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股份(600006)

搜索文档
东风集团股份,深夜新动作!
第一财经· 2025-08-25 14:25
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进展 - 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 两大核心环节互为前提同步推进[3] - 东风投资作为吸收合并方拟吸收合并东风集团股份 完成后将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业务及债券偿还义务[3][4] - 东风投资将直接持有东风股份55%股份 并成为东风科技间接股东[3] 岚图汽车资本运作 - 东风集团股份将持有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分派[4] - 岚图汽车拟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4] 市场反应与估值变化 - 消息公布后东风集团股份单日股价大涨54.1% 收盘报9.2港元[4] - 总市值从7月31日391.2亿港币增至759.24亿港元 单日市值增长368.04亿港元[4]
东风投资取得东风股份55%股份 实控人未变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3:56
核心交易结构 - 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吸收合并东风集团股份(00489 HK)获得东风股份55%股权 成为控股股东[1] - 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未发生变更[1] - 交易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 两大环节互为前提同步推进[1] 资本运作背景 - 东风集团股份将私有化退市 其全部资产、负债及权利义务由东风投资承继[2] - 岚图汽车79.67%股权将按股东持股比例分派 并以介绍方式登陆港股[1] - 东风投资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 向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 实现100%控制[1] 战略目标 -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管理效率 推动东风股份及集团持续发展[2] - 简化股权结构和管理层级 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2] - 未来12个月内暂无处置上市公司股份计划[2] 集团近期动态 - 东风汽车集团拟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50%股权[2] - 东风本田发动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07亿元 净利润3.71亿元[2] - 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 主要为广汽本田供应发动机及零部件[2]
8月25日晚间公告 | 东风股份控股股东变更;拓维信息等中报业绩大增
选股宝· 2025-08-25 12:15
并购重组 - 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吸收合并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承继取得东风汽车11亿股股份 持股比例达55% 控股股东变更为东风投资 [1] 投资合作与经营状况 - 珠海冠宇拟投资20亿元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项目 [2] - 赛轮轮胎投资17.01亿元建设年产33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及2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 [2] - 皖新传媒与安徽省教育厅续签8.18亿元采购合同 [2] - 嘉诚国际中标跨境电商平台华东区域智慧仓运营服务项目 [2] 业绩增长(超高增速) - 拓维信息2025H1净利润7880.59万元 同比增长2262.83% [3] - 游族网络2025H1净利润5015.53万元 同比增长989.31% [4] - 纳睿雷达2025H1净利润5694.66万元 同比增长866.97% 主因相控阵水利测雨雷达新签合同金额大幅增长 [4] - 正裕工业2025H1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420.67% 主因产能释放推动销售增长及转让部分土地厂房 [4] 业绩增长(高增速) - 甬矽电子2025H1净利润3031.91万元 同比增长150.45% [5] - 金诚信2025H1净利润11.11亿元 同比增长81.29% [6] - 阳光电源2025H1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 [6] - 上峰水泥2025H1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增长44.53% [6] 业绩增长(稳健增速) - 沃尔核材2025H1净利润5.58亿元 同比增长33.06% [6] - 海信视像2025H1净利润10.56亿元 同比增长26.63% [6] - 恒立液压2025H1净利润14.29亿元 同比增长10.97% [6] - 三七互娱2025H1净利润14亿元 同比增长10.72% [6] - 东信和平2025H1净利润8046.67万元 同比增长1.48% [6]
东风股份(600006)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
2025-08-25 11:22
收购信息 - 收购人通过吸收合并承继取得东风股份11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55%[4][10] - 本次收购涉及的东风股份11亿股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无权利受限情形[50] - 交易完成后东风投资将直接持有东风股份11亿股,占总股本55%[52] 公司架构与股权 - 收购人注册资本6105万元[12] - 收购人控股股东东风公司注册资本156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持股100%[15] - 东风公司持有多家公司股权,如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3.83%、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等[17][2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432,063.69万元,净资产357,058.02万元,资产负债率17.36%[27]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48,498.99万元,净利润44,911.1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6.08%[27] 事件进程 - 2025年8月21 - 22日,东风公司等批准吸收合并[33] - 吸收合并尚需东风集团股份股东大会等通过特别决议案,需取得政府审批[35] - 东风投资与东风集团股份2025年8月22日签署《吸收合并协议》[44]
东风股份(600006)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拟被吸收合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25 11:22
证券代码:600006 证券简称:东风股份 公告编号:2025--052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拟被吸收合并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 1. 本次控股股东权益变动是通过吸收合并方式进行,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 风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 投资")作为吸收合并方拟与本公司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东风集团股份")进行吸收合并(以下简称"本次吸收合并")。本次吸收 合并完成后,东风投资将承继和承接东风集团股份的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业 务、人员、合同及一切权利与义务,本公司控股股东将由东风集团股份变更为东 风投资。本次变更未导致本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一、本次吸收合并的基本情况 2025 年 8 月 22 日,本次吸收合并双方东风投资与东风集团股份正式签署《东 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 ...
牵引车7月实销3.5万辆同比“4连增”!福田逼近前二 徐工/三一继续翻倍涨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5 06:5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国内牵引车终端销量达3.50万辆,环比下降8%,但同比增长32%,同比净增约8400辆[4] - 2025年1-7月牵引车累计销量22.71万辆,同比增长20%,较去年同期净增约3.8万辆[1][6] - 7月牵引车销量占重卡市场54.41%,较2024年全年占比(53.10%)提升1.31个百分点[6] - 新能源牵引车占比显著提升,2025年1-7月占比达31.32%,较2024年全年(17.43%)提升13.89个百分点[25] 企业竞争格局 - 一汽解放以8373辆销量蝉联7月榜首,市场份额23.91%,但1-7月累计销量仅同比增长1%[9][13][19] - 中国重汽7月销量5964辆(同比+6%),福田汽车5527辆(同比+68%),东风公司4544辆(同比+13%)[13] - 徐工汽车、三一重卡、江淮汽车实现翻倍增长,7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70%、213%、156%[13] - 行业前五企业(解放、重汽、福田、东风、陕汽)合计市场份额达81.83%,行业集中度高[15] 新能源转型趋势 - 纯电动牵引车1-7月销量同比增长276%,燃气牵引车同比下降18%,柴油牵引车同比增长23%[23] - 徐工、三一、远程、江淮新能源车型占比极高,分别达99.20%、99.30%、83.25%、85.80%[27] - 新能源牵引车增速远高于行业,1-7月同比增长251%,其中混合动力牵引车同比增长221%[23] - 行业TOP5企业新能源车型占比均超15%,解放、福田、陕汽新能源占比超20%[27] 市场动态与排名变化 - 7月销量前十企业排名变动:东风上升至第4位,北汽重卡上升至第8位[14] - 1-7月累计销量前十企业中9家实现增长,仅1家同比下降1%[19] - 福田汽车1-7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3%,陕汽集团同比增长27%,表现优于行业[19] - 徐工、三一、远程市场份额提升明显,分别较同期提升3.32、2.57、0.87个百分点[21]
中东土豪,买爆中国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24 23:05
中国汽车出口中东市场核心观点 - 中东市场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大目的地 2024年上半年出口量达42万辆 同比增长46.2% [3] - 中国车企通过技术适配 本地化合作和政策红利加速中东市场渗透 [12][18][31] - 市场呈现燃油车主导(超90%)但电动化转型加速的特征 政策目标推动2030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显著提升 [22][26] 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其中对阿联酋出口激增74046辆 沙特以119564辆跻身出口国前十 [3] - 中东地区进口车关税仅5% 显著低于欧美20%以上税率 降低车企进入成本 [18] - 沙特2024年汽车销量82.7万辆 同比增长13% 为8年来最高水平 前十品牌占80%销量 包括长安 吉利 名爵等中国品牌 [23] 企业战略布局 - 特斯拉2024年4月正式进军沙特 在利雅得设立首家展厅服务中心 并计划扩展至吉达和达曼 [10] - 蔚来2024年10月与CYVN合作 在阿布扎比建立研发中心 联合开发本地化车型并成立中东北非公司 [11] - 东风与沙特UMA集团签署万辆级战略采购协议 打造"汽车+保险+金融"一体化平台 [11] - 一汽解放在沙特建设KD模式卡车组装厂 目标年销量1万辆以上 [12] 技术本地化创新 - 针对高温高沙尘环境 捷途车型标配双压缩机空调 实现10分钟内50℃到25℃降温 [32] - 奇瑞耐高温特供版空调制冷效率提升30% [32] - 吉利与卡塔尔联合研发电池 55℃高温下循环寿命延长至2000次 [32] - 华为与沙特合作制定智能驾驶法规 将激光雷达纳入强制安全配置 [33] 市场竞争格局 - 日韩品牌(丰田 现代 起亚)仍占据主导地位 但中国品牌份额逐步提升 [17][30] - 中国品牌通过与本地豪强结盟加速渗透 如小鹏与阿联酋Ali & Sons Holding LLC合作 [31] - 消费者偏好"方盒子"车型 注重高性价比豪华感而非高价标签 [24][25] 政策与基础设施 - 沙特"2030愿景"目标2030年利雅得30%车辆为电动 部署5000座充电站 [26] - 阿联酋"净零2050"计划目标2030年新能源车占新车30% 2050年达50% [26] - 约旦将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从25%降至10% 远低于混动车55%和燃油车86%税率 [26] 潜在挑战 - 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仍较低 需加强文化本地化而非依赖外派中方员工 [35] - 新能源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37] - 售后体系建设成为关键风险点 需避免重演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的失败案例 [37]
一周新车盘点 | AUDI E5 Sportback开启预售 东风风行星海V9年度换新
新浪财经· 2025-08-24 07:52
奥迪E5 Sportback产品发布 - 奥迪E5 Sportback于8月18日开启预售 推出4款车型 预售价区间23 59万至31 99万元 定位纯电中型轿车 基于上汽与奥迪联合开发的智能数字平台打造 [1] - 新车提供单电机与双电机版本 单电机版本299马力与408马力 双电机版本525马力与787马力 配备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 容量76 2至100kWh CLTC续航570至773公里 [4] - 外观采用封闭式前脸和掀背造型 车头配备悬浮式发光车标及矩阵大灯 前后灯组集成942颗LED灯珠 车身尺寸4881/1960/1479毫米 轴距2950毫米 [1] - 内饰配备59英寸贯通式屏幕 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与HMI交互系统 支持3D界面和全场景语音助手 [2] - 智能驾驶采用Momenta端到端大模型方案 配备27个感知硬件包括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摄像头及超声波传感器 搭载英伟达Orin-X芯片 支持城市道路 高速和自动泊车辅助驾驶 [4] - 新车将与特斯拉Model 3 蔚来ET5T及极氪007猎装等车型竞争 是上汽奥迪首款未悬挂传统四环标识的车型 [6][7] 昊铂HL增程版产品发布 - 昊铂HL增程版于8月19日推出 共4款车型 指导价26 98至29 98万元 定位大型SUV 搭载1 5T增程系统与后置单电机 CLTC纯电续航350公里 [9] - 相比纯电版本29 98至31 98万元 增程版价格门槛有所下探 购车用户可享受多项终身免费服务及金融政策 [9] - 外观延续纯电车型设计 采用封闭式前脸并保留智能交互灯语功能 车身尺寸5126/1990/1750毫米 轴距3088毫米 提供5座和6座布局 [9] - 内饰搭载8 8英寸仪表和17 3英寸中控屏 配备高通骁龙8295P芯片与ADiGO 6 0 AI智能座舱 配置包括L2级辅助驾驶 空气悬架 电吸门 HUD抬头显示等 [11] - 动力系统采用星源增程技术 1 5T增程器最大功率156马力 后电机峰值功率340马力 匹配60 33kWh三元锂电池 [11] - 新车主要竞品包括深蓝S09 23 99至30 99万元 和乐道L90 26 58至29 98万元 增程动力形式缓解续航焦虑 但起售价高于竞品且不提供四驱 [12] 极狐T1产品发布 - 极狐T1于8月22日启动预售 推出5款配置 预售价6 88万至9 38万元 定位A0级纯电产品 CLTC最高续航425公里 [14] - 外观采用ARC-FLOW家族设计语言 配备封闭式格栅与贯穿式灯组 车身尺寸4337/1860/1572毫米 轴距2770毫米 [14] - 内饰配备15 6英寸中控屏 8 8英寸液晶仪表 支持可编程座舱功能 开放90个控制接口 AI语音助手支持声纹识别和多任务连续执行 [16] - 配置涵盖前排座椅电动调节与通风加热 2 34平方米全景天幕 66瓦前排快充 电动尾门 热泵空调等 [16] - 动力系统搭载单电机 提供95马力和130马力两种版本 匹配33 4与42 3kWh电池组 CLTC续航分别为320公里和425公里 全系支持3 3千瓦V2L/V2V外放电 [16] - 新车与比亚迪海鸥 海豚及吉利星愿等车型竞争 但品牌市场认知度有限 未来市场表现依赖营销推动与渠道建设 [19] 哈弗猛龙PHEV产品更新 - 2026款哈弗猛龙PHEV于8月19日上市 推出6款配置车型 官方指导价自17 38万元起 限时优惠后起售价15 38万元 [21][22] - 作为年度改款 新车换装第二代Hi4电混技术 纯电续航最高达200公里 外观调整前脸格栅与头灯造型 车身尺寸4800/1950/1843毫米 轴距2738毫米 [22] - 内饰换装全新双辐方向盘和怀挡机构 搭载12 3英寸仪表与14 6英寸中控屏 支持Coffee OS 3系统及多品牌手机互联 [22] - 动力系统采用新一代Hi4技术 搭载1 5T发动机与P2+P4双电机 系统综合功率449马力 扭矩750牛·米 0-100公里/小时加速5 9秒 [24] - 新车提供35 43kWh电池组 CLTC纯电续航200公里 支持7种驾驶模式与智能扭矩控制 主要竞品包括捷途山海T2与北京BJ40增程版 [24] 风行星海V9产品更新 - 2026款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于8月21日推出 涵盖两款配置车型 售价17 99万至19 99万元 定位中大型MPV [27] - 新车统一搭载1 5T插电混动系统 CLTC纯电续航提升至200公里 综合续航1300公里 车身长度统一调整为5230毫米 轴距3018毫米 [27] - 外观延续"青云梯"前脸设计 配备多横幅进气格栅和分体式大灯 全系采用7座布局 [27] - 内饰配备双12 3英寸液晶屏 座椅为2+2+3排列 第二排配备通风 加热与按摩 标准配置包括自动驻车 倒车影像 定速巡航等 [30] - 动力系统采用1 5T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 发动机最大功率113千瓦 约154马力 电机最大功率150千瓦 约204马力 匹配34 9kWh电池组 [30] - 新车主要面临瑞风RF8 PHEV 荣威iMAX8 DMH等竞争 凭借超过5 2米车身和3018毫米轴距 在车内空间方面具备优势 [31]
推出20万元内中大型插混MPV 东风风行搅局新能源MPV赛道
中国经营报· 2025-08-24 05:05
行业趋势 - MPV市场销量从2022年97万台上升至2024年108万台 反映市场持续回暖 [2] - 多孩家庭规模扩张推动MPV市场结构变化 家庭化用户结构成为新活力来源 [2] - 新能源MPV赛道竞争加剧 沃尔沃、理想、长城、江淮等车企已纷纷推出产品 [2] 公司产品布局 - 东风风行推出星海V9越享系列 含舒适型和豪华型两个版本 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7.99万元和19.99万元 [2] - 国补央补后价格分别降至14.99万元和16.99万元起 定位"20万内新能源豪华MPV" [2] - 公司宣称以燃油车价格提供高端新能源车豪华体验 推动豪华平权出行时代 [2][4] 产品竞争力 - 基于25年MPV领域经验打造 定位中大型插混MPV 主打长续航、大空间、舒适驾乘、强安全和高品质 [4] - 针对20万元以下MPV用户五大痛点:续航不足、第三排与后备箱空间冲突、二三排舒适性不足、安全焦虑、品质担忧 [4] - 通过调研1万名潜在用户和保有客户(包括大家庭、政企公务人员、中小微企业主及泛退休人群)明确产品需求 [4] 战略定位 - 东风风行致力于成为"MPV开拓者、普及者和引领者" 强调深耕MPV市场的初心 [3] - 星海序列通过丰富产品矩阵实现多元化出行场景布局 推动"MPV价值重塑"变革 [4] - 公司聚焦用户对成熟可靠技术、实用创新功能及舒适安全体验的需求升级 [3]
“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
人民网· 2025-08-23 12:49
科技创新 - 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申请6297件发明专利 研发热效率45.18%的马赫动力发动机 零下40℃极寒0.6秒启动技术 全国产车规MCU芯片DF30 [5] - 孝感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12台超算设备效率达传统超算百倍 能耗仅1/150 新药研发周期从10年缩短至18个月 成本从10亿美元降至1亿美元 [6] - 楚能新能源研发2000人团队积累近5000项专利 "浸默"电池系统70秒内将电芯温度从81℃降至30℃ [6]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 过去五年湖北研发投入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列全国前列 [8] 绿色低碳 - 梁子湖退渔还湖15.8万亩 水质稳定Ⅲ类(部分Ⅱ类) 12家水草产业链企业成立 生态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8.6% [11] - 江汉盐化工业园资源利用率达85% 企业生产成本降低20% 引入17家光电材料/湿电子化学品企业 2024年固废综合利用率97.3% [13] - 全国碳市场扩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中碳登注册账户从2200家增至3700家 80余家双碳企业入驻 400多家涉碳企业落户环沙湖经济带 [13] 开放枢纽 - 中欧班列(武汉)开通58条跨境线路 覆盖40国120城 新增香炉山站始发站 开辟"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新路径 [16][17][18] - 鄂州花湖机场累计货运航班超6万架次 货邮吞吐量超200万吨 开通45条国际货运航线 2025年上半年货运量居全国第四 [19] - 湖北上半年进出口4023.1亿元 同比增长28.4% 较全国高25.5个百分点 跨境电商试验区实现7×24小时通关 单架次货机15分钟通关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