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特瑞(835185)
icon
搜索文档
70家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3:07
机构调研概况 - 近一个月共有70家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 [1] - 纳科诺尔最受关注 参与调研机构达114家 [1] - 科隆新材 奥迪威 海达尔分别获67家 65家 64家机构调研 [1] 机构类型分布 - 券商调研覆盖全部70家公司 [1] - 基金调研59家公司 阳光私募调研53家公司 [1] - 保险调研36家公司 海外机构调研8家公司 [1] 行业分布特征 - 获调研公司分布于17个申万行业 [1] - 机械设备行业16家公司获调研 数量最多 [1] - 基础化工和电子行业各有9家公司获调研 [1] 调研频次分析 - 优机股份获3次调研 频次最高 [1] - 科隆新材 奥迪威 海达尔均获2次调研 [1] 市场表现数据 - 获调研公司近一个月平均上涨6.28% [2] - 48家公司股价上涨 占比68.57% [2] - 贝特瑞上涨46.84% 曙光数创上涨45.58% 海能技术上涨45.33% [2] 流动性指标 - 获调研公司近一个月日均换手率平均值6.68% [2] - 盖世食品日均换手率16.34% 武汉蓝电14.35% 创远信科13.23% [2] 市值特征 - 北交所全部公司总市值均值33.85亿元 [2] - 获调研公司总市值均值45.65亿元 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2] - 贝特瑞 曙光数创 天工股份市值居前 [2] 个股调研详情 - 电力设备行业纳科诺尔获114家机构调研 股价上涨20.18% [2] - 基础化工行业科隆新材获67家机构调研 股价下跌8.71% [2] - 电子行业奥迪威获65家机构调研 股价上涨9.80% [2] - 家用电器行业海达尔获64家机构调研 股价上涨30.56% [2] - 汽车行业建邦科技获62家机构调研 股价下跌1.72% [2]
50只北交所股票融资余额增加超百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1:40
北交所融资融券余额概况 - 截至9月11日,北交所融资融券余额合计77.6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137.35万元,其中融资余额77.6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158.03万元,融券余额64.90万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0.69万元 [1] 融资余额居前个股及占比 - 融资余额居前的个股为贝特瑞(3.41亿元)、锦波生物(3.21亿元)、曙光数创(2.52亿元) [1]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1.30%,占比居前的个股包括交大铁发(3.98%)、巨能股份(3.97%)、万源通(3.59%) [1] 融资净买入情况 - 9月11日共有126只北交所股票获融资净买入,其中净买入金额超百万元的个股达50只 [1] - 融资净买入额居首的为曙光数创(3760.00万元),其次为贝特瑞(3315.77万元)和纳科诺尔(2186.16万元) [1] - 融资净卖出金额居前的个股包括常辅股份(645.71万元)、鼎智科技(427.46万元)、华洋赛车(387.84万元) [1] 行业分布特征 - 融资净买入超百万元的个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行业(10只)、电力设备行业(10只)和计算机行业(5只) [2] 市场表现与活跃度 - 融资净买入超百万元个股9月11日平均上涨1.41%,涨幅居前的包括曙光数创(13.76%)、方盛股份(10.64%)、戈碧迦(10.57%) [2] - 下跌个股共18只,跌幅居前的包括凯大催化、盖世食品、宏裕包材 [2] - 融资净买入超百万元个股加权平均换手率为5.26%,高于北交所股票日均换手率4.36%,换手率居前的包括三协电机(52.48%)、方盛股份(39.37%)、盖世食品(22.04%) [2] 重点个股融资余额变动 - 曙光数创融资余额增加3760.00万元至25177.15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1.25%,当日涨幅13.76% [2] - 贝特瑞融资余额增加3315.77万元至34083.56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0.89%,当日涨幅0.06% [2] - 纳科诺尔融资余额增加2186.16万元至16196.20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1.62%,当日跌幅1.47% [2] - 万达轴承融资余额增加782.66万元至7644.75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1.92%,当日涨幅0.93% [2] - 华密新材融资余额增加731.17万元至4957.42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1.24%,当日跌幅0.28% [2]
黑龙江鸡西66家企业筑链打造百亿级石墨产业规模
行业地位与资源禀赋 - 鸡西被誉为中国石墨之都 探明石墨储量近10亿吨 其中大鳞片晶质石墨占比超50% [1] - 构建完整石墨产业体系 拥有66家石墨企业 涵盖开采选矿到深加工全链条 [1] - 形成9个产业链条 包括蓄能材料/超硬材料/特种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 制品涵盖28类300余规格 [1] 产能规模与企业生态 - 年处理矿石能力达830万吨 深加工产能达66.6万吨 [1] - 吸引中建材/贝特瑞/哈工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 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1] 技术创新体系 - 组建国家级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拥有26户石墨高新技术企业 [2] - 培育16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2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建成13个国字号省字号石墨科技创新平台 [2] 技术突破与成果 - 攻克大粒径人工单晶体/高品质石墨烯/石墨烯纺织材料等关键技术 [2] - 超充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产业化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拓展新能源领域应用 [2] 产业园区与基础设施 - 重点建设麻山/恒山/滴道三个石墨产业园区 基础设施达六通一平标准 [3] - 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6万吨 配套污水处理厂/酸储中心/标准化厂房 [3] 质量检测与标准制定 - 国家级石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CMA/CNAS认证 检验能力覆盖118种产品1085个参数 [3] - 国际标准检验参数占比超60% 实现石墨制品检测全覆盖 [3] - 主导制修订4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省地方团体标准/20项省地方标准 [3] 发展战略与目标 - 建设全国最大天然石墨精深加工基地 推动产业向百亿级规模迈进 [4] - 通过新博会平台展示产业成果 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4]
固态电池行业深度:固态中试线加速落地,各材料环节全面升级
浙商证券· 2025-09-10 11:2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具备本征安全性与极高能量密度 有望成为动力电池终极技术路线 [3]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为当前国内外最重视路线 预计国内在2027年突破电解质技术链 2030年迈向规模化 [3] - 国内政策大力支持固态电池发展 电池和新能车龙头全面布局 [3] 固态电池综述 -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电解液 可大幅降低电池内部短路的风险 具备本征安全性与极高能量密度 [18]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发展路线:2025-2027年重点攻克石墨/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链 向长寿命大倍率方向发展 2027-2030年重点攻关高容量硅碳负极 2030-2035年重点攻关锂负极 [22]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全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180GWh [21][23] - 全固态电池作为最具前景的新一代电池技术 中国及欧美日韩纷纷布局 [27] - 国内头部电池厂和整车厂争相布局 产业层面多认为2027年为小规模生产节点 [28] 固态电解质 - 无机物电解质(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具备高离子电导率和宽电化学窗口优势 尤其硫化物路线为当前热点 [32][33] - 聚合物电解质柔韧性好 可改善界面接触 但室温离子电导率较低 [32][33] - 复合物电解质可结合无机和有机物电解质两者优势 远期有望成为最佳路线 [32][33] - 硫化锂成本降低至50万元/吨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拐点 对应硫化物电解质的成本有望降至30万元/吨区间 [39]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成本30万元时 占电芯BOM成本比重约34% [36][37][39] - 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远优于硫化物的正极稳定性 产业通过正极改性或与硫化物复合进行应用 [44] 正极材料 - 高镍三元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全固态电池的正极首选 [50] - 单晶高镍相比多晶高镍三元与硫化物电解质冷压组合时保持结构完整 高电压下体积应变小 [47][50] - 小颗粒尺寸单晶兼具高倍率和高容量 缓解体积应变 增强固-固界面接触 [50] - 超高镍三元需引入铝(Al)等实现高熵元素掺杂 提升界面接触和循环稳定性 [50] - 通过正极包覆形成缓冲层 防止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直接接触 [50] - 厦钨新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老牌三元正极厂商已推出适配固态电池的改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实现小批量出货 [48][50] - 富锂锰基放电比容量有望超过250mAh/g 能量密度超过1000Wh/kg [55]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低首效、寿命短、倍率差、结构脆弱等问题正通过ALD表面包覆、电化学退火、单晶化等技术逐步解决 [55] - 富锂锰基是正极材料圣杯 正处实验室向产业化的0-1节点 预计2030年后规模化应用 [55] - 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厦钨新能开发进度领先 [53][55] 负极材料 - CVD硅碳负极兼具性能和成本优势 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未来较长时间的首选负极材料 [57][61] - 生产单吨CVD硅碳负极消耗约0.5吨多孔碳及0.7吨硅烷 [61] - 2025年初硅烷跌至10万元/吨以下 生物质类多孔碳跌至15万元/吨以下 生物质基CVD硅碳负极原材料成本相比2024年初已降低40%至20万元/吨 [61] - 据GGII 2024-2030年中国锂电硅基复合材料出货量预计从2.1万吨增长至30万吨以上 6年CAGR超过56% [58][61] - 锂金属负极具有超高理论比容量(3860mAh/g)和能量密度 结合固态电解质本征安全性 有望成为固态电池的终极负极 [62][66] - 锂金属负极制备主要有压延法、蒸镀法、熔融法三种路线 [65][66] - 固态电解质选择包括氧化物电解质和硫化物电解质+界面改性两种路径 [66] 集流体 - 传统铜集流体与硫化物电解质界面易遇水腐蚀 需在铜箔表面镀镍进行防腐 [69][73] - 针对硅碳负极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率大的问题 多孔铜箔能够缓解膨胀应力 [69][73] - 诺德股份和嘉元科技推出适配固态电池的耐高温双面镀镍铜箔并送样 [72][73] - 多孔铜箔还具备轻量化、电阻低、抑制锂枝晶生长等特性 [72][73] - 诺德股份、德福科技和三孚新科均有布局多孔铜箔 进入小批量送样测试阶段 [72][73] - 镍与硫化物难反应 有望成为硫化物固态电池的可选负极 [74][79] - 纳米多孔镍弹性柔度高 能有效缓解锂枝晶生长 使得硫化物+锂金属负极成为可能 [74][79] 其他材料 - 单壁碳纳米管具备卓越的导电性和柔性网络结构 可显著提升硅碳负极循环、倍率及首效 以及改善固态电池界面接触 [82][85] - 在硅基负极中添加0.1wt%单壁碳管即可提升20%容量保持率 同时降低界面阻抗40% [85] - 2024年中国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出货突破10吨级 [84][85] - 全球实现吨级生产的只有OCSiAl、天奈科技及道氏技术 [84][85] - UV打印是胶框印刷路线之一 首先用激光在极片上制造凹槽 然后在槽内注入可通过紫外光快速固化的绝缘胶(UV胶) [88][90] - 德龙激光的极片制痕绝缘设备已获得行业头部客户订单 [90] - 松井股份的材料、工艺设备一体化电芯绝缘UV喷墨打印样板工程已成功交付 [90] - 骨架膜能够缓解锂枝晶生长和硅碳负极膨胀产生的应力从而增强界面接触 [92][95] - 星源材质、长阳科技、恩捷股份等已布局骨架膜产品 [94][9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各细分材料环节布局领先的龙头企业 [8][99] - 电解质环节关注天赐材料、恩捷股份、新宙邦等 [99] - 硫化锂环节关注厦钨新能、上海洗霸、华盛锂电等 [99] - 正极环节关注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湖南裕能等 [99] - 负极环节关注贝特瑞、璞泰来、尚太科技等 锂金属负极环节关注赣锋锂业、天铁科技、英联股份等 [99] - 集流体环节关注嘉元科技、诺德股份、远航精密等 [99] - 其他材料环节关注单壁碳纳米管的天奈科技、道氏技术、捷邦科技 UV胶的松井股份 骨架膜的星源材质、恩捷股份、长阳科技 电解质粘结剂的海辰药业等 [99] - 同时建议关注终端龙头进展: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 [99]
北交所股票成交概况:68股上涨,197股下跌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08:54
北交所市场整体表现 - 9月10日北交所总成交量11.06亿股,成交额261.1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78.26亿元 [1] - 个股涨跌分化显著,收盘上涨68只(占比24.82%),下跌197只 [1] - 成交额超亿元个股达80只,最高为贝特瑞8.12亿元 [1] 涨幅居前个股表现 - 科力股份涨幅10.27%居首,换手率49.97% [1] - 东和新材上涨6.59%,成交额2.20亿元 [2] - 曙光数创上涨6.19%,成交额5.38亿元 [1] 跌幅显著个股情况 - 宁新新材下跌9.22%,换手率24.08% [1] - 天宏锂电下跌9.21%,成交额5.17亿元 [1] - 三维装备下跌7.93%,成交额1.13亿元 [3] 高活跃度股票特征 - 35只个股换手率超10%,其中6只超20% [1] - 科力股份换手率49.97%位列第一 [1] - 三协电机换手率42.80%,成交额5.90亿元 [1] 重点个股成交明细 - 贝特瑞成交额8.12亿元,涨幅3.03% [1] - 纳科诺尔成交额7.18亿元,跌幅1.18% [1] - 锦波生物股价307.89元,成交额3.27亿元 [1]
贝特瑞股价半月涨幅达51.7%
南方都市报· 2025-09-09 23:10
股价表现 - 9月8日股价盘中一度涨超14% 收盘上涨5.76%至34.86元/股 [1] - 自8月28日半年报发布后1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51.7% 从22.97元/股升至34.86元/股 [1] - 9月5日单日涨幅高达19.03% [1] 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 全固态锂碳复合负极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获客户技术认可 [2] - 半固态氧化物电解质应用于隔膜涂覆和集流体涂覆 获动力及3C领域新客户技术认可和批量供应 匹配电芯装机量超1GWh [2] - 发布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等材料解决方案 [2] - 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0.2% 预计2030年达10% [2] 政策催化 -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2] - 政策推出正值固态电池专项中期审查与中试线招标关键节点 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78.38亿元 同比增长11.3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9亿元 [3] - 负极材料业务收入62.79亿元 出货量超26万吨 同比增长32.83% 毛利率25.59% [3] - 人造石墨产品销量同比激增46.23% [3] - 正极材料业务收入14.18亿元 同比增长4.30% 出货量超1万吨 毛利率提升5.72个百分点至11.70% [4] 产能布局 - 印尼基地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满产满销 [4] - 印尼基地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二期)完成产线建设 处于试生产和客户认证阶段 年内逐步释放产能 [4] - 摩洛哥布局正极材料5万吨/年及负极材料6万吨/年产能 稳步推进中 [4] 机构评级 - 开源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89/16.71/20.02亿元 [4] - 东吴电新看好海外负极产能起量及盈利稳中有升前景 [4]
A股早评:创业板指低开1.09%,中芯国际复牌后跌超11%,西部黄金、晓程科技涨超3%,贝特瑞跌超5%
格隆汇· 2025-09-09 01:47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沪指低开0.27% 深证成指低开0.54% 创业板指低开1.09% [1] 黄金行业 - 金价屡创新高带动黄金股上涨 西部黄金和晓程科技涨超3% [1] 固态电池行业 - 固态电池板块回调 贝特瑞跌超5% 华盛锂电和欣旺达跌超4% [1] 光伏设备行业 - 光伏设备股普跌 通润设备跌超4% 上能电气和阳光能源跌约3% [1] 半导体行业 - 中芯国际复牌后跌超11% 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中芯北方49%股权 [1]
贝特瑞股价半月涨幅达51.7% 固态电池材料商业化提速
南方都市报· 2025-09-08 09:21
股价表现 - 9月8日股价盘中一度涨超14% 收盘上涨5.76%至34.86元/股 [2] - 自8月28日半年报发布后1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51.7% 其中9月5日单日涨幅19.03% [2]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全固态锂碳复合负极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获客户技术认可 [4] - 半固态氧化物电解质应用于隔膜涂覆和集流体涂覆 获动力及3C领域新客户技术认可和批量供应 匹配电芯装机量超1GWh [4] - 发布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材料解决方案 [4] - 政策支持全固态电池基础研究 行业处于固态电池专项中期审查与中试线招标关键节点 [4]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78.38亿元 同比增长11.36% 归母净利润4.79亿元 [5] - 负极材料业务收入62.79亿元 出货量超26万吨 同比增长32.83% 毛利率维持25.59% [5] - 人造石墨产品销量同比激增46.23% 创历史新高 [5] - 正极材料业务收入14.18亿元 同比增长4.30% 出货量超1万吨 毛利率提升5.72个百分点至11.70% [5] 产能与海外布局 - 印尼基地年产8万吨负极项目(一期)满产满销 (二期)完成产线建设并进入试生产 年内逐步释放产能 [5] - 摩洛哥布局正极材料年产能5万吨和负极材料年产能6万吨 正在稳步推进 [5] 机构观点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9亿元/16.71亿元/20.02亿元 [6] - 海外负极产能起量 负极盈利稳中有升 [6] - 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0.2% 预计2030年渗透率达10% [4]
贝特瑞股价半月涨幅达51.7%,固态电池材料商业化提速
南方都市报· 2025-09-08 09:17
股价表现 - 9月8日股价盘中一度涨超14% 收盘上涨5.76%至34.86元/股 [1] - 自8月28日半年报发布后1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51.7% 其中9月5日单日涨幅19.03% [1] - 当前市值392.99亿元 市盈率42.90倍 [2]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全固态锂碳复合负极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获客户技术认可 [3] - 半固态氧化物电解质应用于隔膜涂覆和集流体涂覆 获动力及3C领域新客户批量供应 匹配电芯装机量超1GWh [3] - 发布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材料解决方案 [3] - 政策支持全固态电池基础研究 行业处于专项审查与中试线招标关键节点 [3]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78.38亿元 同比增长11.36%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9亿元 [4] - 负极材料业务收入62.79亿元 出货量超26万吨 同比增长32.83% 毛利率25.59% [4] - 人造石墨产品销量同比激增46.23% [4] - 正极材料业务收入14.18亿元 同比增长4.30% 出货量超1万吨 毛利率提升5.72个百分点至11.70% [4] 产能与海外布局 - 印尼基地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满产满销 [4] - 印尼基地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二期)完成产线建设 处于试生产和客户认证阶段 [4] - 摩洛哥布局正极材料5万吨/年及负极材料6万吨/年产能 稳步推进中 [4] 行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 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0.2% 预计2030年达10% [3] - 开源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89/16.71/20.02亿元 给予增持评级 [5] - 东吴电新看好海外负极产能起量及盈利稳中有升前景 [5]
王缉慈|探索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制度和技术创新+创业环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2:43
先进制造业集群定义与培育机制 -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内围绕先进制造领域密切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合作共生的网络化产业组织形态[1] - 培育方法包括选择激励"链主"企业、建立动态更新的"链主"企业培育库和配套企业库、鼓励数据共享和平台赋能[1] - 支持跨区域金融服务、土地使用、能源供应等配套措施完善跨区域协同网络[1] 国家政策实施与资金支持 - 工信部通过遴选机制确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并给予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2] - 地方政府将集群视为政策红利和GDP增长抓手 由一把手担任"链长"协调银行担保、高校合作和龙头企业任务分配[2] - 集群促进机构作为第三方操盘手整合政府补贴、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 通过公共平台分摊创新风险[2] 深圳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案例 - 深圳形成从材料、电芯、装备到回收的电池产业闭环生态 成为全球电池技术迭代重要策源地[4] - 产业集群包含清研电子(干法极片工艺)、比亚迪(干法极片工艺)、欣旺达(6C闪充电池技术)、星源材质(高安全隔膜技术)等龙头企业[4] - 中国生产全球超3/4的电池 深圳电池材料产业成长性和场景丰富度全球领先[4] 产业集群协作与创新生态 - 深圳电池材料企业具备协作精神而非内卷 科达利、贝特瑞、新宙邦和星源材质分别占据锂电池结构件、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领域龙头位置[6] - 集群通过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作为促进机构 组织技术交流会、专题会议实现产学研合作和跨地区协作[6] - 创新集群需要达到"最小有效规模" 即企业、供应商、服务机构等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突破门槛后形成自我强化的创新生态系统[7] 技术创新与竞争力形成机制 - 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地理邻近和知识溢出促进技术创新 当代创新是非线性社会过程需要基于诚信的社会网络[8] - 知识在具有相似技能组合的产业间更易流动 产业交叉点存在创新机会 本地知识重组向量推动技术突破[8] - 集群促进创业、企业繁衍和企业家密集 这些是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表征 技术创新能力构成国家竞争力根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