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

搜索文档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惨淡!半年净利暴跌73.68%
凤凰网财经· 2025-08-25 13:13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 [2] - 归母净利润886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3.68% [2] - 扣非净利润4309万元,同比下降84.77% [3] - 毛利率从28.41%降至20.31%,净利率从11.62%降至3.24%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4亿元,同比减少76.12% [2] - 股价连续5年下跌,当前不足巅峰时期三分之一 [4] 成本与供应链压力 - 葵花籽原料因内蒙古收获期连续阴雨导致霉变率提升,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产量减少且价格上涨 [5][6] - 巴旦木原料受供需关系影响、腰果原料受行业周期性及天气影响导致采购价格上涨 [5] - 东吴证券下调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亿、10.5亿、11.2亿元(原预测7.6亿、10.9亿、11.6亿元) [3] 渠道与库存问题 - 春节前向经销商大量压货导致库存积压,部分经销商以正常价50%-70%的价格向临期食品折扣仓甩货 [6] - 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3.76%,部分因春节错期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 [6] 产品与品牌策略 - 推出猎奇口味瓜子(如酸菜鱼味、茉莉碧螺春味),但传统口味仍占市场主流 [9] - 跨界合作尝试(如华熙生物"瓜子脸面膜"、王者荣耀联名、瓜子仁冰淇淋)以吸引年轻客群 [11] - 35岁以下年轻客户占比从三年前58%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41% [13] - 频繁跨界被业内认为可能导致品牌失焦,转化增长动力仍需市场验证 [13] 管理层回应 - 董事长携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两小时内回应上百问题,但未提出明确时间表及量化目标 [7][8] - 强调通过优化运营、产品结构及渠道调整改善业绩 [8]
秋季滋补,鸡汤鱼汤都比不过它!鲜嫩不油腻,温补不上火
凤凰网财经· 2025-08-25 13:13
产品定位与历史渊源 - 白鹜鸭被定位为"鸭中国粹"和"全国唯一的药用鸭" 具有药理与膳食双重价值[8][9] - 该品种在清道光年间曾作为贡品献给朝廷 2000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资源名录[8][9] - 据《本草纲目》《十药神书》记载具有清热、养阴、安神功效 《连城县志》称其"白鹜为美 还可入药"[11] 营养成分与特性 - 含18种氨基酸和10多种微量元素 谷氨酸含量高 铁锌含量为普通鸭的多倍[14] - 胆固醇较低 具有补而不腻的特性 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14] - 炖煮后不油不腥 炒制后鲜而不腻 仅需清水和盐即可炖出汤清味浓的口感[15] - 比鸡汤更养人 比补品更温和 烹饪难度低[15] 养殖与供应链 - 由益客集团供应 该企业为世界第二大鸭类供应企业 中国肉禽类供应企业前三甲[46] - 合作客户包括盒马生鲜、永辉、肯德基、必胜客、中粮、海底捞等2000多家企业[49] - 养殖基地位于沂蒙核心生态区沭河古道 采用山泉水养殖 饲喂小麦玉米及天然水生物[51][53] - 养殖过程不催长不打针 生长周期较肉鸭更长 环境要求更高[51][55] 产品规格与促销 - 每只净重1.15kg 售价99元/2只 对比某东0.8kg售价148元和某宝180+元具有价格优势[25] - 促销活动买2只赠送2根长白山精品保鲜参 买3只价格降至118.9元(第三只仅19.9元)[27][60] - 采用顺丰冷链配送 配备保温箱和冰袋 冷冻保存期达12个月[23] 食用方法与场景 - 可炖汤、煲粥、红焖、爆炒 搭配人参可固本提气 搭配沙参玉竹可润肺清火[64][66][70] - 适合虚火夹杂、虚不受补人群 老少皆宜 尤其适合亚健康体质人群[33][36][38] - 送礼场景覆盖父母健康关怀、亲戚朋友礼品 两只鸭加两根参组合价格低于百元[72]
月薪2.8万刀华裔工程师盗密投奔OPPO?美国硅谷陷窃密风暴
凤凰网财经· 2025-08-25 10:50
核心观点 - 苹果公司指控前Apple Watch传感器架构师Chen Shi系统性窃取商业机密并加入OPPO 引发跨国科技商业秘密诉讼 [4][6][7] - 全球科技巨头在AI时代面临激烈人才争夺战 核心人才流动加剧商业秘密纠纷风险 [3][8][32] 事件背景 - 苹果向加州联邦法院提交30页诉状 指控前员工Chen Shi离职前窃取63份健康传感器核心技术文件 [4][9][10] - 涉事员工月薪2.8万美元 深度参与心率监测PPG 心电图ECG及体温传感等核心研发 [12] 窃密细节 - Chen Shi离职前三天的深夜从加密文件夹下载63份文件 包括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 心电图技术 专有温度传感技术及芯片工程资料和产品路线图 [14] - 搜索记录包含"如何清空MacBook"和"能否看到共享驱动器中打开文件"等可疑内容 [15] - 以"照顾年迈父母"为离职理由掩饰 实际早在2025年4月已与OPPO接洽 [16][17] 关键证据 - Chen Shi与OPPO健康业务副总裁的中文通信显示"多收集信息后分享"意图 OPPO高管以"好"和表情符号回复 [18] - 苹果认为OPPO知情并默许该行为 使性质更严重 [18][19] 技术价值 - 健康传感器是Apple Watch核心竞争力 耗费多年研发投入 是区别于普通电子表的关键卖点 [22] - 相关硬件与算法若被竞争对手获取 将使其跳过高成本研发环节 可能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22][25] 行业竞争 - OPPO等国产厂商积极布局健康科技领域 产品设计被指与iPhone存在相似性 [22][27] - 2025年OPPO新机Find X8直屏设计被嘲"像素级复刻iPhone" [27] 企业回应 - OPPO声明未发现指控与员工任职行为相关 强调尊重商业秘密 否认侵权并将配合司法程序 [30] - OPPO官方客服回应"已关注该事件 以官方消息为准" [6] 行业案例 - 腾讯前员工因违反竞业协议入职字节跳动被判赔143万元违约金 [34] - 联想前高管跳槽小米被判支付525万元竞业限制违约金 [35] - 腾讯游戏前员工因开发相似产品被判支付1940万元违约金 [35] - 过去五年苹果累计发起17起员工跳槽诉讼 其中3例进入刑事程序且均涉及中国企业 [35]
悦达投资上半年减收增利,新能源转型收益难抵债务高压
凤凰网财经· 2025-08-24 12:51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但营收下滑 财务费用激增吞噬利润 新能源业务尚未形成规模盈利 战略转型面临资金与盈利能力双重考验 [1][2][7][8] - 公司短期债务缺口超8亿元 偿债压力明显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2013年同期以来高点 [1][8][9] - 机构投资者数量从14家减少至9家 反映市场对公司前景担忧 [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58亿元同比下降22.01% 归母净利润1402.47万元同比增长27.62% 扣非净利润1193.92万元同比增长120.92% [2] - 第二季度营收6.75亿元同比下滑30.15% 归母净利润亏损180.32万元 环比下滑111.39% [3][4]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4.5%至4525.19万元 利息费用5203.94万元是归母净利润的3.7倍 [1][2] - 研发费用1116.95万元同比增长36.77% [2] - 2022-2024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5.38亿元/14.01亿元/17.4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89.69万元/7019.74万元/1098.98万元 [4] 债务与资金状况 - 货币资金12.1亿元 短期借款19.06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55亿元 短期债务缺口超8亿元 [1][8] - 长期借款15.11亿元同比增长62.69% [8] - 资产负债率49.11% 较2023年同期41.15%持续攀升 [8][9] - 流动比率1.049 速动比率0.907 现金流量比率0.002 [9] 新能源业务布局 - 东台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投资2.6亿元 银行融资比例70% [7] - 响水70MW渔光互补项目投资2.72亿元 银行融资比例80% [7] - 响水150MW渔光互补项目投资5.55亿元 [7] - 旗下新能源子公司净利润规模较小:悦达新能源公司1798.93万元 江苏悦达储能科技225.74万元 其他子公司净利润均低于400万元 [8][10] 历史背景 - 2017-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8年亏损超36亿元 主要受东风悦达起亚拖累 [6] - 2021年放弃对东风悦达起亚增资 其股权被大幅稀释 [6]
七夕硬核送礼指南:送这神仙瑞士表,ta朋友圈晒3天!
凤凰网财经· 2025-08-24 12:51
品牌背景与定位 - 公司为瑞士日内瓦诞生的腕表品牌,成立于1986年,融合150多年瑞士制表工艺 [11][13][45] - 品牌定位轻奢,以“贵在求实,精于求精”为核心理念,全国专柜突破300家 [13][44][47][49] - 拥有15000平米自有工厂实现全流程把控,粉丝遍布全球 [49] 产品技术与工艺 - 遵循瑞士密度指标,采用无磨损齿轮机械化生产和专业制表师装配 [15] - 表镜采用人工合成蓝宝石,防眩光且防刮 [37][56] - 机械机芯动力存储达40小时,走时精准稳定 [38][58] - 表壳厚度仅11mm,经多道抛光工艺打磨,比硬币更轻薄 [33][60] 产品设计与功能 - 提供经典黑和简约白两种表盘颜色选择,表带为黑色牛皮材质,透气不闷汗 [19][35][69] - 男款表盘41mm,女款33mm,同款设计搭配蓝色金属光泽指针 [29][65][67] - 全透明底盖设计展示机械机芯,针形表扣实用便捷 [38][71][73] 市场与促销策略 - 日常零售价2680元,七夕粉丝福利价1198元/块,情侣款2块售价2296元 [23][24][53] - 购买男款赠送墨镜,女款赠送手镯(手镯某猫旗舰店售价598元) [24][26] - 礼盒包装,主打七夕情侣礼品市场,强调“高级又体面”的佩戴场景 [53][77]
华为云突发重大重组,盘古大模型等数十个部门被裁撤,波及人数或达上千
凤凰网财经· 2025-08-24 12:51
华为云组织调整 - 华为云启动大规模组织调整 波及人数或达上千 对云BU产品 公有云服务 研发等关键业务线进行撤并 数十个部门被裁撤[1] - 云EI产品线下的盘古大模型相关部门被明确撤销 此前曾因套壳质疑和管理混乱陷入舆论漩涡 被视为华为对盘古项目态度的重大转折点[1] 人员流动与招聘动态 - 华为内部活水机制已启动 其他业务线HR及其他大厂通过小红书等平台积极招聘受影响人员[2] - 终端软件部等主航道部门开放内转机会 涵盖鸿蒙操作系统开发 系统方案设计等业务 语言要求包括Java C C++ 入职一年以上即可[4] 业务战略调整 - 华为云过去采用广撒网模式覆盖企业邮箱 域名注册 云监控等基础服务 但多数业务盈利乏力 与昇腾算力缺乏强协同[6] - 自6月起华为云官网密集发布产品下线或停售公告 二十余款产品提前退场 市场布局缩紧 资源向华东 华南等重点区域倾斜 聚焦金融等头部客户[7] - 高层人事频繁调整 所有动作旨在应对盈利压力与增速放缓 尽快实现止血[7] AI战略与资源聚焦 - 华为云CEO张平安4个月前提出AI战略三个坚定 坚定打造昇腾AI算力底座 坚定以盘古大模型重塑行业 坚定推进生态建设[7] - 基于新型高速总线架构的昇腾CloudMatrix 384超节点集群在芜湖数据中心规模上线 成为昇腾+盘古组合的技术支点[7] - 公司加速清理冗余资源 投向能与昇腾算力形成闭环的场景 无法证明盈利模式或缺乏强耦合优势的探索性项目被抛弃[7] - 盘古大模型相关部门撤销是为了让昇腾主业跑得更快[7]
热搜爆了,“越理越亏,越亏越理?” 江苏国泰138亿理财炒股计划炸锅
凤凰网财经· 2025-08-24 12:51
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拟使用138.3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和证券投资 规模超过总市值11% 同时终止15.38亿元锂电池电解液项目 引发市场对其资金使用效率和战略方向的质疑 [1][2][3] - 公司近年证券投资累计亏损超7000万元 投资表现远逊于大盘指数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下滑且研发投入连年缩减 与高昂的高管薪酬形成鲜明对比 [4][5][16][23][26][30] 资金使用计划 - 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进行委托理财 范围包括结构性存款、收益凭证等 单笔期限不超过36个月 资金可滚动使用 [6] - 拟使用不超过18.306亿元开展证券投资 含已使用额度3.31亿元 投资方式包括新股申购、股票债券投资等 [8] - 两项合计金额138.3亿元 超过公司当前总市值123.7亿元 且远超2025年上半年5.45亿元的净利润 [1][9] 投资项目调整 - 终止总投资15.38亿元的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2] - 投资者质疑公司不将资金用于主业扩张或产业并购 反而大举进军股市 [4] 投资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1910.06万元、576.27万元、-881.54万元及-268.55万元 [16] - 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亏损7195.60万元 其中申达股份投资亏损近30% 朗诗绿色管理累计亏损5765.6万元 [16][17] - 2025年上半年沪指上涨2.76% 公司证券投资仍亏损268.55万元 [16] 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5.46% 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 [20]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36.57亿元降至2024年16.87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流出2.15亿元 [23] - 研发费用连续缩减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27亿元、0.88亿元、0.76亿元、0.36亿元 同比减少30.64%、14.02%、5.27% [26] 公司治理 - 高管薪酬整体较高 总裁助理孙凌年薪775万元 副总裁朱荣华680万元 多名高管年薪超500万元 [30] - 销售费用每年达数十亿元 与研发投入缩减形成对比 [28]
这届大学生,给冰箱开了场“吐槽大会”
凤凰网财经· 2025-08-24 12:51
消费者需求升级 - 冰箱需求从基础食物存储转向健康保鲜与智能体验 [2] - 消费者关注冰箱分区存储、防串味、保鲜等核心功能 [10][16][26] - 年轻用户偏好智能交互如语音助手获取定制保鲜方案 [29][30] 产品技术创新 - EPP超净系统实现除菌率99.999%及五效合一净化功能 [7] - 磁控全空间保鲜科技维持食材细胞结构完整性 [17] - 阻氧干湿分储技术保持果蔬水分与珍品干燥度 [26] - 高端封闭分区设计支持熟食、果蔬、生鲜独立存放 [10] 品牌传播策略 - 通过五感体验(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转化科技功能为情感叙事 [5] - 大学生选手以真实生活场景演示产品解决串味、保鲜等痛点 [3][7][10] - 多语言国际传播策略提升品牌全球化形象 [27] 市场反馈与影响 - 节目内容引发消费者对海尔麦浪冰箱的购买兴趣 [10] - 产品支持跨区域食材保鲜(如梁平柚、长沙酱板鸭、北方馒头) [10][13][16] - 智能语音助手提供食材管理方案与食用时间提醒 [30]
暴跌51%!“医美面膜第一股”敷尔佳,业绩爆雷!
凤凰网财经· 2025-08-24 12: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63亿元,同比下滑8.15%,为近五年来首次高个位数下跌 [2][3] - 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大幅下跌32.54% [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接近腰斩,下滑48.66%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2亿元,同比下滑54.69% [3] - 总资产56.99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6.33% [3] 业务结构分析 - 医疗器械类营收2.38亿元,占比27.61%,同比暴跌48.07% [8][9] - 化妆品类营收6.25亿元,占比72.39%,同比增长29.95% [8][9] - 医疗器械毛利率84.22%,同比提升2.93个百分点 [8][9] - 化妆品毛利率80.42%,同比下滑1.11个百分点 [8][9] 销售渠道变革 - 线上渠道营收6.95亿元,占比80.50%,同比增长47.11% [14][15] - 线下渠道营收1.68亿元,占比19.50%,同比暴跌63.99% [14][15] - 线上直销渠道收入5.36亿元,占比62.12% [15] - 线下渠道几乎全部为经销模式,覆盖医美院线、专营店等渠道 [15]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激增至4.20亿元,同比增长39.56%,占营收比例达48.67% [4][17] - 研发投入仅2332.65万元,占营收比重2.7% [4][21] - 研发人员仅69人,专利积累31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仅3个 [21][22] 行业竞争环境 - 一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1149亿元,同比增长3.2%,但增幅收窄 [10] - 头部公司纷纷进入医美领域,价格战愈演愈烈 [9] - 监管政策调整,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修订可能削弱医用敷料医疗属性 [22] 战略调整方向 - 持续深耕Ⅱ类、Ⅲ类医疗器械领域,推进皮肤改善类及注射类产品研发 [11] - 关注子品牌孵化培育,实施品牌升级及多元营销策略 [12] - 加大直播电商投入,开展头部直播间合作和自播内容投放 [13][19]
前任涉赌,95后CEO任思敏狂推的咕咕语音又疑涉黄,斗鱼怎么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23 12:3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0.54亿元同比微增2.12% 净利润378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但盈利主要依赖成本削减而非业务增长 [1][2][4] - 核心直播收入连续14个季度下滑 月活用户首次跌破4000万 创新业务虽增长但存在合规风险 [3][6][13] - 管理层变动与创始人涉案导致头部主播流失 新任CEO决策能力受质疑 [15][16][20] 财务表现 - 总营收10.54亿元同比增长2.12% 毛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68.5% 毛利率提升至13.5% [4] - 直播收入同比下降26.9%至5.78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54.82% [6][7] - 创新业务及广告收入同比增长96.8%至4.76亿元 主要来自语音社交和游戏会员服务 [7][8] - 带宽成本同比下降38.9% 营销费用同比下降20%至6160万元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4.9%至2760万元 [12] 用户数据 - 移动月活跃用户数同比下降11.4%至3640万 首次跌破4000万关口 [13] - 季度平均付费用户数从第一季度的290万下降至280万 [14] - 语音社交业务月活用户46.28万 较第一季度49.84万下降7.1% 付费用户8.1万 [21] 业务风险 - 语音社交平台"咕咕语音"存在涉黄内容及诱导打赏行为 主播通过私信引导用户刷礼物加好友 [22][25][27] - 平台未落实实名认证制度 充值过程无未成年人保护提示 违反监管规定 [29][30] - 咕咕语音运营方武汉鱼乐游网络科技由创始人陈少杰通过武汉瓯越网视有限公司100%控股 [32] 管理变动 - 创始人陈少杰2023年11月因涉嫌开设赌场罪被捕 导致头部主播大规模流失 [16][17] - 95后CEO任思敏接任后主导两次特别分红总计6亿美元 被质疑"掏空家底" [18][20] - 公司涉及多起未完结诉讼 包括网络服务合同纠纷及著作权侵权案件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