倾斜 参考中证红利指数近两年跑赢沪深300指数15个百分点[1] - 险资作为耐心资本长期持仓可平滑短期波动 通过举牌和定向投资推动价值重估[1] - 截至8月19日保险公司出现在132家已披露中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累计期末持仓总市值793.3亿元[5] - 前三大重仓股为中国联通170.37亿元 中国电信85亿元 中国移动51.35亿元[5] - 58只个股中报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出现险资身影 15只个股持仓市值超2亿元[6] - 宏发股份 华东医药 北京文化新进持仓市值分别为6.3亿元 5.67亿元和5.38亿元[6] - 多数上市公司仍未披露中报 更多险资持仓情况尚未浮出水面[8] 对私募行业影响 - 险资系私募成立之初管理规模即跻身头部私募行列 承袭险资成熟投资理念 体系化投研团队和规范化经营治理制度[9] - 未来随着险资私募逐步落地 将重塑私募行业竞争格局 为行业注入全新投资逻辑与治理范式[9] - 国内私募行业发展20余年 多数管理人未能成长 头部私募高度依赖创始人或核心基金经理个人决策[9]
险资“接手”不动产 另类资产选配能力受考验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02:14
险资加速布局商业地产 - 新华保险通过坤华基金收购至少14个万达广场项目 持股99.9% [2] - 英格卡出售10座购物中心 首批3项目交易规模达160亿元 由头部险企领投基金接盘 [2] - 阳光人寿出资55.1亿元设立基金持有6家万达广场 中银三星人寿和太保人寿分别持股9.07%参与投资 [2] - 大家保险收购上海松江等3家万达广场 [3] - 中国平安配置收租物业提升资产稳健性 保障长期现金流 [3] - 太保寿险等险企公告13笔大额不动产新增出资 合计超47亿元 [3] 险资加大REITs配置力度 - 年内14只REITs产品险资全部获配 网下配售金额达26.31亿元 远超2024年全年17.19亿元 [4] - 险资账户平均网下配售份额占比7.92% 保险资管产品账户占比1.12% 较2024年3.15%和0.36%显著提升 [4] - 12只REITs险资获配金额超1亿元 仓储物流和园区基础设施各3只 能源/消费/保障房/新型基础设施各2只 [4] - 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获配5.19亿元 险资配售占比超10% 为年内参与率最高产品 [5] - 中国人寿牵头成立52.37亿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基金 其中公司认缴35亿元 聚焦基础设施公募REITs投资 [6] 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同步升温 - 8月以来保险资管机构登记多项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 包括太平水库、武汉地铁、河钢绿色基础设施等项目 [6] - 民生通惠、平安资管、光大永明等机构均参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登记 [6] 资产配置转向动因 - 传统固收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 难以覆盖寿险负债成本 引发利差损风险 [7] - 资产荒导致优质长久期资产供给稀缺 加剧长期投资收益不确定性 [7] - 险资被动转向更具收益性的商业地产以匹配负债特性 [7] 行业配置特征分析 - 险资通过基金直投、REITs、债权计划等多渠道配置不动产类另类资产 [1] - 资产荒背景下险企锁定长期稳定收益 [1] - REITs具备股债属性 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组合收益 [6]
进可攻退可守!分红险产品到底如何选
券商中国· 2025-08-20 00:45
低利率周期下的居民财富管理新趋势 - 低利率环境下家庭资产配置核心转向"抗风险、稳收益、中长期"复合需求 [1] - 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推动分红型保险成为市场主流,其"人身保障+保证利益+浮动收益"特性满足"进可攻退可守"需求 [2] 分红险产品选择关键指标 - 红利实现率是核心指标,反映实际派发红利与演示水平的差异,高于100%表示超额兑现 [4] - 新华保险60余款产品2024年红利实现率超100%,保额分红产品平均实现率152%,现金分红产品平均117% [4] - 需注意红利实现率历史数据仅作参考,未来分配具有不确定性 [5] 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分析 - 分红险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新华保险2014-2024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5.13%,2024年综合收益率8.5%,2025Q1年化收益率5.7% [7] - 公司通过参与鸿鹄基金、举牌优质上市公司(如国药股份、杭州银行)、投资硬科技基金等践行价值投资 [8] - 底层资产配置坚持资产负债匹配与多元化策略,优化大类资产配置 [8] 产品供给与服务生态建设 - 新华保险2025年推出盛世荣耀智赢版终身寿险(分红型)等多款产品,覆盖养老及财富管理需求 [10] - 构建"保险+服务"生态,提供海外就医、主题沙龙等专属权益,形成全周期康养服务体系 [10] - 2025年前7月原保险保费1378亿元同比增23%,上半年赔付73亿元,日均处理1.34万件理赔 [10]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上榜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战略定位为"保险主业+资产管理+服务生态"三端协同 [11] - 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绿色投资等领域,发挥国有险企"耐心资本"优势 [7][8]
新华保险股价下跌1.64% 险资股票配置比例连续五季度提升
金融界· 2025-08-19 17:08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15时 新华保险股价报66 1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64% [1] - 当日成交额12 4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471 62万元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 72亿元 [1] 行业数据 - 2025年二季度末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7 4% [1] - 股票配置比例连续五个季度环比提升 达到8 8% [1] 公司业务概况 - 新华保险属于保险行业 主要经营人寿保险 健康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 [1] -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是国内大型保险集团之一 [1]
低利率突围:投资实力打底,产品创新为尊,新华红运季三款分红险热销中
搜狐财经· 2025-08-19 15:1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低利率环境下传统保险产品吸引力下降,人身险预定利率从3.5%降至2.0%,银行理财收益缩水,货币基金七日年化跌破1.5% [2] - 投资者转向寻求"保底之上再博一点"的稳健收益产品,分红险因"保证利益+浮动分红"机制成为供需两端最优解 [2][3] - 分红险兼具托底保障和收益弹性,可通过分红特别储备平滑市场波动,满足居民"稳健+进取"双重需求 [3][4] 分红险产品优势 - 分红险提供财富传承、税收优惠等功能,指定受益人避免纠纷,多数地区享有税收优惠政策 [4] - 产品设计覆盖全生命周期需求,如终身寿险、养老年金、终身年金等,满足财富传承、品质养老、终身现金流等场景 [10][11] - 盛世安盈养老年金保险支持最高75周岁投保,可对接个人养老金账户享受税优政策,实现"国家政策+公司红利+个人储备"三重叠加 [11] 新华保险核心竞争力 - 2024年增额红利实现率均值达152%,现金分红产品红利实现率均值117%,最高122% [1][6] - 2014-2024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5.13%,2024年综合投资收益率8.5%,2025年一季度年化收益率保持5.7% [8] - 偿付能力充足率常年超20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00%,投资布局覆盖大健康、硬科技等领域,举牌国药股份、上海医药等龙头 [8]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新华红运季"推出三款旗舰分红险:盛世荣耀智赢版终身寿险(财富传承)、盛世安盈养老年金保险(品质养老)、新华尊悦终身年金保险(终身现金流) [10][11] - 盛世荣耀智赢版终身寿险保额逐年递增,支持保单贷款和减保取现,入选"金口碑"名单 [10] - 新华尊悦终身年金保险生效满5年即可领取生存金,福寿金金额翻倍,为80后、90后提前规划现金流 [11] - 将服务升级为战略,提供海外就医、康养沙龙等增值服务,构建"保险+服务"生态护城河 [9][13]
保险板块8月19日跌2.12%,中国人寿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08:33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2.12% 中国人寿领跌且跌幅达2.45% [1] - 上证指数下跌0.02%至3727.29 深证成指下跌0.12%至11821.63 [1] - 中国平安成交额最高达56.26亿元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大为71.78万手 [1] 个股价格变动 - 中国人寿收盘价41.87元下跌2.45% 成交量16.71万手 [1] - 中国太保收盘价39.07元下跌2.08% 成交量24.17万手 [1] - 中国平安收盘价58.20元下跌1.92% 成交量95.48万手 [1] - 中国人保收盘价8.42元下跌1.86% 成交量71.78万手 [1] - 新华保险收盘价66.10元下跌1.64% 成交量18.59万手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5亿元 游资净流入2.28亿元 散户净流入8.22亿元 [1]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出8.09亿元占比14.38% 游资净流入1.30亿元占比2.31% 散户净流入6.79亿元占比12.07% [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出8333.30万元占比11.79% 游资净流入4796.22万元占比6.79% 散户净流入3537.08万元占比5.00% [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7692.37万元占比8.05% 游资净流入3382.39万元占比3.54% 散户净流入4309.97万元占比4.51% [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4471.62万元占比3.59% 游资净流入673.40万元占比0.54% 散户净流入3798.22万元占比3.05% [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3614.78万元占比5.94% 游资净流入956.24万元占比1.57% 散户净流入2658.54万元占比4.37% [2]
公告精选︱蔚蓝锂芯:上半年净利润3.33亿元 同比增长99.09%;淳中科技: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异常,公司可能申请停牌核查





格隆汇· 2025-08-19 00:30
热点公司动态 - 淳中科技提示若股票交易进一步异常可能申请停牌核查[1] - 磁谷科技上半年磁悬浮冷水机组销售收入654.41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4.32%[1] 产能扩张与项目投资 - 北新建材拟投资建设年产8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及2万吨轻钢龙骨生产线[1] - 蔚蓝锂芯子公司淮安光电将在马来西亚进行LED项目建设投资[1] - 金三江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2.9亿元用于马来西亚二氧化硅生产基地建设[1][2] 重大合同中标 - 金盾股份近期中标及预中标项目合计金额9082.56万元[1] - 九州一轨拟与河北京车签订2份产品销售合同[1] - 中国化学1-7月合同金额合计2248.45亿元[1] 经营业绩表现 - 新华保险1-7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378.06亿元 同比增长23%[1] - 紫光国微上半年实现营收30.47亿元 同比增长6.07%[1] - 爱美客上半年净利润7.89亿元 拟实施10派12元分红[1] - 蔚蓝锂芯上半年净利润3.33亿元 同比增长99.09%[2] 股权变动与收购 - 洁美科技关联方柔震科技拟收购江西鸿美100%股权[1] - 航天长峰拟挂牌转让所持航天柏克55.45%股权[1] 股份回购进展 - 山鹰国际累计回购2.65%股份[1] - 中顺洁柔已累计回购1.19%股份[1] 股东减持计划 - 亚辉龙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胡鹃辉拟减持不超3%股份[1][2] - 海看股份股东朴华惠新、中文产投拟合计减持不超5.36%股份[1][2] - 海川智能股东吴桂芳、郑雪芬拟合计减持不超6%股份[2] - 中环环保特定股东金通安益拟减持不超1505.83万股[2] 再融资活动 - 圣泉集团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25亿元[1][2] - 引力传媒拟定增募资不超4.7亿元[2] - 久吾高科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5.04亿元 用于班戈错盐湖年产2000吨氯化锂中试生产线BOT项目[2]
三险企停更 新华保险2年前换帅保费增速垫底后两跃进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23:16
行业信息披露趋势 - A股上市保险公司月度保费收入披露出现分化 中国人寿 中国人保 中国平安自2025年2月起停止披露月度保费数据 而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仍维持定期披露[1] - 中国平安解释停披露原因为新会计准则下原保险保费收入不能完全反映保险服务收入情况 且该数据非监管强制披露要求 公司更注重价值指标而非规模指标[1] 新华保险业绩表现 - 2025年前7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378.06亿元 同比增长23% 公司通过营销模式转型和业务结构优化推动增长[1] - 2025年各月累计保费增速呈现逐月收窄趋势:1月增速32% 1-2月29% 1-3月28% 1-4月27% 1-5月26% 1-6月23%[2] - 2024年前8月保费收入1302.82亿元 同比增长1.9% 成功扭转此前连续7个月的负增长态势[2] 同业对比情况 - 2024年1-7月期间 新华保险保费增速在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中持续垫底[3] - 同期主要竞争对手保持正增长:中国人寿增速区间3.2%-4.4% 平安人寿增速区间0.9%-6.4% 而人保寿险和太保寿险部分时段为负增长[3] 会计准则影响 - 财政部2020年发布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IFRS17) 要求境内外上市企业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4] - 新华保险明确表示2024年1-7月保费下降与新旧准则切换无关 公司已于2023年1月1日完成准则转换[4] 公司治理变动 - 新华保险于2023年12月完成董事长变更 杨玉成获金融监管总局核准担任董事长职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