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证券(06030)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政策完善绿电直连收费标准 看好优势运营商与电力信息化服务商
智通财经· 2025-09-17 01:19
政策机制 -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 明确绿电直连项目需缴纳输配电费及系统运行费以承担供应保障成本[1] - 稳定供应保障费用包含两部分 输配电费按容(需)量电费加电量电价标准×平均负荷率×利用小时数×接入容量计算 系统运行费暂按下网电量缴纳[1] - 自发自用电量无需缴纳系统运行费用 下网电量不再单独缴纳系统备用费与输配电量电费[1] 项目经济性 - 绿电直连项目可通过减少线损和免缴系统运行费用节省0.012元/千瓦时和0.043元/千瓦时 但需承担专线建设及运维成本0.040元/千瓦时 最终净节省0.015元/千瓦时[2] - 用户负荷率高于省内平均水平可摊薄度电输配电费 负荷率超出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可节省度电成本0.06元/千瓦时[2] - 用户通过调节能力匹配负荷曲线与绿电出力曲线可降低接入公共电网容量 接入容量减少5个百分点可节省度电成本0.10元/千瓦时[2] 行业影响 - 具有高负荷率与强调节能力的绿电直连项目可通过压降输配电成本提升经济性 同时满足用户降碳和降本需求[1] - 对发电侧而言 项目能提供稳定电价水平、较好消纳形势与可观回报率 吸引运营商投资[1] - 建议关注优质资源获取能力强且运营能力突出的龙头新能源及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商 以及绿电入市受益的信息化服务商[1]
券商晨会精华 | 建材行业将进一步深化产业改革 在四个方向进一步突破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0:54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一度跌幅超过1%但最终收涨0.68% 深成指涨0.45% 沪指涨0.04%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34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640亿元 [1] - 机器人 互联网电商 物流板块涨幅居前 猪肉 有色金属 影视院线板块跌幅居前 [1] 防水材料行业 - 防水产品价格在反内卷背景下逐渐企稳 [1] - 防水行业集中度已明显提升 与开工端相关性较强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同比转正 企业拿地积极性恢复有望带动新开工好转 [1] 乙烯行业 - 中国乙烯仍处于扩张周期 海外产能面临加速退出压力 [2] - 2027年后乙烯有望迎来行业拐点 [2] - 政策严控新增总量及投放结构 重组老旧产能或加速拐点到来 [2] 建材行业改革 - 行业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 在结构优化 绿色化转型 数字化升级 国际化布局四个方向突破 [3] - 水泥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加速去产能 纳入碳交易市场推动供需结构优化 市场集中度向龙头聚拢 [3] - 高端玻纤产品需求因电子信息 新能源产业发展而增加 具备技术研发与规模优势的企业将受益 [3] 消费建材企业 - 龙头企业通过国内+海外双市场协同破局 国内推动反内卷重塑经营秩序 海外加速产能布局 [3] - 国际业务有望成为业绩增长重要增量来源 [3] - 企业盈利水平在行业秩序修复带动下逐步恢复 [3]
中信证券:企业拿地积极性逐渐恢复 当前时点推荐防水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0:53
核心观点 -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同比转正 需求拐点渐近 [1] - 防水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竞争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2][5] - 防水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具备弹性和空间 [3] - 防水材料是地产产业链早周期品种 与开工端直接相关 [4] - 行业价格战结束 产品价格企稳回升 龙头企业盈利拐点已现 [5][8] 行业需求趋势 - 2025Q1/Q2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分别为4236/5012万平 同比增长2.4%/2.3% [1] - 2025年1-7月样本企业拿地面积1617万平 同比增长39% [1] - 2024年新开工面积仅为2019年高点时的33% [1] - 2024年我国人均住宅新开工面积收缩至0.4平方米 存在超跌现象 [1] - 防水材料产量相较2021年高点下滑38% [4] 竞争格局变化 - 2021-24年房地产业/建筑业/家装业企业破产数量分别达1878/1085/440家 [2] - 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小企业生存空间减少 [2] - 北美商用屋面防水CR6达54% 显示行业理应具备高集中度 [5] - 龙头企业2025Q2收入同比降幅较Q1明显收窄 [5] 市场空间比较 - 2024年美国防水材料市场规模约140亿美元 人均市场需求288元 [4] - 目前我国人均防水市场需求仅为64元 存在显著提升空间 [4] 价格与盈利变化 - 2025年7月东方雨虹、科顺股份等主要企业陆续发布提价函 [5] - 防水材料价格拐点已现 行业结束价格战 [5][8] 估值与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10日 建材(中信)指数PB为1.3x 处于上市以来10%分位数 [3] - 装饰材料(中信)基金持仓比例0.13% 低于标配比例0.11个百分点 [3]
网龙(00777)获中国一线券商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 保持“买入”评级及16港元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0:53
核心观点 - 中信证券维持网龙买入评级并给予2025年目标价16港元 基于游戏业务增长 Mynd ai业务修复及AI领域进展的乐观预期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营收23 8亿元 剔除减值损失及一次性离职补偿后的经调整净利润达2 8亿元 [1] - 销售 管理 研发费用同比分别降低4 6% 14 0% 22 4% 优化显著 [1] - 1H25游戏及应用服务业务收入17 4亿元 毛利率高达86 2% 研发销售行政费用合计同比降低14 7% [1] 业务板块分析 - 游戏及应用服务业务2025年预测净利润6 9亿元 获9倍PE估值 对应市值61 9亿元 [2] - Mynd ai业务2025年预测营收17 2亿元 获0 7倍PS估值 对应公司持股部分估值9 0亿元 [2] - 公司2025年净现金20 7亿元 获0 5倍PS估值 对应估值10 4亿元 [2] 战略布局与进展 - 子公司创奇思与中科闻歌达成独家战略合作 在海外推广中国AI模型和应用 [3] - 投资的AI端侧设备企业成功推出新一代AI眼镜 实现消费级市场应用突破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 2027年EPS预测0 64 1 10 1 82港元 [2] - 采用分部估值法综合游戏 Mynd ai及净现金价值得出目标价 [2]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20:19
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 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明确现场检查要求 [2] - 保荐协议已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报备交易所 [2] - 督导职责涵盖公司治理、财务管理、资金往来、募集资金使用、高管访谈及舆情监控等八项具体工作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4,994.82万元,同比增长33.42%,主因光伏和半导体设备验收数量增长及订单转化 [12] - 光伏设备收入同比增长31.53%,半导体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7.17% [12] - 归母净利润19,236.06万元,同比上升348.95%,主因收入增长、费用降低及政府补助增加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170.27万元,同比收窄,因原材料备货充足减少现金支出 [13] 核心竞争力 - 技术路线以ALD为核心,具备原子层级薄膜厚度控制能力,应用于半导体、光伏及柔性电子等领域 [14] - 研发团队拥有顶级半导体公司经验,产业化应用中心提供定制化Demo设备线 [14][15] - 掌握十一项核心技术,半导体ALD设备为国产首台量产型High-k设备 [16] - 产品覆盖半导体、光伏及新兴领域,平台化布局平抑市场波动 [17] - 客户包括通威、隆基等光伏企业及多家国内主流半导体厂商 [18] - 提供非标定制化设备及驻厂技术服务 [19] 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因部分项目前期已产业化结项 [20] - 新增专利授权40项,累计218项;新增申请98项,累计710项 [21] 风险因素 - 核心竞争力风险:技术迭代可能使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3] - 经营风险包括新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季度业绩波动及订单履行风险 [4][5][6] - 财务风险涵盖存货跌价及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7][8] - 行业风险涉及下游半导体/光伏波动及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9][10] - 宏观风险包括供应链中断及贸易摩擦影响零部件供应 [11] - 知识产权争议风险可能引发纠纷 [1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西藏万海盈持股50.43%,实际控制人为王燕清家族 [22] - 董事、监事及高管无质押、冻结或减持情况 [22] 其他事项 - 无重大违规事项及需特别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12][23]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规定,保荐人将持续督促规范性 [21][22]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第二次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9:13
可转债发行概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总额179,743.20万元 发行数量1,797.432万张 每张面值100元[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78,026.23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1,716.97万元[3] - 债券简称"益丰转债" 代码"113682" 2024年3月27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3] 债券基本条款 - 债券期限为六年 自2024年3月4日至2030年3月3日[4] - 票面利率采用递增结构:第一年0.30% 第二年0.50% 第三年1.00% 第四年1.50% 第五年1.80% 第六年2.00%[6] - 每年付息一次 到期归还所有未转股的可转债本金和最后一年利息[7] - 初始转股价格为39.85元/股[13] 转股价格调整情况 - 因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 转股价格由39.85元/股调整为32.79元/股 2024年6月7日起生效[16] - 因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 转股价格由32.79元/股调整为32.54元/股 2024年10月15日起生效[16] - 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 转股价格由32.54元/股调整为32.14元/股 2025年6月18日起生效[17] - 因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 转股价格由32.14元/股调整为31.84元/股 2025年9月17日起生效[17][34] 特殊条款安排 - 转股期限自2024年9月8日起至2030年3月3日止[12] - 设置向下修正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85%时可触发修正[19] - 到期赎回价格为债券面值的110%(含最后利息)[23] - 有条件赎回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130% 或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触发[24] - 最后两个计息年度设置回售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70%时可回售[2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79,743.24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指定投资项目[29] - 募集资金到位前可使用自筹资金先期投入 到位后予以置换[30] - 募集资金存放于董事会指定的专项账户[30] 信用评级状况 - 主体信用等级为AA 可转债信用等级为AA 评级展望稳定[30] - 2025年6月25日跟踪评级报告维持AA信用等级[30]
基金代销格局生变,券商渠道借力ETF强势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3:17
行业整体规模 - 2025年上半年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0.2万亿元 环比增长7% [1][6] - 债券型基金保有规模5.06万亿元 环比增长8.05% 贡献非货基增量57% [6] -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5.89% [6] 渠道竞争格局 - 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位列非货基保有规模前三 [1] - 券商渠道非货基保有规模2.09万亿元 环比增长9.4% 增速领先各渠道 [8] - 银行渠道固收类产品规模22488亿元 主动权益产品规模18802亿元 占比保持领先 [17] - 第三方机构非货基保有规模3.56万亿元 环比增长8.9% [15] 产品结构分化 - 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4.57% [6] - 主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3.19万亿元 环比微增1.18% [6] - 券商渠道股票指数基金规模突破1.08万亿元 环比增长9.9% 占全市场55%份额 [8] - 银行渠道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2667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38.7% [17] 券商渠道优势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TOP20机构中券商占13家 [10] - 前五大机构分别为蚂蚁基金3910亿元、东方财富1438亿元、中信证券1223亿元、华泰证券1150亿元、国泰海通757亿元 [11][12] - ETF交易特性与券商平台高度匹配 券商在指数产品领域具绝对优势 [8] 增长驱动因素 - 第三方机构债基保有规模2.08万亿元 环比增11% 贡献前100家机构增量57% [16] - 券商渠道债基保有规模环比增16% 主动权益产品收缩至3278亿元 环比降3.5% [13] - 第三方渠道分化为"流量生态"与"机构业务"双引擎驱动模式 [16] 行业发展趋势 - 权益保有规模或成代销发展重心 场内ETF或迎发展机遇 [2] - 代销机构需在逆周期布局与顺周期销售间寻找新平衡点 [2] - 费率改革新规要求销售机构与投资者利益一致 促进行业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18]
又有多位“券商人”转投上市公司,涉及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1:20
券商从业人员转型趋势 - 2025年7月以来近20名券商人士转投上市公司担任要职 包括董秘 财务总监和证券事务代表等职位 [2] 转型董秘的案例 - 中信建投童宏杰担任戈碧迦董秘 曾为该公司北交所发行项目的保荐代表人 [3] - 申万宏源马伟担任长久物流董秘 曾从事承销保荐业务并担任毅兴智能IPO保荐代表人 [3] - 申万宏源赵睿担任ST金鸿董秘 曾从事承销保荐业务并担任保荐代表人 [4] - 广发证券李晓芳担任金达威董秘 曾担任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总监和保荐代表人 [4] 转型财务总监的案例 - 中信证券王巧巧担任宏微科技财务总监 2024年12月加入公司 8个月后晋升为财务总监 [5] - 国泰君安胡敬宝担任赛微微电财务总监 2024年12月加入公司担任董秘 7个月后转任财务总监 [6] 年轻投行人转型特点 - 90后投行人转型案例增多 包括1990年出生的赵睿 1991年出生的张津源和1992年出生的崔振 [7] - 这些年轻转型者均拥有券商投行部门工作经验 部分曾担任保荐代表人 [7] - 上市公司更看重投行经验 特别是同行业IPO项目经验 [7] 券商行业转型背景 - 2025年市场行情转暖 多数券商在半年报中取得较好业绩增长 [2] - 金融行业红利期消退 新人面临更大挑战 [8] - 券商人员转型方向多样化 包括上市公司任职 考公 创业和自媒体等 [8]
张家港行:接受中信证券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36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接受中信证券调研 由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陶鹰等人参与接待并回答投资者问题[1] 公司财务结构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占比75.14%[1]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非利息收入占比2.73%[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109亿元[2]
丛麟科技跌7.72% 2022年上市募资15.9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07:57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价收报25.71元人民币 较发行价59.76元下跌56.98% 处于破发状态 [1] - 总市值35.25亿元人民币 较上市初期大幅缩水 [1] - 2022年8月25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26,606,185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01% [1]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刘永泽和先卫国 [1] 募集资金情况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15.90亿元人民币 净额14.37亿元人民币 [1] - 较原计划募集资金20.30亿元少5.93亿元 完成率70.78% [1] - 原计划资金投向包括上海临港废物处理升级、阳信县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运城工业废物处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发行费用与分红情况 - 发行费用总计1.53亿元人民币 其中中信证券获得保荐承销费1.27亿元 [2] - 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1.064亿股为基数 每股派现2.8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98亿元 [2] -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3股 共计转增3192万股 分红后总股本增至1.38亿股 [2]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7月4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7月5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