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转型

搜索文档
出海不打价格战 速卖通要和亚马逊争夺头部品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3:17
不再卷低价 速卖通不再"卷低价"了。 9月23日,阿里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启动"超级品牌出海计划",表示用商家在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在重点市场实现更高的成交,直接向天 猫品牌和亚马逊大卖们抛出了橄榄枝。此举被业内视为对亚马逊发起正面挑战,争夺中高端品牌市场。 直接对标亚马逊,速卖通的野心不小。 之所以盯上品牌,是整个出海环境在发生变化。行业已从蓝海变为红海,不确定的国际贸易环境带来更多风险,低价带来的增量已然触及天花 板。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都开始挖掘"品牌化"的机遇。 速卖通较早开启了转型。过去一年,速卖通已经在持续发力品牌出海,有95%的合作品牌实现了年销百万美元。速卖通品牌出海负责人衍之透 露,速卖通的品牌货盘和高客单价商品的成交额正逐步超越中低客单价商品。 行业分析认为,速卖通发力品牌赛道,有望进一步拉开与"出海四小龙"其他平台的差异性。对于品牌商家来说,也许也是一个新的增长机遇。 图片来源:IC photo "他们突破了过去我们对于中国跨境出海的商品的刻板的印象。"衍之表示,比如品类上以轻小件为主,比如强调低价和性价比。 眼下,品牌商家想出海、跨境卖家想做品牌,商家的焦虑传导到平台侧,也在驱动着平台 ...
速卖通给中国品牌开新路:用在亚马逊一半成本,撬动全球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9-24 03:56
行业战略转向 - 跨境电商平台正从低价竞争转向品牌力建设 以应对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和供应链升级趋势 [2] - 美国 墨西哥 欧盟等市场收紧小额包裹关税政策 800美元"小额豁免"关税政策取消 对依赖"轻小件"的出海模式形成挤压 [2] - 中国"出海四小龙"出现路线分化 速卖通是唯一设立品牌服务团队的平台 率先布局中高端市场 [2] 平台竞争优势 - 速卖通推出"超级品牌出海"计划 邀请亚马逊中国头部品牌加入 承诺以亚马逊50%成本实现更高成交 [1][7] - 平台与中国最大品牌聚集地天猫有天然联系 能运用阿里多年品牌运营经验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深度定制化服务 [3] - 过去三年通过Choice服务 全托管 海外托管等模式实现履约体验和运营模式的"脱胎换骨"进化 [4] 品牌增长表现 - 速卖通成为品牌出海第二增长曲线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保持双位数增长 接近盈亏平衡 [4] - 2024年上半年平台入驻品牌数量同比增长70% 超过500个品牌销售额翻倍 2000多个品牌成功进入新国家市场 [5] - "百亿补贴BigSave"计划带动95%合作新品牌跻身百万美金俱乐部 [4][5] 运营支持体系 - 推出分层次"类托管"策略:为国际大牌提供控价和品牌维护 为成熟跨境品牌提供本地备货和站外投放 为潜力品牌提供新品挖掘和供应链解决方案 [5] - 全新上线"Brand+"频道 通过正品认证 包邮价保等强化品牌心智 [4] - 商家后台推出"品牌中心" 提供小时级动态投资效果分析和跨渠道数据整合 [5] 本地化能力建设 - 全面开放本地线下营销能力 如与泡泡玛特在西班牙合作举办音乐节活动 [6] - 提升海外本地托管服务和配送能力 配备品牌专属AI工具(AI商机洞察 AI店铺装修 AI全站推广) [6] - 在韩国 西班牙及欧洲部分国家局部市场取得可与亚马逊抗衡甚至超越的规模成绩 [7] 市场拓展计划 - 优先布局欧美 日韩 拉美及中东等核心市场 为头部品牌配备专属"品牌顾问" [7] - 目标打破"做品牌出海只能选亚马逊"的单一认知 为品牌提供更灵活快速的成长平台 [7] - 中国产品正经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跃迁 消费电子等领域涌现具备创新技术的独立品牌 [2]
美国“小包免税”终结,卖家营收腰斩转战新市场
36氪· 2025-09-12 07:58
8月29日起,美国正式暂停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入境美国的包裹给予免税待遇。至此,长期支撑跨境电商的"低价直邮+免税"模式宣告终结。 以下是他们的口述: 一、美国市场关税成本上升25%,转向欧洲 Alex,8年亚马逊美国站3C电子产品卖家 事实上,4月听说美国"800美元关税豁免"取消的消息直到政策确定落地,我们都一直处于一种惶惶的状态。 我们主要做电脑外设,产品包括机械键盘和游戏鼠标,靠高效直发小包享受了成本优惠。新政后,我们的关税成本直接跃升约25%(根据具体产品品类), 以一款键盘为例,我们几乎直接增加了20美元的硬成本。 定价、销量和利润直接被冲击。所以我们试探性地将部分型号价格上调了15%,但销量立刻下滑30%多,库存周转也随之变慢。利润率更是要被吃穿,从 25%降到了个位数,盈亏线很难看。 许多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曾抓住免税红利,积累了第一桶金。如今他们不得不直面关税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等多重压力。 「增长工场」和两位深耕不同赛道的美国市场卖家聊了聊,今年开始他们均将目光瞄向欧洲拉美等市场。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成为他们在巨变之下的共同体会。 政策落地后,我们首先从本就表现一般的产品下 ...
政策风暴下的美国跨境电商求生指南:第三方海外仓如何成为破局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9-11 07:04
政策变化核心内容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进口包裹免税政策 平均关税税率从0%飙升至25%-30% [1] - 25个国家集体暂停邮政包裹寄送服务 [1][3] - 商业物流成本暴涨50% 清关时效从5天延长至9天 [1] 行业成本影响 - 3C产品及服饰鞋包等主流类目面临25%-30%关税压力 [3] - 运费因转向商业物流渠道上涨30%-50% [3] - 亚马逊平台930种产品平均涨价29% 部分卖家销量下滑超20% [3] 物流体系冲击 - 美国海关强制要求电子预申报数据同步 导致清关工作量激增 [3] - 包裹积压成为常态 查验率上升增加货物被扣风险 [3] - 送达时段从14天压缩至7天 超时面临入仓延迟 [5] 海外仓优势分析 - 批量进口模式通过税务筹划显著降低整体关税成本 [6] - 海外仓商品以"本土发货"身份规避小额包裹关税新政 [6] - 配送时效优势显著 东南亚1-3天 美国1-5天妥投 [7] 运营效率提升 - 海外仓靠近亚马逊FBA仓库 实现快速补货避免库容限制 [7] - 双系统与亚马逊后台无缝对接 订单处理效率提升 [9] - 使用官方认证账号资源使尾程成本降低25% [9] 行业转型趋势 - 推动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9] - 第三方海外仓从可选项变为生存必需 [9] - 行业将完成从"跨境直邮"到"本地运营"的转型 [9]
跨境电商只能靠海?风正从华中吹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1:44
华中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 华中地区跨境电商正打破传统认知 过去被认为不适合发展跨境电商的华中地区现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如武汉宁美互联科技2023年重启出海业务后增速超100% [1] - 亚马逊全球站点数据显示 截至2025年6月底华中四省活跃卖家数量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1][5] - 2024年湖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679.7亿元 同比增长124% 攀升和宁美两家企业占据中国组装电脑市场超70%份额 [5] 产业带基础与转型 - 华中四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形成高端制造、特色农业和细分工业品产业带 包括许昌假发、洛阳钢制家具、光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元器件、家具箱包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传统制造企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下游 以OEM/ODM形式出口 利润微薄且缺乏品牌 河南平舆户外家具年出海量达百万件但通过沿海商家转销 [3] - 跨境电商直接面向海外消费者成为提升产品溢价和实现产业跃迁的路径 激光发射器等传统难销品类在亚马逊实现可观利润 [5] 发展驱动因素 - 三大核心因素推动转型:产业带集群效应凸显、政府支持政策完善、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应用 [1] - 沿海供应链能力外溢至中部 结合当地制造和物流体系形成优势 龙头企业如安克创新在长沙布局带动配套产业聚集 长江存储催生武汉光电子产业链 [6][7] - 成本优势显著 长沙办公租金仅40-50元/平方米 远低于深圳数百元水平 房价稳定且生活成本低减轻企业运营压力 [7] 人才与生态建设 - 中部高校林立提供充足人才储备 本地员工稳定性高、跳槽率低优于长三角地区 [7] - 强烈家乡情怀推动人才回流 政府加大引导力度并优化营商环境 [8] - 亚马逊2024年在武汉和郑州设立办公室 助力企业建立自营团队直接面向海外消费者 [4] 挑战与差距 - 与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人才短缺和氛围不足问题 企业渴望感与行动力脱节 试错成本成为心理门槛 [9] - 供应链响应机制滞后 传统制造企业习惯"大单长周期"模式 难以适应跨境电商"小单快反"需求 [9] - 专业运营团队组建困难 整体氛围犹疑导致企业在决策环节反复纠结 [9] 技术赋能与行业转型 - 生成式AI根本性改变运营方式 超60%中国卖家已使用亚马逊提供的AI工具 包括产品详情页生成、图像创作、客户评论总结等功能 [11] - 技术浪潮使新老卖家回归同一起跑线 AI工具弥补人才短缺并提升运营效率 [11] - 出海逻辑从"拼性价比"转向"品牌赋能" 从传统铺货模式向品牌化运营转型 通过专利和功能改良打造可识别品牌语言 [12] 差异化发展路径 - 华中跨境电商走高质量出海之路 聚焦少而精SKU策略而非海量铺货 [12] - 出海本质变为品牌出海、文化出海和科技出海 而非单纯填补市场空白 [12] - 行业转型浪潮中企业发展速度不慢于先行者 没有早晚只有快慢之分 [10][13]
华凯易佰净利暴跌72%,刚盘下的通拓首次扭亏能否逆转乾坤
南方都市报· 2025-08-31 04:3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45.38亿元同比增长28.97%但归母净利润暴跌72.69%至3674.05万元[2] - 扣非净利润2426.9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365.65%至5.10亿元[2][7]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183.39万元环比增长443.42%同比微降1.43%显示企稳迹象[7] 战略转型举措 - 通过主动降价促销清理库存导致短期利润承压但存货规模较2024年末下降30.38%[2][5][7] - 收购的通拓科技首次实现扭亏为盈贡献净利润282万元营收达8.64亿元[2][7] - 亿迈生态平台合作商户突破339家较2024年末增长23.27%[8] 业务结构特征 - 形成泛品+精品+亿迈生态平台三驾马车业务模式SKU总量超过百万[5] - 亚马逊平台销售收入占比超50%存在平台依赖风险[7] - 全球设立超10个分支机构员工近2000人产品销往北美欧洲日本等多国[3][5] 并购整合进展 - 2023年以5.4亿元收购通拓科技获取其成熟供应链体系与海外仓布局[4] - 对通拓科技整合策略包括共享供应链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加强财务管理[7] - 通拓科技作为初代跨境大卖曾位列华南城四少之一[2][3] 发展前景展望 - 机构预测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有望达2.0亿元同比增长63.8%[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388.07%至3.68亿元运营效率提升[7] - 平台型业务与通拓科技协同效应逐步释放成为新增长引擎[7][8]
外贸巨头转型跨境,如何跳出传统思维上演“V型反转”?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54
中国产业带与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 上千个产业带组成"世界工厂"基座 [1] - 2025年"产业带+跨境电商"成为产业带卖家直面海外消费者、冲击微笑曲线两端的必经之路 [1] 产业带转型面临的挑战 - 外贸工厂熟悉生产环节但对海外消费习惯、平台运营等转型实操感到陌生 [3] - 海外市场复杂多变使自主探索难度加码 无从下手是产业带卖家真实卡点 [3] 亚马逊"跨境惠企中国行"项目机制 - 采用"三方联动"赋能模式:亚马逊团队挖掘痛点、地方政府协会精准对接、生态资源加速数字化转型 [5] - 通过小班教学、一对一咨询等体系化课程提升卖家运营知识并挖掘新增长机会 [5] - 项目旨在解决产业带末梢问题并通过微小改变实现聚沙成塔效果 [6] 产业带经营模式转型路径 - 传统生意逻辑围绕"订单"展开 企业止步于生产环节难参与高附加值环节 [7] - 跨境电商成为新增长引擎但需克服选品策略调整、产品设计重构等关卡 [7] - 宁波凯越集团曾因盲目复制爆款导致千万级亏损 后转向聚焦大件家具细分赛道 [7] 大件家具品类出海痛点与解决方案 - 三大运营难题:产品装配说明书不清、包装防护不足导致破损、物流成本与效率平衡难题 [8] - 通过"惠企行"获得定制方案 攻克难题并实现全渠道销售额从2022年2000万美元升至2023年1.2亿美元 [10] - 预计2024年销售额达3.5亿美元 亚马逊因规则透明、扶持体系完善被视为理想起点 [10] 2025年"惠企行"服务升级内容 - 专业赋能模块包含闭门培训 覆盖账户安全、品类趋势、Listing打造等完整运营链条 [10] - 1V1咨询由资深经理针对店铺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并邀请成功卖家分享实战技巧 [11] - 服务范围扩展至需精进策略的卖家、转型传统企业及拓展欧洲日本新市场的企业 [17] 项目落地与区域推广成效 - 近两年落地多个跨境电商重点城市 收获100%好评并推动区域电商生态发展 [11] - 2025年4月启动嘉兴站后陆续覆盖温州、杭州、泉州、青岛、苏州等城市 [11] - 青岛站吸引超50家山东卖家 课程包含政策讲解、AI实训、合规指南等核心环节 [12] - 苏州站聚焦AI降本、供应链增效等议题 演示品牌起名、图像生成等AI工具实操 [14] 项目特色与未来规划 - 建立地方政府合作长期赋能模式 深度融合地方产业政策与全球资源 [17] - 课程设计灵活:2天集中培训或1月内每周半天分散式课程适配不同企业需求 [17] - 下半年将推进南京、宁波等产业带城市 持续为企业出海护航 [17]
800 美元以下包裹免税,取消!
搜狐财经· 2025-08-28 15:20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正式取消价值800美元及以下进口包裹免税待遇 小额包裹需全额缴纳关税[2] - 平均关税税率从0%飙升至25%-30%区间 直接推高跨境交易成本[3] - 美国海关每日清关工作量预期增加 包裹积压和查验率上升成为常态[3] 物流渠道变化 - 25个成员国包括俄罗斯 韩国 法国 德国 澳大利亚 印度 日本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2] - 卖家仅能依赖UPS FedEx等商业物流商 其运费较邮政渠道高出30%-50%[3] - 物流企业需适配电子预申报数据同步至美国邮政运营商的新规 流程复杂度大幅提升[3] 跨境电商卖家成本压力 - 免税政策原为进入美国市场的核心优势 覆盖3C产品 服饰鞋包 日用百货等主流类目[5] - Temu SHEIN上半年上调商品价格 亚马逊平台930种产品价格平均上涨29%[5] - 部分卖家因价格竞争力削弱导致销量下滑超20%[5] 海外仓模式转型 - 超60%跨境电商卖家原依赖直邮模式 新规下清关时效从5-6天延长至8-9天[7] - 海外仓商品占比从20%提升至45% 可实现次日达并规避直邮关税[5] - 单仓备货需投入10万至50万美元 需精准预测市场需求以避免库存积压[8] 行业格局演变 - 美国市场约30%跨境电商卖家为中小企业 面临资金储备和供应链议价能力挑战[5] - 政策推动行业从低价竞争向合规化 品牌化 本地化转型[8] - 具备海外仓布局 多市场运营和产品差异化优势的卖家将在行业整合中脱颖而出[8]
美国取消 800 美元以下包裹免税,跨境电商如何变?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2:42
新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美国自8月29日起取消800美元及以下进口包裹免税待遇 所有小额包裹需全额缴纳关税 [1] - 平均关税税率从0%上升至25%-30%区间 直接推高跨境交易成本 [1] - 美国海关清关工作量预期增加 包裹积压和查验率上升成为常态 [1] 物流渠道影响 - 25个成员国包括俄罗斯 韩国 法国 德国 澳大利亚 印度 日本等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邮政包裹 [1] - 物流渠道大幅收缩 卖家仅能依赖UPS FedEx等商业物流商 [1] - 商业物流运费较邮政渠道高出30%-50% 且出现包裹延误和服务质量下降问题 [1] - 美国强制要求电子预申报数据同步至美国邮政运营商 流程复杂度大幅提升 [2] 行业成本与定价变化 - 免税政策原覆盖3C产品 服饰鞋包 日用百货等主流类目 [3] - Temu和SHEIN今年上半年已上调商品价格 [3] - 亚马逊平台930种产品价格自4月9日起上涨 服装 珠宝 家居用品 办公用品 电子产品和玩具等类别平均涨价29% [3]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行为 - 价格上涨削弱商品竞争力 美国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转向本土电商平台 [3] - 部分跨境卖家销量下滑超20% [3] - 美国市场约30%跨境电商卖家为中小企业 [3] 运营模式转型 - 超60%跨境电商卖家曾依赖直邮模式 [4] - 直邮模式清关平均时效从5-6天延长至8-9天 [4] - 行业加速转向海外仓模式 Temu和SHEIN推行半托管模式 [3] - 海外仓商品占比从20%提升至45% 可实现次日达并规避直邮关税 [3] 资金与运营要求 - 单仓备货需投入10万至50万美元资金 [4] - 海外仓模式需精准预测市场需求 否则面临库存积压风险 [4] - 缺乏海外仓布局的中小卖家面临物流无门困境 [3] 长期行业趋势 - 推动行业从低价竞争向合规化 品牌化 本地化转型 [4] - 具备海外仓布局 多市场运营和产品差异化优势的卖家将在行业整合中脱颖而出 [4] - 欧盟与美国协商简化小额包裹清关流程 东南亚Lazada推出美国专线补贴计划 [4]
跨境电商大洗牌,谁能找到下一片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4:08
美国市场政策变化 - 美国自5月2日起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从价关税税率从120%降低到54% 同时维持每件100美元的从量关税 [1] - T86政策取消后 SHEIN和Temu美国日活跃用户(DAU)分别下降25%和52% 5月SHEIN美国月活用户数(MAU)较3月下降30% [1] - 全托管模式降温 商家需自行承担物流、报关等环节 海关查验风险增加 [7] 跨境平台区域表现 - Temu全球月活用户达4.165亿 同比增长68% 欧盟市场MAU同比增长74% 占全球用户34% 拉美MAU同比增长122% 占26% [2] - SHEIN在英国、德国、法国MAU同比增长13%-20% [3] - 拉美电商市场增速显著 巴西、墨西哥2023年营收增速超12% 预计2024年达17.6%和19% [4] 新兴市场机会与挑战 - 日本市场优势:物流成本低 退货率低 消费能力接近美国 成单率高 Temu有望成为日本最大电商平台 [3] - 欧洲市场客单价高 但增值税率约20% 合规认证复杂 语言文化差异大 [4] - 拉美市场人口红利显著 巴西人口2亿 人均消费能力高于东南亚 但物流周期长达2-3个月 [4] - 印尼市场政府关系维护成本高 海外仓月均查验十几次 尼日利亚租金达200元/平方米(中国东莞约10元) [6] 全球关税政策趋势 - 日本计划2026年取消1万日元以下进口商品消费税豁免 对SHEIN等平台加征10%消费税 [5] - 欧盟拟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免税 每件征2欧元(境内仓0.5欧元) 法国考虑提前征收管理费 [5] - 墨西哥2025年起对外国电商平台征收16%增值税 取消50美元以下商品豁免 对中国纺织品加征35%关税 [5] 行业模式转型 - 全托管转向半托管 商家需自行管理仓储、履约 物流成本上升 海外仓压货风险增加 [7] - 东南亚制造基地优势显现 越南工厂1-5月销售额达2023年全年水平 净利润翻倍 [6] - 社交电商需本土化(内容、生产、组织) 货架电商考验运营能力 履约效率成竞争分水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