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交易所(00388)
icon
搜索文档
【早报】育儿补贴,免征个税;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财联社· 2025-08-20 23:09
宏观政策 - 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 [2]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2] - 国办转发财政部指导意见,提出地方政府要优先实施具有一定收益的项目,持续保障项目建成完工 [2] 生物医药行业 - 广西启动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2025-2027年将为近96万名适龄女生提供免费接种 [7] - 国家药监局对三家化妆品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发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责令暂停生产 [7] 金融行业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提出并购贷款不得用于置换已获得的并购贷款,控制型并购贷款占比不得高于70%,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十年 [4] -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表示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在借鉴国际同业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4][6] 科技与AI行业 - 字节跳动辟谣与芯原股份并无AI芯片相关合作 [1][10] - 淘宝测试"AI万能搜"新功能,以口语化交互为核心竞争力,提供多维"答案报告" [19] - 智谱发布AutoGLM 2.0,能够在多种设备和场景中运行,将AI能力下沉至终端设备已成为行业共识 [20] - Canalys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端侧模型的精简和芯片算力升级助推AI手机向中端价位段渗透 [20] 商业航天 - 广东省印发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聚焦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新一代低成本卫星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17] - 赛迪智库预测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将突破2.5万亿元,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持续加速 [17] 消费与娱乐 - "谷子经济"迅猛发展,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其中"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 [18] - 2025年暑期档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动画电影的非票房收入成为拉动"电影+"经济的关键 [18] 公司业绩 - 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70% [5][9] - 伟测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31% [8] - 恒瑞医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67%,拟以10-20亿元回购公司A股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8] - 百度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27亿元,核心净利润增长35%超预期 [16] 公司动态 - 天味食品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0] - 云南锗业公告目前并无6英寸磷化铟晶片规模化量产的具体计划 [10] - 万通发展公告数渡科技的PCIe5.0交换芯片有望于2025年底逐步开始批量供货 [11] - 东方锆业董事长拟减持不超过131.5万股 [12] - 胜宏科技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 [12]
智通ADR统计 | 8月2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22:43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5135.31点,较前日下跌30.63点,跌幅0.12% [1] - 当日最高价25193.11点,最低价25028.31点,振幅0.66% [1] - 成交量4349.5万股,平均价25110.71 [1] 大型蓝筹股表现 - 汇丰控股ADR报102.118港元,较港股收市上涨2.63% [2] - 腾讯控股ADR报591.523港元,较港股收市上涨0.17% [2] 成分股价格变动 - 泡泡玛特港股大涨12.54%至316港元,ADR溢价2.338港元 [3] - 百济神州港股下跌3.05%至184.3港元,但ADR溢价1.583港元 [3] - 快手-W港股下跌2.84%至71.9港元,ADR折价5.498港元 [3] - 建设银行港股上涨0.52%至7.75港元,ADR价格基本持平 [3] - 香港交易所港股上涨1.71%至441.2港元,ADR价格基本持平 [3] 金融板块表现 - 汇丰控股港股上涨0.45%至99.5港元 [3] - 中国平安港股上涨0.87%至57.8港元 [3] - 工商银行港股上涨0.85%至5.93港元 [3] - 中国银行港股上涨0.91%至4.43港元 [3] 科技股表现 - 阿里巴巴-W港股下跌0.68%至117.5港元 [3] - 京东集团-SW港股下跌0.65%至122.5港元 [3] - 百度集团-SW港股下跌0.74%至87.25港元 [3] - 网易-S港股上涨0.30%至202.2港元 [3]
港交所上半年业绩创新高新股集资额居全球首位
齐鲁晚报· 2025-08-20 21:1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和溢利创历来同期新高 [1] - 公司上半年集资额居全球首位 [1] 业务运营 - 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1] - 香港新股市场在今年延续强劲增长 [1] 管理层评价 - 公司行政总裁表示今年开局良好 [1]
港交所上半年业绩大增,IPO火爆,CEO回应24小时交易可能性
搜狐财经· 2025-08-20 20:4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含其他收益)达141亿港元,同比增长33% [1] - 主要业务收入为130亿港元,同比增长32% [1] - 税后盈利达到85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 - 平均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95% [1] 业务驱动因素 - 现货交易、衍生品交易及沪深港通成交量显著增长推动业绩 [1] - 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32% [4] - 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110亿港元,为去年同期近三倍 [4] - 沪深港通业务收入18.13亿港元,同比增长51% [4]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构成 - 港股二级市场散户占比仅10% [5] - 港股通南向资金占比23% [5] - 国际投资者和本土资金构成市场主要参与者 [5] - 国际投资者对港股IPO参与度极高 [5] IPO市场动态 - 超过230家企业递交IPO申请 [1] - 上半年44宗新股上市,集资额1094亿港元,为去年同期8倍多 [5] - 再融资规模超2400亿港元,创2021年以来半年度最高纪录 [5] - "科企专线"新增50家18A和18C章节申请 [5] 战略定位与发展趋势 - 港交所与内地交易所形成错位互补,服务中国企业出海需求 [1] - 国际资金回流中国资产,美元资产分散配置趋势显现 [4] - 全球投资者多元化跨地域、跨资产类别投资需求增加 [4] - 交易所提供保密IPO申请机制,适用于敏感技术企业 [5] 运营优化与展望 - 将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以提升效率并与全球市场接轨 [5] -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下降及购置物业可能影响下半年投资收益 [5]
港交所上半年业绩刷新同期历史纪录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19:1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2] - 净利润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44.42亿港元,同比增长41% [2][3] - 中期股息总额约76亿港元,分红比例接近净利润的90% [3] 市场表现 - 港股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 [3] - 港股ETF市场日均成交金额338亿港元,同比增长184% [3] - 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17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港股通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3]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 [3] 新股市场 - 上半年44家公司上市,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716% [4] - 宁德时代集资410亿港元,为2021年2月以来港股最大规模IPO [4] - 截至6月底处理中的IPO申请达207宗,较去年底的84宗增长超过一倍 [4] 业务发展 - 推出"科企专线"后新增50家以18A和18C规则申请IPO的企业 [6] - 技术系统将在年底前支持T+1结算周期 [6] - 下半年计划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及优化IPO定价新规 [6] 行业地位 - 新股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2] - 吸引恒瑞医药、三花智控等大型内地企业及泰国IFBH等国际发行人上市 [4] - 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成交额均创历年同期新高 [3]
港交所上半年新股集资额1094亿港元
深圳商报· 2025-08-20 16:57
由于提供的新闻内容仅包含文章来源信息(深圳商报),未提供具体新闻正文内容,无法提取核心观点或进行目录分类总结。建议补充完整新闻文本后再进行分析 [2]
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行政总裁陈翊庭:还有近230家公司的递表正在处理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6: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创历史新高 [1] - 中期股息每股6.00港元,同比上升38% [1] 上市业务 - 上半年迎来44家上市公司,新股集资总额达1094亿港元,位居全球首位 [1] - 新股集资额同比增长716%,创2021年以来最佳半年度表现 [1] - 目前有近230家公司的递表正在处理中,大量企业正与港交所接洽 [1] 市场表现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 [3] - 期货及期权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合约超过170万张,同比增长11% [3] - 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338亿港元,同比上升184% [3] - 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资金成交额均创历年同期新高 [3] - 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上升3%,创下新高 [3] 科企专线 - 已收到50家公司以18A或18C规则申请IPO [3] - 18A针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18C针对特专科技领域如AI、半导体、新能源等 [3] - 允许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但招股时需公开信息 [3][4] 交易机制优化 - 全球88%股票交易价值将在2027年底来自T+1或T+0结算市场 [6] - 自2023年7月起就缩短结算周期展开市场咨询 [6] - 8月4日已实施首阶段最低报价单位下调措施 [7] - 港股存在约40种不同手数单位,统一单位需考虑市场参与者系统准备 [7] 市场可及性 - 过去几年已推进多项优化,如完善互联互通交易日历 [5] - 黑色暴雨警告期间日均成交额均超过2000亿港元 [5] - 延长交易时间至24小时需评估对系统稳健性的影响 [5]
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创半年度历史新高;天岳先进上市首日收涨6.4%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6:44
港交所2025年中期业绩 -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40.76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均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体现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 [1] 天岳先进上市表现 - 天岳先进上市首日股价收涨6.4%,每股发售价42.80港元,共发行4774.57万股股份 [2] - 公司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碳化硅衬底制造商,专注于研发与产业化 [2] 卓创资讯拟赴港上市 - 卓创资讯公告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3] - 公司为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信息服务企业,上市计划将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3] 翰森制药配售筹资 - 翰森制药拟以每股36.30港元配售1.08亿股,占扩大后总股本的1.78%,配售价较前一交易日折让6.49% [4]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8.97亿港元,将用于改善财务状况及支持研发与业务扩展 [4] 港股行情 - 恒生指数8月20日上涨0.17%,报25165.94点 [5] - 旧生科技指数微跌0.01%,报5541.27点 [5] - 另一指数上涨0.08%,报9013.27点 [5]
沪深股通升高三成 互联互通笃行不怠
新华社· 2025-08-20 16:08
沪深港通成交表现 - 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人民币1713亿元 同比上升32% [1] - 港股通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110亿港元 是2024年上半年的近3倍 [1] - 港股通占2025年上半年现货市场成交量的23% [1] 南向资金流动特征 - 南向资金在8月15日单日净买入358.76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2] - 截至8月19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9500亿港元 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 [2] -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改变港股市场资金结构和参与者构成 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成为主要力量 [2] 香港交易所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 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3]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 按年上升118% [3] - 上半年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1] 市场机制与结构变化 - 互联互通机制使内地投资者更便捷配置港股资产 [1] - 资金流入改善市场流动性 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逐步提升 [2] - 人民币计价股票拟纳入港股通 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机制 [3] 港股市场吸引力 - 港股估值相对较低 部分蓝筹具备高股息优势 [1] - 国际资本增配港股资产 包括欧美主权基金和对冲基金 [3] - 优质A股企业选择赴港二次上市 拓展全球融资渠道 [2]
港交所业绩创新高!最新回应IPO及24小时交易等热门话题
券商中国· 2025-08-20 15:2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1亿港元同比增长33% 主要业务收入130亿港元同比增长32% 税后盈利85亿港元同比增长39% 创历史半年新高[1][4] - 第二季度收入及溢利创季度历史新高 受益于现货及衍生品市场成交量增长[7] - 上半年平均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95% 带动现货收入同比增长39% 股票及金融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29%[7] - 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32% 港股通日均1110亿港元为去年同期近3倍 两者贡献收入18.13亿港元同比增长51%[7] 市场交易 - 现货交易、衍生品交易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1] - 港股二级市场投资者结构中散户占比仅10% 港股通南向资金占比23% 其余为国际投资者和本土资金[7] - 公司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以提升效率并与全球市场接轨[10] IPO与融资 - 上半年新股上市44宗 新股集资额1094亿港元为去年同期8倍多 再融资规模超2400亿港元 均为2021年以来最高半年度纪录[8] - 当前港股IPO递表企业超过230家 上半年审核通过50家IPO[2][8] - 自"科企专线"推出后新增50家18A和18C章申请企业[8] - 允许保密形式递交IPO申请 涉及未盈利或核心技术敏感企业 后续需在招股时公开披露[9] 投资收益 - 上半年保证金投资收益净额同比上升14% 因平均保证金上升及非经常性外汇收益[10] - 预计下半年投资收益可能下降 因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下降及购置物业影响[10] - 赎回70亿港元委托投资外部组合 63亿港元用于购置总部物业[10] 战略方向 - 与内地交易所错位互补发展 重点服务有出海计划的中国企业[2][8] - 国际资金回流中国资产 全球资金寻求跨地域跨资产类别多元化配置[7] - 持续优化交易机制 但24小时交易需审慎研究因可能存在技术风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