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工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硅基负极动力应用“破晓”
高工锂电· 2025-07-24 11:58
硅基负极技术突破 - 美国电池企业Amprius已交付能量密度高达450 Wh/kg的SiCore电池给空客子公司AALTO等无人机客户,突破了行业普遍认为硅负极电池难以突破400 Wh/kg的认知 [2] - Amprius的技术已通过空客"西风"无人机在平流层的持续飞行验证,证明了其商业可靠性 [2] - SiCore电池的交付标志着硅基负极应用从一次性项目验证迈向可持续商业供应阶段 [2] 硅基负极产业化进展 - 中国新型硅碳负极企业"物科金硅"获得榆煤基金领投的战略融资,并已获得吉利资本、清流资本等产业资本的历史投资 [3] - 头部车企的提前布局表明硅基负极已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竞争的关键部署 [3] - 物科金硅选择更易于量产的硅碳负极路线,产品已获得国内头部电池厂测试认可和持续订单 [3] - 物科金硅通过与上游原料商合作建厂、利用管道运输等方式构建规模化成本优势 [3] 硅基负极应用前景 - 从Amprius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到物科金硅在汽车市场的布局,硅基负极正决定性地走出实验室 [4] - 面向尖端无人机的超高性能电池和瞄准主流市场的负极材料都证明"规模产业化"正在加速推进 [4]
每日速递 | 2025年H1重卡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1.7GWh,同比增长230%
高工锂电· 2025-07-24 11:58
电池 -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成本较液态电池仅高5%-10%,经济性与市场竞争力良好,已实现GWh级别出货,设计产能可达54GWh [2][3] - 普利特首批方形314Ah半固态电池已下线并实现批量交付,成为国内首家完成该技术从实验室到量产线贯通的企业 [4][5][6] - 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售约7.9万辆,同比增长185%,带动重卡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1.7GWh,同比增长230%,其中换电重卡销售2.5万辆,同比增长141% [7] - 德赛电池推出全新设计的主动安全AI电芯,通过创新技术可提前预警电芯安全隐患 [8][9] 材料 - 欧克科技与江西天鸿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1.76亿元的《设备买卖合同书》,天鸿新材采购其两条湿法隔膜生产线,合同金额占公司近一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0.51% [10][11] - 贵安新区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建设项目(一期)(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获受理 [12][13] - 三孚新科3D复合铜箔已处于下游电池厂商送样测试阶段,可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高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固态电池等领域 [14] - 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极片项目在青海西宁南川工业园区开工,项目总投资50亿元,今年5月宁德时代已追加5亿元 [15][16]
4680大圆柱“上车”印度电摩
高工锂电· 2025-07-23 09:45
4680大圆柱电芯应用拓展 - 印度电动两轮车制造商Ola Electric计划2026年在其Roadster电摩车型中采用4680大圆柱电芯 电池能量密度达275Wh/kg 容量9 1kWh 续航502公里[1] - 4680大圆柱电芯目前主要配套特斯拉Cybertruck等高端乘用车 能量密度稳定在250Wh/kg以上 未来可能扩展至Model Y和Semi车型[2] - 与传统电动两轮车普遍采用的18650小圆柱电芯相比 4680大圆柱电芯定位更高端 Ola Electric配套4680的电摩售价达15万卢比(约1 24万人民币)[1] 技术发展与量产挑战 - 特斯拉目标开发采用干法电极的"完全体"4680电芯 能量密度有望突破300Wh/kg 但当前量产存在技术难题[2] - 力华电源已开发4695与46120大圆柱产品 分别针对高倍率与高能量密度需求 并建成180PPM铝壳大圆柱磁悬浮高速量产线[3] - Ola Electric虽宣称4680电摩能量密度达275Wh/kg 但量产时间推迟至2026年 暗示可能面临生产瓶颈[2] 印度电摩市场现状与机遇 - 2024年印度及东南亚电动摩托车总销量174万辆 同比增长28% 电动化率仅5 1% 市场潜力巨大[3] - 印度2025年电摩电池需求预计超3GWh 政府通过购车补贴 税费减免及本土化生产奖励政策刺激市场[3] - 印度仍以燃油摩托车为主导 受限于道路条件 摩托车是主流出行选择 高价电摩需面对平价电摩和燃油车的双重竞争[2] 产业链布局 - 亿纬锂能 比克等中国电池企业已向印度电摩厂商出口圆柱电池 并在4680大圆柱领域进行研发[3] - 4680大圆柱商业化爆发需同时关注乘用车主流市场和电摩等细分应用领域[3]
日产N7月销激增9倍,合资电车“回血”搅动电池配套
高工锂电· 2025-07-23 09:45
合资电车市场策略 - 合资汽车制造商通过激进定价策略和新车型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寻找增长点,搅动市场格局并影响动力电池供应链[1] - 多款合资新能源车型销量显著上升:东风日产N7月销量从4月665台攀升至6月6189台,成为最快订单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1] - 广汽丰田铂智3X上市三个月订单近3万辆,交付近2万辆 上汽通用别克GL8 PHEV占6月新能源销量三分之二以上 长安马自达EZ-60未上市已获超3万辆盲订[1] - 合资品牌采取"高配低价"定价方式,形成隐性价格战 例如东风日产N7售价11.99万-14.99万却支持激光雷达 广汽丰田铂智3X起售价从近20万降至11万以下[2] 市场竞争格局 - 合资品牌选择10-15万价格区间发力纯电车型,与中国品牌主攻插电混动/增程式电动车形成错位竞争[2] - 电动化技术成熟缩短后来者追赶差距 但6月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6.6%(批发)和5.3%(零售),远低于自主品牌超65%[3] 电池供应链变化 - 合资车企调整电池采购策略,从依赖宁德时代/日韩企业转向多元化合作 欣旺达/中创新航/正力新能/蜂巢能源等本土供应商进入合资供应链[4] - 欣旺达作为东风日产N7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突破3% 中创新航为广汽丰田铂智3X/长安马自达EZ-60配套,上半年装车量近20GWh[4] - 合资车企构建本土化核心供应链 丰田与松下合资的泰星能源投资37亿元在大连建设电池项目[4] 未来挑战 - 价格战策略可持续性及差异化优势建立将影响电池配套订单稳定性与利润空间[5]
每日速递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建9万吨LFP产能
高工锂电· 2025-07-23 09:45
电池 - 孚能科技获得广汽集团某车型电池组箱总成定点开发通知书 预计2025年内启动批量供货 [1][2] - 上汽清陶中试线在上海启动 将协同开发新一代固态电池产品 致力于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量产 [3][4] - 蜂巢能源龙鳞甲二代电池在湖州基地下线 是全球已量产最大电量的800V三元增混电池 电量达65KWh 具备5C超充能力 [5][6] 材料 - 诺德股份与楚能新能源签订16万吨铜箔合作协议 [7][8]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9.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旨在服务东盟市场 [9][10] 设备 - 大族锂电获评深圳市"瞪羚企业"称号 彰显其在电池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11][12] 海外 - 梅赛德斯-奔驰自9月1日起暂停美国阿拉巴马州工厂EQE、EQS全系电动车型生产 [13][14] - 津巴布韦2025年上半年锂辉石精矿出口量同比增长30% 尽管国际锂价低迷 [16][17][18]
碳酸锂反转已至,全产业链出清近尾声
高工锂电· 2025-07-23 09:45
碳酸锂价格走势 - 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7月23日单日上涨1100元/吨,均价达6.91万元/吨,最高价突破7万元/吨,呈现V型反转趋势 [1]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7月17日至22日从67960元/吨涨至7.3万元/吨,期间最高触及7.4万元/吨 [1] - 高成本锂矿参与供给权重回升,推动锂价脱离6.5万元/吨的"亏现金"区间,寻找新平衡点 [2] 供需格局变化 - 全球成本高于6.5万元/吨的锂产能(占30%-40%)面临减产停产,5-6月底部出清后价格进入新成本区间 [4] - 6.5万元/吨以下碳酸锂出现供不应求,四川头部锂盐厂因交付压力寻求外部采购补充缺口 [5] - 国内锂矿自给率未达预期,新探明储量占比升至16.5%但实际产能形成需等到2027年后 [6] 产业链动态 - 锂盐厂夏季检修加剧供给收缩:江特电机子公司检修26天,中矿资源2.5万吨/年生产线技改停产6个月 [5] - 海外锂矿出货量增长:澳洲Greenbushes一季度销量同比翻倍,津巴布韦上半年锂辉石精矿出口同比增长30% [8] - 锂电池产业链2025H1同比增速超40%,其中储能电池出货265GWh同比大增128% [12] 企业层面表现 - 锂盐上市公司业绩明显好转,部分企业已扭亏为盈 [1] - 头部电池企业获国际大单: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拿下现代、大众、宝马等车企10GWh级别订单 [14] - 宁德时代锁定未来五年475亿元正极材料订单,龙蟠科技获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子公司20万吨全球订单 [15] 未来趋势 - GGII预测碳酸锂成本中枢上升,2026年将迎来涨价周期,2029年前锂电材料将启动新一轮扩产 [3] - 行业专家预计碳酸锂价格将回归10万元/吨的健康区间 [10]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蜂巢能源计划2025年四季度试生产2.3GWh半固态电池 [16]
每日速递 | 宁德时代将新增10GWh磷酸铁锂电池产能
高工锂电· 2025-07-22 10:18
电池 - 宁德时代与一汽集团合资公司时代一汽拟投资2亿元对一期X1厂房进行技改,新增10GWh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并在X3模组厂房新增两条PACK生产线,建成后全厂整体产能将达40GWh [2] - 孚能科技预计年底建成0.2G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交付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放大至GWh级别 [3] - 绍兴弗迪年产15GWh锂电池及配套项目总投资60亿元,预计年内投产,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 [4][5] - 蜂巢能源计划2025年四季度在量产线试生产半固态电池,第一代产品产能规划为2.3GWh [6][7] 材料 - 厦钨新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34亿元,同比增长18.04%,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27.76%,钴酸锂销量同比增长56.64%,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20.76% [8][9] 海外 - LG新能源与丰田通商在美国设立合资公司,计划2026年投产电池回收预处理工厂,预计年处理1.35万吨电池废料(约4万块汽车电池),提取含镍、钴、锂等贵金属的黑色物质 [10][11][12]
邛崃新能源产业向外破圈
高工锂电· 2025-07-22 10:18
邛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邛崃已形成覆盖锂电正极、负极、隔膜三大主材及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负极和隔膜材料支撑成都锂电产能均超过50%[1] - 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上产值完成192.7亿元,同比增长18.2%[1] - 截至2025年,四川邛崃经开区聚集320余家产业链企业,包括璞泰来、融捷锂业等链主企业[4] - 璞泰来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28万吨负极材料年产能[4] 产业项目建设进展 - 2024年紫宸二期、金桥管业等10个项目加快建设,爱敏特二期、金镞峰能源装备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1] - 泓力新能源仅用86天完成建设投产,二季度计划完成3000万产值,将填补西部电池产能缺口[3] 产业链协同优势 - 完整产业链缩短企业采购时长,降低物流成本[4] - 形成动力电池、储能、消费电池全场景覆盖的产业生态[4] 新兴领域布局 - 打造天新未来产业先导区,切入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产业赛道[5] - 重点招引高功率密度锂电材料、固态电池及低空飞行器专用复合材料项目[5] 区域合作与创新 - 与天府新区构建"研发+生产"跨区域模式,2024年19家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对接[6] - 设立1万平方米创新交流中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产业招引[6]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研发费用最高补助100万元[6] - 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最高奖励100万元,中国制造业民企500强奖励1000万元[6] - 成立天崃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7] - "凤凰崃栖"人才政策体系提供项目支持、融资支持等优惠政策[7]
蜂巢能源Q4试产2.3GWh半固态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7-22 10:18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蜂巢能源计划2025年四季度在量产线试生产半固态电池,产能规划为2.3GWh [2] - 公司已锁定一家国际车企及一家央企eVTOL的定点项目,技术获关键客户商业化验证 [2] - 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成本优势显著 [2] - 2026年计划推出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60wh/kg,目标市场包括低空飞行器和机器人 [2] - 更长远目标瞄准400wh/kg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主攻eVTOL和高端汽车领域 [3] 技术路径与工艺创新 - 采用创新隔膜技术和优化半固态电解质配方,与现有液态电池产线完全兼容 [3] - 坚持使用叠片工艺而非卷绕工艺,提升产品良率、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3] - 研发"热复合转印固态电解质技术",将四道工序合并为一道,生产效率提升一倍以上 [3] - 取消等静压工序,显著提高电池热失控温度 [3] 商业化战略 - 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前,以半固态方案抢占市场先机 [2] - 通过快速量产和对eVTOL等新兴市场的专注建立先发优势 [4] - 战略核心是以时间换空间,将GWh级产能转化为市场份额 [5]
锂电 “半年报”公布,拐点显现?
高工锂电· 2025-07-22 10:18
锂电行业上半年表现 - 头部电池厂商效益提升、中游材料出现拐点、上游锂矿继续承压 [1] - 上半年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697.3GWh 同比增长60.4% 累计销量659.0GWh 同比增长63.3% 其中动力电池销量485.5GWh 占比73.7% 同比增长51.6%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3] -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其中乘用车出口101.1万辆 同比增长71.3% [3] - 欧洲市场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6% 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分别增长26%和27% [3] 供需与库存情况 - 锂电行业在下游汽车带动下倾向供需边际改善 [4] - 6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1.42 环比上升2.9% 同比上升1.4% [5] - 电池上半年自身库存偏高 "双重库存"压力或导致下半年现金流和利润压力加大 [5] 头部电池厂商表现 - 宁德时代上半年装车量128.6GWh 占比43.05% [6] - 预计宁德时代第二季收入1047亿元 纯利156亿元 增混电池单位毛利率预计150元/千瓦时 较首季147元/千瓦时提升 [6]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超30% 一季度净利润91.55亿元 同比翻番 [6] - 中创新航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超6GWh 同比增长280% 去年毛利率15.9% 比2023年提升2.9个百分点 [7] 中游材料企业表现 - 杉杉股份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 同比增长810.41%-1265.61% 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业务预计净利润3.5-4.5亿元 [9] - 上半年中国人造负极材料总产量101万吨 杉杉股份出货量21万吨 占比20%以上 [9] - 中科电气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235%-335% [10] - 诺德股份上半年订单量上升 全资孙公司签署4.5万吨铜箔产品保供框架协议 [10] - 龙蟠科技预计半年度净利润亏损7943.02-9830.03万元 [11] - 华友钴业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28亿元 同比增长55.62%-67.59% [11] - 厦门钨业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191.78亿元 同比增长11.75% 归母净利润9.72亿元 同比下降4.41% [11] 上游锂矿企业表现 - 盛新锂能预计上半年亏损7.2-8.5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1.87亿元 [13] - 永杉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16-1.73亿元 [13] - 赣锋锂业预计上半年亏损3-5.5亿元 [13] - 天齐锂业上半年净利润0-1.5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3] - 藏格矿业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5-19.0亿元 同比增幅34.93%-46.49% 锂盐产品毛利率保持在45%以上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