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资管

搜索文档
做客中信书院播客「知本论」,姜诚这样说价值投资的“断舍离”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8 07:03
投资理念与策略 - 投资决策的核心在于寻找物超所值的资产,而非预测市场短期走势或追逐冷门股,通过足够低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并长期持有,赚钱概率较高[3] - 市场波动被视为价值投资的有利因素,向上波动时可减仓,向下波动时更容易发现高性价比标的,波动为价值投资者提供操作机会[5] - 投资决策过程强调自我质疑与批判,需独立于市场主流观点,建立内部标尺并通过自我交锋验证逻辑严谨性[4] 资产管理实践 - 基金经理与持有人的互动重在"陪伴",尤其在净值表现不佳时需主动回应焦虑情绪,履行受托责任而非仅关注投资操作[6] - 长期通过内容输出与持有人保持沟通,既实现情绪安抚,也形成可追溯的言行记录以验证投资框架的一致性[7][8] 职业素养要求 - 知行合一是投资能力的核心体现,需避免自我欺骗,通过持续训练保持言行一致,公开内容输出是自我监督的重要方式[7] - 投资框架的有效性难以直接证明,但言行不一会快速暴露逻辑缺陷,因此长期坚持真实记录观点至关重要[7][8] 市场认知 - 新兴领域和"新故事"未被直接讨论,但隐含立场显示更关注资产本质价值而非市场叙事,强调独立于热点的判断标准[3][4] - A股价值投资的实践关键在于松绑时间约束,利用价格与长期回报率的负相关性获取收益,而非短期择时[3][5]
基本功 | 如何区分长债和短债基金?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7 11:32
基金投资基础知识 - 投资基金需从基本功开始 强调夯实基础对投资决策的重要性 [2] - 提供1分钟快速学习知识点的入门方式 降低投资者起步门槛 [2] 债券基金分类方法 - 通过基金简称直接判断债券基金类型 如"XX短债""XX中短债"等标识 [3] - 未明确标识的基金需查阅招募说明书 通过"基金"章节确认具体投资范围 [3] 专栏入口 - 中泰证券资产管理提供扫码进入基本功专栏的入口 [4][7]
中泰资管天团 | 蔡凤仪:低利率环境下对利率债投资的再思考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7 11:32
债券市场近期表现 - "反内卷"政策推动权益市场风险偏好走强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胀预期升温,叠加中美关税博弈和政治局会议政策担忧,债券市场尤其是长久期利率债收益率上行、价格下跌,债券基金净值回撤明显[1] - 10年国债收益率从1.66%回升至1.75%,回调幅度接近10BP,接近3月调整高点1.89%,当前收益率已定价"强预期"和"不降息"预期[2] - 央行宽松资金面起到稳定器作用,货币政策基调未变,债市套息价值显现,具备配置和交易价值[2] 基本面与政策分析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基本面暂未出现反转迹象[1] - 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定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市不具备转向基础,收益率"上有顶"[4] - DR007成为长债估值锚,10Y国债收益率与DR007差值达28BP(过去一年中位数13BP),显示当前10Y国债收益率安全垫较厚[5] 债券投资策略 - 传统分析框架(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仍有效,基本面决定债市中长期方向[4] - 建议通过"逢调整买入"思路持有债券资产,拉长持有期,忽略短期波动,回归票息优势[7] - 中长期收益率下行趋势延续但斜率放缓,长久期利率债博弈属性增强,需通过波段交易增厚收益[8] 市场波动与投资框架 - 短期市场受情绪影响波动可能放大,但锚定收益率区间可避免过度偏离[7] - 市场预期、机构行为等因素可能阶段性扰动市场,需提炼有效信息转化为投资决策[7] - 成熟投资框架有助于在波动中保持笃定,把握风险与机会[7]
李迅雷专栏 | 政治局会议将如何影响你所关心的“价格”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6 11:33
下半年货币政策与降息预期 - 本次政治局会议未提及"适时降准降息",但提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隐含降息可能性[3] - 与4月会议背景不同:中美关税税率下降、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上证综指反弹至3600点,减弱短期降息紧迫性[3] - 若美联储降息或经济压力增大,可能复制2023年9月26日会议后出台降息政策的路径[3] 房地产政策导向 - 会议通稿首次未出现"房地产"表述,但并非放弃稳楼市目标[5] - 房地产处于人口老龄化驱动的长周期回落阶段,政策需平衡财政支出与市场规律[5] - 一季度房价短暂回稳,但政策发力时点和力度存在判断难度[5] 资本市场走势 - 上证综指从2800点反弹至3600点(涨幅超30%),会议肯定"回稳向好势头"[7] - 类比日本1995-1996年股市反弹(55%),需关注平准基金(中央汇金)作用及降息力度[7] - 当前政策组合:上市公司回购、减持限制加严,但持续上涨需基本面支持[7] 大宗商品价格前景 - 反内卷政策聚焦治理无序竞争而非单纯抬价,需配合需求扩张才能支撑价格持续反弹[10][11] - 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涉及光伏/水泥/汽车/钢铁等十大行业,政策落地效果待观察[10] - 垄断性行业价格调控空间较大,但长期仍取决于供需关系[11] 财政政策与杠杆率 - 2025Q2宏观杠杆率上升1.9个百分点至300.4%,主要靠政府部门(+2.0个百分点至65.3%)[14] - 中央财政加杠杆空间显著(当前26% vs 美国联邦政府125%),逆周期调节作用关键[14] - 居民/企业部门杠杆率分别下降0.4/上升0.3个百分点,显示民间部门顺周期收缩特征[14]
读研报 | 历史上的美股下跌,如何影响A股?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5 11:33
美股大跌对A股的影响 - 吉姆·罗杰斯清空所有美国股票并预测下一场美国经济危机将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2] - 2000年以来美股发生较大调整(20%级别)时A股均会受影响 但幅度差异较大 例如2008年A股跌幅超过美股 2020年Q1 A股跌幅远小于美股 [2] - 2022年2-4月期间A股处在牛市初期 估值合理 上证综指调整幅度远小于美股 [2] 历史数据对比 - 2000/8/29至2002/10/9期间 标普500下跌48.6% 上证指数下跌27.1% [3] - 2007/10/8至2009/3/3期间 标普500下跌55.2% 上证指数下跌63.6% [3] - 2020/2/12至2020/3/23期间 标普500下跌33.8% 上证指数下跌9.1% [3] - 2022/1/4至2022/10/11期间 标普500下跌25.1% 上证指数下跌18.0% [3] - 2025/2/19至2025/4/8期间 标普500下跌18.9% 上证指数下跌6.1% [3] 全球股市联动性 - 200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下跌超过15%的情况有8次 期间万得全A指数和恒生指数均下跌 [5] - 日经225、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以及德国DAX等主流指数在此期间也都是下跌的 [5] - 2000/9/5至2002/10/9期间 标普500下跌48.9% 万得全A下跌26.6% 恒生指数下跌49.4% [6] - 2007/10/11至2009/3/9期间 标普500下跌56.7% 万得全A下跌56.3% 恒生指数下跌60.3% [6] - 2020/2/20至2020/3/23期间 标普500下跌33.9% 万得全A下跌11.4% 恒生指数下跌21.5% [6] 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为14.7% 中美贸易额占中国贸易额比重为11.2% 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 [8] - 美股大跌往往反映美国宏观经济和微观盈利双双走向衰退 将通过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传导至全球 [8] - 2012年后美股估值逐渐高于A股且差异越来越大 中美股市有较大概率逐渐脱钩 [10] - 2022年以来A股与美股相关性出现中枢下移特征 与2017-2021年相比有所减弱 [8]
基本功 | 投资中,胜率和赔率是反义词吗?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5 11:33
投资中的胜率和赔率 - 胜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投资获胜(盈利)的概率 例如小明买了10只基金有7只赚钱3只亏损那么胜率为70% [1] - 赔率是指盈亏比即盈利与亏损的比例 [1] 基金投资基本功 - 做好投资和买对基金需要从夯实投资基金的基本功开始 [3] - 通过1分钟GET一个知识点的方式可以让投资起步更轻松 [3]
金融破段子 | 牛市中的回撤,会这样把人震下车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4 11:32
市场回撤特征分析 - 2019年初至2021年末的牛市期间,万得全A指数共发生11次≥5%的回撤,平均每3个月出现一次,频率显著[2][3] - 牛市上半段回撤幅度更大,前5次回撤中有3次接近15%(-15 1%、-16 4%、-14 6%),个股回撤可能更剧烈[3] - 市场整体波动性被低估,投资者需对高频回撤有充分预期,否则易在低点抛售导致持有成本抬升[3] 投资行为研究 - 牛市并非线性上涨,实际路径包含多次阶段性回撤(如2020年3月单月-14 6%),与理想化认知存在偏差[5] - 频繁交易易导致收益损耗,决策质量随交易频次上升而下降,类比"反复拔苗检查根系"的破坏性行为[7] - 有效努力应集中于前置研究而非交易动作,需通过扎实分析优化组合风险报酬比[7] 投资策略启示 - 接受回撤是投资本质特征,需预先评估承受能力并匹配相应策略(如长期持有vs波段操作)[5] - 组合管理需动态调整,在标的上涨后及时再平衡以控制风险敞口[7] - 高质量决策依赖深度研究而非市场情绪,需建立系统化分析框架应对波动[7]
全网收听超5万,这期对话中藏着价值投资者的这些特质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1 07:03
价值投资理念 -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诚实面对自身能力边界,明确投资方向而非追求全市场机会 [3] - 投资决策需事先制定明确的买卖标准,避免事后情绪化判断 [5] - 长期持有逻辑基于对企业价值的客观评估,而非预测短期市场走势 [5] 投资方法论 - 框架强调优选具备长期"护城河"的优质企业,并以低估价格买入 [6] - 分析视角从生意本质出发,覆盖快递、白酒、航空、芯片等多元行业 [6] - 底层逻辑是获取企业所有权而非交易博弈,通过深度研究构建确定性 [8] 市场反馈 - 113分钟访谈在小宇宙APP获近5万收听量,完播率超50% [2] - 听众高度认可商业模式分析,如白酒抗通胀特性的解读引发共鸣 [7] - 节目被评价为"务实",帮助理解不同投资风格中确定性的构建方法 [8] 内容传播 - 播客入选2024小宇宙"创作者喜爱播客",显示专业内容的市场认可度 [2] - 互动模式强调双向沟通,通过共勉提升投资认知的实践价值 [10] - 多渠道分发覆盖微信视频号、雪球等平台,扩大专业影响力 [14][15][16]
有问有答 | “收蛋”变“碎蛋”,为何债券市场波动变大?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1 07:03
债券市场波动分析 - 近期债券市场波动加大主要由于"反内卷"政策落地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升通胀预期,同时股市热情高涨导致风险偏好回升,债券吸引力下降 [4] - 短期来看风险偏好和通胀预期尚未降温,债市仍面临"逆风期" [4] - 长期影响因素为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当前经济仍需低利率支持,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债市中长期前景依然积极 [4] 抗波动债券品种 - 久期较长的利率债波动最大,中长期信用债次之,中短期信用债再次,短久期信用债基金和偏货币类产品波动最小 [5] - 偏好稳健或不愿承担波动的投资者可考虑短期信用债基金或偏货币类产品 [5][6] 债券在牛市中的价值 - 债券价值不仅依赖价格涨跌,更关键是其票息提供的稳定现金回报 [7] - 在资产配置中债券可平衡风险、降低波动,是稳健型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7] - 完整投资组合中债券始终有其功能,不同阶段收益不同但作用持续 [7]
中泰资管天团 | 田宏伟:对FOF投资组合构建、基金选择以及投资目标的再思考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31 11:32
FOF投资的时代变迁与演化趋势 - FOF投资经历了从多资产配置到多策略配置的演变 随着国内投资工具的丰富 全球配置和跨资产类别配置成为可能 QDII基金 港股通 商品基金和ABS/Reits产品拓展了配置空间 [3][4] - 2022年后公募FOF多资产配置条件成熟 2024年FOF配置黄金比例显著提升 对业绩稳定作出贡献 [4][5] - 多资产配置需关注资产间低相关性 但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相关性骤升 如2009年金融危机中股票与信用债同步大跌 [7] 组合构建:从多资产到多策略 - 多策略配置在量化私募中应用广泛 结合多种指增策略可提升超额收益稳定性 高频交易策略护城河更高 [7] - 公募FOF广泛采用多策略配置 通过分散子基金组合降低单一风险因子暴露 但需警惕策略间的多重共线性风险 如2024年2月小盘股流动性危机导致量化产品大幅回撤 [8] - 真正有效的多策略配置需规避单一因子过度暴露 某团队管理的量化FOF在2024年事件中回撤较小即得益于此 [8] 基金选择的重要性 - 基金优选仍是FOF投资核心支柱 优秀基金经理的alpha能力在2025年出现全面回归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幅超越主流指数 [11] - 评估基金经理alpha需剥离行业beta和主题beta 风险管理能力成为新考察维度 监管政策开始强调基金业绩不能过度偏离基准 [12] - FOF产品可通过资产配置和组合投资 在保留alpha能力的同时降低最大回撤 [12] 投资目标的锚定 - 绝对收益应作为基金第一目标 但需拉长考察周期至三年以上 监管层建议将投资者平均盈利幅度纳入考核 [16] - 跑赢业绩基准是资管业务本源 2021年后部分权益基金跑输沪深300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FOF产品需长期超越自身基准 [17][18] - 排名领先不应刻意追求 否则易引发羊群效应 实现绝对收益和基准超越后自然能获得较好排名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