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营报
icon
搜索文档
养老金融赋能银发经济 护航老年人美好生活|服贸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19:59
9月13日,在2025年服贸会·全球养老金融大会上,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要优化养老金融发 展环境,降低老年人面临的金融风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有效防范风险,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养老金融的监管模式。周延礼提出,在政府监管层面,一行一 局一会需要中央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人口老龄化不仅关乎社会民生,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总体布局 和国家安全。因此,加强风险防控、健全监管机制、减少金融治理赤字,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他建议,要建立健全与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相匹配的监管制度体系,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风险 防控,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养老金融和保险知识,让居民懂养老金融、会用养老金融, 使养老金融伴随每一位居民的一生。"周延礼表示,"同时要协同推进国家养老政策落实,积极争取支持 政策和政策协同,探索建立监管评价体系,让养老金融真正成为居民的安全保障。" 不过,中国老年人对养老问题不必过度焦虑。 养老问题专家杨叶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随着逐渐老龄化,无 ...
养老金融赋能银发经济 护航老年人美好生活 服贸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13:45
中经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养老问题专家杨叶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随着逐渐老龄化,无 论是在家庭还是社区中,都能够实现养老,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然而,当前养老金融领域乱象频出。 "一些机构以各种形式涉足养老,通过不同手段获取资金利益,给老年人群带来了巨大风险。"周延礼强 调,维护老年群体的金融权益,已成为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的重中之重。 为有效防范风险,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养老金融的监管模式。周延礼提出,在政府监管层面,一行一 局一会需要中央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人口老龄化不仅关乎社会民生,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总体布局 和国家安全。因此,加强风险防控、健全监管机制、减少金融治理赤字,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他建议,要建立健全与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相匹配的监管制度体系,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风险 防控,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养老金融和保险知识,让居民懂养老金融、会用养老金融, 使养老金融伴随每一位居民的一生。"周延礼表示,"同时要协同推进国家养老政策落实,积极争取支持 政策和政策协同,探索建立监管评价体系,让养老金 ...
反内卷治理显效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出厂价趋稳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13:45
价格走势与影响因素 - 推动CPI合理回升的有利因素较多,包括天气转凉食品消费需求增加、中秋国庆假日消费扩容、服装换季上新、新学期开学教育服务需求扩大以及生产价格向消费价格的传导 [2] - 国内市场供给总体充裕,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存在波动性,对国内价格的输入性影响存在不确定性,CPI未来走向仍需持续观察 [2] - 8月份煤炭、钢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出厂价格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对PPI的下拉作用较上月减弱 [2] 行业治理与政策效果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的“反内卷”治理效果正在显现,带动相关行业生产价格出现积极变化 [2] - 钢铁行业是“反内卷”重点行业之一,中钢协筹备建立行业价格监督员制度和行业标杆成本,并发布倡议推动钢铁、汽车行业强化产业链协同治理,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 [2] - 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加强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 [2] 经济运行与产业发展 - 7月份和8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为9.3%,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 [3]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质生产力继续培育壮大 [3] - 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三季度经济运行有望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4]
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精准滴灌”高效协同 打造开放的创投“生态雨林”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13:45
本报记者 石英婧 厦门报道 随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澎湃活力。在创投市场动能不断释 放的当下,国资LP和政府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出资主力军。 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企业供图 "GP(普通合伙人)是冲锋在前的'耕作者';而LP(有限合伙人)则是至关重要的'灌溉者'与'赋能 者'。"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日前在接受 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家国有市场化LP,建发新兴投资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及专业的资本运作,践行"长期主义"发展 理念,打造出国有资本助力健康高效创投生态的"样本"。 日前,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六届鹭江创投论坛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召开,建发集团作为战略指 导单位连续第六届助力论坛举办。 在"圆桌论坛:科创中国的时代责任"环节,王文怀分享了其对国有资本与市场化力量融合的思考,同时 他表示,科创投资的核心是"向内求"——练就耐心、长远的视野与专业能力,坚持长期主义,陪伴创投 机构和创业企业共同成长。 建发新兴投资作为建发集团旗下专业权益类资产管理机构,从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做好创业企业的"灌溉 者"与"赋能者" ...
践行“一个吉利”战略 极氪吉利合并获高票通过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13:39
9月15日,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NYSE:ZK,以下简称"极氪科技")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公司 股东投票赞成多项提案,其中包括7月15日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简称"吉利汽 车")签署的合并协议和合并计划(以下简称"合并协议")。 据悉,上述合并协议以94.2%的赞成票获批,标志着"一个吉利"战略迈出坚实一步。合并完成后,极氪 科技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并不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4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台州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发布《台州宣言》,宣布企业进入战略转型全新阶 段。集团将通过"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聚焦汽车主业,布 局科技生态,提升竞争力,稳中求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台州宣言》战略指引下,吉利汽车坚定推进内部资源整合与高效融 合,杜绝冗余投入,全面提升集团整体合力。此次股东大会的高票支持,充分彰显股东对"一个吉利"战 略及公司合并后创造长期股东价值的信心。 众所周知,极氪科技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合并后,吉利汽车将融合其高性能、 智能化与全球化优势,结合自身在主流市场的深厚根 ...
车企付款账期迎规范:中汽协倡议不超60天 北汽、长城、理想等十余家车企响应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13:39
行业倡议背景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明确要求整车企业对供应商付款账期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2][3] - 政府主导部门、行业协会和各家企业持续就供应商账期问题开展交流协商以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2] - 自6月1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施行后多家主机厂已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较此前有很大提升[2] 企业响应情况 - 理想汽车积极响应协会倡议坚决贯彻工信部指导精神承诺履行60天以内支付账期并严格执行货物验收及对账结算标准[3] - 小米汽车完全赞同中汽协倡议强调按时足额支付货款是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转的关键并承诺聚焦关键环节落实倡议要求[3][7] - 北汽集团高度认同倡议要求持续优化订单确认、交付验收及支付结算机制反对不合理付款行为和恶性竞争[3] - 长城汽车全面贯彻支付条例要求采用电汇和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杜绝电子凭证支付并进一步优化支付流程[3] - 截至发稿已有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北汽集团、长城汽车、上汽集团、东风汽车等十余家企业积极响应倡议[2][3] 倡议具体规范 - 订单确认环节要求供需双方通过采购订单确定货物采购事项并通过交货通知单约定执行要求[6] - 交付验收环节要求车企原则上在收货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以解决行业反映强烈的验收卡点问题[6] - 支付结算环节明确账期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6] - 对连续性供货的非中小企业可采用集中对账方式账期自对账日起算最长不超过60天且对账频次每月不少于1次[6] - 付款方式鼓励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其中对中小企业要求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7] - 供货单价未达成一致时可参照最近合同单价最低80%或开发定点单价最低50%先行支付一定比例账款[7] - 合同期限倡导整车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每次签订合同有效期不少于一年[6][7] 行业影响 - 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竞争压力转嫁至上游供应链压低采购价格和延长付款周期问题凸显[4] - 倡议旨在构建健康稳定共赢的汽车产业生态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3][7]
商业地产进入“以存量优化替代增量扩张”深度转型期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09:19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唐永宏在致辞中指出,商业地产作为连接商业活动与城市空 间的关键载体,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城市的经济活力、消费能力和功能完善程度,从大型购物中心、高 端写字楼到特色商业街区、产业园区配套商业,不同形态的商业地产项目在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的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经营和办公空间,成为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中经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 他表示,目前北京全市写字楼总面积已经接近2300万平方米,其中甲级写字楼面积达到1288万平方米, 同时北京市拥有各类产业园区共640余个,总建筑面积达到5400万平方米,上述丰富的商业地产依托在 日前,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论坛在首钢园三高炉举办。论坛 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全联房地产商会指导,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支持,房讯网、房讯指 数联合主办。 座各位企业家的杰出管理,以专业化运营模式、优质完备的配套设施和精准高效的服务水平,为首都招 商引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品牌领跑商业地产市场裂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提 ...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答中经报记者问:“十四五”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1030个,总投资超1.3万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08:21
"'十四五'期间全市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达1030个,总投资超1.3万亿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民 营企业开放服务,2024年全市部署的超六成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项目都有民营企业身影。" 9月15日上午,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在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关 于"十四五"时期北京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哪些突出成效这一问题时,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 透露了上述信息。 中经记者 卢志坤 北京报道 林剑华表示,改革永无止境,北京市将始终把市场和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持续深化 改革,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北京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林剑华透露,北交所设立 四周年,总市值已突破9000亿元。北京市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已支持 212个项目约190亿元。此外,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改革试点已推向全国。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北京市持续升级"北京服务"品牌。据介绍,北京市突出效率与速度,推动"京 通"实现1453项市级服务"掌上办";突出开放与温度,率先设立外 ...
中汽协再提“60天账期”:中小企业倡导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07:36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明确整车企业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并倡导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4][5] 支付规范要求 - 支付账期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车企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4] - 支付当日遇法定节假日可顺延[4] - 鼓励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方式[4] - 供应商为中小企业时倡导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4] 验收与对账机制 - 车企应在接收货物后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4] - 验收合格即出具验收单[4] - 连续性供货供应商可定期集中对账 车企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对账[5] - 未达成供货单价一致时 车企应按最近合同单价80%或开发定点单价50%先行支付[5] 合作关系建设 - 倡导车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4] - 每次签订合同有效期不少于一年[4] - 规范涉及订单确认 交付验收 支付结算等关键环节[4] - 致力于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5]
花费超一年利润上海拿地,精工钢构跨界房地产谋转型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06:00
土地获取与投资 - 精工钢构以总价5.46亿元竞得上海市闵行区颛桥地块 成交楼面价36649元/平方米 溢价率11.19% [2][3] - 拿地金额超过公司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5.12亿元 [2] - 地块容积率1.6 建筑限高50米 商品住宅装修标准不低于3000元/平方米 中小套型比例30% 需配建不少于200平方米养老服务设施 [3] 战略转型与业务拓展 - 公司首次进入上海土地市场 跨界房地产行业 旨在展示推广PEC装配式住宅体系 [2][3][7] - 优先选择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开展地产开发业务 因上海楼市限制性政策优化 高品质新房销售速度快且溢价能力强 [2][5] - 通过自主开发示范项目展示绿色集成建筑技术竞争优势 战略性进入住宅建造领域 [2][7][8]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84.92亿元同比增长12.03% 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下降6.69%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11亿元同比增长29.48% 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8.06% [4] - 2024年末账面货币资金52.01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7.71亿元 资金充裕且现金流健康 [5] 技术体系与行业机遇 - PEC装配式住宅体系结合钢结构和混凝土材料优势 具有施工周期快 建筑品质高等特点 是住建部"唯二"示范体系 [7] - 公司已在全国打造20余个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项目 总面积近70万平方米 [8] - "好房子"理念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创造新发展机遇 [7] 开发经验与团队建设 - 公司具备房地产开发经验 曾全程参与大虹桥国际办公楼宇及配套公寓开发 [6] - 已组建地产开发核心团队 成员均具备丰富经验 前期完成多宗地块研究推进 [6] - 2023年以施工总承包模式签约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签约金额4.22亿元 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