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股份(600006)

搜索文档
观车 · 论势 || 缩短账期不易,但须持续推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6 08:28
核心观点 - 17家车企承诺60天账期但仅3家完全兑现 多数企业仍在推进中 [1][2] - 行业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82天 缩短账期需释放上千亿元现金流 [3] - 账期压缩面临现金流压力及管理挑战 支付方式与计算标准需明确 [3] - 部分车企已采取现金支付及流程优化措施 但实际效果存在分化 [2][3][4] - 监管需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化 打造更具韧性供应链体系 [4] 车企承诺落实情况 - 17家车企中仅中国一汽、广汽集团、赛力斯3家明确实现60天账期承诺 [1][2] - 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吉利、长城、理想、小鹏等企业积极响应但未完全兑现 [1] - 小鹏汽车与部分供应商完成补充协议签署 部分仍在签字盖章阶段 [2] - 理想汽车于7月中旬完成直采供应商账期调整 合同账期定为60天 [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上市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82天 [3] - 缩短账期至60天内需释放上千亿元现金流 行业利润率连年下跌形成压力 [3] - 新能源车企多数处于盈亏线徘徊 依赖融资维持生存 [3] - 账期压缩需优化采购下单、合同审核、财务支付等全流程管理 [3] 企业具体措施 - 中国一汽组建财务、供应链、法务跨部门专项工作组 6月起对中小企业供应商执行100%现金支付 [2][3] - 广汽集团构建覆盖订单下发至货款支付的全流程管控体系 [2] - 赛力斯采用"厂中厂"模式并推行数字化管理 [2] - 理想汽车采用月度支付且每月两次统一支付期 绝大部分使用电汇方式 [3] 实施效果与数据对比 - 小鹏汽车2025年中期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为170.04天 较2024年末232.79天缩短62.75天 [4] - 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从2024年末175.61天延长至182.52天 [4] - 多家车企对账期起算日、支付方式等问题作出明确表态 [3] 监管与行业展望 - 有关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 通过线上问题反映窗口等平台监督车企践行承诺 [4] - 需杜绝隐形账期及商业汇票等变相延长付款期限行为 [3][4] - 应有序推进行业规范化进程 构建良性供应链生态 [4]
猛士M817大定突破1021台 搭载全套华为乾崑智驾ADS 4
凤凰网· 2025-08-26 03:33
销量表现 - 猛士M817上周末两天大定突破1021台 [1] 产品信息 - 猛士M817 Pro版上市指导价31.99万元 [1] - 猛士M817 Max版上市指导价34.99万元 [1] - 8月17日在成都正式上市 [1] 技术配置 - 搭载全套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1] - 应用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5、乾崑车云、乾崑车控、鲸鳍通信五大科技 [1] - 配备6块大屏包括10.25英寸仪表屏、15.6英寸中控、W-HUD抬头显示、流媒体内后视镜、飞航旋钮及后排控制屏 [1] - 鸿蒙座舱5带来全场景智慧交互 [1] - 鲸鳍通信支持双网双待 [1] - 乾崑车控可灵活编排自定义功能场景 [1] 合作动态 - 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猛士M817 [1]
8点1氪丨春秋航空否认故意调低温度卖毛毯;“鲁迅夹烟墙画”被投诉,绍兴文旅回应;胖东来招聘火爆致系统崩溃
36氪· 2025-08-26 00:04
企业合作与投资 - 京东与万达成立出资额80.53亿元的合伙企业,大连万达商管间接持股54.9669%,京东间接持股45% [10] - KDP宣布以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皮爷咖啡母公司JDE Peet's,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收购交割 [12] - AI玩具企业跃然创新完成2亿元A轮融资,由中金资本、红杉中国等机构领投,资金用于新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19] 科技与产品动态 - 苹果计划从iPhone 17系列开始连续三年进行重大外观革新,首款产品iPhone 17 Air将取代iPhone 16 Plus,厚度约5.5毫米 [9] - 字节跳动回应AI眼镜报道称产品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无发布计划,网传信息不准确 [12] - 小鹏汽车人形机器人产线已部署几百台,主要用于算法调教和数据采集,团队负责人为前英伟达高管米良川 [11] - 腾讯宣布国行Nintendo Switch将于2026年12月31日停止维修服务,2026年3月31日起逐步停止网络服务 [3] - 宇树科技因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被起诉,案件涉及7款机器狗产品,将于2025年8月26日开庭审理 [3] 财务业绩表现 - 拼多多二季度营收1039.8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307.5亿元同比下降4% [16] -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207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13.7% [15] - Keep上半年营收8.22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035万元,毛利率提升至52.2% [17] - 今世缘上半年营收69.5亿元同比下降4.84%,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下降9.46% [18] 市场与价格调整 - 上海迪士尼将增加更多票价等级,维持475-799元价格区间不变 [5] - 老铺黄金再次调价,热门饰品上调1000-3000元,主要产品涨幅5%-13% [7] - Spotify计划进行服务提价,将伴随新服务组合包同步实施 [15] 企业运营与监管 - 汇顶科技总裁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公司称不影响日常经营 [9] - 大连科技学院因担保纠纷导致账户冻结延迟发放工资,现已解决,被执行总金额超2.3亿元 [4][5] - 美团回应订单退款未到账问题,称系信息展示滞后导致误解,已成立专项客服团队处理 [5][6] - 胖东来招聘900人收到13.2万人注册报名,创始人回应系统崩溃问题 [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国海关今年以来拦截183万件假冒LABUBU产品 [1][4] - 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美股三大指数上涨,上证综指冲上3800点,中国超额流动性从占GDP9.1%升至12.6% [6] - 美国拟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适用于所有进口印度商品 [6] - 马斯克起诉OpenAI和苹果公司,指控其非法合谋阻挠人工智能竞争 [15] 产品与服务 - 茅台1935新品开启预售,定价998元/500ml,定位高端款 [12] - 保时捷调整电池业务,子公司Cellforce将减员并专注于电池单元研发 [10] - 马斯克计划再次尝试发射星舰火箭,需解决地面液氧泄漏问题 [10]
东风股份: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05
收购交易概述 - 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吸收合并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继取得东风股份1,100,000,000股股份 占东风股份总股本的55% [2][16] - 本次收购导致东风股份控股股东变更为东风投资 但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未发生变化 [16][20] - 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第(一)项免于发出要约的情形 [2][20] 收购方基本情况 - 收购方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31日 注册资本6,105万元 法定代表人郭涛 [4] - 控股股东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4] - 2024年总资产432,063.69万元 净资产357,058.02万元 营业收入148,498.99万元 净利润44,911.15万元 [14][15] 收购方式与结构 - 收购通过签署《吸收合并协议》进行 签署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 签署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16] - 交易完成后 东风投资直接持有东风股份55%股权 原控股股东东风集团股份将注销法人资格 [2][16] - 涉及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无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限制情形 [19] 审批程序与条件 - 已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及双方董事会审议通过 [15] - 尚需获得东风集团股份临时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 包括H股类别股东大会75%以上赞成票且反对票不超过10% [15][16] - 需取得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等相关政府审批备案 以及岚图汽车介绍上市的联交所批准 [16][17] 股权与控制关系 - 收购前东风集团股份直接持有东风股份55%股权 [16][20] - 收购后东风股份控股股东变更为东风投资 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16][20] - 东风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风投资持有东风股份55%股权 保持实际控制权不变 [4][20]
东风股份: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拟被吸收合并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05
吸收合并交易结构 - 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收合并方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吸收合并 [1] - 吸收合并完成后东风投资将承继东风集团股份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业务人员合同及一切权利与义务 [1] - 本次交易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国务院国资委控制下不同主体间的持股结构调整 [4] 股权控制关系变化 - 吸收合并前东风集团股份直接持有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5%股份 [3] - 吸收合并后东风投资成为直接控股股东持有55%股份东风集团股份不再持股 [4]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东风公司和实际控制人国务院国资委均未发生变化 [4] 交易主体基本情况 - 吸收合并方东风投资成立于1992年注册资本6105万元法定代表人郭涛经营范围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及资产管理服务 [2] - 被吸收合并方东风集团股份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858937万元法定代表人杨青经营范围涵盖汽车工业投资及汽车零部件开发制造销售 [2] 交易影响及合规性 - 吸收合并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不存在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形 [1][4] - 交易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关于免于发出要约情形的规定 [4] - 交易尚需满足相关前提条件及实施条件具体详见收购报告书摘要 [5]
东风股份(600006.SH):东风投资将成为公司直接控股股东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6:37
公司股权结构变动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吸收合并 导致其不再持有东风股份公司股权 [1] - 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成为东风股份直接控股股东 直接持有55%股份 [1] - 此次吸收合并方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
东风股份:东风投资将成为公司直接控股股东
智通财经· 2025-08-25 16:37
公司股权结构变动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直接控股股东将被吸收合并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1] - 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新的直接控股股东直接持有公司55%股份 [1] - 吸收合并方为东风公司全资子公司东风投资 [1] 企业控制关系调整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实施合并 [1] - 此次变动属于集团内部股权架构整合 [1] - 最终控制权仍归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
东风投资拟与东风集团股份吸收合并 将成为东风股份直接控股股东
新京报· 2025-08-25 16:09
公司股权重组 - 东风投资拟吸收合并东风集团股份 东风投资将成为东风股份直接控股股东并持有55%股份 [1] - 东风投资同步成为东风科技间接股东 本次变更未导致东风股份间接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 [1][2] - 东风集团股份复牌后股价报收9.2港元/股 单日涨幅达54.1% 总市值升至759.2亿港元 [2] 资本运作安排 - 岚图汽车拟以介绍方式登陆港股 东风集团股份将持有其79.67%股权按比例分派给全体股东 [2] - 交易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 两大核心环节互为前提且同步推进 [2] - 东风投资将向东风汽车支付股权对价 并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以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100%控制 [2] 公司业务定位 - 东风股份属于东风汽车公司轻型商用车板块的股份制公司 [2] - 东风科技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2]
东风集团股份,深夜新动作!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5 15:07
私有化交易结构 - 东风集团股份通过"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推进私有化 互为前提且同步推进[2] - 第一环节分派岚图汽车79.67%股权至全体股东 并安排其以介绍方式登陆港交所[3] - 第二环节由东风投资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 向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实现100%控制[3] 股权架构调整 - 东风投资吸收合并东风集团股份后 直接持有东风股份55%股权成为直接控股股东[2] - 东风科技公告显示东风投资将转为间接股东 吸收合并协议已完成签署[2] - 东风集团股份全部资产负债及债券义务由东风投资承接 包括"25东风K1"等债券偿还责任[3] 市场反应表现 - 东风集团股份股价单日涨幅达54.1% 收盘报9.2港元[3] - 总市值从7月31日391.2亿港元升至759.24亿港元 单日增长368亿港元[3] - 开盘出现跳空大涨近70% 反映市场对私有化进展持积极态度[3] 公司业务定位 - 东风股份属于东风汽车轻型商用车板块股份制公司[2] - 东风科技定位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2] - 岚图汽车作为被分派资产 持股比例为79.67%[3]
东风集团股份,深夜新动作
第一财经· 2025-08-25 14:30
私有化交易结构 - 东风集团股份通过"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推进私有化 互为前提且同步推进[1] - 第一环节将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比例分派给全体股东 随后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登陆港交所[2] - 第二环节由东风投资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 向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 实现100%控制[2] 股权架构调整 - 东风投资吸收合并东风集团股份后成为东风股份直接控股股东 直接持有55%股份[1] - 东风投资同步成为东风科技间接股东 承接全部资产、负债及债券偿还义务[1][2] - 吸收合并完成后东风集团股份不再持有东风股份股权[1] 市场反应表现 - 消息公布后东风集团股份单日股价大涨54.1% 收盘报9.2港元[2] - 总市值从7月31日391.2亿港元跃升至759.24亿港元 单日市值增长368亿港元[2] - 开盘跳空涨幅近70% 显示市场对私有化方案持积极态度[2] 业务板块定位 - 东风股份属于东风汽车公司轻型商用车板块股份制公司[1] - 东风科技定位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1] - 岚图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板块重要组成部分 持股比例为7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