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柱电池

搜索文档
亿纬锂能20250927
2025-09-28 14:57
公司概况 * 亿纬锂能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电池制造商 从锂原电池起家并迅速成为行业龙头 于2009年IPO上市后开拓消费电池赛道 并从2015年开始切入动力和储能电池赛道[9] * 公司通过全路线布局策略迅速崛起 在技术路线未确定前进行全面布局 包括与SK合作三元软包 并逐步发展三元方形、碟片肌理、大圆柱等差异化路线[2][9] * 公司创始人刘金成博士拥有40多年的电池研发经验 管理层背景深厚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 实控人刘金成及其爱人合计持股约39.85% 并实施员工持股和股票激励计划以留住人才[10][11] 储能业务发展 * 亿纬锂能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第二 2025年预计出货超80GWh 2026年预计超120GWh[2][5][14] * 储能业务高增长受益于国内自主配政策超预期和海外市场需求增加 目前60%以上产品直接或间接出口海外 客户包括华为、阳光、POWIN、瓦锡兰和ABS等[3][5][14] *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预计增长60%达到520GWh 2026年行业增速预计降至40%左右 并保持30%的复合增速[2][5][14] * 公司在国内储能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至15%-20% 仅次于宁德时代[14] 动力电池业务发展 * 动力电池2025年产能利用率接近满产约80% 预计出货50GWh 2026年预计达90GWh[2][6][20] * 大圆柱电池是主要增量 2025年出货约5GWh(主要给宝马) 2026年有望达到20GWh[6][18] * 公司市场份额约3% 与龙头企业有差距但发展空间巨大 商用车方面是宁德时代之外份额最高的厂商 2025年出货量超过10GWh[18] * 乘用车方面 小鹏、领跑等爆款车型推动公司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的50%-60%提升到2025年的70%-80%以上[18] 技术优势与布局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大铁锂的厂商之一 主打碟片方案 相比卷绕方案具有平整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等优势[3][13][15] * 随着电芯向600安时及以上迭代 碟片技术优势显现 公司该技术非常成熟 缺陷率达到PBB级别[3][16] * 公司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新技术领域 到2025年底将具备2GWh制造能力 并实现400Wh/kg以上能量密度 应用在机器人、低空飞行器、AI等领域[3][27] * 公司采取多路线并存的发展策略 目前聚焦于碟片贴锂和大圆柱两条主要技术路线[10][1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0%[3][12] * 预计2025年整体盈利40-47亿元 2026年利润有望超过80亿元[2][8][27] * 预计2025年消费电池营收100亿元 动力储能营收500亿元 总体营收600-710亿元[3][12] * 公司整体出货量2025年预期130-140GWh(同比增长60%) 2026年接近200GWh或更高[20] * 盈利弹性大:若每瓦时利润增加1分钱 将增加20亿元利润 2025年动力储能单瓦时盈利约2分钱 预计2026年提升至3分甚至更高[2][7][21] 分业务盈利详情 * **动力电池**:单瓦时盈利从2024年的2分提升至2025年的3分 预计2026年达4分以上;2025年动力业务利润预期15亿元 2026年可能翻倍[18][19] * **储能电池**:2025年单瓦时盈利普通铁锂约2分 大铁锂可达3分以上 海外基地可能达5分左右;预计2026年储能业务利润贡献约30亿元[17][21] * **消费电池**:2025年净利润预计15-20亿元(其中锂原电池贡献约6亿元) 明年预期增长10%[22][24][25] * **投资收益**:来自思摩尔(持股约30%)及其他投资 2025年总计约5-10亿元[26] 其他业务板块 * **圆柱电池**:2025年预计出货12亿颗 2026年可能达14亿颗;马来西亚工厂已投产 2025年预计贡献1.5亿颗产量[23] * **锂原电池**:市占率约50% 毛利率维持在35%-40% 2025年营收约25-30亿元 是稳定现金流来源[12][22][24] 总结与展望 * 公司从2025年开始进入经营拐点 受益于储能行业超预期发展、全球份额提升及满产满销状态[27] * 动力储能板块是公司最具利润弹性的板块 预计2025年贡献接近30亿元利润 2026年达50-60亿元[21] * 2025年总利润空间接近75-80亿元 2026年可能超过100-110亿元[27] * 公司2025年乐观估值目标为2500亿以上市值[27]
亿纬锂能匈牙利基地机电设备正式进场
起点锂电· 2025-09-28 10:00
行业活动 -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将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由起点固态电池、起点锂电、SSBA固态电池联盟主办 茹天科技协办并总冠名 [1] - 活动预计规模包括200+展商、2000+参会企业、20000+专业观众 同期举办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1] - 第一批展商及赞助商包括金钠科技、茹天科技、海四达钠星、融捷能源、易事特钠电、泰和科技、隐功科技等超过40家企业 [1][7][8] 企业动态 - 亿纬锂能匈牙利基地机电设备于9月20日正式进场 项目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定位欧洲新能源产业核心制造中心 预计2026年竣工 将为宝马集团德布勒森工厂供应大圆柱电池 创造1000余个就业岗位 [2]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64亿元 总投资1亿元 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单位 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 [3] - 公司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采用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通过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 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3][6] 技术优势 -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具备四大核心技术优势:无感化产线适配与规模化布局、化学稳定抵御结构风险、原生阻燃护航长效安全、高延展性筑牢安全防线 [4][5] - 该技术为动力电池安全革命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加速行业安全升级 [3][5]
邀请函: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年12月17-19日·深圳)
起点锂电· 2025-09-28 10:00
活动背景及行业动态 - 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2026年装车 引发行业加速布局46系大圆柱电池热潮 [2] -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新国标 引发动力电池性能广泛讨论 [2] - 全极耳圆柱电池实现量产 高倍率、长寿命优势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及智能家居领域 [2] -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 2025年持续保持高热度 [2] - 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引发对储能电池未来需求的担忧 [2] - 314Ah电芯逐步替代280Ah成为主流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发布500Ah以上大容量电芯 [2]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储能行业造成冲击 [2] - 人形机器人因春晚登台火爆出圈 带动人形机器人用电池成为布局新方向 [2] - 各地低空经济政策频出 加速eVTOL行业发展 [2] - 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开始大规模应用 磷酸锰铁锂正极在商用车和两轮车试水应用 [3] - 硅基负极搭配全极耳技术应用逐步增多 [3]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起点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3] - 活动主题:突围技术迭代新周期 共筑十年安全新纪元 [3] - 活动时间:2025年12月17-19日 [3] - 活动地点:深圳市维纳斯皇家酒店二楼维纳斯厅 [3]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固态电池、起点储能、起点研究院SPIR [3] - 活动规模:线下2000+嘉宾 在线直播观看30000+ [3] - 活动亮点:细分领域龙头齐聚 电池新贵企业出席 [4] - 九大专场论坛 60+重磅演讲嘉宾 [4] - 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 第11届锂电金鼎奖评选 [5] - 50+展商涵盖锂电池、储能电池、3C数码电池、固态电池等全产业链企业 [5] - 线上直播覆盖20000+专业观众 全行业100万+粉丝传播 [5] 技术论坛专场议题 - 低空经济专场:软包电池赋能eVTOL与无人机万次循环安全飞行 [7] - 卷绕→叠片工艺革命:软包电池97%空间利用率打开消费电子新想象 [7] - 电池材料专场:超高镍三元正极产业化从9系量产到资源卡脖子破局 [7] - 锂锰基正极崛起:4.5V高电压与降本路径 [7] - 硅碳负极进阶:气相沉积技术与膨胀抑制策略 [7] - 锂金属负极商业化:界面工程与固态电解质耦合 [7] - 负极材料新规解读:480mAh/g门槛下的技术突围 [7] - 回收再生技术:闭环经济与低品位材料再利用 [7] - 电池设备专场:干法电极+等静压技术破解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瓶颈 [7] - 从卷绕到叠片:固态电池中段工艺变革推动设备价值量提升 [7] - 新一代电池安全检测设备超越GB 38031-2025国标极限 [7] - 干法电极设备国产化突围进展 [7] - 固态电池设备改造的低成本过渡策略 [7] - 中国锂电设备商以整线输出+本地化服务破局欧美市场 [7] - 电池安全专场:快充性能与电池安全博弈 [7] - 低熔点合金负极破解快充循环300次后枝晶生长困局 [7] - -40℃极寒环境下电池动力安全保障 [7] - 消费电池安全预警从电芯缺陷检测到云端联防 [7] - 智能电池生态从BMS预警到车-云-桩协同安全防护 [7] - 户用储能专场:多级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实践 [7] - 户用储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7] - 海外户用储能市场趋势 [7] - 下一代大电芯户储技术挑战 [7] - 户储BMS技术发展趋势 [7] - 便携式储能专场: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专家解读 [8] - 户外经济+应急备灾:便携储能的千亿蓝海掘金 [8] - 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及电池安全变化 [8] - 方形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8] - 32140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优势 [8] - 40135大圆柱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8] - 工商储专场:国内外工商储市场及产品发展趋势 [8] - 储能产品出海实现一站式安全运输 [8] - 下一代工商储电芯技术发展趋势 [8] - 工商储智能BMS技术发展趋势 [8] - 储能电池智能制造创新解决方案 [8] - 钠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机遇与挑战 [8] - 半固态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8] 金鼎奖评选活动 - 评选时间:2025年9月1日-10月15日报名 10月16-20日初审 10月21日-11月1日终审 [10] - 颁奖时间:2025年12月19日深圳 [11] - 设立15个奖项包括电芯技术创新、储能电池技术创新、材料技术创新、设备技术创新等类别 [11] - 评选旨在鼓励新能源电池行业创新发展 表彰突出贡献企业 [9] 参与企业范围 - 动力及储能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弗迪电池、LG新能源、三星SDI、SKI、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40+企业 [12] - 轻型电池企业:雅迪、爱玛、台铃、新日、星恒电源、亿纬锂能等40+企业 [12] - eVTOL及无人机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赣锋锂电等50+企业 [12] - 材料企业:璞泰来、德方纳米、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多氟多等50+企业 [12] - 设备企业:先导智能、逸飞激光、新嘉拓、大族激光、赢合科技等40+企业 [12] - 储能企业: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艾罗能源、派能科技等40+企业 [13] 活动参与信息 - 报名套餐:2888元/人含3天会议门票、自助午餐、年会晚宴及行业白皮书 [14] - 收款单位:深圳市起点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15]
邀请函: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年12月17-19日·深圳)
起点锂电· 2025-09-26 10:37
活动背景及行业趋势 - 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2026年装车 引发行业加速布局46系大圆柱电池热潮 [2] -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 引发动力电池性能广泛讨论 [2] - 全极耳圆柱电池实现量产 高倍率、长寿命优势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两轮车及智能家居领域 [2] -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 2025年热度持续维持高位 [2] - 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引发对储能电池未来需求的担忧 [2] - 314Ah电芯逐步替代280Ah成为主流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发布500Ah以上大容量电芯 [2]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储能行业造成冲击 [2] - 人形机器人用电池成为电池企业新布局方向 低空经济政策推动eVTOL行业发展 [2] - 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大规模应用 磷酸锰铁锂正极在商用车和两轮车试水应用 硅基负极搭配全极耳技术应用增多 [3] 活动架构与规模 - 活动名称: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 同期举办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及金鼎奖颁奖典礼 [3] - 活动主题:突围技术迭代新周期 共筑十年安全新纪元 [3] - 时间:2025年12月17-19日 地点:深圳维纳斯皇家酒店 [3] - 规模:线下2000+嘉宾 在线直播观看30000+ [3] - 设置九大专场论坛 60+重磅演讲嘉宾 [4] - 50+展商覆盖锂电池、储能电池、固态电池等全产业链 [5] - 线上直播覆盖20000+专业观众 全行业粉丝超100万+ [5] 技术论坛核心议题 - 低空经济专场:软包电池赋能eVTOL与无人机万次循环安全飞行 卷绕到叠片工艺实现97%空间利用率 [7] - 电池材料专场: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产业化 锂锰基正极4.5V高电压与降本 硅碳负极气相沉积技术与膨胀抑制 锂金属负极界面工程与固态电解质耦合 480mAh/g门槛下负极材料技术突围 回收再生技术与低品位材料再利用 [7] - 电池设备专场:干法电极+等静压技术破解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瓶颈 固态电池中段工艺变革推动设备价值量提升 新一代安全检测设备超越GB 38031-2025国标极限 干法电极设备国产化 整线输出+本地化服务破局欧美市场 [7] - 电池安全专场:快充性能与安全博弈 低熔点合金负极破解快充300次后枝晶生长 -40℃极寒环境动力安全保障 消费电池电芯缺陷检测与云端联防 BMS预警与车-云-桩协同防护 [7] - 用户侧储能专场:发布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行业白皮书 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 海外户储市场趋势 下一代大电芯户储技术挑战 户储BMS技术发展 [7] - 便携式储能专场:解读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 户外经济+应急备灾千亿蓝海 新国标下系统安全变化 方形电池/32140电池/40135大圆柱电池应用 [8] - 工商储专场:国内外市场及产品发展趋势 出海安全运输方案 下一代电芯技术 智能BMS发展 钠电池与半固态电池应用机遇 [8] 金鼎奖评选体系 - 评选时间:2025年9月1日-10月15日报名 10月16-20日初审 10月21日-11月1日终审 12月19日深圳颁奖 [10][11] - 设立15项奖项涵盖电芯技术创新、储能电池技术创新(发电侧/电网侧/户储/工商储/便携储)、材料技术创新、设备技术创新、PACK技术、安全技术、优质服务商、明星产品、行业贡献、零碳案例及客户信赖品牌 [11] 参与企业范围 - 动力及储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弗迪电池、LG新能源、三星SDI、SKI、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46家 [12] - 轻型电池企业:雅迪、爱玛、台铃、星恒电源、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42家 [12] - eVTOL及无人机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清陶能源、辉能科技等53家 [12] - 材料企业:璞泰来、德方纳米、天齐锂业、容百科技、贝特瑞、湖南裕能等50家 [12] - 设备企业:先导智能、逸飞激光、大族激光、杭可科技、利元亨等40家 [12] - 储能企业: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等50家 [13]
研报掘金丨群益证券(香港):亿纬锂能盈利能力逐步改善,建议“买进”
格隆汇· 2025-09-25 08:13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28.71GWh同比增长37% 动力电池出货量21.48GWh同比增长58.6% [1] - 动力电池下半年保持稳步增长 储能电池进入交付旺季且处于满产状态 [1] - 消费 储能 动力电池三大板块均处于扩张状态 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 [1] 客户与产品进展 - 乘用车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为零跑和小鹏爆款车型供货 [1] - 2026年搭载大圆柱电池的宝马新一代电动车将全球上市 [1] 盈利与估值 - 产能利用率提升及"反内卷"政策推进推动盈利水平逐步改善 [1] - 锂电产业链价格自6月底中央财经委会议后开始止跌企稳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34/22/17倍 [1]
邀请函: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年12月17-19日·深圳)
起点锂电· 2025-09-24 09:37
活动背景及行业趋势 - 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2026年装车 引发行业加速布局46系大圆柱电池热潮 [1] -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 引发行业对动力电池性能广泛讨论 [1] - 全极耳圆柱电池实现量产 其高倍率、长寿命优势有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1] -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 2025年热度持续维持高位 [1] - 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引发业内对储能电池未来需求的担忧 [1] - 314Ah电芯逐步替代280Ah成为主流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发布500Ah以上容量电芯 储能电芯向大容量趋势发展 [1]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储能行业造成冲击 [1] - 人形机器人用电池成为电池企业争相布局新方向 [1] - 各地低空经济政策频出 引导加速发展eVTOL行业 [1] - 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开始大规模应用 磷酸锰铁锂正极在商用车、两轮车试水应用 硅基负极搭配全极耳技术应用逐步增多 [1]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起点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2] - 活动主题:突围技术迭代新周期 共筑十年安全新纪元 [2] - 活动时间:2025年12月17-19日 [2] - 活动地点:深圳市维纳斯皇家酒店二楼维纳斯厅 [3] - 活动规模:线下2000+人 在线直播观看30000+人 [3]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固态电池、起点储能、起点研究院SPIR [2] 活动亮点 - 细分领域龙头齐聚 电池新贵企业出席 [3] - 九大专场论坛 60+重磅演讲嘉宾 深度探讨核心议题 [3] - 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 第11届锂电金鼎奖评选同期举办 [3] - 2025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年会同期举办 企业高层直接对接 [3] - 50+展商 涵盖锂电池、储能电池、3C数码电池、固态电池等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 [3] - 起点锂电视频号全程线上直播 覆盖20000+专业观众 全行业100万+粉丝传播 [3] 技术专场议题 圆柱电池技术 - 全极耳圆柱电池快充生态:5分钟200km续航工程实现 [5] - 大圆柱电池标准化、安全性与制造革命 [5] - 46系大圆柱储能电池长循环寿命与低温应用场景拓展 [5] - 超高镍三元+硅碳负极在大圆柱电池中的产业化协同 [5] - eVTOL动力电池新范式:全极耳圆柱电池高倍率、快充、长寿命性能验证 [5] - AI驱动圆柱电池制造:数字孪生与缺陷预测系统落地案例 [5] 方形电池技术 - 磷酸锰铁锂方形电池产业化:电压平台提升20%与吨级成本优化路径 [5] - CTP 4.0技术进阶:方壳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80%的结构革命 [5] - 800V高压平台方形电池:4C快充下的析锂抑制与界面稳定性策略 [5] - 半固态电解质方形电池:室温离子电导率10-3 S/cm量产工艺突破 [5] - 超薄化方壳电池制造:0.8mm盖板激光焊与≤2μm叠片精度控制 [5] - GB 38031-2025新国标下电池安全技术重构 [5] 软包电池技术 - 软包电池超快充与热管理革命:五面液冷技术突破6C充电极限 [5] - 软包封装成为高能量密度(500Wh/kg+)电池核心载体 [5] - 软包电池结构强度与寿命延长创新解决方案 [5] - 软包电池赋能eVTOL与无人机万次循环安全飞行 [5] - 卷绕→叠片工艺革命:软包电池97%空间利用率打开消费电子新想象 [5] - 软包电池避免"充电宝式"行业安全危机 [5] 电池材料技术 - 超高镍三元正极产业化:从9系量产到资源卡脖子破局 [5][6] - 锂锰基正极崛起:4.5V高电压与降本路径 [5] - 硅基负极进阶:气相沉积与膨胀抑制策略 [6] - 锂金属负极商业化:界面工程与固态电解质耦合 [6] - 负极材料新规解读:480mAh/g门槛下技术突围 [6] - 回收再生技术:闭环经济与低品位材料再利用 [6] 电池设备技术 - 干法电极+等静压技术:破解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瓶颈的制造革命 [6] - 从卷绕到叠片:固态电池中段工艺变革推动设备价值量提升 [6] - 新一代电池安全检测设备超越GB 38031-2025国标极限 [6] - 干法电极设备国产化突围进展 [6] - 固态电池设备改造的低成本过渡策略 [6] - 中国锂电设备商以整线输出+本地化服务破局欧美市场 [6] 电池安全技术 - 快充性能与电池安全之间的博弈 [6] - 低熔点合金负极破解快充循环300次后枝晶生长困局 [6] - -40℃极寒环境下电池动力安全保障 [6] - 消费电池安全预警:从电芯缺陷检测到云端联防 [6] - 智能电池生态:从BMS预警到车-云-桩协同安全防护 [6] 用户侧储能专场 户用家庭储能 - 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发布 [6] - 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实践 [6] - 户用储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6] - 海外户用储能市场趋势 [6] - 下一代大电芯户储技术挑战 [6] - 户储BMS技术发展趋势 [6] 便携式储能 - 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专家解读 [6] - 户外经济+应急备灾:便携储能的千亿蓝海掘金地图 [6] - 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及电池安全变化 [6] - 方形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6] - 32140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优势 [6] - 40135大圆柱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6] 工商储技术 - 国内外工商储市场及产品发展趋势 [6] - 储能产品出海实现一站式安全运输 [6] - 下一代工商储电芯技术发展趋势 [6] - 工商储智能BMS技术发展趋势 [6] - 储能电池智能制造创新解决方案 [6] - 钠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机遇与挑战 [6] - 半固态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6] 金鼎奖评选 - 第11届锂电金鼎奖评选由起点研究院、起点锂电、起点储能联合100+行业技术专家推出 [7] - 评选旨在鼓励新能源电池行业创新发展 表彰行业突出贡献企业 [7] - 报名时间:2025年9月1日-10月15日 终审时间:10月21日-11月1日 [8] - 线下颁奖时间:2025年12月19日 深圳 [8] - 设置15个奖项类别 包括电芯技术创新、储能电池技术创新、材料技术创新、设备技术创新等 [9] 参与企业范围 - 动力及储能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弗迪电池、LG新能源、三星SDI、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60+企业 [9][10] - 轻型电池企业:雅迪、爱玛、台铃、星恒电源、亿纬锂能等30+企业 [9] - eVTOL及无人机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赣锋锂电等50+企业 [10] - 材料企业:璞泰来、德方纳米、天齐锂业、容百科技、贝特瑞等50+企业 [10] - 设备企业:先导智能、逸飞激光、大族激光、杭可科技、利元亨等40+企业 [10] - 储能企业: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派能科技、德业股份等50+企业 [10]
邀请函: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年12月17-19日·深圳)
起点锂电· 2025-09-19 10:04
行业技术趋势 - 大圆柱电池技术加速布局 宝马宣布2026年装车 引发行业46系大圆柱电池热潮[1] - 全极耳圆柱电池实现量产 具备高倍率与长寿命优势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两轮车/智能家居领域[1] -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特性 2025年维持高热度 被视为下一代新型电池方向[1] - 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开始大规模应用 磷酸锰铁锂正极在商用车与两轮车试水 硅基负极搭配全极耳技术应用增多[1] - 圆柱电池聚焦全极耳快充生态 实现5分钟200km续航工程 大圆柱电池推动标准化/安全性与制造革命[5] - 方形电池技术突破 CTP 4.0体积利用率超80% 磷酸锰铁锂电池电压平台提升20% 半固态电池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0-3 S/cm[5] - 软包电池突破6C充电极限 能量密度超500Wh/kg 卷绕转向叠片工艺实现97%空间利用率[5] 储能领域发展 - 2025年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引发行业对储能电池需求担忧[1] - 储能电芯向大容量发展 314Ah替代280Ah成为主流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发布500Ah以上电芯[1]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储能行业造成冲击[1] - 用户侧储能聚焦大电芯技术挑战 工商储探索钠电池与半固态电池应用机遇[6] - 便携式储能受新国标GB 44240-2024规范 聚焦方形电池/32140电池/40135大圆柱电池应用优势[6] 新兴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电池成为新布局方向 宇树机器人春晚登台带动行业热度[1] - 低空经济政策频出 eVTOL行业加速发展 软包电池赋能无人机万次循环安全飞行[1][5] - eVTOL动力电池采用全极耳圆柱电池 验证"三高一快一长"性能(高安全/高能量/高功率/快充/长寿命)[5] 材料与设备创新 - 电池材料聚焦超高镍三元正极产业化与锂锰基正极4.5V高电压突破 硅基负极应对膨胀问题 锂金属负极推进商业化[5][6] - 设备技术突破干法电极与等静压技术 解决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瓶颈 检测设备超越GB 38031-2025国标极限[6] - 中国锂电设备商以"整线输出+本地化服务"策略开拓欧美市场[6] 安全标准与技术 - 工信部发布GB38031—2025新国标 引发动力电池安全性能广泛讨论[1] - 电池安全专场探讨快充与安全博弈 低熔点合金负极破解枝晶生长困局 极寒环境动力安全保障及智能BMS预警系统[6] - 户用储能构建多级安全防护体系 便携储能遵循新国标安全规范[6] 行业活动规模 - 会议规模达线下2000+嘉宾 在线直播观看超30000+人次[3] - 设置九大专场论坛 60+重磅演讲嘉宾 覆盖圆柱/方形/软包电池/材料/设备/安全/用户侧储能等议题[2][3][5][6] - 50+展商涵盖锂电池/储能电池/固态电池全产业链 包括材料/设备/零部件企业[3] - 同期举办第11届锂电金鼎奖评选 涵盖15项奖项 包括电芯技术/储能创新/材料/设备/安全等领域[7][8][9] 产业链参与企业 - 动力及储能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中创新航等头部厂商[9][10] - 材料企业涵盖璞泰来/德方纳米/天齐锂业/容百科技/贝特瑞/华友钴业等正负极/电解液/隔膜供应商[10] - 设备企业包括先导智能/逸飞激光/杭可科技/利元亨等激光焊/叠片/检测设备制造商[10] - eVTOL与无人机电池领域涉及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赣锋锂电等企业[10]
重磅!亿纬锂能获小鹏新车型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9-17 10:14
亿纬锂能成为小鹏汽车重要电池供应商 - 亿纬锂能已进入小鹏MONA M03车型供应链,基础版本采用其传统方形电池方案,长续航版本仍使用比亚迪电池 [3] - 小鹏新申报的增程式电动车型G7 SUV将于2026年一季度上市,电池由亿纬锂能独家供应 [5] - 亿纬锂能凭借方形电池的底盘适配性帮助小鹏降低开发成本,并减少零部件SKU [9] 小鹏汽车MONA M03市场表现 - M03累计交付超15万辆,自2024年8月上市后连续11个月交付破万,稳居纯电A级轿车销量冠军 [3] - 该车型贡献小鹏整体销量约40%,帮助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并重回增长轨道 [3] - M03以10-15万元价格区间切入市场,凭借高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成为关键车型 [4] 小鹏汽车电池供应格局 - 主要电池供应商包括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和比亚迪三家 [8] - 中创新航为最大供应商,覆盖全系车型包括G6、G7、G9、X9等 [8] - 比亚迪于2024年6月首次进入供应链,专供M03长续航版本 [9] - 亿纬锂能自2020年起合作,累计供应量已突破15万台 [9] 亿纬锂能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21.48GWh,同比增长58.58% [16] - 动力电池毛利率提升至17.60%,较上年同期的11.45%明显改善 [16] -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10.01GWh,其中小鹏为最大客户达3.94GWh [10][11] - 前五大客户占比近80%,包括广汽(1.90GWh)、三一汽车(1.03GWh)、吉利(0.62GWh)等 [10][11] 技术路线与产品优势 - 采用"大圆柱+方形铁锂"双技术路线 [17] - 方形铁锂电池配套乘用车和商用车,国内商用车市场占比12.15% [17] - 2025年1-7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装车量8.94GWh,占比13.70%,排名第二 [17] - 大圆柱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超6万台,单车最长运行距离超23万公里 [18] - 成为宝马新世代iX3车型首发供应商,提供Omnicell大圆柱电池支持10分钟补能400公里 [18] 低空经济领域合作拓展 - 2025年3月获得小鹏汇天供应商定点,为其下一代飞行器原理样机提供低压锂电池系统 [13] - 合作标志着亿纬锂能航空电池技术实力获得认可 [13] - 双方将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和飞行汽车商业化进程 [14] 产能与交付保障 - 动力电池产线改造于2025年4月完成后利润率回升 [16] - 除三元软包产线部分闲置外,其他产线基本有效运行 [16] - CLS业务下多家外协工厂于6月底开启生产,保障稳定交付 [16] - 荆门大圆柱工厂预计2026年满产,沈阳工厂第二条产线逐步落地 [18]
邀请函: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年12月17-19日·深圳)
起点锂电· 2025-09-16 10:27
活动概况 - 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起点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12月17-19日在深圳举办 [1][2] - 活动同期举办2025第十一届锂电金鼎奖颁奖典礼 [1][2] - 活动主题为“突围技术迭代新周期 共筑十年安全新纪元” [2] - 活动规模为线下2000+人,在线直播观看30000+人 [3] - 活动地点为深圳市维纳斯皇家酒店二楼维纳斯厅 [3]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2026年装车,引发行业加速布局46系大圆柱电池 [1] -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新国标,引发行业对动力电池性能的广泛讨论 [1] - 多家企业2025年全极耳圆柱电池已开始量产,其高倍率、长寿命优势有望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1] - 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优势,2025年热度持续维持在高位 [1] - 2025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引发业内对储能电池未来需求的担忧 [1] - 314Ah逐步替代280Ah成为主流电芯,同时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发布500Ah以上容量电芯,储能电芯逐步往大容量趋势发展 [1] - 2025年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储能行业造成一定冲击 [1] - 人形机器人用电池成为各家电池企业争相布局新方向 [1] - 各地低空经济政策频出,引导加速发展eVTOL行业 [1] - 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开始大规模应用 [1] - 磷酸锰铁锂正极在商用车、两轮车纷纷开始试水应用 [1] - 硅基负极搭配全极耳技术,应用逐步增多 [1] 活动亮点 - 细分领域龙头齐聚、电池新贵企业出席 [3] - 会议规模年度最大、2000+嘉宾论道行业发展 [3] - 九大专场论坛,60+重磅演讲嘉宾,深度探讨核心议题,前瞻解析技术突破、破题安全挑战与价值链重构 [3] - 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锂电行业权威奖项--第11届锂电金鼎奖评选同期举办 [3] - 2025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年会同期举办,企业高层直接对接 [3] - 50+展商,涵盖锂电池、储能电池、3C数码电池、固态电池等上下游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企业、材料、设备、电池及零部件企业等 [3] - 起点锂电视频号全程线上直播20000+专业观众,覆盖全行业100万+粉丝传播 [3] 专场议题 - 锂电行业年会 圆柱电池技术专场 - 全极耳圆柱电池快充生态:5分钟200km续航的工程实现 [5] - 大圆柱电池“四维价值重构”:标准化、安全性与制造革命 [5] - 46系大圆柱储能电池:长循环寿命与低温应用场景拓展 [5] - 超高镍三元+硅碳负极在大圆柱电池中的产业化协同 [5] - eVTOL动力电池新范式:全极耳圆柱电池“三高一快一长”性能验证 [5] - AI驱动圆柱电池制造:数字孪生与缺陷预测系统落地案例 [5] 方形电池技术专场 - 磷酸锰铁锂方形电池产业化:电压平台提升20%与吨级成本优化路径 [5] - CTP 4.0技术进阶:方壳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80%的结构革命 [5] - 800V高压平台方形电池:4C快充下的析锂抑制与界面稳定性策略 [5] - 半固态电解质方形电池:室温离子电导率10-3 S/cm量产工艺突破 [5] - 超薄化方壳电池制造:0.8mm盖板激光焊与≤2μm叠片精度控制 [5] - GB 38031-2025新国标下电池安全技术重构 [5] 软包电池技术专场 - 软包电池超快充与热管理革命:五面液冷技术如何突破6C充电极限 [5] - 软包封装如何成为高能量密度(500Wh/kg+)电池的核心载体 [5] - 软包电池结构强度与寿命延长的创新解决方案 [5] - 低空经济爆发:软包电池如何赋能eVTOL与无人机万次循环安全飞行 [5] - 卷绕→叠片工艺革命:软包电池97%空间利用率如何打开消费电子新想象 [5] - 软包电池如何避免“充电宝式”行业安全危机 [5] 电池材料技术专场 - 超高镍三元正极产业化:从9系量产到资源卡脖子破局 [5][6] - 锂锰基正极崛起:4.5V高电压与降本路径 [5][6] - 硅基负极进阶:气相沉积与膨胀抑制策略 [6] - 锂金属负极商业化:界面工程与固态电解质耦合 [6] - 负极材料新规解读:480mAh/g门槛下的技术突围 [6] - 回收再生技术:闭环经济与低品位材料再利用 [6] 电池设备技术专场 - 干法电极+等静压技术:破解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瓶颈的制造革命 [6] - 从卷绕到叠片:固态电池中段工艺变革如何推动设备价值量提升 [6] - 新一代电池安全检测设备如何超越GB 38031-2025国标极限 [6] - 干法电极设备国产化突围进展 [6] - 固态电池设备改造的“低成本过渡”策略 [6] - 中国锂电设备商如何以“整线输出+本地化服务”破局欧美市场 [6] 电池安全技术专场 - 快充性能与电池安全之间的博弈 [6] - 从液态到半固态:低熔点合金负极如何破解快充循环300次后的枝晶生长困局 [6] - -40℃极寒环境下的电池动力安全保障 [6] - 消费电池安全预警:从电芯缺陷检测到云端联防 [6] - 智能电池生态:从BMS预警到车-云-桩协同安全防护 [6] 专场议题 - 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户用家庭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 - 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发布 [6] - 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实践 [6] - 户用储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6] - 海外户用储能市场趋势 [6] - 下一代大电芯户储的技术挑战 [6] - 户储BMS技术发展趋势 [6] 便携式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 - 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专家解读 [6] - 户外经济+应急备灾:便携储能的千亿蓝海掘金地图 [6] - 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及电池安全变化 [6] - 方形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6] - 32140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优势 [6] - 40135大圆柱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6] 工商储及电池技术专场 - 国内外工商储市场及产品发展趋势 [6] - 储能产品出海如何实现一站式安全运输 [6] - 下一代工商储电芯技术发展趋势 [6] - 工商储智能BMS技术发展趋势 [6] - 储能电池智能制造创新解决方案 [6] - 钠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机遇与挑战 [6] - 半固态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6] 金鼎奖评选 - 金鼎奖是起点研究院(SPIR)、起点锂电、起点储能联合国内外超过100+行业技术专家、研究机构等推出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优秀品牌评选活动 [7] - 评选一年一届,2025年为第11届 [7] - 评选报名时间为2025年9月1日-2025年10月15日 [8] - 企业初审打分及入围企业确定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2025年10月20日 [8] - 最终获奖名单终审确定时间为2025年10月21日-2025年11月1日 [8] - 线下颁奖时间为2025年12月19日 [8] - 具体奖项包括2025年度锂电电芯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发电侧及电网侧储能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户储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工商储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便携储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轻型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材料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设备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PACK及应用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安全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行业优质服务商、2025年度锂电行业明星产品奖、2025年度锂电行业贡献奖、2025年度锂电行业零碳/低碳案例奖、2025年度锂电行业客户信赖品牌 [9] 拟邀企业 - 动力及储能锂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弗迪电池、LG新能源、三星SDI、SKI、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鹏辉能源、瑞浦兰钧、正力新能、中创新航、欣旺达、鹏程无限、力神电池、楚能新能源、昆宇电源、比克电池、中比新能源、远东电池、星恒电源、卓能新能源、赣锋锂电、利维能、陀普电池、睿恩新能源、海雷新能源、海四达电源、博力威、派能电池、保力新、珠海冠宇、蓝京新能源、银高储能、德赛电池、力华电池、天鹏电源、创明等 [9] - 轻型电池企业包括雅迪、爱玛、台铃、新日、比特安、星云股份、三合能源、智租换电、智莱科技、铁塔能源、雅迪换换、爱玛换电、九号电动车、小牛、西六楼、宇谷科技、光宇出行、E换电、小哈换电、嘟嘟换电、星恒电源、亿纬锂能、华立源、鹏辉能源、利维能、利信(江苏)能源、孚能科技、陀普能源、诺达智慧、海雷新能源、河南克能、中比新能源、海四达、广西卓能、新能安、比克、弗迪、国轩高科、博力威、南都电源、赣锋锂电、横店东磁、天能、超威、芯驰、创明电池、派能电池等 [9] - eVTOL及无人机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赣锋锂电、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蜂巢能源、力神、远景能源、正力新能、万向一二三、巨湾技研、因湃电池、创明电池、天能电池、南都电源、鹏辉能源、多氟多、陀普科技、耀宁新能源、德赛电池、豪鹏科技、中天科技、潍柴动力、正业科技、泰星能源、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辉能科技、太蓝新能源、领新新能源、恩力动力、冠盛东驰、高能时代、运达股份、金羽新能、欣界能源、合源锂创、华盛羲能、中固时代、中科巨擎、中机巨电、金启航、安瓦科技、亿晟达、国联动力、创鲁先进、毅华新能源、福建巨电等 [10] - 材料企业包括璞泰来、德方纳米、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多氟多、恩捷股份、金力新能源、永兴材料、巴斯夫杉杉、厦门钨业、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北大先行、贝特瑞、深圳振华、长远锂科、华友钴业、湖南裕能、富临升华、盟固利、江西紫宸、东莞凯金、尚太科技、南南铝箔、新宙邦、天赐材料、天津金牛、珠海赛维、昆仑化学、诺德股份、时代瑞象、铜冠铜箔、华创材料、中一科技、星源材质、容百新能源、中材科技、惠强新材、沧州明珠、嘉元科技、九江德福、紫江股份、明冠新材、科达利、天奈科技、回天新材、硅宝科技、海创锂电、迈奇化学、翼动新能、瑞逍新能源、滨州裕能等 [10] - 设备企业包括先导智能、逸飞激光、新嘉拓、大族激光、赢合科技、杭可科技、金银河、赢多美立、海目星、联赢激光、瀚川智能、科瑞技术、光大激光、吉阳智能、成泰科技、利元亨、达力智能,乔戈里、海康智能、泽源智能、信宇人、智佳能、今天国际、星云电子、中天和、广州红运、天蓝智能、铂纳特斯、华自科技、尚水智能、华阳自动化、时纬科技、华冠科技、海裕百特、鸿宝科技、、新威尔、时代高科、欧华机械、博路威等 [10] - 储能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三晶股份、易事特、阿斯特、泽塔电源、果下科技、固德威、合康新能、大秦数能、思格新能源、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利星行能源、乾正新能源、广州尚能、铭普光磁、深圳睿电绿能、电将军、深圳领芯源、威胜能源、华自科技、弘正储能、安科瑞科技、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移族、大疆、Goal Zero、马贝罗、东莞锐明科技、公牛、纽曼、绿联、传音、品胜、睿量、威顿、创维、京东京造、山克、先科等 [10] 报名信息 - 报名套餐为2888元/人,含3天会议门票、3天自助午餐、19号年会晚宴、2025全球锂电池行业白皮书及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行业白皮书各1份 [11]
二线动力电池厂对比(财务数据)
数说新能源· 2025-09-16 03:3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三家锂电企业营收规模相近(353.92-560.21亿元),但净利润分化显著(40.76亿、12.07亿、14.68亿元),核心差异源于高附加值业务占比、研发转化效率、成本控制及资产效率的分化 [1][2][5][6] 财务数据对比 - 营收规模:欣旺达560.21亿元(+17.05%)、亿纬锂能486.15亿元(-0.35%)、国轩高科353.92亿元(+11.98%)[1] - 归母净利润:亿纬锂能40.76亿元(-0.63%)、欣旺达14.68亿元(-36.43%)、国轩高科12.07亿元(-28.56%)[1] - 净利润率:亿纬锂能8%、国轩高科3.4%、欣旺达2.6% [2] 毛利率与产品结构差异 -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50.45GWh,+91.9%),储能系统毛利率28.87%(+7.55pct),消费电池毛利率超25% [2] - 国轩高科动力电池占比73%,储能业务基数低(2023年营收69亿元,仅为亿纬1/3),海外业务占比33%(+115%)但以中低毛利磷酸铁锂为主 [3] - 欣旺达消费电池占比54%(营收304亿元),毛利率仅10%-15%,动力电池出货量增116%但议价权弱 [4] 研发与管理效率 - 亿纬锂能研发费用35亿元(占营收7.2%),人均研发薪酬37.2万元,大圆柱电池获486GWh意向订单 [5] - 欣旺达研发费用超40亿元(占营收7.1%)但业务分散导致资源稀释 [5] - 国轩高科管理费用增25%,财务费用率3.5%(高于亿纬1.8%和欣旺达2.2%) [5] 规模效应与资产效率 - 人均利润:亿纬锂能14万元、国轩高科4.6万元、欣旺达2.7万元 [6] - 产能利用率:亿纬锂能70%(有效产能100GWh)、国轩高科55%(60GWh)、欣旺达50%(50GWh) [6] - 亿纬锂能单GWh成本较行业低15%,欣旺达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约6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