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速递(600233)

搜索文档
谋求新突破 快递企业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27 07:48
行业整体表现 - 前7个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5亿件 同比增长18.7% [4] - 行业呈现量增价跌特征 7月主要企业业务量增长但单票收入普遍下降 [1][4][5] - 预计2030年业务量突破2500亿件 年复合增长率8%-10% 市场规模突破2.8万亿元 [4] 企业运营数据 - 顺丰7月速运业务量13.77亿票 同比增长33.69% 单票收入13.55元同比下降14.02% [5] - 圆通业务量25.83亿票 同比增长20.79% 单票收入2.08元同比下降7.20% [5] - 韵达业务量21.62亿票 同比增长7.56% 单票收入1.91元同比下降3.54% [5] - 申通业务量21.81亿票 同比增长11.92% 单票收入1.97元同比下降1.5% [5] 竞争格局变化 - 行业陷入低价换量内卷式竞争 出现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恶性循环 [6] - 国家邮政局7月密集发布反内卷政策 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行为并纳入信用评价 [6][7] - 广东将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 浙江义乌从1.1元上调至1.2元 [7] - 头部企业调整策略 圆通韵达7月单票收入降幅收窄至7.2%和3.5% [7] 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 - 拓展航空运输、陆空专线、高铁快运等综合运输方式 改善服务时效 [4] - 顺丰无人机+航空货运协同接驳技术实现24小时内千里配送 [4] - 中通无人车实际行驶总里程突破100万公里 [4] - 京东新一代智能配送车最大载重1000公斤 续航160公里 [4] 国际化发展 - 全球跨境物流市场规模从2020年13.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18.6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8.75% [8] - 2025年全球跨境物流市场规模预计接近20万亿元 [8] - 中国快递业国际发展指数飙升至77.9 同比提升10.5% [8] - 菜鸟升级欧洲G2G跨境物流解决方案 覆盖35个国家99%欧洲地区 [8] - 极兔开通海口-特拉维夫国际货运包机航线 拓展中东业务 [8] - 顺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投入运营自营仓库 开通鄂州-阿布扎比-河内国际货运航线 [9] - 京东物流在沙特启动配送业务 推出自营快递品牌JoyExpress [9] - 京东航空10架自有全货机实现常态化运营 开通深圳-曼谷等国际航线 [9] 海外市场潜力 - 中国电商渗透率近40% 全球最高 海外国家渗透率仅10%-20% [9] - 海外电商渗透率提升至20%-30%甚至40%是确定性趋势 [9]
再无“8毛包邮全国”,小商家月增万元成本,快递员收入暂未上涨
36氪· 2025-08-26 11:41
快递费涨价对电商小商户的影响 - 广东和浙江多家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涨价 广东为重点调价地区 每件调价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间 并设定1.4元/单的底线价 [1] - 快递费每上涨0.1元可能直接吞噬低价走量电商商户大半利润 议价能力弱的新手卖家成为首当其冲者 [1] - 部分商家不敢将成本转嫁消费者 只能先自行承担 快递费上涨正改写小商户的定价策略 客户留存和生存根基 [1] 具体商户利润影响案例 - 广州穿戴甲电商老板米可快递费涨价0.4元 每单利润下降约3个百分点 从原本3~5元利润被压缩 [2] - 东莞美妆电商从业者雅雅每单涨0.7元 每日多发600单 每月新增成本超1.2万元 月利润被"砍半" [3] - 小商家通过更换通用包装 取消赠品和满减优惠券等方式抠成本 不敢轻易涨商品价 [3] 快递行业现状与数据 - 广东省快递业务量达425亿件 占全国24% 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 快递业务收入3040亿元 占全国22% [5] - 行业存在"0.8元发全国"的低价竞争 牺牲服务质量和行业利润 制约健康发展 [6] - 快递费上涨但末端派费未同步提升 快递网点老板和快递小哥收入未改善 [6][8][9] 快递网点面临的挑战 - 电商客户对价格高度敏感 涨价后可能转向报价更低的同行或未涨价地区 [8] - 网点为保客户可能表面响应涨价实际维持低价 导致涨价流于形式 [8] - 部分直营快递企业未参与涨价 凭借低价优势持续吸引客户 加剧市场竞争 [8] 行业政策与反内卷动向 - 圆通 极兔 中通等主流快递企业响应国家邮政局反对行业"内卷"号召 [11] - 国家邮政局7月多次会议强调反对"内卷式"竞争 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 [11] - 此前快递企业涨价尝试受行业竞争格局限制 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13] 专家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观点 - 快递行业"量价倒挂"现象突出 加盟制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低水平运营困境 [14] - 行业需从"以价换量"转向"以质取胜" 快递包邮机制可能出现调整 [14] - 价格上调过程将伴随行业洗牌 企业并购整合 行业集中度提升 [14] - 快递企业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优化服务能力 快递员收入机制有望逐步改善 [14]
电商洗牌,1元运费成历史?
虎嗅· 2025-08-26 08:58
快递运费上调 - 广东、浙江等多地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上调运费 调幅在0.3元至0.7元之间 并设1.4元/单的底线价 [1][4] - 涨价主要针对运费较低的电商客户 如运费1块多或低于1块的客户 个人散单不受影响 [1][2][4] - 广东是重点调价地区 包括广州、深圳、东莞、揭阳、汕头等价格洼地 实际从8月初开始陆续执行 [1][2][4] 涨价对电商客户的影响 - 受影响电商客户为本身运费较低的客户 例如圆通业务员表示 单月发货量1000件的电商客户运费从2.9元/单涨至3.3元/单 调幅约0.4元/单 [4] - 规模较大或运费已较高的商家暂未受影响 监管部门对调整标准和幅度无明文规定 [4] 快递员派费问题 - 理论上运费上涨会带动网点收入和快递员派费增长 但多位行业人士持保留态度 [2][5] - 一线快递员呼吁设立最低派费更为重要 因派费水平呈下降趋势 各类罚款繁多 收入受严重挤压 [2][5][6] - 快递员指出派费已压缩到极致 短期降价约两毛 反内卷背景下出货价提升但派费未同步提升 [6] 行业价格战背景 - 快递行业恶性价格战持续多年 加盟制快递公司如申通、中通、圆通、韵达尤甚 导致网点经营压力大 企业总部现金流承压 [7] - 2024年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单票收入分别为2.05元、2.3元、1.21元和2.01元 较2019年下降30%~40% [7] - 极兔2023年才达到单票保本 2020年价格战期间寄一票亏2元 [7] - 2024年6月申通、韵达单票收入进一步降至1.99元和1.91元 圆通降至2.1元 顺丰单票收入相对稳定但2024年同比下降11%~14%至15.52元 [7] 专家观点与行业展望 - 快递物流专家预计后续多地会跟进调整电商快递价格 短期内明显改善电商快递企业业绩 [3][8] - 中长期直营模式更具优势 因价格体系稳定且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更强 未来行业可能出现并购重组 集中度提升 [8][9] - 反内卷是系统工程 行业产能过剩 需推动资本开支、技术研发、末端机制、派费机制等方面全面跟进以实现良性循环 [9] 政策监管背景 - 7月国家邮政局党组会议强调加强行业监管 反对内卷式竞争 依法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 [6]
多地快递费涨价!有商家一天增加几千元成本?快递公司回应
北京商报· 2025-08-26 05:20
快递行业价格调整 - 多地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涨价 广东和浙江为重点调价地区 每件调价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间 同时设定1.4元/单的底线价 [3] - 极兔速递于8月5日突然通知电商客户涨价0.3元/票 理由为响应反内卷政策 [3] - 圆通和韵达相关负责人表示价格调整由省分公司决定 具体情况不清楚 [3] 电商成本压力分析 - 电商重镇广东贡献约25%的电商快递订单 为快递发件价格洼地 [5] - 月发货量超过10万件的电商客户 0.3元/票涨幅导致每月成本增加3万元 相当于多支付6-7名员工工资 [3][5] - 日发货量万单的商家 每日成本增加数千元 对薄利多销的抖音和拼多多平台卖家影响显著 [5] 快递单价长期趋势 - 全国快递行业平均单价从2015年13.40元下降至2024年8.02元 [7] - 2024年7月申通 圆通 韵达单票收入分别为1.97元 2.08元 1.91元 同比分别下降1.50% 7.20% 3.54% [7] - 国家邮政局指出前7个月行业业务收入及单量增长 但单票价格出现下滑 [7] 反内卷政策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24日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 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治理内卷式竞争 [8] - 国家邮政局7月29日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 依法依规治理行业内卷式竞争 [9] - 企业代表表示反内卷措施保障网络平稳运行和基层网点稳定 对利润增长带来利好 [9] 区域市场价格现状 - 广东地区此前快递单票价格曾低至几毛钱 各大快递公司为争抢客户持续压价 [7] - 涨价后申通和圆通300克标准件价格为1.6-1.7元/件 韵达为1.5元/件 [5] - 价格调整目前集中于浙江和广东 未来是否扩展至全国尚未确定 [5]
安徽滁州圆通申通快递停滞,客服称网点异常恢复时间未定
新浪科技· 2025-08-26 05:07
事件概述 - 圆通和申通快递在安徽滁州的网点出现服务异常 导致无法正常寄送快递 受影响区域包括滁州市南谯区 琅琊区和来安县 [1] - 事件自8月26日起持续 官方客服确认网点异常且恢复时间未定 [1] 影响范围 - 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出现大量滁州网友反馈 无法收到快递且商家因收件地址在滁州要求退货 [1] - 实测显示截至8月26日 滁州当地仍不能正常使用圆通和申通快递服务 [1] 原因分析 - 据网友爆料 异常原因为当地快递员被拖欠工资 但圆通和申通官方未对此回应 [1]
圆通、申通安徽滁州网点无法寄快递!官方回应:网点出现异常,恢复时间暂时无法确定
新浪财经· 2025-08-26 03:39
快递服务异常事件 - 安徽滁州圆通和申通快递服务出现异常 大量用户无法正常收发货 受影响区域包括滁州市南谯区 琅琊区和来安县 [1] - 截至8月26日滁州当地仍不能正常使用圆通和申通快递寄送服务 实测确认服务停滞状态持续 [1] - 申通快递官方客服确认滁州网点出现异常 恢复时间无法确定 圆通官方提供的当地网点电话无人接听 [1] 异常事件原因 - 据社交媒体用户爆料 异常原因系当地快递员被拖欠工资 涉及圆通和申通两家公司 [1] - 多家媒体转载报道工资拖欠导致服务停滞的情况 但两家公司官方均未对此说法作出回应 [1] 用户影响与反应 - 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出现大量滁州网友投诉 反映无法收到快递 商家因收件地址在滁州而要求退货 [1] - 事件导致当地快递服务中断 用户被迫选择其他快递服务商或取消交易 [1]
圆通速递(600233)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065.3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6: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17.57元,单日下跌0.96% [1] - 换手率0.97%,成交量33.29万手,成交金额5.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65.35万元,占成交额10.37%,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334.18万元(占比3.99%)、大单净流出3731.17万元(占比6.38%)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140.20万元,占成交额0.24%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5925.15万元,占成交额10.1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0.60亿元,同比增长10.58% [1] - 归属净利润8.57亿元,同比减少9.16% [1] - 扣非净利润8.10亿元,同比减少10.29%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166,速动比率1.151 [1] - 资产负债率31.68% [1] 企业基本信息 - 成立时间1992年,注册地位于大连市,主营业务为邮政业 [1] - 注册资本343614.6954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82122.9621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喻会蛟 [1] 商业活动与资产 - 对外投资企业13家,参与招投标项目16次 [2] - 拥有专利信息13条,行政许可3个 [2]
续航600公里将淘汰油车?申通圆通们加快这一探索
36氪· 2025-08-25 11:51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物流行业82%的运量依赖公路运输 但成本和环保压力导致干线物流企业利润率高度敏感[1] - 快递行业在降本增效需求下加速推进干线车辆智能化与电动化进程[1] - 新能源重卡前7个月累计销售8.22万辆 同比增长191%[4]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持续攀升:从2023年6月5.69%升至2025年6月26.07% 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超90%[4] 企业电动化实践案例 - 申通4月购入首批36辆新能源重卡 成为全国首家规模化应用新能源重卡的快递品牌[2] - 申通新能源重卡投入江浙沪23条核心干线运营 单公里电费0.8元较燃油车1.8元节省1元/公里[4] - 单辆车月均行驶11000公里可节省1.1万元 8年使用周期内后6年可节省57万元能耗成本[4] - 圆通投入100台智能重卡推行"智驾接龙"模式 提升运输效率和人车调配灵活性[9] 技术经济性分析 - 电动重卡购车成本约为燃油车两倍 但利用夜间谷电充电可在1.5-2年弥补购车差价[4] - 骐骥换电重卡按年跑10万公里计算 较油车单公里节省0.62元(年省6.2万元) 较LNG车节省0.2元(年省2万元)[7] - 续航提升至600-800公里可实现12-13小时连续行驶 补能时段移至平电期将彻底释放经济潜力[7] 运营模式创新 - 圆通"智驾接龙"将1514公里干线拆分为两段740-850公里区间 司机单人驾驶8-9小时后可休息24小时[11] - 该模式已覆盖26条干线并设立19个接驳驿站 累计行驶数百万公里 计划年内拓展至50条干线[11] - 智能重卡应用使事故率降低60%-70% 车道保持和前碰撞预警功能提升运输安全性[8]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充电与换电成为主要解决方案 当前充电重卡与换电重卡销量比例维持在7:3[7] - 宁德时代旗下骐骥换电在江西省内12座换电站同步开工 沿华东至华南高速公路布局[7] - 上海政策支持淘汰国四车购置新能源车 28万元补贴可使购车成本与燃油车持平[6] 应用场景与区域扩展 - 三四百公里中短途干线被视为电动重卡量身定做的应用场景[6] - 申通计划在长三角试点后向珠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成渝贵等线路密集区域复制推广[6] - 圆通新能源重卡在合肥至蚌埠155公里线路运营 满载续航300公里并支持充换电两种模式[8]
比RoboTaxi更疯狂,无人物流车的“极限战场”
钛媒体APP· 2025-08-25 11:04
行业投资热度 - 2025年自动驾驶投资焦点转向无人物流配送领域 多家企业完成大额融资 包括新石器C+轮10亿元 九识智能B3轮1亿美元及B轮累计近3亿美元 白犀牛B轮累计近5亿人民币[1] -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 申通快递与菜鸟无人车达成战略合作 Momenta组建团队进军无人物流市场[1] - 在投融资趋冷背景下 资本仍向该领域密集加注 印证投资圈对"规模盈利临界点"的共识[1] 政策环境支持 - 2021年中国无人配送车开启合法化进程 北京发放首张公开道路牌照 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通知》为自动驾驶上路"开绿灯"[3] - 2023年12月《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首次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用于运输经营活动[3] - 2025年国家邮政局提出加快推动无人车在行业规模化应用 全国超100个城市开放路权试点[3]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交通运输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即将出台 重点支持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应用[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快递物流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应用累计超6000台[2] - 顺丰2023年招标百台规模 2024年增至千台量级 中通快递已投入约1000辆 圆通速递近500辆 韵达股份超100辆 申通快递超200辆[4] - 中通快递与新石器合作计划未来落地10000台无人车 顺丰控股已投入超800辆 预计2025年扩至8000辆[4] - 权威机构预计2030年无人驾驶物流车市场规模达2634亿元 为2025年的5.4倍[5] - 招商证券测算显示 以全国快递物流网点数量为基础市场空间约4680亿元 以全国小区数量为基础市场空间在5460亿元到7280亿元之间[6] 应用场景与模式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快递配送(2-5KM覆盖半径 2-3天时效) 商超配送(5KM覆盖半径 1小时时效) 餐饮配送(3KM覆盖半径 30-45分钟时效) 移动零售(1-2KM覆盖半径)[5] - 无人物流配送车目前大规模落地场景为快递末端配送中的"网点到驿站"段 采用加盟商网点派至驿站的模式[12][13] - 末端配送距离通常在十公里以内 路线相对固定 降低了技术风险 各地政府不断开放该场景路权[13] 成本效益分析 - 2025年1-5月快递件均价同比下降8.2% 件量日均同比增长20.1% 行业呈现"以价换量"趋势[7] - 末端配送人工成本占比超80% 无人驾驶可省去"最后五公里"人工成本[7] - 物流行业劳动力成本从2019年1.7万元增长至2025年2.3万元[8] - 以日均8000件配送量网点为例 引入无人配送后件均成本降幅达70% 单车日均运件量突破千件 配送时效提升20%-30%[8] - 新石器无人车单票成本降低0.1-0.2元 九识智能E6车型单月运营成本控制在3000元以内 顺丰无人车单车单月节省约2000元成本[8][9] - 多家快递公司实际运营数据显示无人配送车可使单票成本降低0.1元[9] 技术发展与成本下降 - 无人物流车整车价格呈现断崖式下降 新石器X3车型从20万元降至7万元 九识智能产品价格从5万元降至2万元[14] - 九识智能E6车型售价仅为19800元 新石器计划2025年年产能达3万辆[9] - 技术路线从早期高精地图转向BEV+Transformer架构 2024年端到端模型崛起 2025年VLA多模态模型成为新焦点[16] - 传感器方案优化 新石器从5颗激光雷达加10个摄像头 改为1颗激光雷达加12个摄像头 以视觉为主激光雷达兜底[16] - 头部厂商推行"轻资产运营模式" 降低硬件购置成本 按需支付服务费 引入灵活融资方案[17] 企业战略部署 - 顺丰采用"投资+订单"模式深度绑定技术供应商 推动无人车调度系统与自有平台深度融合[17] - 加盟制企业依赖总部认证与网点自主采购 呈现"碎片化部署"特征[17] - 头部物流企业构建"支线无人机+分拣中心+末端无人车"的全链路无人配送体系[17]
1元运费成历史?多地电商快递费上涨,散客不受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8-25 10:28
快递行业价格调整 - 广东、浙江等多地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上调运费 调幅在0.3元至0.7元之间 并设1.4元/单的底线价 [3][7] - 涨价主要针对运费较低的电商客户 如运费1块多或低于1块的客户 个人散单不受影响 [3][7] - 广东是重点调价地区 广州、深圳、东莞、揭阳、汕头等价格洼地受影响较大 [3][7] 价格调整执行情况 - 广东调价从8月初开始陆续执行 调价幅度各家快递公司根据自身情况有所不同 [3][7] - 圆通业务员表示电商客户运费调整幅度约0.4元/单 单月发货量1000件的客户从2.9元/单涨至3.3元/单 [7] - 监管部门没有明文规定调整标准和幅度 规模较大或运费不低的商家可能暂不受影响 [7] 快递员派费问题 - 快递运费上涨理论上带动网点收入和快递员派费增长 但多位行业人士持保留态度 [4][7] - 一线快递员呼吁设立最低派费更重要 派费水平因价格战呈下降趋势 各类罚款繁多严重挤压收入 [4][7][8] - 快递员指出保证合理最低派费可防止前端收件价格恶性降价 派费已压缩到极致但未随出货价提升 [9] 行业价格战背景 - 快递行业恶性价格战持续多年 加盟制快递公司尤甚 导致网点经营压力大 部分企业总部现金流承压 [11] - 2024年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单票收入分别为2.05元、2.3元、1.21元和2.01元 较2019年下降30%~40% [11] - 极兔2023年才达到单票保本 2020年价格战期间寄一票亏2元 [11] 企业单票收入变化 - 2024年6月申通、韵达单票收入降至1.99元和1.91元 圆通减少至2.1元 [11] - 顺丰速运物流单票收入相对稳定 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为15.67元、15.73元、16.06元和15.52元 [11] - 受行业价格战影响 顺丰今年以来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1%~14% [11] 行业发展趋势 - 快递物流专家预计多地跟进调整电商快递价格 短期明显改善电商快递企业业绩 [4][12] - 中长期直营模式更具优势 价格体系稳定且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更强 [12] - 未来快递行业可能出现并购重组 行业集中度提升 [12] 反内卷与行业调整 - 此次涨价是在反内卷背景下调整 国家邮政局强调反对内卷式竞争 依法整治末端服务质量 [9][12] - 行业已出现明显产能过剩 非市场化价格竞争可能延缓产能出清 [12] - 专家期待价格上调成为起点 推动资本开支、技术研发、末端机制、派费机制等方面全面跟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