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保(601319)
icon
搜索文档
不再设立监事会 多家险企开启精简高效治理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8-11 08:08
公司治理架构调整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职工监事退任议案 根据新公司章程修订公司将不设监事会 监事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1]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30日通过公司章程修订案 明确不设监事会并将相应职权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1] -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月30日通过董事会决议不再设立监事会 由董事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2] 行业实施动态 - 大家保险集团7月2日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 所有监事已辞任[2] - 泰康保险6月23日宣布取消监事会 第三届监事会成员自动离任[2] - 日本财险(中国)4月16日成为最早实施改革的机构 撤销监事职位并由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承接职责[2] 法律与监管依据 -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允许国有独资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3]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2月发布《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新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 明确金融机构可依据公司章程设置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3] 治理结构优化分析 - 审计委员会通常由独立董事占多数 承担财务信息审核 审计工作监督及内部控制评估等专业职能[4] - 改革可减少内部协调复杂性 提高决策效率 审计委员会具备更强财务监督与合规审查专业能力[4] - 独立董事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时间不充分等挑战 需在实践中平衡决策效率与权力制衡关系[4]
中国保险 - 2025 年上半年预览,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产险综合成本率优化,寿险与产险盈利趋势分化-China Insurance_ 1H25E Preview_ Robust NBV Growth; Enhanced P&C CoR; Diverged Earnings Trends Between Life & P&C
2025-08-11 02:58
行业与公司覆盖 - **行业**:中国保险业(寿险与财产险)[1] - **涉及公司**: - 寿险公司:中国人寿(2628.HK/601628.SS)、中国太平(0966.HK)、新华人寿(1336.HK/601336.SS)、中国太保(2601.HK/601601.SS)、平安人寿(2318.HK/601318.SS) - 财产险公司:人保财险(2328.HK)、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众安在线(未明确代码)[1][2][3][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增长强劲** - **驱动因素**: - 银保渠道增长:受益于银行存款到期资金转向保险产品,预计1H25E NBV同比增速18%~43%[2][8] - 利润率提升:3Q24定价利率上限下调及代理人渠道费用优化[1][2] - **公司表现**: - PICC Life领跑(+43% YoY),平安/新华/太保寿险分别增长39%/39%/31% YoY[8] - 中国人寿(+18% YoY)和太平人寿(+26% YoY)增速较低,因更注重分红险转型[2][8] 2.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CoR)改善** - **传统险企**:1H25E CoR同比优化0.9~2.0个百分点,主因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全国直接经济损失同比-46%至54亿人民币)[3][9] - 人保/平安/太保财险CoR分别降至95.3%/95.8%/96.1%[9] - **互联网险企(众安)**:CoR改善1.7个百分点至96.2%,得益于消费金融和健康险业务盈利提升[3][9] 3. **寿险与财产险盈利趋势分化** - **财产险公司**:承保利润增长推动净利润高增,人保财险/人保集团分别+29%/+20% YoY[4][10] - **寿险公司**:新华人寿(+25% YoY)领先,中国人寿/太保集团(+5% YoY),平安(-8% YoY)因转型压力承压[4][10] --- 其他重要细节 1. **催化剂事件** - **中国人寿**:30天下行催化剂预警,因1H25E净利润增速或低于预期(预计+5% YoY vs 市场共识+20%)[25][26] - **中国太保**:30天上行催化剂预警,因NBV增长(+31% YoY)、CoR改善(+1.0ppt)及盈利转正(+5% YoY)[27][28] - **平安保险**:上行催化剂,因寿险NBV高增(+39% YoY)及财险CoR显著优化(+2.0ppt)[29][30] 2. **目标价调整** - **中国人寿H股**:目标价上调至26.1港元(原17.9港元),因投资收入预测上调[11] - **中国太保H股**:目标价上调至37.7港元(原30.5港元),反映CoR改善[13] - **平安H股**:目标价上调至68港元(原55.5港元),基于投资收入增长[23] 3. **风险提示** - **宏观风险**:利率下行、股市波动、监管收紧[85][90] - **行业风险**:车险价格战(财产险)、代理人渠道转型不及预期(寿险)[130][135] --- 数据摘要(关键财务指标) | 公司 | 当前财年EPS(新预测) | 下一财年EPS(新预测) | 股息收益率 | 目标价调整 | |---------------|----------------------|----------------------|------------|---------------------| | 中国人寿H股 | 2.735 RMB (+12%) | 2.664 RMB (+9%) | 3.5% | 17.9→26.1港元[7][11]| | 中国太保H股 | 3.884 RMB (+10%) | 3.866 RMB (+3%) | 3.3% | 30.5→37.7港元[7][13]| | 平安H股 | 7.852 RMB (+5%) | 8.692 RMB (+5%) | 5.2% | 55.5→68.0港元[7][23]|
人保寿险临沂中支代表队参加临沂市2025年保险业职工羽毛球比赛荣获团体二等奖
齐鲁晚报· 2025-08-11 02:55
公司表现 - 人保寿险临沂中支员工李楠带领梁波、姚一梅参加2025年临沂市保险业职工羽毛球比赛 [1] - 公司员工李楠与梁波搭档获男子双打第二名 李楠与徐冠岚合作获混合双打第三名 姚一梅与梁波组合获混合双打第四名 [3] - 公司凭借整体出色表现荣获2025年临沂市保险业职工羽毛球比赛团体第二名 [3] 员工参与 - 公司积极组织员工参与临沂市保险行业协会举办的乒乓球、羽毛球比赛 [3] - 参赛员工在比赛中展现矫健身姿和奋勇拼搏精神 动作获得场边阵阵喝彩 [3] - 员工表示将把赛场上的拼搏劲头转化为工作动力 以更饱满热情投入岗位工作 [3] 活动影响 - 比赛为行业职工搭建展示自我和交流技艺的平台 [3] - 有效丰富职工文体生活 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 [3] - 参赛职工始终秉持顽强拼搏体育精神 尊重对手并遵守规则 [3]
一周快讯丨300亿央企母基金正式落地;杭州上城区落地一支S基金;100亿,安徽人保基金成立;信宸资本募集45亿并购基金
FOFWEEKLY· 2025-08-10 06:20
母基金与产业基金动态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聚焦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领域,采用"股权投资+生态孵化"策略,期限设计为15年 [5][6] - 浙江战兴产业接力基金设立,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5亿元,为区域性股权市场S基金,将带动份额转让交易超50亿元 [12] - 瑞安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重点投资汽摩配、新材料、高端制造、时尚轻工四大本地优势产业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7] - 湘西金芙蓉产业发展引导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对单支子基金认缴不超过70%,要求子基金50%以上投资于湘西州生态文旅、特色农业、绿色矿业等产业 [8][9][10] - 南京兴合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主投领域占比不低于70% [11] 地方产业基金设立 - 安徽华安建源股权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为安徽省首只AIC盲池纯股权投资基金 [13][14] - 安徽人保基金规模100亿元,由安徽省投资集团联合中国人保旗下险资设立,投资成长性产业项目 [15] - 广西将设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规模不低于100亿元,自治区财政出资比例上限提高至50%,多级财政合计可达70% [16][17] - 安徽中湾徽智创业投资基金出资额10亿元,由中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深化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19] - 湖州长创兴智基金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业 [20] - 唐山高新区战新产业发展基金出资额5.01亿元,由唐山高新区国有控股集团等共同出资 [21] - 洛阳市隆兴国晟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3亿元,布局高端石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 [22] 市场化基金动态 - 信宸资本完成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募集,总规模超45亿元,管理资产总额达95.9亿美元,落地苏州工业园区 [23][24] - 海川资本完成规模超3亿元一期人民币主基金首关,产业方及市场化LP占比近7成,聚焦智能汽车与能源电力行业 [25] - 片仔癀拟出资2亿元投资高鑫润信基金,占基金目标规模20%,主要投资医疗健康领域 [26] - 春立医疗认缴出资5000万元参投南昌德福四期股权投资基金,占比9.2105%,主要投向医疗健康产业成长期及成熟期项目 [27][28] 政策与指导意见 - 央行等七部门发布18条意见,提出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份额转让流程 [29][30] - 北京市发布16条措施促进未来产业发展,鼓励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国企基金容忍正常投资风险,产业部门投向未来产业资金比例不低于20% [32][33][35] - 北京将探索开放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6G、量子信息等领域应用示范场景,完善工程化成果转化体系,鼓励创新成果首购首试首用 [36][37]
保险行业周报(20250804-20250808):2024年分红落地,当前哪只保险股更契合“高股息”标签?-20250810
华创证券· 2025-08-10 06:01
行业投资评级 - 保险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保险板块短期调整主要受权益市场波动及预定利率调整政策预期落地影响 向前展望 Q2利率回调及权益市场向好预计带动中报业绩增速季度环比改善 Q3投资端基数压力较大但权益市场主题轮动或带来投资机遇 全年业绩增速将取决于权益投资表现 负债端预计维持NBV双位数增长 "价"改善仍是主逻辑[4] 本周行情复盘 - 保险指数上涨0 46% 跑输大盘0 77pct 个股表现分化:友邦+3 15% 财险+2 96% 人保+2 7% 新华+0 68% 平安+0 58% 太平+0 23% 国寿+0 07% 太保-0 54% 阳光-0 79% 众安-3 61%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 69% 较上周末下降2bps[1] 上市险企分红政策 - 2024年五大上市险企累计现金分红907 89亿元 同比增长20 2% 新华保险分红增速最高达197% 驱动因素为归母净利润同比+201%[2][3] - 分红比例普遍下降 主因归母净利润含金融资产浮盈 险企审慎调整比例保持总额稳增 平安/太保以归母营运利润为分红基础 2024年分红比例分别为41 6%/33% 人保/财险以旧准则净利润为基数 财险旧准则净利润274 99亿元 估算分红比例44%[3] 股息率与估值 - AH股内资险企股息率(TTM):新华H最高 阳光保险/平安H均超5% 3%以上依次为平安A/中国再保险/新华A/太保H/中国财险/人保H/国寿H 红利策略资金或青睐平安AH/太保H/中国财险[4] - 人身险PEV估值:A股国寿0 82x 新华0 77x 平安0 75x 太保0 63x H股平安0 65x 新华0 54x 太保0 51x 阳光0 44x 国寿0 42x 太平0 27x 友邦1 38x 保诚0 75x[4] - 财险PB估值:财险1 33x 人保A1 31x 人保H0 9x 众安1 34x 中国再保险0 54x[9] 投资建议 - 推荐顺序:中国太保H 中国人寿H 中国平安H 建议关注中国人保H 中国财险[9] 行业数据 - 保险行业总市值31,441 12亿元 占A股2 88% 流通市值21,639 55亿元 占2 49%[5] - 相对指数表现:1M绝对+2 4%(相对-0 3%) 6M绝对+16 9%(相对+11 5%) 12M绝对+50 2%(相对+27 4%)[6]
应对甘肃榆中山洪灾害,人保财险已支付预赔款130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8-09 12:45
灾害事件 -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严重山洪灾害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保险理赔响应 - 人保财险已支付甘肃榆中山洪灾害预赔款130万元 [1] - 公司投入理赔救援人员40人 救援拖车8辆 [1] - 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快速无差别救援 [1] 应急服务措施 - 人保财险 人保寿险 人保健康险推出22项应急响应服务举措 [1] - 措施包括开通重大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1] - 提供7x24小时保险理赔咨询服务 [1] - 面向全社会提供无差别救援支持 [1]
寿险公司久期缺口观察:成因,现状和应对
中泰证券· 2025-08-09 07:52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寿险行业呈现"马太效应",大型寿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更为均衡,久期缺口大多呈收窄趋势,而中小型公司久期缺口较大且持续扩张[5] - 当前保险行业平均久期缺口约为-7年左右,2024年后久期缺口有扩大趋势[5] - 持续低利率环境下,应对利差损风险需要资产端和负债端共同发力,加强资负联动[5] 行业现状 - 2020年至2022年,我国寿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分别为-6.67年、-6.57年、-6.28年[5] - 2022-2024年样本中小寿险公司的久期缺口加权平均值分别为:-8.14、-8.78和-9.99年[5] - 65%以上的公司久期缺口有所扩大,其中超过一半的公司缺口扩大超2年[5] 大型寿险公司 - 头部险企久期缺口普遍控制在-5年左右,2023年平安久期缺口较低,仅为-2.6年[5] - 国寿、太保和新华2024年久期缺口呈收窄态势[5] - 由于持续增配长久期债券,头部险企的资产负债匹配相对稳健[5] 中小型寿险公司 - 久期缺口相对较大,2022年以来大多呈逐年扩张态势[5] - 负债端存量及新发布的长久期寿险产品占比较高,持续拉长负债端久期[5] - 资产端利率下行导致再投资收益率下降,存量资产比负债先到期,现金流压力上升[5] 应对措施 - 资产端:增配长久期利率债、发展长期股权及另类投资、压降短期非标资产与流动性资产、合理利用利率衍生工具[5] - 负债端:增加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适度缩短部分新发布寿险产品期限、控制负债成本[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5] - 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上市险企自身具备股息优势,头部险企较早布局了境内外上市高股息标的[5]
LP周报丨80亿,险资大佬又出手了
投中网· 2025-08-09 02:30
险资与地方国资合作 - 中国人保联合安徽国资成立规模100亿元的安徽人保基金,其中中国人保出资80亿元[6] - 险资与地方政府基金合作成为趋势,平安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均有类似出资记录[7] - 险资入市受政策鼓励,已成为人民币基金及科创企业重点募资对象[6] 募资动态 - 海川资本完成规模超3亿元一期人民币主基金首关,产业方及市场化LP占比近7成[9] - 信宸资本完成规模超45亿元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募集,较上一期增长50%,险资出资占比超70%[11] 新基金设立 - 安徽省高新投联合中国人保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人保现代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13] - 浙江战兴产业接力基金(S基金)完成设立,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募集5亿元[14] - 陕西未来低空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15亿元,聚焦低空经济产业[15] - 申万宏源在新疆成立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出资额5.01亿元[16] - 洛阳市隆兴国晟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3亿元,聚焦高端石化、新能源等产业[18] - 湖北咸宁高新产业区域母基金总规模30亿元,采用"子基金+项目直投"模式[19] - 南宁强链一号铝产业发展基金出资额8.22亿元,助力铝精深加工产业[20] - 安徽中湾徽智创业投资基金出资额10亿元,由大湾区科创基金等共同出资[21] - 廊坊市成立首支银发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8亿元,投向老年健康相关领域[22] - 奇德新材等设立粤科(开平)产业发展基金,出资额5亿元[23] GP招募 - 南京兴合创业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公开遴选GP,主投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25] - 湘西金芙蓉产业发展引导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公开征集子基金设立方案[26]
寿险公司的负债成本改善几何?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8-08 12: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45][48] 核心观点 - 寿险行业负债成本改善趋势明确,NBV和VIF打平收益率均呈现边际下降 [8][10][11][14] - 监管政策("报行合一"、预定利率动态调整)和公司内部举措(产品转型)共同推动负债成本优化 [25][29][33][36] - 负债成本改善叠加投资收益率提升,2024年头部险企利差显著扩大(中国人寿新单利差+3.59PCT至3.07%) [18][22] - 2025年个险渠道执行"报行合一"和分红险占比提升(目标50%+)将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 [26][37][39] 目录对应总结 第一部分:当前负债成本水平 - **NBV打平收益率**:2024年头部险企普遍下降(中国人寿2.43% vs 2023年2.96%),主因预定利率下调和渠道费用管控 [8][9][10] - **VIF打平收益率**:分化明显,太保寿险最低(2.21%),人保寿险最高(3.45%),反映产品结构和定价能力差异 [11][12][14] - **利差表现**: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普遍4%,新华保险新单利差同比+4.94PCT至2.82%,改善幅度最大 [18][21][22] 第二部分:负债成本未来演绎 - **外部驱动**: - "报行合一"全渠道推进,银保佣金已降30%,2025年个险执行后费用率或进一步压缩 [25][26][27]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普通型/分红险/万能险利率累计降幅达150-200BP [29][31][32] - **内部转型**: - 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下调140-210BP至2.5%-3.0% [33][35] - 分红险占比快速提升(中国人寿2025Q1浮动收益型业务占比51.72%) [37][38][39] 第三部分:投资建议 - 推荐标的:中国太保(负债匹配能力强)、中国平安(资产端弹性大)、新华保险(NBV改善显著) [48] - 行业估值修复逻辑:NBV Margin提升(太保寿险2024年+8.6PCT至21.9%)支撑业绩增长 [43][48]
“监事会”渐次消失 保险公司治理生变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53
保险公司治理架构调整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5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决议,不再设立监事会,职工监事周志文及傅晓亮将在章程修订核准后离任 [1]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月30日公告修订章程,明确不设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1] - 中国太平洋保险7月30日公告通过不再设立监事会议案,由董事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1] 行业动态与政策背景 - 2024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施,允许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职能 [3]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2月印发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在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4] - 审计委员会通常由独立董事占多数,负责财务审核、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评估 [4] 企业案例 - 大家保险集团7月2日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各监事已辞任 [2] - 泰康保险6月23日公告取消监事会,第三届监事会成员自动离任 [3] - 日本财险(中国)4月16日率先公告撤销监事职位,由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职责 [3] 治理模式转变特点 - 行业正从传统"三会一层"架构向精简高效模式过渡,多家上市保险公司和外资财险公司已发布撤销监事会公告 [1][3] - 审计委员会相比传统监事会可能具备更强的财务监督和合规审查专业能力 [4] - 监督职能集中到审计委员会可减少内部协调复杂性,提高决策效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