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835185)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产业趋势逐渐清晰,电解质为核心材料
国金证券· 2025-08-19 03: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集成性方面显著优于液态电池,将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主流方向 [1][12] - 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核心,直接影响电池性能指标,其中硫化物和氧化物路线为当前主流技术路线 [2][27] - 政策端和产业端共同推进,预计2027年将成为固态电池产业从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2027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18GWh,2028年达30GWh [5][20] - 硫化物电解质因高离子电导率和下游产能布局占比最高(38%),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硫化锂作为其核心原料需求将快速增长 [3][36][41] - 氧化物电解质因稳定性强,产业化进展也在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已布局相关材料 [53][54] 固态电池性能优势 - 安全性:固态电解质热分解温度超500℃,远高于液态电解液的160℃,大幅降低热失控风险 [5][12] - 高比能:电化学窗口超5V(液态电池仅4.4V),适配高比能正负极材料,能量密度有望达500Wh/kg [5][12] - 易成组:无需隔膜,串联结构简化系统集成,降低成本 [5][12] 政策与产业布局 - 政策支持:工信部提出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上海、珠海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产业链建设 [16][17] - 车企规划:东风、蔚来等已实现半固态电池装车,丰田、宝马等计划2025-2030年推出全固态电池车型 [21][23] - 电池企业产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2025年规划产能超8GWh,技术路线以硫化物/氧化物为主 [25][26] 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硫化物路线 - 性能优势:室温离子电导率10⁻⁴-10⁻² S/cm,接近液态电解质,机械延展性好 [36][44] - 核心材料:硫化锂在Li6PS5Cl电解质中成本占比达82%,2027年需求预计达100-200吨 [41][42] - 企业布局:赣锋锂业(已量产)、光华科技(300吨产能)、恩捷股份(百吨级中试线)等加速布局 [51] 氧化物路线 - 性能优势:离子电导率10⁻⁶-10⁻⁴ S/cm,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强 [53] - 企业布局:贝特瑞(LATP已吨级出货)、璞泰来(200吨中试线)、国瓷材料等聚焦氧化物材料 [54] 聚合物路线 - 应用局限: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热稳定性差,主要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等特定场景 [57][58]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布局硫化锂且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如赣锋锂业、光华科技) [3][51] - 关注布局多种氧化物电解质并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如贝特瑞、璞泰来) [3][54]
拆解中国锂电十三大细分龙头3700亿争霸全球版图|独家
24潮· 2025-08-17 23:03
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化进展 - 全球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在锂电产业内卷背景下[2] - 13家龙头企业海外收入从2020年391.5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7.40亿元,增幅484.18%[3] - 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下降7.14%,五年间海外收入占比仅增长6.48个百分点至32.93%[3][5] - 阳光电源、中伟股份、恩捷股份、科达利保持连续增长,中伟股份增速最快(连续4年超30%)[5] - 天齐锂业、贝特瑞、格林美、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出现负增长,天齐锂业降幅达81.13%[5] - 湖南裕能海外收入近乎为0,在正极材料领域全球化表现最弱[5] 企业海外收入数据 - 宁德时代2024年海外收入757.3亿元,同比下降15.77%[6] - 阳光电源2024年海外收入190.62亿元,同比增长104.97%[6] - 华友钴业2024年海外收入372.81亿元,同比增长105.04%[6] - 中伟股份2024年海外收入102.19亿元,同比增长100.14%[6] - 格林美2024年海外收入99.36亿元,同比增长107.43%[6] - 贝特瑞2024年海外收入49.92亿元,同比增长87.18%[6] 海外投资布局 - 12家龙头企业计划/在建海外工厂总投资近3700亿元[9] - 宁德时代海外投资力度最大,5大项目总投资约1789.48亿元[9] - 华友钴业印尼华飞项目投资159.63亿元,年产12万吨镍金属[16] - 中伟股份印尼多个镍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18] - 恩捷股份匈牙利工厂投资7.87亿欧元,马来西亚项目投资20亿元[19] - 贝特瑞印尼负极材料项目投资4.78亿美元[18] 全球化挑战 - 国轩高科美国23.6亿美元项目因法律纠纷停工[10] - 远景动力美国工厂因关税和补贴问题暂缓建设[11] - 蜂巢能源暂停德国两家工厂(总投资20亿欧元)[11] - 中伟股份终止韩国22亿元镍精炼厂项目[12] - 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合资回收项目推迟[12] - SK on、ECOPRO与格林美62亿元合资计划告吹[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六大核心赛道产能规划已超2025年需求预测上限[9] - 未来三年产业大洗牌不可避免,全球化布局将重塑格局[9] - 企业多采用合资模式出海(如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福特合作)[10][16]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加剧不确定性[13] - 贸易规则和壁垒将愈演愈烈,更多项目可能延期或终止[13]
北交所市场初具规模 拓宽资本市场改革惠及面
新华网· 2025-08-12 06:30
北交所市场概况 - 截至3月9日北交所开市三个多月 上市公司合计87家 总股本超过125亿股 总市值逾2000亿元[2] - 市场整体运行平稳 交投活跃度稳步提升 后备阵容有序扩容[2] - 北交所与新三板形成金字塔形市场结构 上市公司均来源于新三板创新层[4] 2021年业绩表现 - 86家公司披露业绩快报 85家归母净利润为正 占比超过九成[2] - 54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占比逾六成[2] - 贝特瑞以14.22亿元归母净利润居首 颖泰生物 同力股份 连城数控等超过3亿元 长虹能源 翰博高新 森萱医药等超过1亿元[2] 市场定位与特色 -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定位突出更早 更小 更新 与主板 科创板 创业板形成错位格局[3] - 截至2021年底 上市公司中战略新兴产业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等占比87%[3] - 试点注册制同步落地 四套并行上市标准 审核流程公开透明[3] 市场机制与影响 - 与沪深交易所和区域股权市场建立转板对接机制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联接作用[4] - 机构投资者加速布局 奠定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基础[4] - 证券公司加大业务投入和企业储备 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共同服务局面[4]
电池行业CFO薪酬榜:天赐材料连续2年收利双降 CFO顾斌大专学历216万年薪上榜
新浪证券· 2025-08-08 07:47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总规模达42.70亿元 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电池行业(申万二级)85家上市公司CFO薪酬合计7645.22万元 平均年薪约89.94万元 高于A股整体水平 [1] 电池行业高管薪酬与业绩关联性 - 宁德时代CFO郑舒以285.10万元年薪居行业首位 公司归母净利润507.45亿元(增速15.0%)[2] - 天赐材料CFO顾斌年薪216.50万元(零增长)位列第四 公司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下降74.4%)且营收连续两年下滑 [1][2] - 德瑞锂电CFO王卫生年薪207.84万元(增长61.1%) 公司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增速182.5%)[2] - 派能科技CFO叶文举年薪144.01万元(下降54.2%) 公司归母净利润0.41亿元(下降92.0%)[2] 薪酬变动特征 - 中瑞股份CFO宋超年薪155.09万元 同比增幅达156.1% 为行业最高涨幅 [2] - 贝特瑞CFO刘志文年薪274.83万元(下降45.7%) 公司归母净利润9.30亿元(下降43.8%)[2] - 格林美CFO穆猛刚年薪234.95万元(增长53.8%) 公司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增长9.2%)[2] 学历背景分布 - 行业前十名CFO中大专学历占比40%(天赐材料顾斌、贝特瑞刘志文、德瑞锂电王卫生、尚太科技王喜广)[1][2] - 硕士学历占比30%(格林美穆猛刚、中伟股份朱宗元、豪鹏科技潘胜斌)本科学历占比30%(中瑞股份宋超、派能科技叶文举)双本科学历仅宁德时代郑舒1人 [2]
电池行业CFO薪酬榜:贝特瑞收利双降、董事长内幕交易被罚2000万 CFO刘志文大专学历、275万年薪位居次席
新浪证券· 2025-08-08 07:39
专题:专题|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美的集团钟铮年薪946万,比亚迪周亚琳896万 而公司CFO刘志文仍以274.8万元年薪,高居业内次席,其大专学历,相较其他同行也明显偏低。 | 简称 | 行业(申万二级) | CFO | 薪酬(万) | 薪酬变化 | 归母净利(亿) | 增速 | 学历 | | --- | --- | --- | --- | --- | --- | --- | --- | | 宁德时代 | 电池 | 郑舒 | 285.10 | -2.2% | 507.45 | 15.0% | 双本科 | | 贝特瑞 | 电池 | 刘志文 | 274.83 | -45.7% | 9.30 | -43.8% | 大专 | | 格林美 | 电池 | 穆猛刚 | 234.95 | 53.8% | 10.20 | 9.2% | 硕士 | | 天赐材料 | 电池 | 顾斌 | 216.50 | 0.0% | 4.84 | -74.4% | 大专 | | 德瑞锂电 | 电池 | 王中华 | 207.84 | 61.1% | 1.51 | 182.5% | 大专 | | 中伟股份 | 电池 | 朱宗元 | 205 ...
天能股份财务总监胡敏翔大专学历年薪77万,贝特瑞财务总监刘志文大专学历年薪275万,刘志文是胡敏翔的3.5倍
新浪证券· 2025-08-07 03:02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在申万二级电池行业、同为大专学历CFO,贝特瑞财务总监刘志文275万年薪,相 当于天能股份胡敏翔77万年薪的3.5倍。 | 简称 | CFO | 任职日期 | 2024新 | 新郎变 | 年齢 | 出生年 | | --- | --- | --- | --- | --- | --- | --- | | | | | 酬万元 | 化万元 | | મે | | 贝特瑞 | 刘志文 | 2017-01-09至一 | 274.83 | -230.93 46 | | 1979 | | 天赐材料 | 顾戒 | 2010-11-27至一 | 216.50 | 0.03 60 | | 1965 | | 尚太科技 | 壬蓮し | 2020-08-08至一 | 135.06 | 15.81 43 | | 1982 | | 胡南裕能 | 壬洁 | 2020-11-03至一 | 104.52 | -71 55 | | 1970 | | 天能股份 | 胡敏翔 | 2019-02-19至一 | 76.68 | -2.84 44 | | 1981 | | 富临精工 | 后小平 | 2023-01-06至一 | 60.88 | ...
深圳参与制定三千余项国际标准(神州看点)
人民日报· 2025-08-06 22:49
深圳企业国际标准制定参与概况 - 深圳市企事业单位累计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379项 覆盖光伏 无人机 基因检测 石墨烯等多个产业领域 [1] - 深圳企业通过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竞争力 华为 比亚迪 大疆等企业凭借实力开拓国际市场 [1]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国际标准实践 - 公司主导及参与制定8项新能源与新材料国际标准 另有5项国际标准正在推进中 [3] - 2017年申请的石墨烯国际标准获IEC立项 2020年发布实施 填补领域空白 [3] - 联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向IEC申请研制石墨烯国际标准 [1] 美团无人机国际标准突破 - 2022年5月联合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与日方团队牵头《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国际标准立项 2025年5月完成发布 [4] - 2019年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航天器技术委员会无人机系统分技术委员会 着手准备感知与避障国际标准制定 [3] 比亚迪与华为国际标准贡献 - 比亚迪2018年参与制定的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在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通过 系中国首次作为主要牵头国全程主导的全球技术法规 [5] - 华为2023年向全球标准组织贡献近1.2万篇标准提案 在5G承载网架构制定中发挥引领作用 [5] 深圳国际标准制定支撑体系 - 政策 资金 人才支持体系完善 主动组织国际标准化活动并搭建对接平台 [5] - 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协调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参与标准化组织 [5]
2025 H1 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产量 TOP12
鑫椤锂电· 2025-08-04 08:35
2025 H1 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产量Top1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产量排名前12的公司中,贝特瑞位列第一 [1] - 上海杉杉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产量排名中位居第二 [1] - 中科星城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产量排名中位列第三 [1] - 尚太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产量排名中位居第四 [1] - 广东凯金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产量排名中位列第五 [1] - 江西紫宸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产量排名中位居第六 [1]
世界首个万吨级硅碳负极项目即将量产
DT新材料· 2025-08-03 16:04
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展 - 内蒙古硅源新能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世界首个万吨级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土建工程完成率超过90%,设备安装进度突破85%,计划2025年三季度试生产[4] - 该项目采用清华大学硫化床包裹技术生产第三代CVD硅碳负极材料,相比传统石墨材料可提升能量密度20%至30%[4] - 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占地400亩,规划分三期建设年产2万吨产能,全面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40至60亿元[4] - 硅碳负极理论比容量高达3500mAh/g,远高于石墨材料的370~380mAh/g,可使新能源汽车续航提升20%以上[5] 主要企业产能布局 - 昱瓴新能源一期年产1万吨硅碳负极产线已达产,二期规划提升至3万吨产能[5] - 天目先导已建成年产8000吨高端硅碳材料生产线,未来规划产能达15万吨[6] - 贝特瑞硅基负极有效产能5000吨,预计2028年形成5万吨/年产能,产品已获宁德时代等客户认可[6] - 杉杉股份已建设年产4万吨硅碳一体化产能,产品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体系[6] - 璞泰来总投资30亿元的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已开始试生产,预计2025年8月正式投产[6] - 碳一新能源在安徽皖江投资34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百亿元[6] - 硅宝科技硅碳负极产品1000吨/年中试线稳定运行,3000吨/年产能建设推进中[7] 市场前景 - 预计2025年全球硅碳负极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人民币,2030年将超过500亿元,国内市场预计占据70%以上份额[7] - 头部企业正通过提升原材料自控比例、强化与整车/电池厂协同开发等方式抢占行业制高点[7] 行业展会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25年12月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11] - 展会设置3大主题展馆,展出面积30000+平方米,800+展商参展[14] - 预计吸引3000家国内外企业、2000家终端用户、1000位行业CEO参与[18]
电力设备行业CFO薪酬榜:贝特瑞董事长内幕交易被罚2000万 CFO刘志文大专学历上榜
新浪证券· 2025-07-31 02:00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申万一级)395家上市公司CFO薪酬合计3.11亿元,平均年薪79.17万元,中位数62.5万元 [1] 高管薪酬与学历 - 美的集团CFO钟铮以946万元年薪成为最高薪CFO,比亚迪CFO周亚琳以896万元紧随其后 [1] - 贝特瑞CFO刘志文以274.8万元年薪进入电力设备行业前十,但其学历为大专,显著低于同行(其他CFO多为本科/硕士) [1][2] 企业财务表现 - 贝特瑞2024年营收同比大降43%,归母净利润同步下滑43%,为榜单内营收降幅最大企业 [1][2] - 电力设备行业营收增速分化明显:正泰电器(+12.7%)、醫家服務(+14.5%)表现优异,而降其绿能(-36.2%)、通威股份(-33.9%)大幅下滑 [2] 公司治理事件 -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因内幕交易被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合计2000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