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香港交易所(00388):成交额支撑单季利润再创新高
国金证券· 2025-08-20 15: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实现营业收入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 - 25Q2归母净利润44.42亿港元,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9%,单季度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0/180/196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6%/9% [3] - 现价对应PE为33/31/29倍 [3] 业绩简评 - 1H25现货、衍生品、商品、数据及连接、公司项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2%/15%/8%/5%/28%,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8%/25%/11%/8%/9% [1] - 1H25交易及交易系统使用费、联交所上市费、结算及交收费、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市场数据费、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分别为49%/13%/48%/23%/6%/14%,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5%/6%/22%/5%/4%/20% [1] 经营分析 交易费 - 1H25联交所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2,228亿港元,同比增长122%;港股通、陆股通日均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96%、32% [2] - 1H25联交所股本证券交易费收入同比增长112%至25.56亿港元,陆股通交易费收入同比上升32%至2.86亿港元 [2] - 1H25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交易费同比大幅增长64%,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72% [2] - 1H25 LME交易费及LME Clear结算费分别同比增长6%/7%,收费交易合约日均成交量同比提高3% [2] 上市费 - 1H25港股一级市场显著回暖,联交所新上市公司44家,同比增加14家,IPO及再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16%/230% [2] - 宁德时代募资410亿港元,是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新股 [2] - 截至1H25末,处理中的IPO申请数量达207宗(vs2024年末的84宗) [2] - 1H25新上市衍生权证、牛熊证数量同比增长35%至20,222只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8,230/29,840/32,018百万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6%/7% [7]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3.48/14.22/15.43港元 [7] - 预计2025-2027年ROE为30.5%/30.7%/32.0% [7]
财经观察|沪深股通升高三成 互联互通笃行不怠
新华网· 2025-08-20 14:57
沪深港通成交表现 - 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人民币1713亿元 同比上升32% [1] - 港股通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110亿港元 是2024年上半年的近3倍 [1]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金额创历史新高 本月15日成交净买入358.76亿港元 [2] 南向资金流动特征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9500亿港元 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 [2] - 内地资本寻求多元化投资渠道带动离岸市场参与度提高 港股通占现货市场成交量23% [1] - 南向资金改变港股市场资金结构和参与者构成 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成为主要力量 [2] 香港交易所业绩表现 -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 [3]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 按年上升118% [3] - 上半年收入及溢利均创集团半年度历史新高 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1] 市场机制与发展前景 - 互联互通机制使内地投资者更便捷配置港股资产 港股低估值和高股息优势形成吸引力 [1] - 计划将人民币计价股票纳入港股通 深化香港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 [3] - 资金流入改善市场流动性 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逐步提升反映市场信心恢复 [2]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 - 欧美主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等国际资本增配港股资产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 港股通成交量扩大香港资本市场服务内地经济能力 促进双向开放 [2] - 优质A股企业选择赴港二次上市 借助香港市场拓展全球融资渠道 [2]
港交所突发,牛市旗手重磅预期催化?
证券时报· 2025-08-20 14:51
港交所交易机制改革 - 港交所正研究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借鉴纳斯达克2026年下半年实施计划[1][3] - 交易机制改革需待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推进[3] - 港交所技术系统2024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市场意见[3] 市场效率提升措施 - 香港证券市场8月4日起下调最低上落价位 股价10-20港元股票最小变动单位由0.02港元降至0.01港元[4] - 20-50港元股票最小变动单位由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 旨在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效率[4] - 联交所就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众持股量规定刊发咨询总结 开展进一步咨询[4] 券商板块表现与估值 - 香港证券ETF今年以来涨幅达64% 去年涨幅超过44%[1][6] - A股券商板块市净率1.66倍 处于2014年以来45%分位 港股券商市净率1.17倍处于70%分位[7] - 偏股主动基金对A股券商板块低配2.67% 对港股券商低配0.52%[7]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认为权益市场稳步向上 交易额 两融余额及产品发行规模持续提升[6] - 中金公司预计主要券商2025年A股平均股息率达2.3% 港股达3.0%[7] - 机构认为券商板块估值未明显高估 相对其他板块配置价值突出[6][7]
高盛交易台:做多中国持续,十万亿场外资金蠢蠢欲动
高盛· 2025-08-20 14:5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看好中国股市的长期上涨空间,特别是中小盘指数(如CSI1000)[8][11] - 建议通过结构化产品(如CSvP)以最小化初始溢价的方式参与市场[9] 核心观点 - 零售资金流动是推动中国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场外仍有大量闲置资金[2] - 上证综指收于3766点,创10年新高,消费板块领涨(中国白酒指数+3%,中国零售扩张指数+2.6%)[2] - 泡泡玛特因业绩超预期上涨12.5%,CEO宣布推出新产品“迷你Labubu”[3] - 高盛现金柜台数据显示A股市场为净买入最多市场,信息技术/工业/必需消费品领涨[5] -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22%配置于共同基金/股票,潜在流入资金超过10万亿元[12] 市场表现与流动性 - 上证综指约10%成分股和深证综指约8%成分股创52周新高,90%成分股交易价格高于50日移动平均线[11] - CSI1000和CSI500的散户持股比例分别为61%和51%,外资持股比例仅为2.5%和1.4%[18] - CSI1000融资交易规模达620亿美元(占市值3.5%),对市场情绪和流动性更敏感[18] 行业与板块分析 - 中小盘指数(如CSI1000)对高科技制造业敞口更高,科技硬件与软件和医疗保健分别占25%和12%[18] - 传统行业(金融、房地产、能源、公用事业)在CSI1000中权重仅约10%[18] - 推荐的投资篮子包括中国反内卷篮子、中国零售扩张篮子和中国国防篮子[10] 公司业绩亮点 - 周生生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83%,股价大涨27%[24] - 老铺黄金业绩超预期,股价上涨8.8%[24] - 港交所因IPO和交易量激增创利润纪录,股价上涨1.7%[24] - Sunny业绩超预期,股价上涨9.7%,引领硬件股走高[24]
香港交易所20250820
2025-08-20 14:49
**香港交易所 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战略分析** **涉及公司**: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1] 核心财务业绩 - **总收入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33%至141亿港元[3] - **税后利润**达85亿美元(约659亿港元),同比增长39%[3] - **每股收益**6.74美元(约52.3港元),同比增长39%[3] - **中期股息**每股6美元(约46.6港元),同比增长38%,派息比例占利润90%[3] 市场交易表现 **现金市场** - **日均成交额(ADT)**达2,400亿美元(约1.87万亿港元),为去年同期两倍以上[2][3] - **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3倍,占现金市场总成交量23%[2][10] - **北向ETF**日均成交额26亿元人民币,南向ETF日均成交额30亿港元[10] - **恶劣天气交易机制**启用后,现金市场单日成交额超200亿港元[5] **衍生品与商品市场** - **衍生品合约日均成交量**170万份,同比增长11%[2][5] - **美元人民币期货**日均成交量113,800张,同比增长44%;2月创历史新高129,800张[2][11] - **商品业务**交易量同比增长3%,持仓量同比增长14%[5] - **每周股票期权**日均成交量84,000张合约,占股票期权总交易量21%[21] IPO与融资活动 - **全球最大IPO市场**:44家公司上市,总筹资1,090亿港元,为2021年以来最佳半年度表现[2][6] - **跟进资金筹集**总额超2,400亿港元,创2021年以来最高记录[2][7] - **上市申请储备**:约200家公司已提交申请,IPO管线总计2,030家公司(含230家已提交)[6][15] 战略举措与创新 **产品与机制优化** - **最小价差降低计划**: - 10-20美元股票价差降低50%,20-50美元股票价差降低60%[3][12] - 覆盖300只股票(占成交量30%),实施后价差缩小22%,成交量增加25%[22] - **新交易品种**: - 推出北向互换通30年期互换交易[4] - 上市沙特阿拉伯ETF及全球首只单一韩国股票L&I产品[4] - **平台升级**:推出Orion衍生品平台以支持更长交易时间及更高抗压能力[22] **跨境合作与基础设施** - 与中央结算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支持固定收益及外汇市场发展[4][11] - 获批成为ENE仓储地点(7月投入使用)[4] - 将泰国证券交易所纳入认可交易所名单[4] **数字资产布局** - 允许加密货币挂钩ETF上市,研究稳定币在支付、清算及结算场景的应用[3][25] - 关注监管进展,优先评估风险与收益[25][26] 流动性提升措施 - 完成IPO定价发现机制咨询,优化上市吸引力[12] - 发布缩短结算周期讨论文件,强化市场效率[13] - 计划推出人民币柜台及重新连接机制,拓展内地零售投资者市场(中产阶级人口近5亿)[14] 成本管理与投资 - **营业费用**:上半年通过预算优化实现有效控制,预计下半年保持稳定[17] - **总部购置**:以63亿美元收购标志性资产(含3亿美元印花税),已支付26亿美元,外部投资组合回收60%(43亿美元)[16] - **净投资收益**:受高盛利率波动影响(隔夜利率上涨10倍),再投资收益率较低[20] 风险与展望 - **宏观挑战**:地缘政治及利率波动可能影响市场情绪[9][18] - **增长驱动**:中国经济乐观前景及人工智能创新支撑谨慎乐观预期[9] - **竞争定位**:与内地交易所互补,依托全球渠道吸引海外扩张企业[15] 社会责任 - 承诺投入2,500万港元支持香港照顾者慈善计划[8] - 加强社区参与以庆祝上市25周年[3][8] **注**:数据汇率换算按1美元≈7.75港元、1人民币≈1.08港元估算。
香港交易所(00388):交投热烈带动业绩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招商证券· 2025-08-20 14:3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价515港元,较当前股价441.2港元有17%上行空间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亿、181亿、195亿港元,同比增速27%、9%、7% [8][33] 财务表现 - **半年度业绩创新高**:25H1营业总收入141亿港元(同比+33%),归母净利润85亿港元(同比+39%),EBITDA 109亿港元(同比+43%),EBITDA利润率达79%(同比+6pct)[1][5] - **单季度增长强劲**:25Q2营业收入72亿港元(同比+33%,环比+5%),归母净利润44亿港元(同比+41%,环比+9%)[5] - **分部收入结构**:现货业务收入67亿港元(同比+62%,占比48%),衍生品收入35.5亿港元(同比+15%),商品收入15.1亿港元(同比+8%)[5] 业务亮点 - **现货市场**:联交所日均成交额(ADT)2228亿港元(同比+122%),北向通ADT 1713亿人民币(同比+32%),南向通ADT 1110亿港元(为24H1的近3倍)[5][29] - **一级市场**:25H1新股募资1094亿港元(为24H1的8倍),再融资超2400亿港元;处理中IPO申请207宗(较24年底+146%)[8] - **衍生品与商品**:衍生权证及牛熊证ADT 174亿港元(同比+72%),LME金属合约ADV 71.5万手(同比+3%,Q2达73.3万手创14年来新高)[8] 投资收益与估值 - **投资收益增长**:25H1投资收益28.8亿港元(同比+14%),其中保证金投资净额18.3亿港元(同比+13%),公司资金收益率5.73%(同比+0.4pct)[5] - **财务预测**:2025E营业总收入278.1亿港元(同比+24%),每股收益13.08港元,对应PE 22.23倍 [7][33]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12个月绝对涨幅95%,显著跑赢恒生指数(相对表现+52%)[4] - **股东结构**:摩根大通为主要股东,持股比例6.8756% [2]
香港交易所(00388):成交量创多项单日记录,半年度业绩创历史新高
东吴证券· 2025-08-20 13: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香港交易所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32.1x/29.0x/26.9x [1][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1亿港元 同比增长33% 归母净利润85亿港元 同比增长39% 均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7] - 第二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72亿港元 环比增长5% 归母净利润44亿港元 环比增长9% [7] - 2025年上半年ROE为15.4% 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7] - 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额达2230亿港元 同比大幅增长122% [7] 分部业务表现 **现货市场分部** - 收入67亿港元 同比增长62% 占总收入比重48% [7] - 沪深港通南向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 同比增长196% 北向日均成交额171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 [7]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交易额45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 [7] - IPO发行44家 同比增加15家 总融资额1094亿港元 同比增长716% [7] **衍生品市场分部** - 收入36亿港元 同比增长15% [7] - 衍生产品日均成交合约张数达170万张 同比增长11% 创半年历史新高 [7] - 权证及牛熊证日均交易额170亿元 同比增长72% 交易总数增长44% [7] - 新上市权证数量增长24% 牛熊证数量增长39% [7] **商品及数据服务分部** - 商品分部收入15亿港元 同比增长8% LME收费交易日均成交总额同比增长4% [7] - 数据及连接分部收入11亿港元 同比增长5% 主要因领航星/中华通中央交易网关用量增加 [7] **公司项目与投资** - 公司项目收入12亿港元 同比增长28% [7] - 内部投资收益10亿港元 同比增长16% 年化投资净回报率5.73%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7] - 平均资金余额增长8%至364亿港元 [7][1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77.85亿/305.24亿/329.70亿港元 同比增长24.18%/9.86%/8.01% [1]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19亿/192.62亿/207.88亿港元 同比增长33.48%/10.58%/7.92% [1][7]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3.74港元 2027年升至16.40港元 [1] 市场与估值指标 - 当前市净率9.83倍 每股净资产44.89港元 [5][6] - 港股流通市值5593.70亿港元 总股本12.68亿股 [5][6] - 较国际交易所估值溢价显著 2025年PE估值32.1x 高于纳斯达克(30.2x)及洲际交易所(27.5x) [1][17] 关键业务假设 - 预计2025年联交所日均成交额2300亿港元 同比增长75% [16] - 港股通成交额预计2015.7亿港元 同比增长70% [16] - 主板IPO数量预计78家 股本证券集资总额预计4886亿港元 [16]
港交所重磅发声,事关24小时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8-20 13:4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上升33%,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上升39%,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达半年度新高,较2024年上半年翻倍 [1] - 业绩增长归因于市场显著回暖、多元化策略及战略发展成效 [1] IPO市场态势 - 上半年完成超50单IPO,融资额接近170亿美元,位列全球IPO排名第一 [2] - IPO等待名单强劲,超230家公司已递表申请上市 [2][4] - 与内地交易所形成互补错位发展关系,支持有出海计划企业通过特殊平台融资 [2][3] 投资者结构多元化 - 投资者来源包括本地资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资本,外资参与度较高 [4] - 基石投资者中吸引全球长线投资基金,美元资产重新关注亚洲及中国市场 [4] - 交易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及产品组合,以捕捉全球资产配置调整机遇 [4] 科技企业上市机制 - 科技专线推出后新增50家18A及18C公司申请 [5] - 允许未盈利科技公司以保密方式递交申请,保护研发阶段敏感信息 [5] - 招股阶段仍要求充分披露信息,确保投资者有足够时间评估公司风险与亮点 [5] 交易制度优化方向 - 研究24小时交易可能性,需平衡市场可及性、操作风险及成本 [6] - 近年已优化互联互通交易日历及恶劣天气交易安排 [6] - 结算周期调整(如T+1)需对标竞争交易所,并投入必要资本性开支 [6]
8月20日重要资讯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3:40
政策与监管动态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卫生健康部门将协助办理免税申报 [1] - 外交部呼吁中美按照元首共识通过经贸磋商机制在平等尊重基础上争取积极成果 [1] - 证监会表示中国已上市131个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 其中工业品占比64% 将持续丰富产品供给以满足风险管理需求 [1] 交易所与金融市场 - 港交所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2] - 港交所正研究延长交易时间 参考纳斯达克拟2026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强调审慎渐进原则 [2] - 重庆市政府计划到2027年实现科技贷款余额1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 [2] - 新西兰央行下调官方现金利率25个基点至3.0% 为三年来最低水平 [3] 企业财务表现 - 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77%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 [5] - 伟测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831.03% [11] 企业战略与资本运作 - 天味食品正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3] - 百邦科技子公司与苹果公司续签授权服务供应商协议 [15] - 万通发展披露数渡科技的PCIe5.0交换芯片有望2025年底开始批量供货 [14] 市场传闻与澄清 - 字节跳动辟谣与芯原股份存在AI芯片相关合作 [4] - 芯原股份声明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信息 [6] - 科森科技澄清不生产AI眼镜及AI眼镜结构件 [7] - 云南锗业表示暂无6英寸磷化铟晶片规模化量产计划 [12] - 园林股份说明控股子公司仅参股云针科技15%股权 [8] 风险提示与交易状态 - 欧林生物提示股价累计涨幅较大 可能存在短期市场过热风险 [9] - *ST亚振完成股票交易停牌核查 将于8月21日复牌 [10]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新华网· 2025-08-20 13:2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 按年大幅上升118% [1] - 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3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184% [1] 市场交易表现 - 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成交额均创历年半年度新高 [1] - 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按年上升3% 同步创下新高 [1] - 新股市场集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为2024年同期的八倍多 [1] 战略发展进展 - 正在处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请达207宗 较2024年底84宗增长超两倍 [1] - 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 [2] - 将落实优化IPO定价新规 推出下调证券交易最低上落价位第一阶段措施 [2] 管理层展望 - 主席唐家成确认战略方向取得显著进展 对前景充满信心 [1] - 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将推进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新措施 [2] - 公司致力于巩固作为连接国家与世界重要桥梁的角色定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