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晚点LatePost
icon
搜索文档
晚点独家丨宇树 C 轮落定,中移动、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共同领投,估值超 100 亿
晚点LatePost· 2025-06-20 13:20
融资与估值 - 公司近期完成C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大部分老股东跟投,投前估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3][4] - 今年1月初主要潜在投资方计划出资1亿-3亿元不等,2月后C轮投后估值逐渐上涨,融资结构相应变化[4] - 部分老股交易的估值已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有潜在产业投资方购买老股[5][7] 市场地位与产品 - 公司的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在知名度、影响力和实际出货量方面位居中国乃至世界前列[7] - 机器狗面向消费市场和巡检等生产、物流场景,人形机器人主要客户为全球具身研究机构[7] - 产品成为机器人博士生做研究、写论文的“生产资料”,在硅谷周边高校实验室广泛使用[7] 未来发展 - 公司强于硬件和运动控制,未来需突破机器人大脑和具身基础模型技术以拓展生产、生活服务场景[7] - 5月底完成股改,公司名称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推测将启动IPO流程[8]
晚点独家丨即时零售来了一个新玩家
晚点LatePost· 2025-06-20 13:20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一度冲到2500万单,淘宝闪购日单逼近4000万单,美团餐饮外卖日均单量保持在8000万单以上,美团闪购日均1300万单[2] - 多多买菜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但不涉足餐饮外卖[4][5] - 美团闪购2024年实现约2500亿销售额,日均单量1200万单,已建立3万个闪电仓[10][14] 多多买菜的战略布局 - 多多买菜团队主动发起即时零售尝试,获得亿元级别预算,由拼多多联席CEO带队[11] - 多多买菜市场份额已超越美团优选成为第一名,2024年实现盈利,年成交额约2000亿元[12] - 多多买菜尝试即时配送出于寻找新增长和应对美团闪购威胁的考虑,美团闪购的白牌商品是拼多多的基本盘[14] 各平台即时零售业务特点 - 美团闪购以第三方闪电仓为主,拥有3万个闪电仓,年活跃骑手745万,高频骑手81.95万[16] - 京东已在做自营秒送,自建仓,达达130万注册骑手,全职骑手突破10万[16] - 淘宝利用商家门店,尚未自建仓,蜂鸟有400万年活跃骑手[16] - 拼多多计划自建仓,配送优先考虑与闪送、顺丰同城第三方平台合作[9][16] 行业竞争态势 - 山姆中国2024年约1000亿元销售额中前置仓占比近一半,实现50~70亿元商品销售利润[17] - 京东优势在于自营生意和精细化商品运营,阿里问题在于运营不够细和跨部门协同困难[18] - 目前被验证的即时零售品类以生鲜、酒水、医药、鲜花等为主,其他品类需求有限[18] 市场前景与挑战 - 即时零售需求离散,物流侧各平台没有明显差距,商家有多平台经营意愿[16] - 消费者对即时配送溢价接受度有限,2-3天物流体验已能满足大部分需求[18] - 补贴结束后,即时零售能被多少消费者接受仍需验证[19]
电动化的尽头,是更大的油箱?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15:43
电动化战略调整 - 奥迪撤回2033年停售燃油车计划,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转向提供纯电、插混和内燃机多样化产品组合[4] - 中国车企从专注纯电转向插混车型,因插混车型纯电续航达300公里以上(2019年平均水平的3-6倍),且成本结构更具韧性[4] - 2024年前5个月插混车型零售销量同比增长76.9%,比纯电车型高54.3个百分点,占新能源整体销量42.1%[5] 油箱容积趋势 - 新能源车油箱容积显著增大:领克06新能源油箱从35升增至51升,海豹06 DM-i配备65升油箱(A+级轿车)[6] - 插混车型油箱普遍大于同级别燃油车:海豹06 DM-i油箱大于轩逸/朗逸,问界M9油箱大于途观L[7] - MPV领域GL8新能源油箱73升超过燃油版,越野车方程豹豹8油箱91.5升超过普拉多23.5升[12][13] - 2017-2024年新能源车型油箱容积累计增加52.6%至58升,与燃油车持平[14] 技术驱动因素 - 电池技术突破:增程式车型电池容量累计增加113.9%,插混车型增加68.1%[21] - 动力电池价格下降:碳酸锂价格不足2022年底九分之一,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累计降幅57%[24][26][27] - 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被重新重视,工程师认为其发展空间大于三电系统[30] 市场结构分化 - 插混车型在10-20万元区间占优(2024年1-5月累销113.7万辆),增程车型在20万元以上更易爆发(累销37.2万辆)[32][33] - 自主品牌成为最大赢家:2024年插混销量250.4万辆(同比+80.2%),比亚迪插混销量达2021年9.1倍[39] 政策与体验优化 - 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至2027年且不区分纯电/插混,推动插混发展[39] - 技术改进显著: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油耗2.9升,长城Hi4实现四驱节油,骁遥电池支持充电10分钟补能280公里[42]
​天猫总裁刘博的 618 汇报:剔除退款后的 GMV,三年来最大幅度增长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15:43
核心观点 - 天猫618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长10%,为三年来最大增幅,超过社零5%和网零8.5%的增速 [6] - 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品牌会员数量同比增长15%,日均购买人数增长8.6% [6][10] - 公司首次将北极星指标调整为剔除退款后的商家真实成交,改变以往以下单GMV为核心的统计口径 [4][7] - 营销玩法简化,采用"立减"促销方式替代满减,发货前退货率显著下降 [11][14][15] - 国补商品成交总额同比增长115%,参与国补的商品数量增幅超40% [6] 统计口径调整 - 新统计口径仅计算支付后未退款的金额,例如1000元订单中未支付200元、退货300元,则真实GMV为500元 [2] - 调整旨在解决平台与商家目标不一致问题,以往满减规则导致高GMV但高退货率 [4] - 新口径让平台与商家方向一致,反映商家实际收入 [4][7][9] 用户增长与运营 - 品牌会员客单价达行业水平两倍,核心用户跨品类购买特征明显 [10] - 一季度90%参与激励计划的优质品牌实现双位数增长 [18] - 店铺评价体系升级为"店铺真实体验分",包含消费者反馈、订单、口碑等维度 [18] 营销策略变革 - "立减"促销直接降价替代满减,降低发货前退货率 [11][14] - 消费券改为9折无门槛优惠,投诉率明显下降 [15] - 营销简化带来消费者体验提升,88VIP群体退货率优于行业 [14] 行业竞争与创新 - 与饿了么联合上线闪购业务,提升平台用户活跃度 [5][19] - 扶优策略防止低价竞争导致市场混乱,消费者对优质品牌接受度高 [16][17] - 全域获客与微博、微信等多平台合作,"红猫计划"提升商家投放转化率 [18]
晚点独家丨蔚来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15:43
芯片业务分拆计划 - 蔚来拟为旗下芯片相关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成立项目实体并出让少量股权,但保持控制权[3][4] - 新注册的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与蔚来"神玑"芯片同名,法定代表人为蔚来高级副总裁白剑[5] - 融资后股权结构可能有两种方案:仅引入外部资金或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实现业务分拆[7] 芯片研发成果 - 蔚来已推出两款自研芯片: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和车规5纳米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神玑NX9031"[7][8] - 神玑NX9031已量产上车,性能测试历时一年,部分指标优于行业通用芯片,量产时间比英伟达Thor-U提前数月[8][9] - 神玑NX9031实际算力为英伟达Orin-X的4倍,内存带宽546GB/s是Thor-U的2倍[9] 芯片技术优势 - 神玑NX9031可并行处理25路高清摄像头数据,数据处理时延低于5毫秒[9] - 芯片具备冗余安全电路,能实时检测并自我纠错和故障隔离[9] - 自研芯片应用带来单车约1万元成本优化,2024年节省3亿多美元芯片采购费用[9] 公司财务状况 - 蔚来2023年累计亏损224亿元,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10]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0亿元,现金储备环比减少37.9%至260亿元[10] - 公司正推行成本控制措施,预计二季度末完成60%-70%组织结构调整[10] 战略布局 - 智能辅助驾驶芯片被列为蔚来12项全栈技术布局中的重要部分[8] - 李斌将智能辅助驾驶芯片、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底盘定义为智能电动车"新三大件"[8] - 芯片业务分拆可能帮助蔚来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10]
在拼多多复兴的中国商帮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15:43
传统商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中国商帮文化历史悠久,以地域、血缘、宗族为纽带,晋商、闽商、浙商、粤商、徽商等群体在历史上活跃于全国 [3] - 互联网时代传统商帮实体组织形式发生变化,但精神内核和行事风格通过新形式延续 [4] - 浙商作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商帮之一,分化出宁波帮、台州帮、温商、杭商等派系,涌现出包玉刚、邵逸夫、李书福、南存辉等标志性人物 [5] 温商的电商转型实践 - 温州商人王凯从传统制鞋业转型电商,首次订货会三天获得五六千万订单 [6] - 通过拼多多平台小游戏活动积累近30万粉丝,利用直播进行新品测试,产品命中率从20%提升至60% [7] - 线上日销量达成千上万双,带动线下生意发展,并将电商运营方法论分享给同行,推动温州女鞋工厂普遍电商化 [7] 晋商的互联网"走西口" - 95后晋商李诗宣将家乡文水县农产品搬上电商平台,2020年店铺销量达1.5亿元 [11] - 创新与农户合作模式,固定收购价保障农户利益,日销鸡蛋达4万多斤 [11] - 采用晋商传统的资源整合方式,与农户深度绑定合作,体现晋商文化内核 [11] 闽商的品牌化发展路径 - 闽商代表陈青福从鞋类批发转型品牌运营,2022年收购公牛世家品牌 [14] - 对传统品牌进行革新,明确质价比定位,砍掉中低端产品,重点发力拼多多电商平台 [14] - 避开与安踏、李宁等运动品牌的直接竞争,专注休闲鞋细分市场 [15] 电商平台赋能产业带发展 - 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投入千亿元促进产业带商家转型 [15] - 各地商帮借助电商平台实现文化基因延续,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新商帮" [15] - 温商王凯通过直播建立个人IP品牌,带动7万老客回购;晋商李诗宣打造两个黑标品牌,复购率提升30% [15]
独家丨刘强东首次分享做外卖、酒旅的逻辑:京东做所有业务都是为了供应链
晚点LatePost· 2025-06-17 15:12
京东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公司进入全员战斗状态,通过上百亿补贴在3个月内拿下2500万外卖订单,打破市场稳定格局[2] - 发力即时零售领域,自建前置仓销售生鲜、酒水、美妆等自营商品,并计划进军酒旅市场[2] - 所有新业务拓展均围绕供应链展开,包括餐饮、酒旅、美容、医美等业态的供应链服务[12][13] - 公司已布局6个创新项目,其中包括稳定币,并即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外卖商业模式[14] 供应链核心战略 - 公司商业模式100%围绕供应链展开,通过降低通路成本(从三四层降至一层)提升效率[12] - 京东工业品将行业平均毛利从60%降至20%,为客户降低2/3成本[12] - 目标在外卖市场实现三分天下,消除平台二选一现象,最终比拼成本、价格和服务品质[5][12] - 前端业务(如外卖)不追求盈利,而是通过供应链赚钱,40%的外卖用户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5][14] 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日均活跃用户达1.69亿,反超美团的1.5亿,主要得益于外卖业务补贴[6] - 2025年二季度员工数预计达90万,单季度净增18万人,创历史纪录[5][23] - 外卖业务三个月半招募超12万全职骑手,日均新增3000-4000人[5][23] - 2024年平台交易总额4万亿,净收入11588亿,净利润400多亿,员工工资支出1161亿[23] 公司文化与员工管理 - 战略核心为"体验、成本、效率",坚持不压榨员工但保持拼搏精神[15] - 一年半内全员涨薪7次,在经济困难时期为员工家庭提供保障[15] - 疫情期间抽调16000名快递小哥支援上海,物流业务亏损超4亿[22] - 2007年至今累计缴纳五险一金超1000亿,2024年单年缴纳180亿[23] 创始人管理理念与传承 - 计划将国内业务交由CEO许冉,创始人转向国际业务拓展[17][18] - 强调团队互补,通过战略执行委员会(SEC)实现多样化管理[18] - 提出"三毛五理论",主张零售商仅拿1/3利润,促进品牌商发展[20] - 家电业务成功使品牌商净利润从2%提升至10%,京东市场份额超国美苏宁总和1/5[20] 企业价值观与社会责任 - 坚持合法赚钱,但不以利润为第一追求,曾放弃口罩涨价机会(潜在利润数十亿)[22][24] - 汶川地震期间率先运送物资,建立灾害快速响应机制[21] - 认为企业经营好坏直接影响90万员工家庭的生活尊严与希望[24] - 创业梦想是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品牌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多赢[20]
晚点独家丨不投具身的朱啸虎,投了小鹏机器人前成员做的 AI 潮玩
晚点LatePost· 2025-06-17 09:10
公司融资与背景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上影新视野基金与金沙江创投联合领投,零一创投跟投 [3][4] - 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首款产品芙崽Fuzozo将在京东自营渠道开始预售 [3][4] - 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迭代、渠道拓展、IP联名款推出以及AI能力深化 [4] - 创始人团队拥有小鹏汽车、大疆、微软、字节、百度、MiniMax等公司背景 [6] 产品定位与特点 - 产品定位为"AI养成系"随身潮玩,目标客群是青少年和成年用户,预售单价399元 [6] - 产品具备多模态交互与性格演化能力,是一款可随身携带的毛绒挂件 [6] - 产品核心能力是"性格演化"和"长期记忆",通过MEM情感模型和EchoChain仿生记忆系统实现 [7] - 公司认为AI情感陪伴产品的核心能力是"养成"而非"对话" [7] 行业趋势与竞品 - AI软硬件应用融资消息层出不穷,to C硬件包括效率工具类、时尚穿戴、具身智能硬件和陪伴产品 [7][9] - 全球范围内受关注的智能AI潮玩包括售价400美元的卡西欧Moflin、售价3万元的LOVOT和CES展上的Mirumi [8] - 用户对AI产品的期待包括"被理解"、"被记住"和"被喜欢" [11]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最初尝试桌面机器人等"具身含量更高"的方向,后转向AI潮玩方向 [6] - 转向原因是发现用户最核心的需求是理解、陪伴与社交玩法,而非复杂动作表演 [2][6]
软饮新王东鹏的高增长步伐,暂时还停不下来
晚点LatePost· 2025-06-17 09:10
核心观点 - 东鹏饮料通过有效的产权结构实现与渠道商的双赢增长,形成"品牌+渠道"利益共同体[7][22] - 公司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达40%和7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 - 运动饮料业务(补水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85%[38][39] - 产权结构从2019年的56:44调整为2024年的44:56,渠道激励效果显著[18][22] - 公司当前增长主要来自增量市场和渠道拓展,而非存量竞争[26][27]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超6000亿元,增速20%+,冲击传统软饮市场[4] - 功能饮料市场具备抗冲击特性,2024年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697亿元(华彬396亿+东鹏301亿)[17][25] - 运动饮料赛道增速9.6%高于能量饮料的7.7%,2024年市场规模547亿元[38] - 软饮行业核心考核指标为"强渠道、高周转、充沛现金流"[10] - 行业具有分区域动态竞争特性,需持续调整产权结构保持有效性[10] 公司竞争优势 - 经销商从2019年1200家增至2024年超3000家,终端门店达400万个[22] - 大众市场定位带来广阔发展空间,避免华彬红牛的高端市场局限[24] - 补水啦产品定价3-4元,低于竞品宝矿力/脉动,复制特饮成功路径[39] - 产能利用率达91%,2024年固定资产投入17亿元扩建产能[48] - 预计2025年运动饮料市占率将提升至12%,收入达45亿元[39] 财务表现 - 2024年短期借款增加33亿元至66亿元,同时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49亿元[49] - 通过"短借长投"操作获得1.9亿元利息收入,利率差约2.2%[49][50] - 2024年现金分红20亿元,较2022-2023年6-8亿元大幅提升[53] - 合同负债中预收款占比从2022年30%提升至2024年61%[47] - 存货同比增长88%至10.7亿元,占营收比升至6.8%[47] 增长潜力 - 产权结构仍有12%释放空间,参考农夫山泉32:68的行业下限[33] - 乐观情况下可维持4-6年增长,悲观情况仍有2-3年空间[34] - 运动饮料CR3仅48%,市场集中度低于能量饮料的70%[38] - 渠道协同效应使新品推广成本降低,实现搭便车式增长[36][39] - 港股二次IPO若成功将缓解当前财务压力[55]
软饮新王东鹏的高增长步伐,暂时还停不下来
晚点LatePost· 2025-06-16 15:15
核心观点 - 东鹏饮料通过有效的产权结构和渠道激励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达40%和70%,显著高于行业水平[4] - 公司采用"品牌+渠道"双轮驱动模式,与经销商形成利益共同体,终端门店从2019年约百万个扩张至2024年近400万个[22] - 运动饮料业务(补水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收入达15亿元,同比增长285%,2025Q1保持256%增速[38][39] - 产权结构分析显示公司仍有12%的产权释放空间,可通过持续让利渠道维持中期增长[31][33][35] - 财务操作存在争议点,包括2024年短期借款增加33亿元至66亿元,同时理财投资增至49亿元,以及大额分红和减持行为[49][53][54]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超6000亿元且增速超20%,对传统软饮形成冲击,但功能饮料因场景特殊性受影响较小[4][25] - 能量饮料市场过去6年CAGR为7.7%,运动饮料达9.6%,显示后者更具增长潜力[38] - 运动饮料市场集中度较低,2021年CR3为48%,而能量饮料CR3达70%,存在市场整合机会[38] - 功能饮料升均价格差异显著:华彬红牛24元/L,东鹏特饮10元/L,乐虎9元/L,体质能量7元/L[17][26] 公司战略 - 产权结构从2019年56:44调整为2024年44:56,渠道分得价值从33亿元增至168亿元,形成良性增长循环[18][22] - 大众市场定位策略成功,避免与华彬红牛高端市场直接竞争,通过低线城市渗透获取增量空间[24] - 补水啦产品延续特饮成功路径:定价3-4元低于竞品,借助现有渠道快速铺货,2024年市占率超6%[38][39] - 产能利用率达91%,2024年投入17亿元扩建产能,设计产能480万吨,实际产量436万吨[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存货同比增长88%至10.7亿元,合同负债中预收款占比从2022年30%提升至61%[47] - 借款利率2.2%-2.5%与理财收益形成套利空间,2024年利息收入1.9亿元[49][50] - 分红力度加大:2024年三次分红合计33亿元(含转增),远超2022年8亿元和2023年10亿元[52][53] - 大股东减持717万股套现19亿元,家族控股结构引发治理质疑[54] 增长前景 - 乐观情景下现有产权释放空间可支撑4-6年增长,悲观情景下仍能维持2-3年[34] - 运动饮料业务若保持200%增速,2025年收入有望达45亿元,市占率提升至12%[39] - 参考农夫山泉包装水业务32:68的产权结构,显示东鹏仍有调整空间应对市场竞争[33] - 港股二次IPO若成功将缓解现金流压力,兑付短期借款[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