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01211)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ADR统计|9月2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22:26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6404.18点,较香港收盘价26484.68点下跌80.50点,跌幅0.30% [1] - 当日最高价26430.39点,最低价26319.63点,振幅0.42% [1] - 成交量达6604.63万股,平均价格26375.01点 [1] 主要成分股价格变动 - 腾讯控股ADR报648.343港元,较港股650.000港元下跌1.657港元,跌幅0.25% [2][3] - 阿里巴巴ADR报170.695港元,较港股172.000港元下跌1.305港元,跌幅0.76% [3] - 汇丰控股ADR报107.287港元,较港股107.100港元上涨0.187港元,涨幅0.17% [2][3] - 建设银行ADR报7.261港元,较港股7.300港元下跌0.039港元,跌幅0.54% [3] - 小米集团ADR报59.114港元,较港股59.450港元下跌0.336港元,跌幅0.56% [3] 其他重要个股表现 - 网易ADR报234.854港元,较港股234.400港元上涨0.454港元,涨幅0.19% [3] - 美团ADR报101.870港元,较港股102.300港元下跌0.430港元,跌幅0.42% [3] - 京东集团ADR报136.852港元,较港股137.600港元下跌0.748港元,跌幅0.54% [3] - 快手ADR报75.294港元,较港股78.150港元下跌2.856港元,跌幅3.65% [3] - 比亚迪股份ADR报107.318港元,较港股108.200港元下跌0.882港元,跌幅0.82% [3]
中国汽车“出海”新范式
证券日报· 2025-09-25 17:42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登陆港股 标志资本市场关键突破 [1] - 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2025年突破600万辆 保持全球第一 [1] - 行业从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标准、供应链体系和商业模式输出 形成"出海舰队"模式 [1][5] 产业竞争力与市场表现 - 2024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429.2万辆 同比增长13.4% [3] - 同期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87.3% [3] - 在俄罗斯市场份额达50% 欧洲新车注册占比5.1% 南美洲份额6.7%且持续增长 [3] 技术领先与品牌转型 - 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和e平台3.0技术成为欧洲杯赞助商 展现技术实力 [2] - 荷兰市场反馈显示中国品牌快充速度与换电服务获消费者认可 [2] - 行业从燃油车时代代工模式转变为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引领者 [2] 多元化出海策略 - 吉利向马来西亚宝腾输出技术 助其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提升至25% [3] - 奇瑞在俄罗斯建立24小时道路救援 巴西推出"7天无理由退换" 海外用户复购率达42% [3] - 采用"反向合资"模式:零跑与Stellantis合资、大众助力小鹏、吉利投资雷诺巴西 [7] 产业链协同出海 - 泰国形成产业集群:20余个中国品牌带动电池企业投资超300亿泰铢 拓普集团投资3亿美元建厂 [5] - 匈牙利建立欧洲协同网络:比亚迪建厂后 宁德时代打造欧洲最大电池工厂 恩捷股份和华友钴业跟进布局 [6] - 安吉物流向多家车企开放海运服务 提升整体出口效率 [6] 全球供应链整合 -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服务奔驰、大众等全球品牌 [8] - 恩捷股份马来西亚工厂覆盖东南亚及日韩市场 [8] - 中国汽车产业链从单一产品输出升级为全球生态共建 [5][8]
新能源“家轿之王”上新:第二代秦PLUS限时6.98万元起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48
公司产品发布 - 比亚迪发布第二代秦PLUS新车型包括秦PLUS DM-i 128KM进取型、秦PLUS EV 420进取型和510KM进取型三个版本 加强紧凑型家轿市场布局 [2] - 全系车型推出国庆限时献礼价 起售价为6.98万元 以紧凑型轿车定位实现小型车价格 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显著价格竞争力 [2] - 新推出的DM-i 128KM进取型将纯电续航里程从55KM提升至128KM 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2.69L 并支持通过OTA升级优化油耗表现 [2] - 新车增加怀挡设计和星河米等新配色 所有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PLUS DM-i车型均可通过OTA获得油耗优化升级 [2] - 针对纯电车型加推420KM和510KM两款进取型 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 配备NFC钥匙、车载ETC、智能语音和VTOL移动电站等实用功能 [4] - 第二代秦PLUS上市半年已完成20项OTA推送 涵盖行车辅助、智能泊车和智能座舱等方面 [4] 市场表现与定位 - 秦PLUS长期月销量维持在3万辆水平 2023年和2024年获得家轿销量冠军 累计销量超过150万辆 [4] - 紧凑型家轿市场原由合资车型统治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发展逐渐被自主品牌占领 [4] - 自主品牌凭借相对领先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 以及快速的产品更新迭代 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4] 行业趋势 - 2025年1-8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占比61.9% 同比增长4% 插电混动占比29.3% 同比下滑3% 增程式占比8.8% 同比下滑1% [3] - 纯电动车型销量增长得益于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和价格竞争力提升 原本对纯电车型有忧虑的消费者开始转向购买 [3]
提前完成产业规划目标,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格局逐步清晰
第一财经· 2025-09-25 14:56
产业规划与目标达成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2年突破20% 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目标 2025年上半年达44.3% 有望提前十年实现2035年50%渗透率目标 [1] -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年)》 2025年渗透率目标超20% 2035年目标超50% [1] - 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2100万辆左右 销量占比由2024年40.9%提升至65% [4][6] 市场销量与增长态势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占全球销量70.5% [2]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4] -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首破100万辆 2021年销量331万辆同比增长183% 2024年产销量首破千万辆 [2] 技术路线与产品结构 - 2024年纯电动汽车销量771.9万辆占比60% 较2023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插电混动(含增程)销量514.1万辆占比40% 较2023年提升10.4个百分点 [6] - 预计2025年纯电市场份额降至50% 插混增至40% 增程式保持10% [4] - 插混车型增速跑赢大盘 PHEV增速明显高于BEV 预计2030年后BEV占比将逐步回升 [5][6] 竞争格局与产业集中度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逼近70% 打破合资品牌主导地位 比亚迪年销量达400万辆规模稳居国内盈利榜首 [2][3] -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集中度前3家为50% 前5家为62% 前10家为81% 前20家为97% [8] - 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比亚迪一家独大 广汽/长安/奇瑞/吉利/问界/理想等快速成长 [3][7] 产业链优势与技术输出 - 宁德时代自2017年起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 比亚迪市占率持续提升 [3] - 外资品牌开始采购中国技术方案 丰田与比亚迪/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开展技术合作 [3] -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出口量持续攀升 [4] 智能化与产业变革 - 智能驾驶成为主要卖点 城市NOA等高阶辅助驾驶迎来量产上车潮 智驾系统价格下探 [6] - 关键前沿技术将取得突破 包括全固态电池/线控底盘/AI大模型/超快充/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 [8] - 行业进入兼并重组阶段 新势力企业出现分化 威马/爱驰/赛麟/拜腾等陷入资不抵债 [7] 未来发展展望 - "十五五"期间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产销增速由高速转为快速 竞争加剧导致集中度提升 [4][8] - 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万辆 随后进入稳定增长期 2030年保有量达1亿-1.6亿辆 [4] - 出海成为必选项 企业需利用成熟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全球化竞争优势 [8]
比亚迪加码德国市场
格隆汇· 2025-09-25 14:23
公司业务拓展 - 比亚迪正在加大力度拓展德国市场 在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增聘高管以加强业务 [1] - 公司任命四位新高管以提振在德国的销售 [1] 高管任命详情 - Christian Lochner担任大客户经理 负责车队销售和经销商支持 曾供职于菲亚特克莱斯勒和三菱汽车 [1] - Birk Pfennig负责零售业务 曾在现代汽车和大众西雅特(Seat)品牌任职 [1]
比亚迪秦,限时降价1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9-25 12:31
产品上市与定价策略 - 比亚迪第二代秦PLUS正式上市 推出多个版本车型[1] - 第二代秦PLUS DM-i 55公里领先版限时优惠1万元 起售价降至6.98万元[2] - 第二代秦PLUS EV 420公里和510公里版本同步限时优惠1万元[3] 促销活动安排 - 所有限时优惠活动专门针对10月份设置[1] - 优惠措施覆盖混动和纯电两大产品系列[2][3]
比亚迪第二代秦PLUS多版本车型限时降价1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9-25 12:21
公司产品动态 - 比亚迪推出第二代秦PLUS车型并正式上市 [3] - 公司针对多个版本车型实施10月限时优惠活动 其中DM-i55公里领先版优惠1万元后起售价降至6.98万元 [3] - EV420公里和510公里版本同样享受1万元限时优惠 [3] 行业价格策略 - 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价格调整动向 主力车型起售价下探至7万元区间 [3] - 限时优惠策略显示行业促销力度加强 单车优惠幅度达1万元 [3]
比亚迪欧盟销量连续两月超越特斯拉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11:02
欧盟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变化 - 比亚迪8月在欧盟市场份额增至1.3% [2] - 特斯拉同期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2%降至1.2% [2] - 比亚迪连续第二个月在欧盟销量超越特斯拉 [2] 主要厂商销量表现对比 - 比亚迪8月销量同比飙升201.3% [2] - 特斯拉同期销量下降36.6% [2]
华为、比亚迪押注,上海跑出一家工业软件IPO,微软前员工任董事长
36氪· 2025-09-25 10:59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拥有全球最大且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 为工业软件市场提供巨大发展土壤 [1] - 2024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2940亿元 预计2029年增长至467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9.7% [1] - 中国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市场规模从2020年171亿元增长至2024年31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6.1% 预计2029年达62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 [13] - 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市场由海外巨头主导 但国内企业正快速崛起 受益于客户对自主可控性和本地化响应能力需求提升 [16]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为半导体、电力、电子、汽车、面板等11个行业提供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及经营管理软件解决方案 [4] - 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包括MES、EAP、YMS等数十种制造相关工业软件 辅以硬件及维保服务 [4] - 经营管理软件解决方案面向大型国央企 提供ERP、EAM等系统及定制化实施服务 [4] - 计划自研ERP软件以实现国产替代 [4] - 报告期内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超70% 经营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0.5%提升至28.6% [7]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营业收入从2022年1.81亿元增长至2024年5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2.83亿元 [9] - 毛利率存在波动:2022年42.4%、2023年44%、2024年39.6%、2025年上半年46.7% [9]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净亏损8091万元 2023年净利润2456.5万元 2024年净利润7383.2万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362.5万元 [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0.35亿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2.87亿元 周转天数从49天延长至158天 [7] - 2022年、2023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7100万元、8830万元、5840万元 [8]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研发开支占比持续下降:2022年30.3%、2023年18.5%、2024年12%、2025年上半年13.5% [10] - 研发投入金额保持增长:2022年5480万元、2023年5290万元、2024年6010万元、2025年上半年3820万元 [10] 客户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6月末客户数量达758家 覆盖全国前八大晶圆厂中的六家、前三大半导体硅片厂及前三大封测厂 [7] - 以2024年收入计 公司以1.5%市占率在中国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公司中排名第一 前十大参与者总市占率32.4% [16] - 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55%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35.6% [7] 股东结构与融资情况 - 管理层股东控制公司55.64%投票权 [2] - 股东包括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比亚迪、立昂微等知名企业 [2] - 2023年12月C+轮融资后估值63.83亿元 2025年6月股份转让协议测算估值56亿元 [2]
华为、比亚迪押注!上海跑出一家工业软件IPO,微软前员工任董事长
格隆汇APP· 2025-09-25 10:42
公司背景 - 公司位于上海 专注于工业软件领域 [2] - 公司董事长曾任职于微软 [2] 投资者与资本运作 - 公司获得华为和比亚迪的投资 [2] - 公司正在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