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09863)

搜索文档
独家|零跑汽车欧洲本土化生产落地西班牙,计划明年三季度投产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05:58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通过借助Stellantis集团资源加速欧洲本土化生产布局 以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并实现销量快速增长 [2][4][5][11][13] 本土化生产布局 - 欧洲制造基地落地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 为Stellantis旗下拥有43年历史的整车制造厂 累计产量超1400万辆 [4][13] - 工厂改造后2025年三季度启动生产 首款车型为紧凑型纯电SUV B10 其次为B05 欧洲定价或低于3万英镑 [5] - 采用改造模式而非新建工厂 成本有较大节省 产能根据销量动态调整 [5] - 波兰工厂已试生产零跑T03 采用KD件组装模式 本地化采购率达45% 单车生产成本约400-500欧元 [13] - 马来西亚吉打州Gurun工厂同步推进本地化组装 初始投资500万欧元 2025年底前生产C10车型 [13] 海外市场战略 - 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20375辆 全年海外销量指引维持5万-6万辆 [6] - 本土化生产后预计2025年海外销量翻倍增长 2026年基于前一年再实现成倍增长 [7] - 当前阶段以销量增长为首要目标 不追求高毛利 保持基本毛利率水平覆盖研发费用 [9] - 已进入超30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销售网点超600家 欧洲为核心市场 T03和C10占海外销量90%以上 [5] 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 - Stellantis投资15亿欧元获取零跑20%股权 并成立持股51%:49%的"零跑国际"合资公司 [11] - 合资公司目标2026年实现500家海外网点覆盖 年销量突破15万辆 [11] - Stellantis提供制造工厂资源 萨拉戈萨工厂占地3.15平方公里 2024年产能达30万辆 电动车占比13.6% [13][14] - 工厂周边聚集350余家零部件供应商 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 [14] - 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合资41亿欧元在萨拉戈萨建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2026年底投产 产能50吉瓦时 [14] 产品规划与进展 - B系列为首款全球化车型 B10已于2024年7月装船出海 9月慕尼黑车展上市 [5][7] - B系列其他车型将于2025年实现全球上市 [7] - 部分车型(如C10、C16增程版)已采用宁德时代电池 港版C10全系搭载宁德时代电池 [14]
零跑汽车销量盈利双增,多重利好助推零跑股票
中金在线· 2025-08-27 11: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交付新车22.16万台 较2024年同期增长155.7% [1] - 2025年7月交付量达50,129台 连续5个月位居国内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0.3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1] - 毛利率达14.1% 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 [1] - 招银国际将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220%至9.27亿元人民币 [2] - 招银国际将2026年净利润预测上调129%至33亿元人民币 [2] 资本运作 -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提供全面授信支持 [1] - 2024年3月落地首单经销商三方预付款融资业务 [1] - 大额授信为后续扩张提供资金保障 [1] 市场评价 - 招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80港元 [2] - 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推动股票市场表现 [1][2]
零跑汽车湖州电池工厂加速建设,预计9月投产
巨潮资讯· 2025-08-27 10:13
产能扩张 - 湖州动力电池包生产车间项目预计9月投产 目前已有4条产线进场调试 [2] - 项目计划建设8条车载动力电池产线(含模组产线和PACK产线)及4条电源生产线 建成后将形成完整生产体系 [2] - 达产后年产能达38.4万套车载电池和72万套电源 预计年销售收入64亿元 [2] 项目建设进度 - 项目自今年2月开工 仅用140天完成核心设备进场 [2] - 当前处于冲刺投产关键阶段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 较2023年同期的88.5亿元增长174% [2] - 实现净利润0.3亿元 较2023年同期净亏损22.1亿元扭亏为盈 [2] - 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2] 交付数据 - 7月交付量达50129台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超126% [2] - 首次实现月销量突破5万台 [2] - 截至8月21日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台 [2]
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合资公司正式成立!
鑫椤锂电· 2025-08-27 08:00
合资公司设立 - 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新设合资公司获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 [1] - 合资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与销售 [2] - 股权结构中创新航持股51% 零跑持股49% 由双方共同控制 [2] 零跑汽车业务表现 -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 主营智能电动乘用车及车联网解决方案 [4]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新车221,664辆 同比增长155.7% 销量位居中国新势力第一 [4] - 同期实现营收242.5亿元 同比增长174% 毛利率提升至14.1%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为正 [5] 中创新航市场地位 - 中创新航成立于2015年 主营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 [5] - 2025年1-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4.15GWh 排名中国市场第三 [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装车量21.8GWh 位列第四 市场份额约4.3% [5]
注资10亿!零跑/中创新航成立动力电池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8-27 03:54
钠离子电池行业活动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 GWH级出货"真"元年 活动规模600+ [3] - 论坛由金钠科技总冠名 天能钠电协办 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维科技术、众钠能源、易事特钠电等20余家企业 [3] - 同期将举办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定于11月8日在广州举行 [7] 零跑汽车与中创新航合资企业 - 中凌新能源科技于2025年8月25日成立 注册资本10亿元 由零跑汽车和中创新航共同持股 [3][4] - 合资企业获市场监管总局批准 将从事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和销售业务 中创新航持股51% 零跑汽车持股49% [5] - 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 同比增长174% 毛利率14.1% 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5][6] 零跑汽车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新车221,664台 同比增长155.7%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6] - 2025年7月全系交付达50,129辆 同比增长超126% 首次突破月交付5万辆大关 [6] - 公司在手资金295.8亿元 业务涵盖智能电动乘用车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车联网解决方案 [5][6]
零跑汽车(09863.HK):中报业绩优异 规模效应持续释放 未来可期
格隆汇· 2025-08-26 19:1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0%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3亿元,同比均扭亏为盈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165.5%,环比增长42.0%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亿元,单车净利润0.1万元,同比均转正 [2] 销量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销量13.4万台,同比增长151.7%,环比增长53.2% [1] - 新车零跑B10、2026款零跑C16、2026款零跑C10贡献显著增量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平均售价10.6万元,同比增长5.6%,环比下降7.3% [1] - 2025年上半年出口2.0万台,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 [2] 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13.6%,同比增长1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改善主要源于成本管理工作和销量增加形成的规模效应 [2]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5.6%,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管理费用率2.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率7.7%,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 [2] 全球化布局 - 首批B10于2025年7月发往欧洲,计划9月在慕尼黑车展正式上市 [2] - 马来西亚工厂于2025年8月完成首台零跑C10-OTS车辆装配下线 [2] - 后续计划进一步导入B系列等其他车型,推进欧洲等地本土化产能投产 [2] 营收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46.7亿元,对应市销率1.4倍 [2]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037.9亿元,对应市销率0.9倍 [2]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1297.4亿元,对应市销率0.7倍 [2]
中创新航+零跑:“需求洪流”下的车企、电池厂合资2.0
高工锂电· 2025-08-26 11:01
核心观点 - 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中凌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标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入深度整合阶段,形成"挑战者联盟"模式[2][3][4] - 合作本质是双方为应对规模化需求与供应链稳定性挑战而进行的战略绑定,旨在改写各自市场格局,而非短期战术性锁供[4][8][9] - 合资模式反映行业从标准化采购转向深度股权合作趋势,未来竞争将演变为"车企生态圈+战略供应商"的体系化对抗[29][31][32] 零跑汽车的增长需求与供应链压力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超22万台,首次问鼎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同比增长显著[6] - 同期营收达24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半年度净利润3000万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22.1亿元局面,毛利率从1.1%提升至14.1%[6] - 2025年交付目标上调至58-65万台,2026年目标挑战100万辆,对应电池需求约50GWh(按每车50kWh计算)[6][7][8] - 电池占电动车成本30%-40%,规模化需求迫使零跑通过合资锁定专属产能,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可控性[7][8][9] 中创新航的战略跃迁与产能布局 - 作为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前三企业,合资获得零跑稳定大批量订单,提升收入确定性和现金流可视性[10][11] - 技术覆盖铁锂和三元领域:6C高镍46大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达300Wh/kg,支持超6C快充;磷酸铁锂R46大圆柱和5C超充电池适配混动市场[12][13] - 通过持股51%主导合资公司,从被动供应商转为利润共享方,有望改善长期毛利并规避价格战[11][13] - 2025年规划产能500GWh,布局常州、武汉、合肥、江门等地;2025年5月与邯郸国资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合资公司(持股60%),填补华北产能空白[13][14] 行业合资模式对比与格局重塑 - 头部企业早前案例:宁德时代与上汽、广汽、大众、小米等合资构建供应网络[16] - 欣旺达对比案例:与东风合资公司东昱欣晟(持股51%)2024年底实现600万支电芯下线,为东风日产N7车型配套;但与吉利合资(持股30%)后因吉利战略内化(股权转让至吉曜通行)导致合作逻辑转变[17][18][19][20][21] - 中创新航-零跑合作区别于"国企主导"模式(如欣旺达-东风),更聚焦商业效率和市场敏捷性,直接目标为保供和订单固化[22][23] - 车企自研电池崛起:吉曜通行(吉利)7月磷酸铁锂装车量排名第九,广汽因湃电池市占率突破,独立电池商需通过合资构建竞争壁垒[28][29] 全球化协同与未来竞争 - 零跑与Stellantis合资成立零跑国际,2024年9月在欧洲销售T03和C10车型,本地化生产计划提上日程[25] - 中创新航葡萄牙工厂2027年投产,初期年产能15GWh,与零跑出海战略形成地理协同[26][27] - 行业竞争从单点技术比拼转向"车企生态圈+战略供应商"体系化对抗,未进入核心联盟的电池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竞争[29][30][32] - 合资模式成为分担资本支出、对冲风险及反内卷的有效手段,推动产业链产能扩张从量变转向质变[33][34]
观车 · 论势 || 缩短账期不易,但须持续推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6 08:28
核心观点 - 17家车企承诺60天账期但仅3家完全兑现 多数企业仍在推进中 [1][2] - 行业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82天 缩短账期需释放上千亿元现金流 [3] - 账期压缩面临现金流压力及管理挑战 支付方式与计算标准需明确 [3] - 部分车企已采取现金支付及流程优化措施 但实际效果存在分化 [2][3][4] - 监管需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化 打造更具韧性供应链体系 [4] 车企承诺落实情况 - 17家车企中仅中国一汽、广汽集团、赛力斯3家明确实现60天账期承诺 [1][2] - 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吉利、长城、理想、小鹏等企业积极响应但未完全兑现 [1] - 小鹏汽车与部分供应商完成补充协议签署 部分仍在签字盖章阶段 [2] - 理想汽车于7月中旬完成直采供应商账期调整 合同账期定为60天 [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上市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82天 [3] - 缩短账期至60天内需释放上千亿元现金流 行业利润率连年下跌形成压力 [3] - 新能源车企多数处于盈亏线徘徊 依赖融资维持生存 [3] - 账期压缩需优化采购下单、合同审核、财务支付等全流程管理 [3] 企业具体措施 - 中国一汽组建财务、供应链、法务跨部门专项工作组 6月起对中小企业供应商执行100%现金支付 [2][3] - 广汽集团构建覆盖订单下发至货款支付的全流程管控体系 [2] - 赛力斯采用"厂中厂"模式并推行数字化管理 [2] - 理想汽车采用月度支付且每月两次统一支付期 绝大部分使用电汇方式 [3] 实施效果与数据对比 - 小鹏汽车2025年中期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为170.04天 较2024年末232.79天缩短62.75天 [4] - 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从2024年末175.61天延长至182.52天 [4] - 多家车企对账期起算日、支付方式等问题作出明确表态 [3] 监管与行业展望 - 有关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 通过线上问题反映窗口等平台监督车企践行承诺 [4] - 需杜绝隐形账期及商业汇票等变相延长付款期限行为 [3][4] - 应有序推进行业规范化进程 构建良性供应链生态 [4]
零跑汽车推出“星夜服务”,延长营业时间带来多重利好
全景网· 2025-08-26 07:33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星夜服务将部分门店售后服务营业时间延长至夜间20:00 首批覆盖全国23个省37个城市 精准切中用户时间安排痛点 有望在多个维度重塑品牌竞争力 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思考 [1][3][4][5] 服务创新与用户需求 - 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日益庞大 上班族占据相当比例 工作日白天忙于工作难以抽身处理车辆问题 周末休息时间常被售后需求占用 [3] - 公司通过星夜服务将服务时间拓展至夜间 让车主下班后也能进店 例如当晚即可检查维修故障车辆 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提升生活效率与服务体验 满足用户不同时间段售后需求 [3] - 此举将人性化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直击用户时间荒问题 提升服务便捷性 [3] 市场竞争差异化 - 近半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品牌在产品技术价格促销等方面竞争激烈 公司星夜服务打出独特差异化组合拳 [4] - 当多数品牌售后仍遵循常规营业时间时 公司凭借夜间服务为车主提供额外保障 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4] - 差异化服务能提升现有用户品牌好感度 促使他们成为品牌忠实代言人 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4] -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吸引对售后服务便捷性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选择公司 提升品牌整体竞争力 为销量增长注入新动力 [4] 品牌建设与长期发展 - 星夜服务推出有助于公司塑造更具温度与亲和力的品牌形象 车主感受到品牌对其需求的深度关注与重视 品牌认同感显著增强 [5] - 良好品牌形象形成后在市场产生强大辐射效应 提高用户忠诚度减少流失率 为长期稳定销量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5] - 口碑不断传播使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吸引更多新用户加入 形成良性循环 助力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5] - 此举是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提升服务品质强化品牌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在行业加速洗牌背景下推动售后服务升级树立新标杆 推动整个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5]
零跑汽车、中创新航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
企查查· 2025-08-26 06:06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中凌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亿元 [1] - 公司由零跑汽车(09863 HK)和中创新航(03931 HK)共同持股 [1] 经营范围 - 业务涵盖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 [1] - 涉及电池制造与电池销售 [1] - 包括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