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601336)

搜索文档
2025年上半年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排行榜:1家风险评级为C!1家违规大幅虚增偿付能力被吊销业务许可证...
13个精算师· 2025-09-15 12:49
2025年上半年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排名 - 74家寿险公司2025年上半年偿付能力排名披露完毕 人保养老以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327.8%位列第一 但环比下降30个百分点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279.1%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1][2] - 国寿养老排名第二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95.2%环比上升44个百分点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077.0%环比上升43个百分点 风险评级为A[2] - 新华养老排名第三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991.3%环比大幅下降656个百分点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971.9%环比下降645个百分点[2] - 排名前十的公司还包括恒安标准养老(782.7%)、国民养老(603.7%)、中美联泰(411.4%)、友邦人寿(410.0%)、三峡人寿(396.9%)、大家养老(355.8%)和平安养老(355.4%)[2][3] 偿付能力充足率整体情况 - 2025年二季度末人身险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6%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4.3% 行业偿付能力充足且稳步提升[14] - 74家人身险公司中约51%的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一季度末有所上升[16] - 多数寿险公司最低资本有所上升 主要受权益投资占比提升影响导致市场风险最低资本增加[16] - 受益于资本市场变化等因素 多数公司实际资本有所增加[16] 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活动 - 2025年以来12家保险公司公告计划增加注册资本 增资总金额超过350亿元[18] - 平安人寿计划增资199.99亿元 这是自2011年后时隔13年首次增资 增资后注册资本将超360亿元[19] - 9家公司增资方案已获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 合计增资金额约148亿元 包括中邮人寿增资40亿元、中信保诚增资25亿元等[20] - 6家保险公司获准发行资本补充债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总额接近200亿元 包括阳光人寿50亿元、招商信诺41亿元等[21][23] - 2024年至今保险公司实际发行债券金额已超过1500亿元[23] 风险评级与监管处罚 - 华汇人寿风险评级为C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06.1%环比下降8个百分点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993.7%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6][25][27] - 鼎诚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18.0% 是唯一一家低于120%监管要求的公司[29] - 华夏人寿因违规大幅虚增偿付能力等问题被吊销业务许可证 23名责任人被罚款共计232万元 多人被禁止进入保险业[32][33] 行业投资与产品转型 - 2025年上半年保险公司权益投资快速增长 直接投资股票金额增加至1.85万亿元[8] - 73家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算数均值为4.22% 较上年同期的3.59%上升0.63个百分点[10] - 传统险和分红险预定利率非对称性下调 传统险预定利率为2.0% 分红险预定利率为1.75% 两者差距从0.5%缩小到0.25%[6] - 行业加速向分红险等"保底+浮动收益"类产品转型[7]
新华保险跌2.05% 垫底保险板块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9:05
公司股价表现 - 新华保险股价下跌2.05%至62.19元[1] - 公司为保险板块当日跌幅最大上市公司[1] 行业板块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1.06%[1]
保险板块9月15日跌0.87%,新华保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8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08:43
保险板块整体表现 - 保险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87% 领跌个股为新华保险(-2.05%)[1] - 上证指数下跌0.26%至3860.5点 深证成指上涨0.63%至13005.7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88亿元 游资净流入3.13亿元 散户净流入8.75亿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新华保险跌幅最大达2.05% 收盘价62.19元 成交量20.45万手[1] - 中国人保下跌0.97%至8.15元 成交量83.34万手为板块最高[1] - 中国太保下跌0.86%至37元 中国人寿下跌0.84%至38.89元 中国平安下跌0.61%至57.33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平安主力资金净流出5.96亿元(-18.94%) 但散户资金净流入4.20亿元(13.34%)[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3.24亿元(-25.25%) 游资净流入1.14亿元(8.92%) 散户净流入2.09亿元(16.34%)[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1.55亿元(-12.44%) 散户净流入1.69亿元(13.53%)[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6568.31万元(-9.66%) 但游资净流入4418.40万元(6.50%)[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出4669.23万元(-7.85%) 散户净流入5516.51万元(9.27%)[2]
新华保险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全面启动
证券日报· 2025-09-15 07:37
活动启动与氛围营造 - 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以"五个一"为主线推进 [1] - 通过线下网点展示活动口号及宣传海报 线上官网及公众号专题推送主题内容 营造浓厚活动氛围 [1] 政策宣导与消费者教育 - 组织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及专题宣讲 落实"三适当"原则并强化风险责任意识 [1] - 面向消费者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普及金融基础知识并引导理性投资观念 [1] 风险提示与防骗宣传 - 参与"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 通过情景短剧和视频图文等形式揭示非法中介危害及互联网贷款乱象 [1] - 线上发布系列视频与图文 线下发放单页折页 以多样化形式进行风险教育 [1] 重点群体服务与金融惠民 - 聚焦老年人、残疾人、新市民及外籍人士等重点群体 推广特色金融惠民举措 [2] - 通过内外部媒体宣传可落地措施 展现行业温度与担当 [2] 反诈宣传与诚信建设 - 开展反诈专项活动普及防骗常识 提升消费者识诈防诈能力 [2] - 组织诚信服务宣誓及宣传活动 强化业务队伍诚信理念与契约精神 [2]
新华保险跌2.00%,成交额9.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3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15 06:0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下跌2%至62.22元/股 成交额9.44亿元 换手率0.72% 总市值1940.9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3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73%和35.6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5.37%和26.9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0.4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81%/-7.41%/13.2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10万户 较上期减少15.88% 人均流通股34,325股 较上期增加18.9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050.95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669.77万股 [2]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490.41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19.14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7.99亿元 同比增长33.5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39.13亿元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传统型保险59.47% 分红型保险35.37% 其他业务5.89% [1] 公司基本信息 - 属人寿保险行业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1996年9月成立 2011年12月A股上市 [1] - 申万行业分类:非银金融-保险Ⅱ-保险Ⅲ [1] - 概念板块涵盖低市盈率、证金汇金、融资融券、蚂蚁金服概念、H股等 [1]
大行评级|高盛:上调新华保险目标价至29港元 上调今年净利润预测
格隆汇· 2025-09-15 05:16
核心观点 - 高盛上调新华保险目标价至29港元并维持沽售评级 但大幅提升其净利润及新业务价值预测 反映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及股市收益改善 [1]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今年净利润预测25% 主要反映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及第三季度至今股市收益 [1] - 上调明年及后年净利润预测6%至7% 主要考虑债券收益率反弹带来略高投资收益 [1] - 将今年至2027年新业务价值预测上调8%至10% 基于新保费销售增加 [1] 业务驱动因素 - 新保费销售增加推动新业务价值提升 但部分被银保渠道销售贡献增加导致的利润率预测下降所抵消 [1] - 债券收益率反弹及股市收益改善共同推动投资收益提升 [1] 评级与估值 - 目标价由26.5港元上调至29港元 [1] - 维持沽售评级 [1]
非银周观点:市场交易美联储降息,关注贸易摩擦影响-20250915
长城证券· 2025-09-15 05:0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3] 核心观点 - 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震荡调整后有望呈现上行走势 宏大叙事 国内7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及市场流动性充沛或是驱动市场走强的关键因素[1][9] - 两融波动新高 8月非银存款继续增加[1][9] - 经济数据走弱 海外货币宽松下的流动性驱动市场走强的趋势或有望延续 重点关注内部问题 居民存款搬家持续效应及美国经济可能衰退引发降息的效应 中期关注四中全会等重磅会议[1][9] - 高度重视券商及金融IT板块走强趋势[1][9] - 继续谨慎乐观看好保险板块的配置价值[2][11]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沪深300指数4522点(周涨幅1.38%) 保险指数1288.79点(周跌幅0.7%) 券商指数7251.34点(周涨幅0.66%) 多元金融指数1338.88点(周涨幅0.89%)[7] -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34万亿元 同比增长11.7%[8] - 前八个月净投放现金5208亿元 人民币存款增加20.5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77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6106亿元 财政性存款增加2.21万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5.87万亿元[8] - 2025年8月PPI同比下降0.4% 1-8月平均PPI同比下降0.1% 8月PPI环比持平[8]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87%附近波动[2][11] 国际动态 - 美国8月CPI基本符合预期 初请失业金数据意外爆冷 巩固美联储下周降息预期 交易员充分消化美联储年底前降息三次的情景[7] - 墨西哥总统公布关税改革提案 针对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重点直指中国及亚洲出口国) 涵盖1371个关税代码产品(占墨西哥所有关税代码16.8%) 提案仍需国会批准但通过可能性高[7] - 美商务部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7] - 中美双方商定副总理何立峰于9月14日至17日赴西班牙与美方会谈 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 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8]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8] 监管动态 - 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修订总体思路包括坚持目标导向 协调统一 简化指标流程[8] - 证监会对*ST东通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拟对公司罚款2.29亿元 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 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ST东通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8] - 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回升到7.12附近[8] 保险板块配置偏好 - 股票是2025年下半年保险机构首选投资资产 其次是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各类资产配置比例与2025年初基本保持一致 部分机构可能适度或微幅增加股票和债券投资[11] - 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调查覆盖122家保险机构(包括36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和86家保险公司)[11] 重点投资组合-保险板块 - 重点推荐中国平安(寿险NBV高增 上半年侧重OCI股票配置) 中国太保 新华保险(NBV和净利润均延续向好 银保渠道价值贡献明显提升) 建议关注中国财险 中国人寿[12] 重点投资组合-券商板块 - 创新+转型发展及受益行情的中小型证券公司:重点关注东方财富(2025H1核心业务全面增长) 相关公司浙商证券 国金证券[13] - 业绩优良稳健 营收结构多元化且低估值的龙头证券公司:建议关注华泰证券 财富线相关公司广发证券 东方证券[13] - 低估值央国企头部券商 具备并购重组想象空间 盈利景气度向好:中国银河 中金公司 信达证券 首创证券 国联民生 太平洋[13] - 平台型公司:推荐关注同花顺(2025H1业绩明显改善 AI赋能发展前景) 九方智投 大智慧 建议关注财富趋势 指南针[13] - 港股金融方面建议受益港股高景气的国泰海通 国联民生 中金[10] 金融IT与互金平台 - 建议重点关注同花顺 九方智投(2025年中报预告净利润中枢8.5亿元 子公司方德证券在港展业 控股旗下九方智擎入驻"模速空间"抢滩AI创新高地) 财富趋势[1][10] - 互金平台建议关注东方财富(2025H1营业总收入同比+39%至69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37%至56亿元) 指南针 大智慧 湘财股份[1][10]
估值具备性价比,建议关注板块优质龙头
长江证券· 2025-09-14 12: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评级为看好 维持 [7] 核心观点 - 公募费改三阶段落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券商中报业绩延续高增长 市场热度维持高位 估值具备性价比 建议关注板块龙头及绩优个股 [2][4] - 保险行业印证存款搬家 增配权益和新单成本改善逻辑 中长期ROE改善确定性提升 估值有望加速修复 [2][4] - 从盈利和分红稳定性维度 持续推荐江苏金租 中国平安和中国财险 [4] - 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 推荐新华保险 中国人寿 香港交易所 中信证券 东方财富 同花顺 九方智投控股 [2][4] 市场表现 - 本周非银金融指数上涨0.3%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1.1% 行业排名靠后(24/31) [5] - 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上涨8.2%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6.7% 行业排名靠后(21/31) [5] - 市场热度回落 两市日均成交额23,264.15亿元 环比下降10.63% 日均换手率2.45% 环比下降34.86BP [5] - 杠杆资金规模回升 两融余额2.34万亿元 环比增长2.67% [5] - 股指上涨债指下跌 万得全A上涨2.12% 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4% [5] - 长端利率上行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10BP至1.8670% [5] 保险行业数据 - 2025年7月累计保费收入42,085亿元 同比增长6.75% 其中产险收入10,933亿元增长5.12% 人身险收入31,153亿元增长7.34% [22][23] - 保险资金运用规模36.23万亿元 债券占比49.31% 股票基金占比13.05% 较2024年末分别上升1.43和0.70个百分点 [23] - 保险公司总资产39.59万亿元 环比增长0.95% 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34.69万亿元增长1.01% [27] - 2024年12月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分化 新华保险单月保费增长19.13% 太保人寿增长5.91% 中国人寿增长1.86% 中国平安下降0.92% 中国人保下降5.99% [28][29][31] 债券市场表现 - 5年期债券收益率上涨0.18BP至6.52BP 其中公司债上涨幅度最大为6.52BP [32][33] - 5年期信用利差上涨3.03BP至6.34BP 其中公司债上涨幅度最大为6.34BP [32][34] - 5年期期限利差变动幅度在-0.52BP至+4.27BP之间 [32][34] 券商业务数据 - 经纪业务:两市日均成交额23,264.15亿元 环比下降10.63% 高于2024年中枢10,846.61亿元 [39] - 投资业务:沪深300指数上涨1.38% 创业板指数上涨2.10% 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13% [43] - 信用业务:两融余额2.34万亿元 环比增长2.67% 高于2024年日均余额1.56万亿元 [45] - 投行业务:2025年8月股权融资规模223.07亿元 环比下降58.2% 债券融资规模7.49万亿元 环比下降4.4% [49] - 资管业务:2025年8月券商集合资管发行份额66.52亿份 环比增长21.0% 高于2024年月均28.53亿份 [52] - 衍生品业务:2025年8月期货市场成交金额53.22万亿元 环比下降14.48% 其中金融期货成交金额13.99万亿元增长19.44% [56] 监管动态 - 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完善期货行业分类监管体系 [58] - 金监局修订发布《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 调整评价范围至金租 养老保险等机构 [61] - 央行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 2025年度启用新考评办法 [62] 公司动态 - 国信证券完成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份 总股本增至102.42亿股 [65] -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60%股份完成过户 [76] - 中信证券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券 [75] - 第一创业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80亿元公司债券 [80] - 国泰海通注册资本变更为176.29亿元 [77]
“报行合一”+政策松绑,上市险企银保渠道业绩倍增!
搜狐财经· 2025-09-14 02:46
银保渠道业绩表现 - 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3]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11.1% [3] - 中国太保银保渠道新保业务同比增长95.6% [3]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50.3% [3] - 中国人保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07.7% [3]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同比增长45.7% [6] 银保渠道扩张举措 - 中国太保期缴举绩网点总数达1.3万个同比增长28.9% 月均期缴举绩网点数同比增长70.2% 其中国有行增速达164.9% [3]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人均产能同比提升51.8% [3] - 中国平安外部银行可经营网点达1.7万个较年初1.2万个大幅增长 非平安渠道新业务价值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 [3] - 城商行和农商行成为银保渠道新拓展方向 [4]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报行合一政策推动降本增效并提升业务价值 [6] -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相对存款利率具有优势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 [6] - 银保渠道恢复一对多合作模式 监管政策松绑打开增长空间 [6] 渠道策略转型趋势 - 行业推动个险 银保 经代 互联网等多元渠道发展 [8] - 银保渠道与精英个险将成为价值贡献双核心 并向保险医养财富生态化发展 [8] - 个险渠道向专业化精英化转型聚焦高净值客户 [8] - 互联网渠道有效触达年轻客群并促成亿元级保单 [8] - 经代渠道需转向专业咨询和客户教育价值整合模式 [8]
2025年1-7月贵州省原保险保费收入共计395.89亿元,同比增长2.88%
产业信息网· 2025-09-14 02:44
行业数据 - 2025年1-7月贵州省原保险保费收入总计395.89亿元 同比增长2.88% [1] - 寿险保费收入158.28亿元 占贵州省原保险保费总收入39.98% [1] 市场参与主体 - 上市保险企业包括天茂集团(000627) 中国平安(601318) 中国人保(601319) 新华保险(601336) 中国太保(601601) 中国人寿(601628) [1] 研究支持 - 智研咨询发布《2025-2031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1] - 数据来源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由智研咨询整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