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资管

搜索文档
基本功 | 想知道市场温度如何?关注这些指标!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6 11:41
市场温度感知指标 - 两融余额和北向资金流向是直观的市场温度感知指标 [3] - 融资余额快速增长表明投资者加杠杆意愿强烈 [3] - 波动率指数也可作为市场情绪参考指标 [3] 投资者教育内容 - 强调投资基金需从夯实基本功起步 [2] - 提供1分钟知识点快速学习方式降低投资门槛 [2] - 通过专栏形式提供系统化基金投资知识 [6] 内容提供方 - 中泰证券资产管理提供相关投资教育内容 [4]
读研报 | 他山之石,“慢牛”得有哪些条件?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6 11:41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多个市场存在"慢牛"行情典型代表 包括美国 日本和印度 这些市场虽经历阶段性回撤但均呈现长期上涨特征 [2][3][5] - 长牛行情触发机制与经济增速关联性较弱 盈利增长和股息收入在长期回报中贡献权重显著提升 [5][6][7] - A股市场正通过供给侧治理 需求侧政策加码及投资者回报机制完善 逐步具备"慢牛"条件 [7][8] - 居民财富效应 风险偏好和存款搬家与股市走势形成相互促进关系 可能推动"股市慢涨—信心增强—资金流入"良性循环 [10][11] 全球慢牛市场表现分析 - 美国标普500指数2000年初约1400点起步 2013年开启十年慢牛 2025年8月达6380点 年化涨幅约8% 期间最大年度回撤从2002年30%降至近年10%以内 [3] - 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泡沫破裂后低点约1200点持续攀升至2025年2.1万点 科技巨头主导慢牛特征显著 [3] - 印度Sensex指数2002年3000点起步至2025年8月80687点 23年累计涨幅26倍 年化回报达15% 仅2008年(-52%)和2020年(-38%)出现显著回撤 [5] - 日本日经225指数2014年16000点启动慢牛 至2025年8月达42050点 11年间涨幅163% 年度最大回撤未超过15% [5] 长牛行情驱动因素 - 日本经济增速较低 实际GDP同比仅0.55% 名义GDP同比1.80% CPI同比1.34% PPI同比2.14% 表明长牛期间通胀压力较小 [5] - 全球市场数据显示随着时间周期拉长 盈利增长和股息收入在总回报中权重日益凸显 10年周期美国盈利贡献99% 分红贡献58% 欧洲盈利贡献50% 分红贡献45% [6][7] - 20年周期美国盈利贡献304% 分红贡献220% 欧洲盈利贡献131% 分红贡献148% [7] A股市场发展态势 - 供给侧治理乱象 遏制恶性竞争 需求侧政策持续加码 有效扭转市场对长期通缩和企业盈利塌陷的悲观预期 [7] - 2023年起A股募资规模明显下降 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2024年骤降 [8] - 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规模逐年提升 2022年开始明显超过募资规模 2024年万得300除金融股息率持续高于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8] 资金与市场互动关系 - 美国居民2012年后对股票资金流入长期为正 推动牛市行情最显著阶段 [10] - 日本居民2009年后资金流入存款 股票和基金 形成资产配置转换 [11] - 国内居民存款搬家有望形成"股市慢涨—信心增强—资金流入"良性循环 [11] 参考研究报告 - 《"慢长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国信证券 2025年8月 [12] - 《站上十年新起点 A股步入"慢牛"新周期》 华西策略 2025年8月 [12] - 《全面慢牛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华金证券 2025年8月 [12]
金融破段子 | 早有持仓依然踏空,要不要换仓?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5 11:32
换仓决策的认知门槛 - 换仓决策要求新标的Y必须优于老标的X 且需要高置信度的认知支撑 而非基于过去涨势的线性外推[2] - 投资决策应面向未来 足够的认知能力可剥离市场表象并有效加工信息 提升决策质量[3] 换仓的机会成本考量 - 机会成本除资金和时间成本外 更需考虑放弃标的X相对稳健收益的可能性 最低机会成本参照无风险回报率[5] - 换仓前需重新审视买入X的初衷与替换Y的理由 确保"更好"结论经过慎重比较且标的具备可比性[5] 持有信念的重要性 - 持有信念体现为对资产未来价值增长的信心 尤其在回调或逆风期能坚持正确方向[5] - 信念建立依赖深度研究和信任积累 信任可能瞬间崩塌 需评估自身对新标的波动承受力[6] - 投资是反人性修行 应选择能安心持有且不影响生活幸福感的资产[7]
基金经理请回答 | 对话姜诚:波动加大的市场,如何构建安全边际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2 01:33
投资业绩回顾 - 过去5年业绩表现不错 过去一年与同行相比排名不靠前但有一定绝对回报 组合内标的基本符合买入初衷 对过去一年表现比较满意 [3] - 从收益率角度评价可参考排名 个人评价为及格水平 打分约60-70分 [3] 投资目标与策略 - 长期目标未变 以穿越牛熊周期视角为持有人带来稳健且超越市场的回报 仍希望赚取超额收益 对实现目标有信心 [4] - 短期表现自评及格 长期希望获得70分以上良好分数 [4] - 组合呈现非主流机构重仓标的特征 偏向传统周期性行业 这些行业历史上也曾被机构重仓 [5] - 不追求提前布局冷门或热门板块 因未来股价表现不可预测 买入初衷基于当前价格对应股票质地隐含的长期内部收益率 [5] - 平均持有重仓股票时间超过三年 部分股票从组合建立之初一直持有 [5] - 超额收益来源并非比市场更聪明或更具前瞻性 而是不同的视角和审美 [6] - 投资目标不是尽快赚钱或赚更多钱 没有冷门和热门的二分法概念 [6] 投资框架与安全边际 - 换手率数据包含被动交易 真实换手率应远低于公开数据 无明确换手率目标 [7] - 投资框架长期专注于资产内部收益率而非预判价格趋势 [7] - 安全边际是定性概念 指承认未来无法精确预测 为悲观情况出价 [8] - 安全边际不是低估值定量指标 而是以保守视角预判未来后当前价格可接受的状态 [9] - 安全边际是对坏情况的保护 而非估值高低 表面低估值可能是价值陷阱 [9] - 净值曲线稳健和组合偏价值型表达是安全边际理念的贯彻 [10] 价值投资理念 - 价值投资是以获取资产价值本身为目标的投资行为 收益来源来自资产价值创造过程 [10] - 资产价值通过现金回报实现 股票价值来源是持有期间获得的分红 [11] - 价值投资在A股适用 因只要价值存在就能做价值投资 [12] - 价格波动大意味着更适合价值投资 因可能更多机会以物超所值价格买入 [12] - 最怕长期高估状态 A股不是长期高估市场 波动反而是机会 [12] - 喜欢向下波动时提供的机会 [13] 组合管理 - 无控制波动的投资策略 因可能牺牲收益 [14] - 过程波动不是风险 可坚守固有框架而不为控制波动牺牲收益 [15] - 投资框架偏保守 选股对安全边际权重高 重仓股大幅下跌概率自然降低 [16] - 应对股价波动是贯穿始终的 需每天提取影响长期价值判断的因素 [18] - 发现长期乐观判断未变化则加仓 发现长期恶化则卖出 [18] - 调整长期判断的频率很低 真正影响长期价值的信息占比很低 [20] - 80%研究精力放在组合之外 学习强度与组合换手率无关 [25] 行业与公司分析 -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带来结构性变化 行业天花板和竞争格局会变化 [21] - 护城河弱化是常态 真正长期保持护城河稳固的公司寥寥无几 [21] - 对新故事如AI和创新药持续对话 但需落实到具体标的 [22] - 创新药行业有发展空间 但需注意单一品种驱动企业的生命周期和竞争风险 [23] - 各行各业都有长期投资机会 不因错过热点而焦虑 [24] - 组合中多数是传统顺周期行业 [25] 风险认知 - 价值投资者主要风险是掉入价值陷阱 [26] - 20%研究精力放在现有组合中排查价值陷阱 [26] - 无法保证完全回避价值陷阱 需不断面对新风险 [27] 市场观点 - A股市场整体远未达泡沫化状态 隐含不错潜在回报率 [32] - 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基本成功 宏观层面保持乐观 [33] - 微观层面需谨慎 选择个别资产难度未降低 [33] - 估值水平提供可为空间 但需擦亮眼睛选择标的 [33]
基本功 | 股市涨了,债市一定会跌吗?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1 11:33
投资基础知识 - 投资基金需要从基本功开始学习 打好基础是投资成功的关键[2] - 通过1分钟知识点学习方式 可以更轻松地开始基金投资[2] 股债市场关系 - 股债跷跷板效应并非绝对规律 股市和债市存在同涨同跌的情况[3] - 当股市上涨时 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 资金可能从债市流向股市 推高股价并压低债券价格[3] 内容来源 - 中泰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相关内容[4]
6000字梳理,基金经理视角下的债券投资常识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1 11:33
债券市场概况 - 债券市场规模比股票市场更为庞大 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属于主要资产类别 [3][4] - 债券是标准化借条 面额统一为100元 属于债务融资工具 而股票是标准化股份 属于权益融资工具 [4] - 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市场(仅限金融机构参与)、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对个人开放) [6] 债券类型分类 - 根据发行人不同分为利率债和信用债:利率债包括国债(年化收益率约1.75%)、地方政府债(分一般债和专项债)和政策性银行债 信用风险极低 [9] - 信用债包括普通金融债和公司债/企业债 存在信用风险 当前一年期以上收益率可能超过2% [10] - 利率债收益主要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 信用债需额外考虑发行人偿债能力 [9][10] 债券收益机制 - 债券收益来源包括票面利息和买卖差价(资本利得) 股票收益主要来自股价上涨和分红 [5] - 到期收益率定义为持有至到期的年化收益率 与债券价格呈反向关系:收益率上升则价格下跌 收益率下降则价格上涨 [13][15] - 价格变动≈收益率变动×久期(久期略低于剩余年限) 市场习惯用BP(基点)描述收益率变动而非直接价格变动 [15][16] 债券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 - 可作为家庭资产"稳定器" 与股票(追求增值)和现金(流动性)形成风险分散组合 [19] - 通过债券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间接参与 传统银行理财底层资产多配置债券 [19] - 波动性排序:长久期利率债>中长期信用债>中短期信用债>短久期信用债/货币类产品 [24] 债券市场影响因素 - 经济基本面疲弱(低增长、低通胀)和货币宽松环境(降准降息)对债市有利 [21] - 短期受风险偏好和通胀预期影响(例如大宗商品上涨导致债市调整) 长期仍看好 [22] - 存在"股债跷跷板"效应:股市走强时资金从债市流出 但债券收益率上升后会重新凸显配置价值 [27][28] 投资者配置建议 - 风险承受能力高者可配置长久期利率债 稳健型投资者适合短久期信用债或货币类产品 [24][25] - 长期投资者无需过度择时 短期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利率变化 [25] - 即使股市走牛 债券仍可通过票息收益和对冲功能发挥"压舱石"作用 [28]
李迅雷专栏 | 2025年下半年经济展望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0 11:32
全球债务问题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公共债务/GDP比率将达到95.1%,2030年可能进一步上升至99.6% [9] - 日本政府债务率超过250%,美国约为125% [9] - 国家债务周期最为持久,核心在于政府信用提供的缓冲空间,可以对内或对外举债 [9] - 外债风险远大于内债,拉美债务危机是典型案例 [10]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达到36万亿美元,年付息超过1万亿美元,但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等机制仍可周旋 [11] - 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近20年新高,但依靠内债和低利率环境消化,系统性风险可控 [11] - 美联储资产的60%、日本央行资产的70%都是本国国债,实质是掩盖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11] 中国债务特征与挑战 - 中央政府杠杆率仅25%,远低于美国联邦政府的125%,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显著提升 [15] - 若将隐性债务与企业债、居民债一并计入,宏观杠杆率已接近300%,超过西方国家平均水平 [15] - 中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包括国企、土地、矿产等国有资产,提供西方不具备的强大偿债保障 [16] - 资本形成对GDP贡献维持在40%以上,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形成"投资-债务"循环 [16] - 地方公开债务增速达到全国GDP增速的三倍以上 [16] - 2021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通道后,政府债务增速明显加快 [16] - 建议制定中长期调整规划,淡化年度GDP考核 [16] 经济转型与消费促进 - 中国债务问题解决需实现三个转变:从投资主导向消费驱动转型、从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型、从债务扩张型增长向效率提升型增长转型 [17] - 拉动消费需长期确保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 [17] - 提高社会保障,如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让居民敢消费、能消费、愿意消费 [17] - 加速老龄化过程中存在"未富先老"和"为富先债"两个不利因素 [17] - 提高投资效益和消费乘数,降低债务增速 [17] 202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望 - 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加征关税至54%,但通过"抢出口"策略和谈判,关税降至30%并争取到90天缓冲期 [21] - 1-5月出口数据表现良好,消费因3000亿规模以旧换新政策超预期增长 [21] - 3000亿规模对消费拉动约2个百分点,全年5%消费增速目标有望实现 [22] - 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存在,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投资持续两位数下滑,制造业投资走弱 [22] - 建议扩大消费政策范围:从商品消费延伸到服务消费,从耐用品扩展到必需品,从中高收入阶层受益转移到中低收入阶层受益 [22] - 就业政策需加强社会保障,加大老年人福利、失业保障、医疗、教育培训、生育等方面投入 [23] - 港股表现优于预期,因特朗普政策反复性提供缓冲空间,投资者情绪从悲观转向中性 [23] - A股估值趋于合理,下半年表现可能好于预期,港股估值优势明显,A+H价差持续收窄 [23] 黄金配置价值 - 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反映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 [5][21] - 美债等主要经济体债务持续增长孕育巨大系统性风险,国际冲突加剧 [21] - 美元指数走弱,市场对美债和美元信用产生担忧,黄金作为保值避险工具价值凸显 [21] - 黄金是低增长高震荡时代最合适的避险工具之一,价格可能长期保持向上走势 [21]
基本功 | 如何大致了解FOF基金的含权量?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9 11:33
FOF基金投资基础 - 投资基金需从夯实基本功开始 [2] - 通过1分钟知识点学习使投资起步更轻松 [2] FOF基金权益资产评估方法 - FOF基金权益类资产占比可通过基金合同中的比例说明了解大致区间 [3] - 可通过分析FOF基金持仓数据估算其权益类资产配置情况 [3]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也可作为评估FOF基金含权量的参考依据 [3] 内容来源 - 中泰证券资产管理提供相关基金研究内容 [4]
读研报 | 本轮行情,谁是参与主力?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9 11:33
市场资金参与情况分析 - 沪指盘中突破2021年3731.69点的高点,创下十年新高 [2] - 市场资金分为国家队、机构、散户、外资四类,参与情况大相径庭 [2] 国家队资金动向 - 中央汇金公司国有资金主要持有宽基ETF,但今年5月以来宽基类ETF持续净流出 [2] - 行业类ETF在7月迎来持续净流入 [2] 机构资金动向 - 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A股股票仓位占比71.4%,过去一年下降3.8个百分点 [2] - 公募基金资产净值3.4万亿,是过去20个季度以来的新低 [2] - 险资新增持有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创2022年三季度以来新高 [2] 散户资金动向 - 中小投资者开户数量回升至近三年60%分位数水平以上 [3] - 挂单额低于4万元的小单净流量持续上升,7月全月净流入额较6月环比大增39% [3] - 8月5日两融余额时隔10年重破2万亿大关 [3] 外资资金动向 - 7月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2024亿元,较6月大增36.3% [3] - 海外上市且侧重投资中国市场的ETF近一个月净流入1.99亿美元,达到去年全年净流入总和的47% [3] - 7月以来陆股通成交额加速上行,上周占沪深两市周平均成交额比重达12.9% [6] - 外资战略投资者在港股IPO中的参与度创近5年新高 [6] 活跃资金分析 - 近期市场上行突破主要由活跃资金驱动,包括游资、两融和私募 [5] - 8月上半月龙虎榜上榜营业部日均成交金额达308亿元,创今年以来月度级别新高 [5] - 6月下旬起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两融交易额占比提升至10%以上 [5] - 6月私募股票多头平均仓位为61.1%,较去年年末提升5.3个百分点 [5] - 预计二季度私募资金净流入接近2000亿元 [5] 散户参与度分析 - 7月上交所A股新增开户196万,基本与4月持平,低于2、3月 [5] - 今年散户资金流入速率明显慢于去年"924"后 [5] - 近几周小单刻画的散户资金流相比5-6月边际回升,本周净流入1134亿元 [5] - 散户活跃程度较一季度周均1312亿元还有较大差距 [5] 外资资金流特点 - 海外被动基金近一周转为净流入3亿美元,主动基金仍小幅净流出0.3亿美元 [6] - 外资对中国资产关注度上升,资金流波动较大,尚未形成净流入趋势 [6]
存款利率“1”时代,是时候从“收益率焦虑”转向“有效加法”了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8 01:19
存款利率下行趋势 - 2024年5月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0.95%,100万元存款年利息不足1万元 [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至1.7%附近,传统固收产品收益空间缩水 [4] - 近十年10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从4.4%降至1.2%,降幅达72.7% [4] 债券基金表现 - 2024年上半年纯债基金指数仅上涨0.62%,较2023年同期涨幅2.14%显著放缓 [2][23] - 近20年二级债基指数累计涨幅378.07%,大幅跑赢中长期债基指数(141.81%) [6] - 中泰双利债券A近2年收益率排名同类前16%,成立以来超额收益显著 [8][9] 固收+策略产品特性 - 中泰双益债券采用固收+策略,债券仓位为主(80%-95%),股票仓位5%-20%覆盖A+H股 [5][7] - 配置逻辑包括:高评级信用债降低风险、利率债波段操作、套期保值工具对冲风险 [6] - 产品近一年收益率5.04%,跑赢基准0.78个百分点;成立以来收益率11.28%,超基准4.04个百分点 [9] 管理团队与公司实力 - 基金经理程冰拥有21年证券投研经验,商园波从业13年,均专注绝对收益策略 [11][17] - 中泰证券资管成立于2014年,截至2025年6月管理规模达1057.51亿元 [14] - 公司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在银河证券评级中位列行业前列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