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承销

搜索文档
上周承销商自营获配新债超473亿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33
债券发行概况 - 统计周期内共有242只新发行债券披露承销商自营认购信息 涉及215家发行人 发行总规模达1858.8亿元[2] - 承销商自营获配规模合计473.36亿元 占发行总规模的25.47%[2] - 发行规模前三的发行人分别是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30亿元)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8亿元)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6亿元)[2] 债券期限结构 - 3年期与5年期债券占据主导地位 发行数量均为64只[2] - 市场出现罕见的20年期超长期债券"25杭交04" 由杭州交投发行[2] 机构认购活跃度 - 国泰海通证券认购债券数量位居首位 共计38只[2] - 兴业银行认购35只债券位列第二 中信建投证券认购33只位列第三[2] 重点债券认购情况 - "大唐YK05"获得7家机构认购 自营获配规模20.5亿元[2] - "25中铁四局ABN002优先(科创)"自营获配比例最高 达85.82%[2] - "电投KY09"自营获配金额最高 6家机构合计认购31亿元[2]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兴业银行参与认购多只债券 包括25闽建工SCP002(0.8亿元) 25天津港SCP006(2亿元)等[5][6] - 中信银行活跃参与认购 在25中轻生MTN001 25泉州交通SCP005等多只债券中担任主承销商[4] - 国泰海通证券除认购数量领先外 还作为主承销商参与25海控02(1.9亿元)等债券[5] 发行主体特征 - 发行主体涵盖基础设施 能源 金融等多个行业 包括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 红狮控股集团等工业企业[5] - 多地城投公司参与发行 如盐城市交通投资 泉州市南翼投资等区域性投资平台[5][6] - 科创债品种丰富 包括25华光环保MTN004 25金发MTN001等多只科技创新主题债券[5][6]
中国银河(601881):经纪自营优势突出,业绩表现亮眼
西部证券· 2025-08-29 05:2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亮眼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47亿元和64.8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7.7%和47.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4.72亿元 环比增长15.1% [1] - 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至5.2% [1] - 经营杠杆保持相对平稳 剔除客户资金后为4.14倍 [1]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9.22个百分点至45.1% [1] 收费类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净收入36.47亿元 同比增长45.3% 主要受益于A股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61.1% [2] - 投行业务净收入3.16亿元 同比增长18.9% 股权承销和重大资产重组规模分别排名市场第8和第7 [2] - 资管业务净收入2.68亿元 同比增长17.5% 银河金汇集合资管规模基本持平 [2] - 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82.8% 市场排名第6 [2] - 客户总数突破1800万户 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较年初增长1.4% [2] 投资与利息收入 - 利息净收入19.40亿元 同比增长5.5% 两融市占率5% 较年初基本持平 [3] - 投资业务收入74.05亿元 同比增长51.8% [3] - 金融资产规模4076亿元 较年初增长6.6% [3] - 增配TPL债券 持有规模增长19.2%至1648亿元 [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中股票由137.2亿元提升至162.5亿元 权益资产占比提升至净资产25.6%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63亿元、146.93亿元和160.54亿元 同比增长32.2%、10.8%和9.3%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7亿元、430亿元和453亿元 同比增长15.0%、5.9%和5.3% [4] - 对应PB分别为1.62倍、1.44倍和1.29倍 [3][4]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21元、1.34元和1.47元 [4]
同比增超五成 去年券商承销绿色公司债1376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3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1年证券公司作为绿色公司债券主承销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的共50家 承销102只债券或产品 合计金额1376.46亿元 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38只 金额529.25亿元 [1] - 创新创业公司债券主承销商共23家 承销32只债券 合计金额343.95亿元 [1] - 参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证券公司共81家 合计中标金额4529.99亿元 覆盖32个地区 [1] - 绿色公司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承销金额较2020年增长超过50% 创新创业公司债合计承销金额增长1.54倍 [1] 机构业务格局 - 大型证券公司在主承销家数和发行金额统计中占据优势地位 多数跻身排行榜前列 [1] - 中小证券公司重点发力创新创业债及地方政府债券领域 取得显著排名成效 [1] 绿色债券业务排名 - 主承销家数前五为中信证券10.67家 东吴证券 中金公司 国泰君安 华泰资管均超5家 [2] - 发行金额前五为中金公司166.32亿元 中信证券164.69亿元 华泰资管 中信建投 华泰联合均超70亿元 [2] 创新创业债业务排名 - 主承销家数前五为东吴证券 财信证券 国泰君安 长江证券 中信证券 [2] - 发行金额前五为国泰君安超50亿元 中信证券 中信建投 财信证券 长江证券 [2] 地方政府债券业务排名 - 实际中标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 华泰证券 东方证券 华西证券 九州证券均超190亿元 [2] - 实际中标地区数前三为申万宏源 光大证券 国泰君安均超30个地区 [2]
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金额大幅增长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结果 显示科技创新债券 乡村振兴债券 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增幅明显 [1] - 头部券商在债券承销业务中保持优势地位 部分中小券商通过差异化策略在专项排名中跻身前列 [1] 科技创新债券 - 上半年共有68家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 承销380只科技创新债券 合计金额达3813.91亿元 同比增长56.48% [2] - 主承销金额排名前三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 中信建投和国泰海通 [3] 乡村振兴债券 - 上半年30家证券公司承销37只乡村振兴债券及相关产品 合计金额266.2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34.32% [3] - 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6只 金额42.36亿元 中信证券以35.98亿元的主承销金额位列第一 [3] 绿色债券 - 上半年40家证券公司承销71只绿色债券及相关产品 合计金额594.44亿元 [3] - 资产证券化产品19只 金额255.94亿元 中信建投以129.92亿元的承销金额排名第一 是唯一超百亿的券商 [3] 民营企业债券 - 上半年48家证券公司承销229只民营企业债券及相关产品 合计金额2393.94亿元 同比增长30% [5] - 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138只 金额1297.16亿元 [5] 专项债券表现 - 低碳转型债券方面 17家证券公司承销14只债券 合计金额83.5亿元 [4] - "一带一路"债券方面 18家证券公司承销10只债券 合计金额79亿元 [5]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方面 32家证券公司承销30只债券 合计金额118.2亿元 [4] 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 - 财信证券在低碳转型债券主承销家数方面以1.50家位列第一 [4] - 五矿证券在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的主承销家数和金额方面均排名第一 [4] - 国新证券与国泰海通以10亿元并列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首位 [4] 地方政府债券 - 上半年68家证券公司参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合计中标金额1404.59亿元 [6]
中证协公布上半年券商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结果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07:04
券商债券承销业务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绿色债券主承销商共40家,承销71只债券或产品,合计金额594.44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19只,金额255.94亿元 [1][3] - 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共68家,承销380只债券,合计金额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48% [1][4] - 低碳转型债券主承销商共17家,承销14只债券,合计金额83.5亿元 [8] - 乡村振兴债券主承销商共30家,承销37只债券或产品,合计金额266.24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6只,金额42.36亿元 [11]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主承销商共32家,承销30只债券,合计金额118.2亿元 [13] 绿色债券承销排名 - 中信建投以129.92亿元承销金额位列第一,是唯一超百亿券商 [3] - 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分别以67.40亿元、62.72亿元位列第二、第三 [3] - 中信建投排名较2024年同期上升一位,超越中信证券 [3] 科技创新债券承销排名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承销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46.73家、38.63家、34.67家 [5][6] - 中金公司、华泰联合、广发证券、招商证券承销数量均在10家以上 [5] 低碳转型债券承销排名 - 财信证券以1.50家主承销家数位列第一 [8][9] - 国泰海通、国新证券主承销金额均为10亿元并列第一,财信证券、西部证券分别为9.23亿元、7.50亿元 [8] 乡村振兴债券承销排名 - 中信证券以3.25家主承销家数和35.98亿元金额均列第一 [11][12] - 国泰海通以26.84亿元承销金额排名第二,华泰联合、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金额均超14亿元 [11][12]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承销排名 - 五矿证券以11亿元承销金额领先,长江证券以10亿元位列第二 [13][15] - 财达证券、国泰海通、申万宏源承销金额分别为9亿元、8.79亿元、8.38亿元 [13][15]
赔钱赚份额!券商700元承销费击穿“地板价”后的生意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2:35
债券承销市场现状 - 广发银行3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项目出现700元超低承销费,六家头部机构中标,其中两家收费仅700元,引发市场热议[1][4] - 中标机构承销费差异显著:中信建投3.5万元、中信证券2.1万元、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广发证券1050元、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各700元,合计63448元[5] - 超低承销费无法覆盖成本,头部机构通过"赔钱赚份额"策略争夺市场份额[5][9] 承销费定价机制 - 债券承销费差异巨大,主要取决于发行难度:基本发不动或易发行的项目收费低,难度大的项目收费高[2] - 政策鼓励类债券(如科技创新债券)因发行难度低且需响应政策,承销费率普遍较低[2] - 发行人资质影响定价:银行、券商及大型央企项目收费较低,民企债券因发行难度大收费较高[17][18] 头部机构竞争策略 - 头部券商考核标准为"收入+规模",通过部分项目零利润或亏损换取市场份额,以提升监管排名和行业影响力[9][10] - 承销份额分配与费用挂钩:高费用机构(如中信建投)获更高份额,低费用机构(如银河证券)份额较少[6][7] - 监管考核基于平均费率而非单项目,机构通过高低费率项目组合规避处罚[13][14] 行业监管动态 - 交易商协会和中证协明文禁止低价承销,但监管侧重考核期内平均费率,仅个别引发舆情的项目可能受罚[12][14] - 头部机构因规模排名竞争激烈,低价策略仍存在,但需平衡合规性[10][12] 承销业务操作规则 - 债券承销议价权偏向发行人,券商议价能力有限,常被动接受发行人定价[18][19] - 首次发行债券收费较高,多次发行后费用递减,投行为维持客户关系可能接受降价[19] - 大额项目承销费率虽低但实际收入可观,券商更关注工作量而非单纯费率[18]
2025年上半年债券承销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6-30 22:33
中国内地债券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总存量达188.1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12万亿元,其中利率债116.59万亿元、信用债50.39万亿元、同业存单21.12万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债券发行总量17.4万亿元,同比增长6%,利率债发行16.9万亿元(同比+37%),其中国债增长35%、地方政府债增长57%、政策性金融债增长19% [1] - 信用债发行10.4万亿元(同比+6%),同业存单发行17.4万亿元(同比+6%)[1] - 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政策出台后,Wind已建立专项板块跟踪银行间和交易所发行的相关债券 [1] 债券承销机构排名 银行类机构 - **总承销排名(地方债均摊)**:中国银行(8,453.3亿元)、工商银行(8,143.0亿元)、建设银行(7,574.9亿元)位列前三 [9][10] - **总承销排名(地方债细分)**:工商银行(11,667.6亿元)、中国银行(8,185.8亿元)、建设银行(7,307.4亿元)[14][15] - **NAFMII债务融资工具**:中信银行(4,431.2亿元)、兴业银行(4,234.5亿元)、招商银行(2,881.6亿元)[31][32] - **短融中票承销**:中信银行(4,002.8亿元)、兴业银行(3,947.9亿元)、招商银行(2,791.9亿元)[48][49] 券商类机构 - **总承销(不含地方债)**:中信证券(7,270.7亿元)、国泰海通(5,774.9亿元)、中信建投(5,327.8亿元)[20][21] - **总承销(地方债均摊)**:中信证券(10,606.8亿元)、中信建投(7,809.0亿元)、国泰海通(7,277.0亿元)[23][24] - **公司债承销(Wind口径)**:国泰海通(2,555.0亿元)、中信证券(2,506.8亿元)、中信建投(2,078.4亿元)[56][57] - **ABS承销(不含REITs)**:中信证券(1,051.8亿元)、国泰海通(965.8亿元)、平安证券(787.1亿元)[41][42] 细分债券品种表现 - **非政策性金融债**:中信证券(2,365.0亿元)、中金公司(1,848.1亿元)、中信建投(1,752.1亿元)[38][39] - **中长期债券**:中信证券(9,991.3亿元)、中信建投(7,529.3亿元)、中国银行(7,466.1亿元)[45][46] - **定向工具**:中信银行(292.4亿元)、南京银行(225.9亿元)、江苏银行(179.4亿元)[51][52] - **可转债**:中信证券(68.0亿元)、中金公司(53.6亿元)、华泰证券(34.5亿元)[66][67] ESG及绿色债券 - **银行ESG债券(不含地方债)**:中国银行(489.8亿元)、工商银行(362.8亿元)、建设银行(264.8亿元)[68][69] - **券商ESG债券(不含地方债)**:中信证券(435.8亿元)、中金公司(307.8亿元)、中信建投(266.9亿元)[72][73] - **绿色债券(NAFMII)**:中国银行(194.9亿元)、工商银行(162.0亿元)、建设银行(158.2亿元)[83][84] 市场融资成本 - 2025年上半年债券发行成本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建行-万得银行间债券发行指数2月中旬达42.68高位后回落,当前与年初持平 [7]
券商一季度债承榜生变:中信夺科创债、民企债“双冠” 中型券商竞逐“小众”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05:59
科创债承销业务 - 2025年一季度40家券商主承销科创债107只,金额104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49%和10.26% [2][4]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位列主承销金额前三,分别为243.58亿元、150.67亿元、128.26亿元 [4][6]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易所鼓励券商联动承销与做市服务,科创债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9] 民营企业债券承销业务 - 2025年一季度33家券商主承销民企债98只,金额1071.66亿元,同比增长18.84% [10][11] - 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广发证券主承销金额居前三,分别为168.14亿元、133.33亿元、102.59亿元 [13][16] - 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51.2%(548.38亿元/1071.66亿元),同比增加19.6% [10][11] 其他债券承销业务 - 乡村振兴债券主承销金额同比激增263%(96.63亿元 vs 26.60亿元),参与券商从4家增至13家 [17][18] - 绿色债券、低碳转型债券、"一带一路"债券承销金额均同比下滑,分别为217.19亿元、31.5亿元、41亿元 [21] - 地方政府债券中标金额420.46亿元,同比减少 [21] 券商竞争格局 - 大型券商主导科创债和民企债市场,前三大券商合计占比超50% [4][6][13][16] - 中型券商在"小众"领域表现突出:财信证券低碳转型债承销第一(9.23亿元),乡村振兴债第四(9.08亿元) [22][23] - 国信证券乡村振兴债承销第一(13.55亿元),中德证券在乡村振兴和低碳转型债均进入前五 [17][22]
申万宏源助力陕西交控集团2025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成功发行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5-09 02:32
债券发行情况 - 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成功发行,发行规模20亿元,期限5+N年,票面利率2.22% [1] - 本次发行主体评级为AAA [1] - 自2024年9月以来,公司与申万宏源证券合作发行了五只中期票据,累计承销规模达85亿元,其中申万宏源证券实际承销规模超过10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陕西交控集团成立于2021年1月30日,是陕西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1] - 公司注册资本500亿元,总资产突破6,100亿元 [1] - 经营范围涵盖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交通运输、航空货运、物资贸易等 [1] - 公司养管公路里程6,5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83公里,占陕西省的90%左右 [1] - 公司综合实力已步入全国同行业第一方阵 [1] 合作情况 - 申万宏源证券充分发挥专业承销优势,把握优质发行窗口,圆满完成各项发行工作 [1] - 双方合作关系从互信默契发展到深度协同 [1] -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夯实申万宏源证券在陕西省债券市场的专业品牌形象 [1]
2025年一季度债券承销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3-31 22:42
债券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国内地债券市场总存量达182.7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74万亿元其中利率债112.30万亿信用债49.22万亿同业存单20.21万亿 [2] - 2025年一季度债券发行合计20.7万亿同比增长19%利率债发行7.9万亿同比增长49%其中国债增长34%地方政府债增长80%政策性金融债增长37%信用债发行4.5万亿同比下降4%同业存单发行8.3万亿同比增长13% [2] - 一季度债券融资成本呈上升趋势"建行-万得银行间债券发行指数"2月中旬达42左右高位后下行 [6] 银行承销排名 - 银行总承销榜(地方债均摊)前三:中国银行4106.3亿工商银行3432.9亿建设银行3411.4亿 [8][9] - 银行总承销榜(地方债细分)前三:工商银行5261.7亿中国银行3967.6亿建设银行3272.7亿 [12][13] - NAFMII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前三:中信银行2041.5亿兴业银行1746.6亿中国银行1535.3亿 [29][30] - 银行产业债承销前三:中信银行1505.1亿中国银行1387.8亿兴业银行1387.6亿 [84][85] 券商承销排名 - 券商总承销榜(不含地方债)前三:中信证券2703.7亿国泰君安2595.2亿中信建投1822.7亿 [16][17] - 券商总承销榜(地方债均摊)前三:中信证券4467.4亿国泰君安3404.7亿中信建投3129.6亿 [20][21] - 信用债承销前三:中信证券2703.7亿国泰君安2595.2亿中信银行2099.2亿 [33][34] - 公司债(Wind口径)前三:国泰君安1086.0亿中信证券1001.1亿中信建投723.6亿 [58][59] 细分品种承销 - 非政策性金融债前三:中信证券727.3亿中金公司694.1亿国泰君安565.7亿 [36][37] - 资产支持证券前三:国泰君安398.1亿中信证券394.6亿平安证券365.5亿 [40][41] - 企业债前三:中信建投10.9亿中信证券8.0亿中金公司6.5亿 [66][67] - 可转债前三:中信证券50.0亿华泰证券29.5亿申万宏源19.0亿 [68][69] ESG及绿色债券 - 银行ESG债券前三:中国银行127.4亿工商银行69.3亿建设银行67.7亿 [70][71] - 券商ESG债券前三:中信证券170.0亿中金公司154.0亿国开证券103.1亿 [74][75] - 银行绿色债券前三:中国银行125.2亿工商银行68.6亿建设银行65.3亿 [77][78] - 券商绿色债券前三:中金公司146.3亿中信证券143.4亿国开证券96.1亿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