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银行(600919)
icon
搜索文档
黄金投资再升温!银行借“金豆”圈粉年轻人,理财公司也来抢滩
北京商报· 2025-09-17 13:27
黄金投资热潮升温 - 现货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 带动黄金理财需求增长 年轻人偏好低门槛"攒金豆"投资[1] - 社交平台"攒金豆"话题热度攀升 1-3克小克重金制品成为投资新宠[3] 银行布局小克重黄金产品 - 江苏银行推出灵活"攒金豆"活动 支持每日/每周/每月购买 1克金豆售价881.85元[4] - 银行金豆产品多为1-5克Au9999材质 配质量证书但多数不支持回购[4] - 低门槛策略适配年轻人储蓄需求 单颗1克金豆单价约880元[4] 黄金挂钩理财产品扩容 - 市场存续47只黄金理财产品 年内新发13只 近1月年化收益率达2%-4%[6] - 产品以PR2级"固收+"为主 通过债券底仓+黄金期权/ETF增强收益[7] - 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机构近期发行挂钩SGE黄金9999的看涨鲨鱼鳍期权产品[6] 金价走势与配置建议 - 现货黄金2025年初至今涨幅近40% 9月16日创3702.93美元/盎司新高[9]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强烈 若落地可能推动金价短期冲高至3800美元/盎司[10] - 建议黄金配置占比5%-15% 通过定投或分批加仓平滑成本[10] 行业趋势展望 - 理财公司可能增配黄金类资产 通过跨市场投资提升组合分散性[8] - 黄金理财产品创新或加速 期权结构多样化和多资产搭配成方向[8]
行业投资策略:资产反内卷与存款财富化中的银行竞争版图
开源证券· 2025-09-17 08:16
2025H1上市银行业绩表现 - 2025H1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0%,较2025Q1的-1.72%和-1.20%明显改善 [17]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营收增速分别为+1.87%/-2.27%/+5.34%/+0.9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13%/+0.27%/+7.04%/+4.36% [19] - 净息差收窄速度放缓,2025H1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40%,预计全年将企稳于1.4%左右 [3][38] - 金融投资对营收贡献度提升至29.5%,其中国有行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45.88% [3][41][44] 资产端结构调整策略 - 信贷投放呈现"对公强、零售弱"格局,2025H1对公贷款同比多增3495亿元,零售贷款少增1707亿元 [56][61] - 国有行对公涉房信贷力度减轻,"五篇大文章"投放积极,股份行压降票据贴现,零售减少经营贷 [4] - 金融投资增速达14.9%,显著高于贷款增速8.1%,部分银行通过增加政府债和信用债配置实现扩表 [31][32] - 投资拓收益四大方向:增加海外债券、信用债及基金投资、提升免税收入、加大FVOCI和AC账户收益兑现力度 [4] 负债端存款财富化趋势 - 存款呈现活期化、短期化、非银化特征,2025H2约有16.8万亿元高息定存到期,短期化将使存款成本降幅超预期 [5] - 大行面临"钱多但质量差"困境,非银存款带来高利率敏感性、期限错配和LCR指标下滑等流动性管理挑战 [5] - 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可能催化利率敏感性,7月新吸收3年期定存利率已降至1.7% [5][14] - 同业存单的"量价期"信号作用凸显,大行流动性管理更依赖央行 [5] 资产质量分化特征 - 不良指标整体平稳但分化明显,国有行逾期指标反弹,农商行关注率上升 [6] - 90天以上逾期贷款偏离度上升主要受个贷脱期法影响,并非银行不良认定放松 [6] - 对公资产质量整体改善,零售风险压力延续,中小行个贷不良上行幅度显著 [6][16] - 国有行拨备指标提升,中小行因不良与拨备增长不匹配导致拨备覆盖率下降 [6] 投资策略与选股逻辑 - 利率下行增厚EVE权益价值,隐含PB更低,稳定红利确定性强且稀缺 [7] - 从资金属性、竞争格局、安全边际、红利策略四维度筛选个股 [7] - 受益标的包括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渝农商行等 [7] - 保险资金2025年以来重仓银行股市值占比延续回升,持股数量和市值均上升 [16]
华宝国际进一步认购江苏银行集团金融产品
智通财经· 2025-09-15 10:05
公司金融产品认购 - 华宝国际成员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向江苏银行集团认购金融产品 [1] - 截至公告日未到期金融产品合计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2.1亿元 [1] 银行合作方信息 - 交易对手方为A股上市银行江苏银行(证券代码:600919) [1]
华宝国际(00336)进一步认购江苏银行集团金融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9:59
公司投资活动 - 集团成员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向江苏银行集团认购金融产品 [1] - 截至公告日期未到期金融产品合计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2.1亿元 [1] 银行合作情况 - 公司选择江苏银行集团作为金融产品认购合作方 [1]
华宝国际(00336.HK)认购12.1亿元金融产品
格隆汇· 2025-09-15 09:57
公司金融产品投资 - 集团成员公司向江苏银行集团认购金融产品 [1] - 截至公告日期未到期金融产品合计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2.1亿元 [1] - 认购行为发生于2025年9月15日 [1]
江苏银行VS南京银行:江苏两家头部城商行对决
数说者· 2025-09-14 23:31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均为总部位于南京的全国前五城商行 江苏银行在总资产、营收和利润规模上全面领先南京银行 并于2025年上半年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2][15][45] - 两家银行资产质量均表现优异 南京银行始终保持低不良率和高拨备覆盖率 江苏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并已稳定在优秀水平[18][34][41] - 业务结构方面 江苏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更高 南京银行非息收入占比提升更快且业务更多元化 涵盖基金管理业务[13][17][27] 出身和级别 - 江苏银行系2007年由江苏省内10市城商行合并重组成立 属省属城商行 推测为厅级单位[3][6] - 南京银行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南京城市合作银行 经多次更名和外资入股 属南京市属城商行 推测为副厅级单位[4][6] 股权结构 - 江苏银行前十大股东以省属国企为主 合计持股约40% 最大股东江苏省国际信托持股6.98%[4] - 南京银行股权结构更多元 外资法巴银行合计持股16.38% 市属国企紫金投资持股10.92% 省属国企江苏交通控股持股10.14%[6] 资本市场 - 两家银行均在上交所上市 南京银行2007年上市(代码601009) 江苏银行2016年上市(代码600919)[7][8][9] - 江苏银行于2020年入选我国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10] 经营区域 - 两家银行均实现江苏省内13个地市全覆盖 江苏银行下设17家分行和522家支行 南京银行下设16家分行和289个网点[11] - 江苏银行经营区域更广 在长三角、珠三角(深圳分行)和环渤海设有异地分行 南京银行尚未进入珠三角[11] 业务结构 - 江苏银行拥有4家控股子公司 覆盖金融租赁、理财、消费金融和村镇银行业务[12] - 南京银行拥有3家控股子公司和3家参股公司 业务除金融租赁、理财、消费金融外 还独家拥有基金管理业务[13] 财务表现 - 规模指标: 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总资产47884.8亿元 营收448.64亿元 净利润210.6亿元 均为南京银行(总资产29014.38亿元/营收284.8亿元/净利润127.05亿元)的1.65倍左右[15][16] - 盈利能力: 南京银行净息差更高(2025年上半年1.86% vs 1.78%) 但江苏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更高(73.42% vs 54.94%)[15][17] - 资产质量: 2025年上半年两家不良率均为0.84% 拨备覆盖率均超310%(江苏银行331.02% vs 南京银行311.65%)[15][18] 历史趋势 - 近十年江苏银行总资产规模始终为南京银行1.5倍左右 但营收和利润优势持续扩大 营收从2016年1.18倍增至2024年1.61倍 净利润从1.2倍增至1.58倍[19][21][24] - 江苏银行总资产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推动盈利差距扩大[26] 人力资源 - 2024年末江苏银行员工20780人 硕士以上占比20.7% 南京银行员工18045人 硕士以上占比30.13%[14] - 江苏银行平均薪酬约56万元 略高于南京银行的53万元[43]
2025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政府债支撑减弱,存款搬家延续
银河证券· 2025-09-14 14:03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推荐 维持[1] 核心观点 - 政府债对社融支撑减弱 信贷需求仍待修复 存款搬家现象延续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中期业绩边际改善 拐点可期[3] - 个人消费贷 经营贷贴息落地有望带来零售信贷增长机遇 结合多维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红利价值[3] 社融表现 - 8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3] - 截至8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81% 增速环比下降0.17个百分点[3] - 人民币贷款增加6233亿元 同比少增4178亿元[3] - 新增政府债1.37万亿元 同比少增2519亿元 政府债发行规模2.33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少4875亿元[3] - 企业债增加1343亿元 同比少增360亿元[3] - 新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57亿元 同比多增325亿元[3] - 新增表外融资2158亿元 同比多增998亿元 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974亿元 同比多增1323亿元[3] 信贷需求状况 - 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8% 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3] - 8月单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3] - 居民部门贷款增加303亿元 同比少增1597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5亿元 同比少增611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200亿元 同比少增1000亿元[3] - 1-8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13.1% 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3] - 企业部门贷款增加5900亿元 同比少增2500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00亿元 同比多增2600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4700亿元 同比少增200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531亿元 同比少增4920亿元[3] 货币供应与存款变动 - 8月M1同比增长6%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M2同比增长8.8% 环比持平[3] - M1-M2剪刀差为-2.8% 环比收窄0.4个百分点[3] - 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8.6% 增速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3] - 8月单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加2.06万亿元 同比少增1600亿元[3] - 居民存款增加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3] - 企业存款增加2997亿元 同比少增503亿元[3] - 财政存款增加1900亿元 同比少增3687亿元[3] - 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3] - 8月资本市场持续活跃 上证指数上涨7.97% 全市场成交额环比增长22.11%[3] - 8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继续增长0.12%[3] 投资建议与个股推荐 - 关注一揽子政策成效释放 以及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 十五五规划改革措施[3] - 个股推荐工商银行(601398) 农业银行(601288) 邮储银行(601658) 江苏银行(600919) 杭州银行(600926) 招商银行(600036)[3]
8月金融数据点评:存款非银化延续,贷款投放或“价在量先”
开源证券· 2025-09-14 08:06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M2-M1 剪刀差持续收窄 M1同比增速6 00%(环比+0 4pct) M2同比增速8 80%(环比持平)[3] - 存款非银化趋势延续 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增1600亿元 居民存款和财政存款分别同比少增6000亿元和3687亿元 非银存款同比多增3090亿元[3] - 社融存量增速环比下降0 2pct至8 8% 新增社融2 57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 主要受政府债和人民币贷款拖累[4] - 人民币贷款投放呈现价在量先特征 新增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对公和居民贷款双双走弱[5] - 企业贷款结构优化 短贷近五年来同期首次正增长700亿元 同比多增2600亿元 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920亿元[6] - 居民贷款需求疲软 中长贷新增200亿元同比少增1000亿元 短贷新增105亿元同比少增611亿元[6] - 预计9月信贷节奏恢复 可能通过企业短贷冲量 推荐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标的[7] 货币供应与存款结构 - M2-M1剪刀差收窄 M1增速6 00%(环比+0 4pct) M2增速8 80%(环比持平)[3] - 存款非银化趋势明显 非银存款同比多增3090亿元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 财政存款同比少增3687亿元[3] - 高息定存到期资金分流至理财、保险等资管产品及股市 重塑银行流动性格局 大行流动性更充裕但负债稳定性弱化[3] 社融构成分析 - 社融增速回落至8 8%(环比-0 2pct) 新增规模2 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4] - 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新增6233亿元 同比少增4178亿元[4] - 政府债新增1 37万亿元 同比少增2519亿元 因发行节奏错位高基数拖累或延续至年末[4] - 表外融资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974亿元 同比多增1323亿元 信托贷款同比少增134亿元[4] - 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同比少增360亿元 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同比多增325亿元[4] 贷款投放结构 - 对公贷款总量欠佳但结构优化 中长贷新增4700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 短贷新增700亿元(近五年同期首次正增长)同比多增2600亿元[6] - 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920亿元 反映银行盈利导向增强 未通过低收益票据冲量[6] - 居民贷款全面走弱 中长贷新增200亿元同比少增1000亿元 短贷新增105亿元同比少增611亿元[6] - 消费贷定价下限锁定后银行以价换量行为减弱 后续政策或提振居民加杠杆意愿[6] 投资建议 - 预计9月信贷节奏恢复 可能通过企业短贷冲量[7] - 推荐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渝农商行等标的[7]
上市城商行新格局:“规模之王”易主、前三甲洗牌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09:19
城商行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1.16% 超越北京银行成为城商行新龙头[2][3] - 宁波银行资产总额达3.4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1.04% 超越上海银行晋升城商行第三名[2][6] - 北京银行资产总额4.7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53% 退居城商行第二位[2][3] 财务表现对比 - 江苏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 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4] - 宁波银行同期营收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 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7] - 北京银行同期营收362.18亿元同比增长1.02% 净利润150.53亿元同比增长1.12%[4] 区域经济支撑因素 - 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活跃 制造业升级带来规模化金融需求[9][12] - 江苏2024年GDP全国第二 产业配套齐全提供多元客户基础[12] - 对公贷款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江苏银行对公贷款增速达23.30%[4][9] 银行发展战略 - 江苏银行坚持对公发力策略 与长三角制造业升级形成良好互动[4] - 宁波银行深耕中小企业服务 形成核心竞争力[8] - 两家银行不良率保持低位 拨备覆盖率展现强风险抵补能力[9] 行业梯队分布 - 第一梯队四家银行资产均超3万亿元:江苏银行4.79万亿 北京银行4.75万亿 宁波银行3.47万亿 上海银行3.29万亿[2][6][10] - 南京银行资产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6.86% 位居第五[10] - 杭州银行2.24万亿 成都银行1.37万亿 长沙银行1.25万亿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10] 管理效能优势 - 江苏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更有效 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4][12] - 宁波银行公司治理效能总体更优 贯彻中小企业服务策略[8] - 两家银行重视业务结构和风险控制 采用精细化稳健发展模式[12]
上市城商行新格局:“规模之王”易主、前三甲洗牌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08:55
城商行格局变化 - 江苏银行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1.16% 超越北京银行成为城商行新龙头 [2][4] - 宁波银行资产总额达3.4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04% 超越上海银行晋升城商行第三名 [2][8] - 北京银行资产总额4.7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53% 退居城商行第二位 [2][4] 财务表现对比 - 江苏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 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5] - 宁波银行同期营收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 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 [9] - 北京银行同期营收362.18亿元同比增长1.02% 净利润150.53亿元同比增长1.12% [5] - 上海银行同期营收273.44亿元同比增长4.18% 净利润132.31亿元同比增长2.02% [9] 区域经济支撑因素 - 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活跃 制造业升级带来规模化金融需求 [11][15] - 江苏2024年GDP全国第二 产业配套齐全提供多元客户基础 [15] - 对公贷款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江苏银行对公贷款增速达23.30% [5][11] 银行发展战略 - 江苏银行连续5年资产增速超12% 2020-2024年增幅介于12.02%-16.12% [4] - 宁波银行坚持中小企业服务策略 形成核心竞争力 [10] - 两家银行不良率保持低位 拨备覆盖率展现强风险抵补能力 [11] 行业梯队分布 - 第一梯队4家银行资产超3万亿: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 [13] - 南京银行资产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6.86% 位居第五 [14] - 杭州银行(2.24万亿)、成都银行(1.37万亿)、长沙银行(1.25万亿)资产破万亿 [14] - 14家A股上市城商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