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付能力充足率

搜索文档
香港按揭证券公司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除税后溢利为533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1:17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6日,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按揭证券公司)公布其2025年中期业绩。财务摘要 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经审核综合除税后溢利为5,33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900万港元)。 溢利增加主要由于外汇基金存款回报增加;快速增长之安老按揭业务于2025年上半年受物业价格变动带 来的负面影响相比2024年同期减少;于有利的市况下,持有的现金及债务投资所产生的外汇收益增加; 以及净利息收入增加。而部分溢利则被来自年金业务保险业绩之会计亏损增加所抵销,反映因2024年推 出的年金增加及折扣活动的外溢效应带动新造保单数量增加。 根据资本充足率指引,资本充足率的计算乃跟随综合财务报告之综合基础,并撇除受规管且须遵守其他 维持充足资本要求之附属公司(即受保险业监管局规管的香港年金公司和按证保险公司)。撇除未予综合 之受规管附属公司的投资成本后,按揭证券公司资本充足率于2025年6月30日仍处于18.7%(2024年12月 31:19.9%)的稳健水平,远高于财政司司长规定的8%最低要求。 根据风险为本资本制度下之《保险业(估值及资本)规则》第41R章而计算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香港年金 公司和按证保 ...
燕赵财险张家口中心支公司总经理被终身禁业 涉嫌虚构保险中介业务
犀牛财经· 2025-09-23 07:44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6月,张家口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燕赵财险张家口中心支公司因 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罚款30万元。 9月16日,张家口金融监管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时任燕赵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张家 口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王宝,因对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等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禁止终身进入保险 业。 | 序 | 当事人名 | 行政处罚决定 | 主要违法违规行为 | 行政处罚内 | 作出决定 | | --- | --- | --- | --- | --- | --- | | 를 | 称 | 书文号 | | 容 | 机关 | | 1 | 王宝 (时 产保险股 | 〔2025〕 22 | | | 融监管分 | | | 任燕赵财 | | | | | | | | 张金罚决字 | | | 张家口金 | | | 份有限公 | | 对虚构保险中介业务 | 禁止终身进 | | | | 司张家口 | | 套取费用负有责任 | 入保险业 | | | | | 를 | | | 局 | | | 中心支公 | | | | | | | 司总经 | | | | | | | 理) | | | | | 偿付能力方面,燕 ...
中国人保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5.3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01 01: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5.3亿元,同比增长16.9% [1] - 拟派发中期现金股息每10股0.75元(含税),同比提升19.0% [1] - 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同比增长42.7%,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2] 保险业务发展 - 保险服务收入2802.50亿元,同比增长7.1%,原保险保费收入4546.25亿元,同比增长6.4% [1] - 财产险市场份额33.5%保持行业首位,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 - 人身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人保寿险可比口径增长71.7%,人保健康可比口径增长51.0% [2] 资产与资本状况 - 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 [1] - 总资产18784.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净资产3894.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 [2]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7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19%,资本实力充足 [2] 细分业务亮点 - 人保寿险期交保费占原保险保费收入79.5%,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2] - 人保健康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52.3%,互联网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110.6% [2]
中国太保: 中国太保:太平洋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节录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太平洋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为36亿元人民币 开业时间为2014年12月 经营区域包括上海市 北京市 广东省和四川省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股权结构为100%内资法人持股 报告期内无股权转让情况 [2] - 公司联营企业为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 持股金额1亿元 持股比例20% 投资完成于2016年1月 [12] 董事会及管理层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 包括董事长马欣 董事马波勇 尹艳玲 张远瀚 张卫东 周燕芳和陶蕾 所有董事对本报告投赞同票 [1] - 高级管理团队包括总经理尚教研 副总经理李洁卿 宋全华 郭超和尹艳玲 以及首席风险官李洁卿 总精算师尹艳玲 审计责任人孙敏等 [7][8][9][10] - 管理层成员多数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专业资格 如精算师 经济师 审计师等 并具有丰富的保险行业从业经验 [3][4][5][6][7][8][9][10] 偿付能力指标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9%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8% 均远高于监管要求 [12] - 实际资本为446,794.41万元 较上季度增长3.8% 最低资本为204,529.29万元 较上季度增长10.7% [12][18] - 核心一级资本为336,406.04万元 核心二级资本为29,387.21万元 附属一级资本为77,131.16万元 附属二级资本为3,870.00万元 [12] 流动性风险指标 - 报告期实际净现金流为19,627.84万元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5,959.83万元 [12] - 基本情景下未来3个月流动性覆盖率为147% 未来12个月流动性覆盖率为113% 必测压力下未来3个月流动性覆盖率为515% 未来12个月流动性覆盖率为156% [12] - 现金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占比为4.96% 综合退保率为0.44% 季均融资杠杆比例为1.75% [12] 经营业绩表现 - 本季度保险业务收入为215,023.39万元 本年累计保险业务收入为452,478.17万元 [13] - 本季度净利润为2,062.00万元 本年累计净利润为3,866.60万元 [13] - 投资收益率为本季度1.19% 本年累计2.07% 综合投资收益率为本季度1.43% 本年累计2.30% [13] - 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33% 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58% [14] 风险管理能力 - 公司2022年度SARMRA监管评估得分为80.15分 其中风险管理基础与环境16.29分 保险风险管理7.98分 市场风险管理8.14分 信用风险管理8.13分 [15] - 2024年4季度和2025年1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A类 表明公司偿付能力达标且各类风险水平较小 [15] - 公司建立了全面的风险限额体系 覆盖各类风险及业务全流程 2025年2季度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14][16][17][18] 资本与风险结构 - 认可资产为1,331,381.54万元 认可负债为884,587.13万元 认可资产较上季度增长5.1% [12] - 最低资本构成中 寿险业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170,897.09万元 非寿险业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81,383.18万元 市场风险最低资本36,535.08万元 信用风险最低资本30,678.39万元 [19] - 可资本化风险分散效应为93,958.90万元 控制风险最低资本为1,547.93万元 [12][19]
互联网财险新规落地周年:仅少数公司业务重启,“恢复”难在哪
北京商报· 2025-08-25 13:17
互联网财险新规落地一年现状 - 新规发布一年后 多数财险公司仍无法满足监管要求 仅少数公司如都邦保险释放重启信号 [1][3] - 新规要求最近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 核心偿付能力不低于75% 风险综合评级B类及以上 [3] - 10家财险公司包括渤海财险 安华农险 珠峰财险等因新规于去年暂停互联网新业务 [1][3] 符合监管要求的公司进展 - 都邦保险宣布自2025年8月13日起逐步恢复互联网保险业务 称核心指标全面达标 [3] - 富德产险2025年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超400% 综合偿付能力保持高位 风险评级达B类 已恢复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不含意健险) [4] - 专家指出 能恢复业务的公司通过整改在偿付能力 风险评级 信息系统等方面满足监管要求 [4] 互联网保险市场机遇与重要性 - 2024年线上购险率比肩线下 未来两年有望超过线下 互联网专属产品需求增长 [5] - 互联网保险突破传统同质化困境 依托用户数据定制个性化产品 融入消费场景 [7] - 专家认为互联网保险是行业发展和创新关键领域 特别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 [7] 业务暂停的影响 - 失去线上渠道保费增长机会 面临客户流失和市场份额萎缩风险 [6] - 业务结构更依赖传统线下渠道 难以适应数字化消费趋势 品牌曝光度和用户触达能力下降 [6] - 降低保险业务规模 尤其影响区域性公司全国性扩张 阻碍业务创新和客户资源积累 [6] - 影响与保险中介机构长期合作关系 对依托中介平台销售的公司影响更大 [6] - 可能错失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机会 限制精细化 个性化产品发展 [7] 消费者权益保障 - 已生效保险合同继续按约定履行保险责任 理赔等售后服务不受影响 [7][8] - 多家公司公告明确保障客户权益 亚太财险等表示做好后续服务 [7][8] 业务重启策略与难点 - 核心难点是解决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问题 需通过增资扩股 调整业务结构等方式提升 [10][11] - 提升偿付能力路径包括增加资本(股东增资 发行资本补充债 永续债等) 调整业务结构 再保险等 [10] - 多维度策略:全面排查风险管理降低最低资本 多渠道补充资本金 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11] -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增资扩股 优化业务结构压缩高风险业务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加大科技投入 [11] - 华安保险强化公司治理与偿付能力 升级客户服务体系 规范渠道管理 储备人才队伍 [9] - 亚太财险计划全面评估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 提升技术实力 拓展市场合作 完善客户服务 [9] 公司应对与现状 - 华安保险表示互联网业务暂停对整体业务影响较小 通过渠道融合转化和科技投入提升效率 [9] - 富德产险已具备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资质条件并恢复相关业务 [4]
金融监管总局 二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三
人民日报· 2025-08-16 21:36
银行业发展情况 - 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业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1]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 [1]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 保险业发展情况 - 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业总资产39.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3万亿元,增长9.2% [1] - 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5.1% [1] - 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1.3万亿元,同比增长9% [1] - 新增保单件数524亿件,同比增长11.1% [1] - 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4.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7.8% [1]
年内6家险企获批增资67.8亿元 中小险企需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行业增资动态 - 横琴人寿拟新增注册资本约7.53亿元 股东珠海铧创全额认缴出资约15.81亿元 持股比例由32.9%上升至49% [1][3] - 2024年以来6家险企合计获批增资67.8亿元 包括三峡人寿、爱心人寿、华泰人寿、恒邦财险、中信保诚人寿和阳光人寿 [2] - 阳光人寿增资超27亿元居首 中信保诚人寿增资25亿元位列第二 [2] 资本补充渠道特征 - 增资与发债是保险公司提升偿付能力的两大主要渠道 但2024年截至3月10日暂无险企发债 [1][5] - 2023年保险机构发债规模达1121.7亿元 较2022年增长399.6% 发行主体包括建信人寿、太平人寿等 [5] - 两家险企近期未行使38亿元资本补充债券赎回权 未赎回部分利率均为7.25% [5][6] 中小险企资本压力 - 年内增资险企均为中小险企 反映其偿付能力补充需求强烈 [3] - 中小险企面临资本补充渠道有限、股东支持能力不足及投资收益率不高三大困境 [3] - 新偿付能力规则实施后部分公司充足率下降 叠加投资环境复杂化 加剧资本补充难度 [4] 资本补充策略方向 - 专家建议中小险企从三方面提升偿付能力: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效率、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良好经营赢得投资者信任 [1] - 险企不赎回债券可能出于资金压力或财务结构调整考量 但会推高利息负担并影响市场信誉 [6] - 外源性资本供给受限与盈利能力不足共同导致行业资本补充难度提升 [4]
2025年上半年寿险公司(非上市)偿付能力排行榜:1家风险评级为C!所有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环比提升,超5成偿付能力上升...
13个精算师· 2025-08-11 12:19
2025年上半年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分析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排名 - 国寿养老以1077%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位居榜首,环比上升43个百分点 [2] - 新华养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71.9%,但环比大幅下降645个百分点 [2] - 中银三星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3190.8%,环比上升28个百分点 [4] - 建信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120%,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 [4]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 - 57%的非上市寿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一季度上升 [23] - 三峡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上升240个百分点至396.9% [2] - 国联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上升91个百分点至194.6% [5] - 华汇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下降8个百分点至2006.1% [15] 偿付能力监管动态 - 鼎诚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18%,低于120%的监管重点核查线 [18] - 华汇人寿是唯一风险评级为C的寿险公司 [17] - 2025年上半年6家险企获批发行近20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27] - 寿险公司2024年至今累计发债超1200亿元 [29]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利率下调幅度 - 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从2.5%降至2.0% [9] - 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从2.0%降至1.75% [9] - 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从1.5%降至1.0% [9] 产品结构调整 - 分红险预定利率仅下调25个基点,幅度最小 [11] - 行业推动"保底+浮动收益"类产品发展 [11] - 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产品长期锁定利率优势凸显 [11] 行业资本运作与投资表现 资本补充活动 - 2025年多家险企公告拟增资总额超270亿元 [27] - 阳光人寿获批发行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27] - 泰康养老获批发行2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27] 投资收益率 - 59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中64%综合投资收益率超2% [25] - 二季度资本市场上涨推动险企投资收益提升 [25] - 部分公司因提前执行新准则净利润增长 [23]
"茅台系"华贵人寿8年亏13亿内幕 董事长刘刚治下诉讼激增、"双交易所广撒网"难解资本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7-22 03:33
诉讼纠纷 - 公司2025年以来涉及9起诉讼案件,远超2024年全年的5起,案由主要为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分布在山东、广东、湖北、山西、河北等地 [1] - 具体案件包括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和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如2025年7月25日的民事一审案件(2025)苏0192民初536、2025年5月27日的(2025)粤0115民初108等 [2] 经营业绩 - 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除2021年短暂盈利0.31亿元外,其余年份均亏损,2017-2024年累计亏损达13.58亿元 [3] - 2024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3%至24亿元,但净亏损同比扩大13%至7906万元,呈现"增收不增利"状态 [5] - 2024年全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4.5%至40.18亿元,逆转此前连续6年增长势头 [5] - 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同比暴跌66.27%至8.14亿元,净亏损4721.56万元 [8] 资本状况 - 2024年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17.0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27.49%,较上季度骤降约34个百分点,逼近监管红线 [6] - 公司于2024年12月30日发布增资公告,拟募集25-45亿元,2025年1月2日追加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 [6] - 增资项目公告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24日,项目编码2024122702395 [8] 公司背景 - 公司由贵州茅台集团等多家国企联合发起设立,2017年成立时注册资本10亿元,2023年增资至20亿元 [2] - 现任董事长刘刚同时兼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等职 [5]
三峡人寿增资15亿元获批 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犀牛财经· 2025-07-03 09:03
公司资本变动 - 重庆金融监管局批准三峡人寿增加注册资本14.95亿元,注册资本从15.27亿元增至30.33亿元 [2] - 2025年3月公司拟增资15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达30.33亿元,新增股东包括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5亿元)、重庆高速公路(4.6亿元)、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4.4亿元)和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1亿元) [6] 高管人事变动 - 重庆金融监管局核准王凯、杨昊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凯自2022年4月起任副董事长,2024年3月任党委委员,杨昊此前任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4]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核准张君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填补了空缺3年的董事长职位 [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18.05%,净亏损从2023年的1.97亿元扩大至2.52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2.04亿元,净亏损0.37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0.93%(环比下降14.75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56.66%(环比下降11.46个百分点) [5] - 2024年第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第四季度提升至"B" [5] 监管处罚情况 - 公司因"编制虚假报告、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公司治理混乱"被罚款90万元 [6] - 重庆分公司因"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罚款25万元 [6] - 6名相关负责人被警告并罚款共计25万元,其中董事会秘书刘再辉被2次警告并罚款20万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