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600919)

搜索文档
A股银行股走强,邮储银行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APP· 2025-08-20 03:00
银行股普涨行情 - A股市场银行股普遍上涨,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江阴银行、渝农商行涨幅超过2% [1] - 中国银行、成都银行涨幅接近2% [1] - 邮储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1] 个股表现详情 - 江苏银行涨幅2.61%,总市值2092亿元,年初至今涨幅21.94% [2] - 杭州银行涨幅2.32%,总市值1185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3.76% [2] - 江阴银行涨幅2.04%,总市值123亿元,年初至今涨幅20.15% [2] - 渝农商行涨幅2.00%,总市值752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4.69% [2] - 中国银行涨幅1.98%,总市值18269亿元,年初至今涨幅7.50% [2] - 成都银行涨幅1.88%,总市值783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3.12% [2] 其他银行股表现 - 厦门银行涨幅1.49%,总市值180亿元,年初至今涨幅23.97% [2] - 青农商行涨幅1.45%,总市值194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8.81% [2] - 西安银行涨幅1.30%,总市值173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0.36% [2] - 长沙银行涨幅1.22%,总市值399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6.42% [2] - 重庆银行涨幅1.11%,总市值347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2.10% [2] - 常熟银行涨幅1.06%,总市值254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4.67% [2]
银行板块震荡拉升 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8-20 02:13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出现震荡拉升行情 [1] - 江苏银行和杭州银行涨幅超过2% [1] - 江阴银行、中国银行、厦门银行跟随上涨 [1]
江苏银行葛仁余:算法董事长的“赛点时刻”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0 00:04
数字化转型成效 - 公司通过"苏超"体育营销实现品牌曝光与业务增长,2025年6月江苏银行APP在iOS平台下载量超15万,跃居上市银行首位,赛事专区日均访问量突破200万次[6] - 公司数字化基础支撑流量洪峰,成熟的数字化系统避免了卡顿与延迟问题[8][9] - 2025Q1江苏银行APP综合得分56.95分,在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6,城商行中排名第2,月活跃用户711.81万位居城商行第一[15][16] - 公司近十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16%和12.86%,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78%,净利润同比增长10.97%,跑赢行业平均水平[28] 数字化产品与服务 - "苏银金管家"云财资平台2023年上线,截至2024年末服务近10万户企业,提供财资、薪税、票据等一体化服务[12] - "苏银e链"金融服务体系2022年推出,至2024年末信贷余额超2000亿元,覆盖生产、采购、销售等多样化场景[12] - 公司自主研发176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平台"智慧小苏",应用于客服、文本生成等多个场景,成为国内首家将AI大模型投入实际运营的区域性银行[13] 领导层与技术背景 - 董事长葛仁余拥有深厚信息技术背景,曾任职建行和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门,2013年加入公司后主导多项数字化产品研发[19][22][23][24] - 葛仁余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委员会,启动"智慧金融进化工程",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26][27] - 葛仁余提出未来三年实现全行数字化思维方式、业务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全面转变,致力于打造"智慧银行"[28] 风险与挑战 - 2025年2月起公司连续挂牌9期个贷不良资产包,合计未偿本息规模达147.23亿元,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44.21%[35] - 不良资产主要来自网贷平台借款,涉及约70多万户借款人,两轮拍卖流拍显示处置难度大[36]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近30亿元,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明显下降[40] - 2024年公司共收到27张罚单,累计罚没超500万元,2025年6月深圳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被罚款200万元[40][41]
银行2025年2季度经营数据:净息差环比微降1bp至1.42%,净利润增速边际向上
中泰证券· 2025-08-18 08:02
行业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2] - 核心观点:银行板块呈现"淡总量、强结构"特征,宽松政策持续支撑行业[7] 经营数据表现 - 净息差环比微降1bp至1.42%,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变动-2bp/0bp/-1bp/-1bp[15][17] - 1H25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1.2%(1Q25为-2.3%),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增速分别为+1.08%/-1.97%/-1.10%/-7.89%[25] - 行业总市值154,697.48亿元,流通市值148,792.95亿元[5] 资产质量 - 2Q25不良贷款规模3.43万亿元,环比下降24亿元;不良率1.49%环比降2bp[10][13] - 关注类贷款占比2.17%环比降1bp,处于历史低位[11] - 拨备覆盖率211.97%环比升3.84个百分点,拨贷比3.16%环比升1bp[16] 信贷规模 - 2Q25行业资产同比增速8.9%(环比+1.8pct),信贷同比增速7.5%(环比+0.3pct)[20] - 单季新增信贷3.19万亿元同比多增0.72万亿元,城商行景气度最好(新增7181亿同比多增1931亿)[20][22] - 贷款占总资产比例58.4%,其中国有行最高达61.6%[24] 资本状况 - 2Q25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93%/12.46%/15.58%,环比+24bp/+28bp/+30bp[27] - 资本充足率连续提升主要因扩表放缓和大行注资[27] 投资建议 - 推荐两条主线:区域优势城农商行(江苏/上海/成渝等)和高股息大型银行[29] - 重点公司包括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2]
以金融“含绿量”赋能绿色发展“含金量”
新华日报· 2025-08-18 06:53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金融业通过绿色信贷、转型金融及多元化金融工具创新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实现金融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1][3][8] 绿色信贷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绿色信贷余额达5.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9.5% [1] - 农业银行靖江支行通过"跨省联动+内部银团"模式为靖江重工产业基地提供7.51亿元项目贷款 其中4.86亿元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实现"T+3日"快速放款 [2] 金融机构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江苏分行构建中银"绿色+"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 覆盖公司、普惠、投行等多个领域 [3] - 江苏银行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等产品 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3] - 南京银行落地全省首笔航运转型贷款和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3] 绿色融资成本优势 - "苏碳融"产品截至2025年7月末支持绿色企业3294家 发放贷款404亿元 加权平均利率低至4.1% [5] - 银行机构针对绿色信贷适用差别化利率 叠加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更优惠资金 [3] 多元化金融工具应用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科创+两新"三贴标中期票据 用于海上风电和新型储能项目 [5] - 绿色基金与保险协同发力:毅达资本设立绿色转型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5亿元出资 太保产险签发500万元"水质无忧"保险 平安财险推出湿地碳汇保险 [6] 转型金融探索 - 江苏银行泰州分行发放首笔ESG表现挂钩转型金融贷款 创新引入动态评估指标 [7] -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建立"1个标准+N个目录+N个产品"转型金融体系 出台8大行业转型目录 [8] - 全省首批20亿元转型金融贷款已投放 激励顶峰油脂、兴洋船舶等高碳企业转型 [8] 政策支持机制 - 转型金融纳入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评估体系 占比提升至13% [8] - 对符合条件的转型金融贷款优先提供再贷款资金 [8] - 目标2026年实现8大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全覆盖 [8]
《不止电影票!江苏银行暑期观影攻略已就位》
中金在线· 2025-08-18 06:31
公司营销活动 - 第六期"跟着苏超去狂欢"活动于8月18日推出 包含演艺欢乐场电影兑换券和舞台剧半价券福利[1] - 提供50元无门槛电影兑换券 并通过App专区发放千万消费券[1] - 活动覆盖电影观影和舞台剧观赏两大消费场景 引导用户登录银行App参与抽奖[1] 娱乐消费合作 - 联合四部暑期档影片开展推广 包括《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长安的荔枝》《奇遇》[1] - 与苏州狮山大剧院合作推出《永和九年》舞台剧半价券[1] - 重点支持国漫作品 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国风动画作为主打内容[1] 消费场景拓展 - 通过电影票券和观剧优惠切入文化娱乐消费领域[1] - 活动定位暑期消费旺季 聚焦合家欢观影与职场成年人喜剧题材[1] - 构建"全场景福利"体系 将银行服务与生活消费场景深度结合[1]
《从球场到生活,江苏银行用“苏超式狂欢”承包你的夏日!》
中金在线· 2025-08-18 06:31
核心活动概述 - 公司依托千万消费券资源推出"跟着苏超去狂欢"主题活动 通过观赛+理财+权益+购物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串联金融需求 体育运动与生活消费 [1] - 活动于8月18日升级 提供涵盖吃喝玩乐购等场景的福利优惠 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1] 消费券与抽奖机制 - 活动期间每周可在乐游 观剧 赢球 嗨购 畅饮 出行6个品类专区各抽奖1次 共6次抽奖机会 [2] - 用户可通过江苏银行App首页顶部专区或足球联赛专区底部"更多福利"入口参与 [2] 娱乐消费权益 - 提供上海迪士尼 乐高乐园 北京环球影城单日门票抽奖机会 同时覆盖江苏省内多地乐园门票 [1] - 发放50元无门槛电影兑换券 开心麻花剧场300元观剧票及50元优惠券 苏州狮山大剧院《永和九年》半价券 [1] 品牌合作与餐饮福利 - 联合CoCo 霸王茶姬 沪上阿姨 悸动烧仙草 哈根达斯等冷饮美食品牌设立"畅饮"专区 [2] - 提供苏超官方周边球衣和萌趣足球挂件等抽奖奖品 [1] 战略定位 - 活动通过金融与消费场景融合赋能区域经济增长 [1] - 公司作为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将体育赛事热度延伸至消费领域 [1]
头部城商行走得越来越慢了
36氪· 2025-08-18 04:50
头部城商行业绩增速变化 - 2019年至2024年5年间增速最快的7家上市银行中6家为城商行 [1] - 2024年一季度上市城商行同比增速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为银行板块中降幅最大 [1] - 杭州银行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 远低于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12.4% [1] - 20家上市城商行中有16家一季度同比增速下降 包括长沙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等头部机构 [4] 资产结构与收入影响 - 杭州银行债券投资占生息资产比重达45.6% 高于贷款占比44.9% [5] - 因金融市场回撤 杭州银行一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降7.1% [5] - 成都银行、上海银行、长沙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速环比分别下降130bp、70bp、20bp [5] - 头部城商行净息差降幅罕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6] 合规与监管压力 - 2024年金融监管趋严 多家城商行因信贷管理不审慎、资金空转、存款造假等问题收到罚单 [2] - 需优化内控体系并增强合规管理能力以应对监管要求 [7][21] 基建依赖与区域经济联动 - 成都银行基建类贷款占比从2015年8.29%提升至2020年44.51% [12] - 成都市基建投资从2015年899亿元累计增长169.3%至2020年2421亿元 [12] - 城商行需支持地方产业升级、中小企业融资及基础设施建设 [8][11][1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头部城商行不良生成率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均超过0.74%(行业平均0.64%) [16] - 长沙银行零售贷款比重从2014年29%提升至2022年40% [18] - 江苏银行小微贷款从2021年4800亿元增长至2023年6200亿元 [18] - 天津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7% 拨备覆盖率169.21% [18] - 重庆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降至1.25% 为近五年最低 [18] - 江苏银行挂牌转让70.9亿元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 涉及33万户借款人 [19] 业务转型与创新案例 - 江苏银行推出"科创e贷"等产品 构建分层分类科创服务体系 [15] - 需通过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 [11][22]
江苏银行线上撒福利!“苏超”六大专区,嗨购不停
江南时报· 2025-08-18 02:40
公司营销活动 - 公司作为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苏超"主冠名商 打造"跟着苏超去狂欢"主题活动 在消费领域催生强劲活力[1] - 活动于7月28日上线第三期 新增"赢球"和"嗨购"两大专区 形成六大消费专区布局[1] - 通过江苏银行App提供每周6次抽奖机会 覆盖全部六大消费品类[2] 消费专区具体权益 - 赢球专区提供官方球衣抽奖和萌趣足球挂件[1] - 嗨购专区包含孩子王童乐园16元畅玩券 满99减15元购物券 苏宁易购280元家电3C消费券 乐高满559减120元券 满100减20元券以及墨觉耳机满1500减600元福利[1] - 乐动专区新增苏州狮山大剧院儿童剧门票及半价券 喜马拉雅儿童会员7天体验卡 开心麻花南京老门东场300元观剧票及50元优惠券 随喜微生活50元电影优惠券[1] - 旅游专区与莫愁文旅合作推出门票88折起优惠 新增价值139元的美团旅行券包 包含民宿度假餐饮等多场景[2] - 畅饮专区提供江苏地区霸王茶姬无门槛16元代金券和85折折扣券叠加3元代金券两种套餐[2] - 出行专区包含中石油加油满300减15元 青桔电单车福利 极氪到店试驾礼(奖品含iPhone16ProMax 露营装备 罗意威香水) 途虎养车410元保养礼包(含299-50 399-80 499-100 699-180四张券)[2]
银行业周报(20250811-20250817):结构比总量更重要,银行信贷结构有望调优-20250817
华创证券· 2025-08-17 13:46
核心观点 - 报告强调银行信贷结构优化比总量增长更重要,指出当前信贷结构已从房地产、基建主导转向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2] - 企业部门面临产能过剩行业调整与新兴科技领域发展的双重趋势,科技贷款余额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高于全部贷款5.8个百分点[2] - 居民部门信贷需求不足,政策通过消费贷贴息(年化1%)和经营贷贴息(单户最高1万元)刺激需求,预计额外提振消费贷680亿元[7] - 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凸显,整体仓位提升但仍欠配,推荐国有大行、优质股份行及区域中小行组合[3][8] 信贷结构调整 企业部门 - 过剩产能行业(汽车/光伏/锂电池/钢铁/水泥)进行减产限产,影响中长期资本开支和贷款需求[2] - 科技创新领域获政策支持:二季度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2]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持20%以上增速,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从2016年60%提升至当前70%[2] 居民部门 - 消费刺激政策:消费贷贴息利率1%(相当于市场利率1/3),单笔上限5万元,有效期2025年9月-2026年8月[7] - 房市维稳措施:7月商品房待售面积7.65亿平方米,环比下降462万平方米,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7] 市场表现与配置建议 板块数据 - 银行板块总市值114,991.99亿元,占A股13.04%;流通市值78,973.67亿元,占11.41%[4] - 申万银行指数周跌3.19%,跑输沪深300指数5.57个百分点,近12个月绝对回报17.7%[5][7] - 个股表现分化:农业银行周涨2.09%领涨,江苏银行周跌5.75%垫底[13] 投资组合 - 红利策略:推荐国有大行(A+H)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高股息标的[8] - 区域银行:优选拨备覆盖率高的江苏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8] - 转型机遇:关注客群扎实的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等[8] 重点公司估值 - 宁波银行2025年预测PE6.6倍,PB0.86倍;招商银行PE7.39倍,PB0.98倍[9] - 区域银行估值优势明显:常熟银行PE5.86倍,瑞丰银行PE5.24倍,均低于行业平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