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9月2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23:35
南向资金净流入排名 - 腾讯控股净流入26.42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入比22.29% 收盘价648.5港元上涨2.05% [1][2] - 山高控股净流入8.89亿港元位列第二 净流入比15.17% 收盘价5.01港元下跌6% [1][2] - 中芯国际净流入6.84亿港元位列第三 净流入比6% 收盘价76.75港元上涨5.72% [1][2] - 中国移动净流入5.11亿港元位列第四 净流入比36.93% 收盘价85.7港元上涨0.65% [2] - 中国海洋石油净流入1.98亿港元位列第五 净流入比21.21% 收盘价19.07港元上涨0.85% [2] 南向资金净流出排名 - 香港交易所净流出3.51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比15.57% 收盘价438.2港元上涨0.18% [1][2] - 中兴通讯净流出2.99亿港元位列第二 净流出比19.48% 收盘价33.78港元下跌0.18% [1][2] - 中国生物制药净流出2.1亿港元位列第三 净流出比20.25% 收盘价8港元下跌1.72% [1][2] - 中国电信净流出1.98亿港元位列第四 净流出比35.91% 收盘价5.36港元下跌0.74% [2][3] - 中国联通净流出1.07亿港元位列第五 净流出比41.9% 收盘价9.11港元下跌0.55% [2][3] 净流入比排名 - 伟禄集团净流入比68.77%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入2171.94万港元 收盘价12.33港元下跌0.4% [1][2] -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净流入比62.76%位列第二 净流入5745.58万港元 收盘价9.43港元上涨1.73% [1][2] - 中国国航净流入比54.19%位列第三 净流入7787.9万港元 收盘价5.53港元上涨1.47% [1][2][3] - 中国移动净流入比36.93%位列第七 净流入5.11亿港元 收盘价85.7港元上涨0.65% [2][3] 净流出比排名 - 广深铁路股份净流出比50.24%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635.86万港元 收盘价2.55港元持平 [1][3] - 中国联通净流出比41.9%位列第二 净流出1.07亿港元 收盘价9.11港元下跌0.55% [1][3] - 中国电信净流出比35.91%位列第三 净流出1.98亿港元 收盘价5.36港元下跌0.74% [1][3] - 电能实业净流出比28.52%位列第八 净流出4855.33万港元 收盘价50.5港元下跌0.1% [2][3]
【锋行链盟】港交所分拆子公司上市核心要点
搜狐财经· 2025-09-27 16:19
监管框架 - 分拆需严格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GL15)要求 [2] - 分拆后母公司需保留足够业务运作及资产 维持上市地位 通常要求母公司剩余业务市值不低于分拆前总市值的10% [2] - 子公司业务需与母公司明显区分 避免同业竞争 管理层及财务需独立 [2] - 母公司股东需通过实物分派或现金方式获得公平对待 通常享有优先认购权 [2] - 需向联交所提交详细分拆方案 经上市委员会审批后方可推进 [2] 战略动机 - 释放子公司估值溢价 金融科技及数据服务等业务在合并报表中可能被低估 [2] - 拓宽子公司独立融资渠道 支持技术投入或业务扩张 [2] - 分拆后母公司可更专注证券及衍生品交易等核心业务 [2] - 子公司独立后可优化股权激励机制 提升团队积极性 [2] - 案例显示曾探讨分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或数据业务 [2] 结构设计 - 需明确业务边界 技术系统及客户资源需独立运营 避免利益冲突 [2] - 资产与负债剥离需清晰界定知识产权及客户合约等 避免法律纠纷 [2] - 母公司通常保留50%以上控制权 或引入科技公司等战略投资者提升估值 [5] - 需确保供应链中采购及清算等后台操作独立 符合反洗钱等合规要求 [2] 财务影响 - 母公司剥离资产可能减少合并报表收入及利润 但释放商誉或投资账面值 [5] - 子公司分派股息或股权出售可补充母公司现金流 [5] - 市场将重新评估母公司控股平台价值 叠加子公司独立估值产生加总效应 [5] - 子公司独立后可按科技股PS倍数等行业逻辑定价 融资规模取决于业务成长性 [5] 市场影响 - 分拆公告初期母公司股价可能因价值重估上涨 若协同性担忧或短期承压 [5] - 子公司上市表现强劲可提振母公司市场形象 [5] - 需关注市场对双上市主体的估值反馈 [4] 风险挑战 - 涉及数据安全等敏感领域可能面临香港证监会等跨境监管审查 [5] - 分拆后技术及客户资源共享受限 可能增加运营成本 [5] - 新兴金融科技业务可能面临市场理解不足导致的估值低于预期风险 [5] - 部分股东可能因协同效应削弱反对分拆 需通过沟通调整方案 [5]
【锋行链盟】港交所SPAC上市核心要点
搜狐财经· 2025-09-27 16:19
发起人资格与责任 - 至少需1名发起人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第6类或第9类牌照 或为符合资格的资深人士[6] - 发起人需披露背景 专业经验及过往业绩以确保具备推动并购的能力[6] - 发起人需以自有资金认购至少10%的SPAC股份以绑定投资者利益[6] - 存在重大监管违规或破产记录的发起人可能被港交所拒绝[6] SPAC上市条件 - SPAC上市时市值至少需达10亿港元[6] - 每股发行价不低于10港元以防止低价发行稀释投资者权益[6] - 公众持股比例至少25%且公众股东至少30名[6] - 允许专业投资者参与 散户需通过专业投资者渠道认购[6] 募集资金与资金托管 - IPO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须全额存入独立信托账户[4] - 资金仅可用于收购目标公司 支付并购相关费用或回购股份[4] - 禁止用于投资 借贷或其他非并购用途[4] - 信托账户由独立受托人管理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6] 并购交易要求 - 被并购的继承公司需符合港交所主板上市要求[6] - 需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对目标公司进行估值并披露方法及假设[7] - 并购交易需经SPAC股东特别决议通过至少75%赞成票且反对票不超过10%[7] - 关联发起人需回避投票[7] 股东权利保护 - 不同意并购的股东可要求SPAC以信托账户现金按比例赎回股份[9] - 赎回价格不低于发行价[9] - 发起人股份 权证等权益在并购后需设定摊薄上限如最多稀释至20%[9] 时间限制与失败处理 - SPAC需在上市后24个月内完成并购可申请延长一次最长6个月总期限30个月[8] - 若超期未完成SPAC须清盘并返还投资者本金加利息[8] - 未能完成并购的SPAC需在期限届满后1个月内启动清盘[8] 信息披露与监管 - SPAC需定期披露资金使用情况 并购进展及潜在风险[10] - 并购完成后继承公司需履行主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10] - 港交所对SPAC全周期监管重点关注发起人资质 资金安全及并购公平性[10]
“打风不停市”满一年 留宿配套没跟上?
南方都市报· 2025-09-27 03:04
恶劣天气下香港金融市场运作安排 - 香港资本市场首次在十号风球下维持交易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期间市场保持正常运作 创造了香港金融新历史[3] - 打风不停市政策实施一周年 过去12个月香港资本市场在多次台风期间维持稳定交易 衔接全球市场增强竞争力[3] - 港交所在台风下继续维持正常交易 金融机构需调配人力及营运资源启动恶劣天气交易安排[5] 金融机构运营保障措施 - 券商总行前线客服 提款与存款部门 资讯科技部 会计部 交收部等员工需返回公司确保客户互联网交易渠道畅通[4] - 金融从业者采用远程居家工作方式 部分交易员行政人员选择留在公司现场或附近酒店工作应对突发情况[10] - 中环金钟区域酒店预订量供不应求 金融机构为员工租用酒店作为工作场地产生额外运营成本[10] 市场交易表现与影响 - 9月24日十号风球期间港股大市成交量达2888亿港元 三大指数上升1%至2%不等[8] - 市场成功吸收科技巨头AI投资动向 海外资金重建仓中国科技股 国产AI芯片研制进展等利好并拉动股价走势[8] - 恶劣天气交易安排使港股能承接内地南下资金 保持与全球市场联动[8]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响应 - 特区政府开放50个临时庇护中心(较以往更多) 期间约900人入住[6] - 截至9月24日下午5时共处理143宗人员被困升降机报告 454宗自动火警报告 61名市民转移安置[6] - 屯门 蓝巴勒海峡等6处公众货物装卸区于9月25日重新开放 部分康乐设施因损毁暂停使用[7] 政府协调与支持机制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管理协调中心确保金融市场各环节畅顺运作 动态评估天气对市场影响[4] - 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24小时运作 督导恢复铁路及巴士服务保障主干道畅通[7] - 建议研究通过政府补贴或保险工具降低企业酒店租用成本 分散后台办公室缓解核心区域压力[11]
智通ADR统计|9月2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00:06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6253.57点,较前日上涨125.37点,涨幅0.48% [1] - 当日最高价26319.20点,最低价26156.64点,振幅0.62% [1] - 成交量6371.09万股,平均价26237.92点 [1] 大型蓝筹股表现 - 汇丰控股ADR报108.633港元,较港股收市涨1.081% [2][3] - 腾讯控股ADR报648.733港元,较港股收市涨0.73% [2][3] - 建设银行ADR报7.375港元,较港股微跌0.07% [3] - 工商银行ADR报5.691港元,较港股下跌0.16% [3] 科技股ADR表现 - 阿里巴巴ADR报167.172港元,较港股上涨0.40% [3] - 小米集团ADR报55.234港元,较港股上涨1.07% [3] - 美团ADR报101.134港元,较港股上涨0.53% [3] - 京东集团ADR报134.196港元,较港股上涨1.28% [3] - 百度ADR报127.720港元,较港股下跌1.07% [3] 金融股ADR表现 - 友邦保险ADR报71.922港元,较港股上涨0.31% [3] - 中国平安ADR报52.356港元,较港股微跌0.08% [3] - 中银香港ADR报36.533港元,较港股下跌0.51% [3] - 香港交易所ADR报431.763港元,较港股上涨0.36% [3] 其他重点个股表现 - 网易ADR报229.682港元,较港股下跌0.31% [3] - 携程集团ADR报590.620港元,较港股上涨1.39% [3] - 泡泡玛特ADR报267.070港元,较港股上涨0.40% [3] - 比亚迪股份ADR报106.268港元,较港股下跌0.22% [3] - 中信股份ADR报10.979港元,较港股下跌1.62% [3]
花旗集团在香港交易所的持股比例于9月22日从5.02%降至4.9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9:16
公司持股变动 - 花旗集团在香港交易所持股比例由5.02%降至4.99% [1] - 持股变动发生于9月22日,数据由香港交易所于9月26日披露 [1]
香港交易所:没收未领取的2019 度第一次中期股息

智通财经· 2025-09-26 08:42
公司财务事件 - 香港交易所于2025年8月8日宣布没收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未领取部分 [1] - 没收股息涉及2019年9月26日派付每股3.72港元中未被领取的部分 [1] - 没收总金额达1868.65万港元并复归公司所有 [1] 股息处理规则 - 根据《组织章程细则》对超过五年未领取股息实施没收程序 [1] - 没收时点为2025年9月26日(派付日后满五年) [1] - 该次没收针对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特定批次 [1]
香港交易所(00388):没收未领取的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8:41
股息没收事件 - 香港交易所宣布没收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未领取股息 每股金额为3.72港元[1] - 没收股息总金额为1868.65万港元 该款项已复归香港交易所[1] - 没收依据为《组织章程细则》 涉及2019年9月26日派付但截至2025年9月26日仍未领取的股息[1]
香港交易所(00388.HK):没收未领取的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

格隆汇· 2025-09-26 08:39
股息没收事件 - 香港交易所宣布没收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未领取股息 每股3.72港元于2025年9月26日被没收并复归公司 [1] - 未领取股息总额为18,686,498.56港元 涉及2019年9月26日派付的股息 [1] - 没收依据为《组织章程细则》规定 股息派付六年后仍未领取则予以没收 [1]
香港交易所(00388) - 没收未领取的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

2025-09-26 08:30
股息情况 - 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3.72港元,2025年9月26日未领取将被没收[2] - 未领取的该期股息18,686,498.56港元于2025年9月26日被没收复归公司[2]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有1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