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德勤:港交所料登顶今年全球新股融资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4:10
香港新股市场表现 - 港交所预计以1823亿港元融资额登顶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股融资榜 超越纽交所1256亿港元和纳斯达克1146亿港元 [1] - 香港新股融资额较去年同期556亿港元大幅上升228% 主要因海外资金持续流入推动股市成交及估值回升 [1] - 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及简化A股上市公司申请程序 促使超大型和大型新股云集香港市场 [1] 香港市场展望 - 美联储降息预期将带动更多资金流入香港股市 港交所仍有超过5只潜在超大型新股融资 [1] - 香港预计稳守2025年全球新股融资榜冠军地位 [1] A股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市场78只新股融资771亿元人民币 新股数量和融资额同比分别增长13%和61% [1] - 监管机构推动新"国九条"及"1+N"系列政策落地 促使市场呈现稳步发展趋势 [2] A股行业热点 - 科技及新能源行业公司持续成为A股新股热点 受国家政策支持及重视 [2]
德勤预计今年香港将稳坐全球新股融资榜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3:47
全球新股融资排名 - 香港交易所以新股融资额计算继续夺得全球冠军 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八[1] A股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市场有78只新股上市融资771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69只新股融资478亿元 新股数量增加13% 融资总额增长61%[2] - 创业板以新股数量领先 上海主板新股融资总额为多个板块中最多[2] - 上交所25只新股融资454亿元 深交所38只新股融资269亿元 北京证券交易所15只新股融资48亿元[2] - 科技 新能源等行业公司继续成为A股新股热点 因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行业[1] 香港新股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香港有66只新股上市融资1,82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45只新股融资556亿港元 新股数量增加47% 融资额上升228%[2] - 包括6只超大型新股上市 其中5只为A+H新股 1宗从A+H上市公司分拆项目 另有4只大型新股包括1只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的中概股[2] - 目前港交所处理超过230宗上市申请 并有超过5宗超大型规模融资包括A+H项目[3] 市场展望与驱动因素 - 预计香港全年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融资2,500亿至2,800亿港元[3] - A+H新股为主导 医疗医药公司 特专科技公司和消费板块公司成为市场亮点[3] - 美联储降息周期推动更多海外资金流入香港股市 为超大型新股发行提供资金流动性和估值环境支持[1][3] - 内地监管机构推动新"国九条"及"1+N"系列政策落地 促进A股市场稳步发展[1]
台风逼近!香港挂出“八号风球”,港交所:正常交易!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2:12
恶劣天气交易安排 - 香港交易所宣布在八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黑色暴雨警告或极端情况警告生效期间,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包括沪深港通)将维持正常交易[4] - "打风不停市"政策自2024年9月23日实施至今已满一周年,经过多次实践后运作大致畅顺[3]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已启动协调中心,确保金融市场各个环节在极端情况下畅顺运作[3] 市场参与者准备要求 - 证券经纪商需确保银行服务及电子转账限额足够应付日常运作,并与客户清晰交代恶劣天气交易日服务内容[5] - 投资者应熟悉电子交易平台及转账渠道,并了解经纪商在恶劣天气交易日提供的服务范围[6] - 证券经纪商或银行员工需熟习远程连接公司系统及香港交易所系统,并与雇主商讨恶劣天气下的工作安排[7] 运营保障措施 - 香港交易所建议市场参与者尽早作出运营及人力资源调配,参考既定恶劣天气交易运作安排[4] - 证券经纪商需检视现有营运流程、营运持续计划及远程工作系统,与员工就工作安排达成共识[5] - 香港财经事务科与各金融监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密切监察市况并作动态评估[3]
台风逼近!香港挂出“八号风球”,港交所:正常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9-23 11:59
恶劣天气交易安排 - 港交所在八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期间维持正常交易 包括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 [5] - 恶劣天气交易安排自2023年9月23日实施已满一周年 市场运作大致畅顺并积累一定经验 [4]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启动协调中心 确保金融市场在极端情况下各个环节畅顺运作 [4] 市场参与者准备要求 - 证券经纪商需确保银行服务及电子转账限额足够 检视营运流程和远程工作系统 并与客户明确服务范围 [6] - 投资者应熟悉电子交易平台及转账渠道 了解恶劣天气下的服务内容 [7] - 员工需掌握远程连接公司及港交所系统的能力 并与雇主协商工作安排 [8] 监管与协调机制 - 财经事务科与金融监管机构及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 动态评估天气对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 [4] - 港交所呼吁市场参与者提前调配人力资源和运营资源 以支持市场平稳运作 [5] - 港交所将密切监察情况 并在需要时发布公告提供最新消息 [4]
德勤:预计港交所前三季度新股融资1823亿港元 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北京商报· 2025-09-23 11:27
全球IPO市场排名 - 港交所以1823亿港元融资额位列全球第一 纽交所以及纳斯达克分列第二和第三 [2] -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排名第四 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八 [2] 香港新股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港股市场新股数量达66只 较去年同期45只增长47% 融资额1823亿港元同比上升228% [2] - 超大型新股包括5只"A+H"新股及1宗分拆上市项目 另有4只大型新股上市 含1只同股不同权中概股 [2] - 国际资金回流香港市场 流动性显著改善 市场估值稳步回升 [2] - 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 [2] 全年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港交所将超80只新股上市 融资2500亿至2800亿港元 [3] - 年底前预计最少5只超大型新股上市 [3]
许正宇:大湾区内碳市场有序健康联动 一直重视并积极推动大湾区内碳市场合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1:20
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合作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欢迎港交所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深圳绿色交易所及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1] - 合作备忘录推动知识交流与分享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碳市场和绿色金融生态圈发展的合作[1] - 此合作备忘录为大湾区内碳交易所之间的首份四方协议标志着大湾区内碳市场有序健康联动发展迈向更高台阶[1] 香港政府政策支持 -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未来会加强与大湾区碳市场的试点合作共建区内碳市场生态圈[1] - 港交所与多个大湾区碳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展示香港政府和港交所继续积极推动与内地碳市场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决心[1] - 合作旨在巩固香港作为区内领先可持续金融中心的地位[1]
德勤:预计港交所前三季度新股融资1823亿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1:20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有66只新股上市,融资1823亿港元,成为全球IPO融资额第一大交易所[1] - 港股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45只增加47%,融资额从556亿港元上升228%[1] - 预计2025年全年港交所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融资2500-2800亿港元[2] 市场驱动因素 - 国际资金回流香港导致流动性显著改善,市场估值稳步回升[1] - 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及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1] - 海外资金持续流入大幅推动香港股市成交,使估值继续回升[2] 新股结构特征 - 前三季度出现6只超大型新股,包括5只"A+H"新股及1宗从"A+H"上市公司分拆上市项目[1] - 另有4只大型新股上市,包括1只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的中概股[1] - 预计年底前另有最少5只超大型新股上市[2] 全球交易所排名 - 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分列全球IPO融资额第二、第三位[1] -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排名第四,上交所排名第五,深交所排名第八[1]
德勤:预计港交所前三季度新股融资1823亿港元,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北京商报· 2025-09-23 11:08
全球IPO市场排名 - 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以66只新股融资1823亿港元位列全球IPO融资额第一[1] - 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分列第二和第三位[1] -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排名第四 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八[1] 香港新股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港股新股数量达66只较去年同期45只增长47%[1] - 融资额18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56亿港元上升228%[1] - 包含6只超大型新股(5只"A+H"新股及1宗分拆上市项目)和4只大型新股[1] 市场驱动因素 - 国际资金回流香港导致流动性显著改善和市场估值稳步回升[1] - 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及优化新上市审批流程[1] - 海外资金持续流入推动股市成交和估值回升[2] 年度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港交所将超80只新股上市[2] - 全年融资规模预计达2500亿至2800亿港元[2] - 年底前预计最少还有5只超大型新股上市[2]
香港天文台挂8号风球、最快11时改发更高风球 港交所:交易如常
格隆汇APP· 2025-09-23 10:32
香港金融市场运作保障措施 - 香港天文台评估在今晚11时至明日凌晨3时之间可能改发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 - 港交所重申交易如常进行[1]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已启动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辖下协调中心 确保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金融市场各个环节畅顺运作[1]
港交易所签订合作备忘录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09:32
合作主体与形式 - 香港交易所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深圳绿色交易所 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 [1] - 四家交易所将探索碳市场及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机遇 [1] 合作目标与内容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及绿色金融生态圈的发展 [1] - 促进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以提升专业能力 [1] - 推动区域碳市场深化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