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首个潮流IP入驻上海博物馆,巨星传奇打造“周同学”主题艺术秀|最前线
36氪· 2025-09-29 10:08
合作模式与IP运营 - 上海博物馆与巨星传奇集团合作主办"周同学"主题艺术秀 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 久事文传协办 方文山担任文化创意顾问[1] - 艺术秀以周杰伦官方二次元IP形象"周同学"为主线 结合数字光影 全息投影 机器人互动 NFC数字抽卡等科技手段呈现十二件珍贵文物[1] - 巨星传奇集团作为周杰伦IP重要运营方 强调此次合作不仅是IP与文物简单叠加 而是借助"周同学"叙事能力让传统文化更亲切触达年轻群体[1] 文物活化与创新表达 - 上海博物馆持续推动"文物活化" 先后与《江南百景图》《原神》等流行文化IP合作 此次引入"周同学"进一步拓展内容表达与观众互动可能性[2] - 艺术秀设置"玉见未来""青铜跨时代""青花武馆""粉彩浪漫"等主题展区 对文物进行创意转译 如玉神人赋予未来感设计 青铜器纹样融入机甲造型[2] - 展览设有"潮流密码"版画区 "周游记沉浸空间" "嘉年华奇幻岛"等互动区域 并推出VR文物修复体验 观众可化身修复师收集文化能量完成互动任务[2] 商业化运营与推广 - 展览为收费项目 设有全价票 平日票 优惠票及VR体验票等多种票型 针对老年人 学生 儿童 军人等群体推出优待政策[2] - 观众可通过上海博物馆官方小程序及携程APP购票 艺术秀与"乐游上海·寻找周同学"城市活动联动 于上海六个地标设置打卡点[2] - 活动时间从2023年9月29日持续至2025年10月12日 为期超过两年[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这是上海博物馆首度尝试以潮流形式推广传统文化 旨在通过年轻化表达让玉器 青铜 青花瓷 粉彩等文物走出展柜与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1] - 博物馆探索文物在现代语境中的新生命力 逐步打破博物馆与年轻人之间的认知壁垒[2] - 艺术秀不仅呈现文物之美 更注重探索其在现代语境中的新生命力 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的深度融合[1][2]
「限高」取消,王健林虚惊一场?
36氪· 2025-09-29 10:02
作者 | 王晗玉 编辑 | 张帆 在传出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一天之后,王健林又恢复了"消费自由"。 9月29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和爱企查App等商业查询平台上已不再显示王健林有"限高"风险。 而在此前一天,王健林还因被下达限制高消费令而登上热搜。 公开信息显示,7月16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集团")被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其后,相关执行标的流 拍,王健林作为万达集团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 进一步回溯,在该案中,万达集团与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楚河汉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万达文旅置业有限公司共同作为被执行人,执行 标的约1.86亿元。 "限高令"消息传出后,曾有万达集团内部人士回复外界称,此次是由于万达下属项目公司存在经济纠纷,事实上双方一直在通过多种方式协商解决。"我 们也正在了解具体情况,本次(限高)或因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 时隔一日,王健林"限高令"取消,虽得以恢复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以及入住星级酒店的自由,但压在万达集团头顶的偿债压力仍无法放松。爱企查 App显示,目前万达集团尚有约52.63亿元标的待执行。 | 被执行人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 ...
AI硬件的“实用”临界点,到来了吗?
36氪· 2025-09-29 09:56
物理空间的算力边界到底在那里?答案是今年炙手可热的AI硬件。 2025年,AI硬件已经成为厂商押注、资本涌入的核心战场。尽管创新形态层出不穷,但当下这一阶段,"主力选手"已经相对集中在三个强势的细分领域:学 习机、智能手机、AI眼镜。 其中,AI教育硬件作为需求稳健的"压舱石"仍在持续发力;AI眼镜作为"新物种"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爆发,形成了覆盖多个场景的产品和价格矩阵,一 场"百镜大战"悄然打响;而智能手机在系统级通用模型能力的注入之下,正在经历从功能叠加到体验重构的深层AI化变革。 在百花齐放的AI硬件生态中,大模型的应用落地不只在于提升效率和增强娱乐空间,也打开了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想象力。 在刚刚过去的2025云栖大会主论坛上,吴泳铭提到: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超级AI云则是下一代计算机。 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重磅升级了全栈AI体系,实现了从AI大模型到AI基础设施的全面技术更新,将自身定位升级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与此同 时,阿里云与36氪在本次2025云栖大会共同举办的先锋AI硬件专场「智涌向新:引领AI硬件新浪潮」中,也探讨了AI硬件的未来趋势。 如今,打造一款前沿、实用、能够持续迭代 ...
曝顶级AI大牛,加入阿里通义,事关下一代大模型
36氪· 2025-09-29 09:56
人才变动 - 全球顶尖AI科学家许主洪加盟阿里通义 转向通义大模型研发工作[2] - 许主洪拥有超20年AI产业和学术经验 发表30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 被引用超过5万次 曾被评为全球顶尖1% AI科学家[2] - 许主洪曾担任Salesforce副总裁 从零构建亚洲AI研究生态系统 2023年创立多模态AI创企HyperAGI[2] 职务安排 - 2025年2月许主洪加入阿里 担任集团副总裁兼智能信息事业群首席科学家 负责AI To C业务多模态基础模型及智能体研究[4] - 原核心任务包括组建顶级AI算法团队 整合通义/夸克/天猫精灵等内部资源 促进多模态交互产品迭代[4] - 加入7个多月后转向通义实验室团队 可能从AI To C商业化研发转向更基础前沿的大模型研发[7] 战略布局 - 阿里通义大模型处于"拼迭代速度"和"多模态发展"关键阶段 需要顶尖产学研多栖AI人才[7] - 阿里云CTO周靖人透露 通义家族持续与全球AI领先者竞争 比拼模型迭代效率 多模态演进是必然趋势[7] - 公司期待在多模态方面进一步创新突破 许主洪被视作最适牵头人选[7] 技术方向 - 许主洪认为用统一框架做理解和生成是多模态大模型演进趋势 但该领域尚处初级阶段需实践验证[7] - 统一多模态模型面临全模态交互挑战 支持音/视/图/文全模态交互的公开单模型非常少见[10] - 图像和语意理解生成统一模型鲜有出现 理解与生成效果难以平衡[10] - 多模态Agent AI时代刚起步 需解决基础能力/智能体功能模块/数据世界连接/物理世界交互等技术难题[10]
即将完成8.75亿美元E轮融资,Oura Ring对AI原生硬件创业的启示是什么?
36氪· 2025-09-29 09:50
一家从智能可穿戴硬件升级到AI原生硬件的公司,在2024年到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4年4月,它的累计销量达到250万,而2025年9月,它的累计销量就突破了550万,年增长率超过100%。 来源:businesswire 这家公司是Oura Ring,它的产品是智能健康戒指。它在2024年12月获得2亿美元D轮融资,由Fidelity投资与Dexcom共同领投,投后估值52亿美元。在2025 年9月,彭博社的消息称,Oura Ring即将完成8.75亿美元的E轮融资,估值将提升到110亿美元。 超越单纯检测,AI让Oura Ring的数据变成有效健康建议 Oura Ring的产品是一款智能戒指,它通过内置的传感器,持续监测用户的多项生物特征数据。在最新的Oura Ring 4这一代,它升级了专有的Smart Sensing 技术。 Smart Sensing是一个由算法、传感器协同工作的完整技术平台。 活动量:检测范围包括步数、动态卡路里消耗、非活跃时间、自动活动检测;主要目的是追踪用户的日常活动。 准备度 (Readiness):检测范围包括静息心率 (RHR)、心率变异性 (HRV)、体温趋势 ...
卢伟冰回应小米17无1TB版本,首销后紧急追加量产
36氪· 2025-09-29 09:36
产品销量表现 - 小米17 Pro Max销量表现最佳 Pro版本其次 轻松跨过6000元以上价格门槛 产品结构得到历史性改善[1] - 首销仅过2天 销量结果已非常不错 公司已增加Pro版本订单[1] 产品配置调整 - 上代标准版1TB版本销量比例较低 因此新一代未推出1TB版本 但早期已完成技术验证[1] - 产品发布后用户提出严厉批评 公司立即决策增加1TB版本量产 将于10月5日开始交付[1] - 1TB版本的配置调整对标准版首销产生了一定影响[1]
零跑造了 100 万台车,但还没跨过鬼门关
36氪· 2025-09-29 09:33
公司近期表现与事件 - 公司在9月25日庆祝整车下线100万台,但同日其创始人因子公司合同纠纷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高消费 [1] - 公司在两天后迅速解决纠纷,创始人解除限制,但事件凸显了公司高光时刻与潜在运营风险并存的状况 [1] - 公司从2025年3月起销量持续强劲增长,3月交付37,095台首次夺得新势力单月销冠,4月首次突破月交付4万台,7月首次破5万,9月预计破6万 [3][4] - 2025年3月至9月的7个月内,公司合计交付约33.8万辆,并将全年销量指引从50万-60万辆提升至58万-65万辆 [4] - 公司实现"量价利"三升局面:销量飙涨、毛利率创新高达14.1%、半年度业绩扭亏为盈 [4] - 2025年8月公司交付57,066辆,环比增长13.8%,同比增长88.3%,今年累计交付328,859辆,在新势力中表现突出 [5] 公司战略与财务目标 - 公司在达成2025年约65万台销量目标后,设定了2026年销量过百万的新目标,较2025年预计规模跳涨53.8% [6] - 创始人认为年销量过百万是车企实现稳定盈利的"生存底线",未达此目标将"活得很累" [7] - 公司当前虽扭亏,但盈利能力仍弱,累计净利润不到5亿元,净利润率约1%-2%,经营杠杆极高 [8] - 达到百万销量可触发供应链价格跳档,使采购成本再降3-5%,并将研发与折旧摊薄至安全水平 [8] - 若实现百万目标,公司净利率有望从当前水平提升至3%-4%,年度净利润可能从5-10亿元增长至40-45亿元 [8] - 为达成目标,公司计划拓展产品线,2026年将推出A系列和D系列,形成覆盖6万至30万元价格带的完整阵列,其中D系列将包含30万级别产品用于品牌冲高 [9][10] 产品策略与市场竞争 -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全域自研"与"精准刀法"上,通过自研核心技术(如电子电气架构、三电、智能座舱、驾驶辅助)乃至高附加值零部件(如AR-HUD、座椅)来控制成本 [13] - 公司主打高性价比策略,例如零跑C11在15-20万元价位提供了通常30万元以上豪华车才配备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以及三块大屏和高通8155芯片 [13] - 公司在社交媒体上被冠以"半价理想"、"半价特斯拉"的称号,通过提供对标高端品牌的配置但价格减半来吸引用户 [15] - 然而,公司的硬件性价比未能完全转化为用户体验优势,车机系统(如操作卡顿、语音助手不智能)和软件体验存在明显短板 [16] - 公司在底盘质感(如车身晃动、侧倾大、起伏明显)和智能辅助驾驶体验(如城区NOA安心率低、基础自动泊车功能问题)方面受到用户批评,与硬件配置不匹配 [18][21] - 在20-30万元目标价格区间,公司面临激烈竞争,对手包括特斯拉、小米、鸿蒙智行、理想汽车等,这些品牌在核心技术或用户体验上具备优势 [24] - 竞争对手如理想推出24万元的i6,鸿蒙智行、小鹏、蔚来等通过技术下放或商业模式(如BaaS)进攻15-20万元市场,对公司形成"降维打击" [24][26] 行业观察与公司挑战 - 中国汽车市场存在年销百万台才是"生存底线"的残酷现实,即便月销超5万台的零跑也尚未度过安全期 [27] - 公司要实现2026年百万销量目标,需将月均销量从当前5万多台稳定提升至8.3万台以上,以证明其规模与盈利双提升的能力 [27] - 公司需回答的关键问题是,当其试图通过高端D系列摘掉"平替"帽子并冲击百万销量时,原有的性价比策略是否依然有效 [27]
2000万鸿蒙终端「共生日记」:当数字落地场景
36氪· 2025-09-29 09:33
9月29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一段简短的视频中宣布:鸿蒙操作系统 5的终端数量突破2000万。 "从0到1000万,我们用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而1000万到2000万,我们只用了短短的2个月。"他说。 这句话背后暗藏分量。去年10月鸿蒙5开启升级,今年7月终端数突破1000万,两个月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再次翻倍。这是一条加速上扬的增长曲线,鸿蒙 已经走出"微笑"曲线的最低点,进入加速成长的新阶段。 鸿蒙5终端数量跨越的背后,更接近于一个生态的拐点。它标志着鸿蒙从"可用"到"好用",从单点适配到多方共创的迈进。换句话说,当一个操作系统的 存在感不再局限于技术圈或厂商的发布会,而是深深嵌入日常使用习惯时,它才真正迎来了系统级转变。 "独木不成林",相比于一家系统厂商的自我突破,鸿蒙已演变为整个产业链的一次共生实验。它的价值在证明"能做系统"的基础之上,让数以万计的应 用、企业和用户在同一生态中找到彼此更深层的共生意义。 鸿蒙迅猛生长,根植在生活细节处 鸿蒙发展走出微笑曲线的历程,折射出系统性能与庞大用户场景深度结合后产生的加速度。抽象数字的本质构成,来源于大量具象的日常:出门自驾、旅 行拍照、吃 ...
辛巴退网42天,辛选往何处去?
36氪· 2025-09-29 09:33
辛巴退网1个多月后,他的千亿直播帝国仍在经历一场无声的地震。 2025年8月18日,快手头部主播辛巴在直播间哽咽宣布 "永久退网",理由是其肺部功能已严重受损。 "我在24岁的时候检查出来有支气管炎,31岁检查出来有肺气肿和肺大疱,32、33岁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自己直播很吃力,本人的身体已经没有能力再去 承载一个直播。" "我今天的肺,医生告诉我已经是95岁人的肺,我说我有钱换肺,医生说不可能,如果你再不注意身体,你肺的寿命就剩下十年八年,肺的寿命也就代表 着你的寿命。" 9月5日晚,有消息称辛巴被杭州相关部门带走调查,滞留超10小时后连夜飞往香港,消息直指其涉及"棉密码卫生巾硫脲超标"和"燕窝事件后续赔付纠 纷"等问题。尽管辛选集团紧急回应"报道不属实",但爆料中提及的调查细节仍引发大量讨论。 9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官网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白云区税务局关于送达责令限改通知书(催报)的公告(2025年第10期)",送达名 单中出现"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辛选能否平稳完成"权力过渡"?直播电商进入深水区,辛选又将往何处转型? "接班"大戏,暗流涌动 图源:辛巴快手直播 10天后,辛 ...
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36氪· 2025-09-29 09:33
AI发展趋势与产业应用 - AI将超越通用人工智能(AGI) 迈向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1] - 79%的受访公司已在业务中应用AI Agent 其中66%实现生产力提升 57%实现成本下降 55%决策效率加快 54%客户体验提升 [1] - 科技巨头全面布局Agent领域 包括OpenAI的Agent Mode 微软的Copilot 谷歌的Jules Agent 字节跳动的Coze 百度的全平台智能Agent [2] 阿里云战略定位与基础设施 - 阿里云升级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提出大模型是新的操作系统 超级AI云是新的计算机 [3] - 基础设施具备四大特点:大规模弹性 高可用与稳定性 长短期记忆与检索 推理优化与加速 [7][8][9] - ACS GPU serverless架构实现秒级拉起百亿参数模型 推理服务PAI-EAS提升吞吐率超过70% [7][8] - 对象存储OSS支持千亿级数据量 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提供金融级支撑 [7] 通义大模型技术体系 - 通义千问系列在中文理解 工具调用 多模态任务上具全球竞争力 [5] - Qwen模型在MMLU CMMLU AGIEval等基准测试多次超过GPT-4-turbo和Claude 3 Sonnet [5] - 发布6个模型升级 包括万亿参数Qwen3-MAX 全模态模型Qwen3-Omni 视觉模型Qwen3-VL 图像模型Qwen-Image 代码模型Qwen3-Coder 视频模型Wan2.5-Preview 语音模型通义百聆 [6] 百炼Agent开发平台 - 采用"1+2+7"企业级Agent体系:一套模型服务 两种开发模式 七大关键能力 [13] - 双轨开发模式:低代码ADP快速验证原型 高代码ADK支持深度定制 [14] - 七大关键能力覆盖记忆管理 工具连接 安全沙箱 日志追踪 动态推理 支付交易 数据管理 [15] - 平台已支撑20万开发者构建80万个Agent 模型调用量同比增长超15倍 [16] 企业应用案例与成效 - 网商银行风控流程实现95%准确率 处理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5分钟 流转效率提升50%-300% [15] - 鱼泡网通过数据处理Agent提升人岗匹配效率80% [15] - 听力熊学习机衍生50多种交互技能 覆盖百万用户 日均交互量居行业首位 [15] 行业竞争与市场地位 - 阿里云连续多年国内云计算+AI市场份额第一 2025年上半年商业体量超第二至第四名总和 [18] - 十万级企业客户在阿里云运行业务 成为国内最被验证的AI+云平台 [18] - 全栈能力使中国企业不必依赖海外方案 即可完成研发到应用闭环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