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布局储能尝到甜头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32
文章核心观点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标配 是行业摆脱困境和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路径 阳光电源 阿特斯等先行企业已通过该业务实现逆势增长[1][8][10] - 光伏企业布局储能具备客户重合 需求绑定和技术协同三大天然优势 但需强化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能力 避免在准备不足时贸然进入[4][7][10] - 政策推动电价差拉大和高自发自用比例要求 为光储融合创造经济性需求场景 国内储能招标量创新高 海外市场保持20%-30%复合增长[6][7][10] 行业动态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并考虑收购储能企业 但公司表示尚未形成明确决策[2] - 阿特斯储能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7-9GWh 天合光能订单超10GWh 近期签订2.48GWh销售合同[3] - 晶科能源推进全球光储一体化部署 全年目标出货6GWh[3] 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40%) 净利润77亿元(同比+56%) 市值突破3000亿元[1][8]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二季度环比增长超140% 成为少数盈利光伏企业之一[8] - 天合光能通过构网型系统等技术满足海外特殊需求 战略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3][7] 政策与市场 - 136号文提出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 增强光伏配储经济性[6] - 绿电直连政策要求新能源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2030年新项目不低于35%[6] - 8月国内储能系统招标量达69.4GWh 创单月纪录 需求由政策驱动转向经济性主导[10] 技术与发展 - 储能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需满足构网 耐高温 长循环等特殊技术要求[4][7] - 微电网 零碳园区 光储充电站等多元化场景成为行业共识[7] - 企业延伸至综合能源服务 虚拟电厂运营等业务以对冲行业周期风险[9] 海外市场 -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好 美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澳洲2026年需求预计达10GWh[10]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达30%[10]
“反内卷”行动初显成效困境反转概念股走强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32
市场表现 - A股小幅震荡 科技成长股表现较优 创业板指和科创50连创多年新高 上证指数和上证50横盘整理[1] - 周成交额小幅萎缩至11.57万亿元 创近6周新低[1] 资金流向 - 全周融资净买入458亿元 连续14周净买入超百亿元 融资余额达2.4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 - 电子行业获205.82亿元融资净买入 电力设备获72.68亿元 通信获55亿元 计算机获22亿元 机械设备和家用电器均获超10亿元[2] - 有色金属和非银金融均遭融资净卖出逾14亿元 医药生物 国防军工 石油石化等也被净卖出超亿元[2] - 电子行业全周获41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 近20日获1018亿元净流入 近60日获3966亿元净流入均居行业首位[2] - 电力设备行业本周获3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 计算机获221亿元 汽车获170亿元[2] - 通信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55亿元 社会服务净流出31亿元 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均净流出超20亿元[2] 风电行业 - 风电设备板块指数连续4日放量上涨 频创2年半新高 威力传动周五20%涨停 宏盛股份4日3涨停 嘉泽新能 吉鑫科技均连续2涨停[3] - 陆上风机不含塔筒平均中标价格1533元/kW 较2024年1359元/kW上涨12.8%[3] - 受益于国内外需求放量 价格企稳回升 成本改善 产品结构优化 风电产业链整机和核心零部件将迎量利齐升[3] 化工行业 - 化工股集体走强 锦华新材首日大涨133%后再度30%涨停 蓝丰生化连续5日涨停[3] - 三代制冷剂R32价格6.2万元/吨年内涨44.19% R134a价格5.2万元/吨涨22.35% R125价格4.55万元/吨涨8.33%[4] - 钛白粉行业掀年内第五轮涨价潮 国内客户售价平均上调500元/吨 国际客户上调30-70美元/吨[4] - 国内甘油99.5%9月均价9464元/吨环比涨8.16%同比涨95.32% 环氧氯丙烷现货价格1.3万元/吨9月以来涨11%年内累计涨超40%[4] - 纯碱 氨纶 染料 尿素 钛白粉 有机硅等子行业有望缓解产能重复建设 迎来景气阶段性好转[4] 机构观点 - 中国经济韧性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具相对优势 财政与货币政策存在较大操作空间[5] - 全市场成交额维持在2-2.5万亿元水平 市场呈现科技权重搭台 题材唱戏格局[6] - 政策空窗期产业趋势对市场影响更大 科技板块仍是市场核心关注点[6]
房企积极寻找机会 热点城市土地交易活跃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30
此外,土拍市场的热度背后是政策利好带来的预期改善。今年8月以来,多地继续推出稳楼市政策。其 中,北京、上海、深圳先后出台新政,具有风向标意义。在此背景下,房企"补仓"意愿强烈,拿地金额 同比明显上升。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2025年前8个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6056亿元,同比增长 28%。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进入下半年房企继续在重点城市加快"补仓"。与此同时,今 年以来,市场出现部分"调规再出让"地块,政府通过降低容积率、降低商业比例等方式提升土地价值, 获得市场认可。土地调规一方面可解决"商办过剩、住宅错配"的结构性失衡;另一方面可降低房企开发 强度、减轻资金压力,有助于稳定市场。未来,房企将延续"聚焦深耕"的投资策略,核心城市优质地块 竞争态势或将延续。 记者梳理发现,热点城市优质地块再次成为房企争夺的焦点。9月16日,成都、杭州各有两宗地块溢价 出让,分别收金26.12亿元、21.23亿元。9月8日,东莞市万江街道一宗安置房用地经过100轮竞价成交, 溢价率达到35.61%,竞得方为安徽华城住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一家大型房企的营销负责人表示,"与前几年市场火爆的时候相比, ...
纳斯达克拟出台新规提高上市门槛—— 小企业赴美上市难度加大 港交所或成选择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30
"我们还在评估新规影响,还不确定怎么调整。"王圣告诉记者。王圣是深圳一家跨境电商企业的创始 人,一直在为公司境外上市做准备。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近期向监管部门提交修订企业上市的标准,使 得不少计划赴美上市的企业受到影响。 对于中国公司,拟议新规还要求在首次公开发行中,通过包销方式向公众募集最少2500万美元。同时, 对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直接上市、从OTC转板以及从其他国家性证券交易所转板上市的 公司采用类似要求。 "纳斯达克拟议新规是为了维护市场诚信并加强投资者保护,以及美国跨市场交易环境中潜在的哄抬股 价行为。"麦楷亚洲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和联合CEO助·伯斯汀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麦楷 亚洲为美国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为多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提供会计服务。 "美国境外企业在美股IPO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企业大多发行规模较小,并且利用首轮融资建立投 资者关注度,为后续更大规模的增发铺路——前提是其增长计划得以实现。新规的出台,将显著提高此 类小型IPO的准入门槛。"伯斯汀认为。 而作为纳斯达克上市最主要的来源国家,近两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热情持续高涨,并且集中在中小企 业。证券时报记者 ...
布局AI设备基座产品线 精智达获138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28
机构调研活动概况 - 截至9月26日本周共有234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 [1] - 近四成被调研公司股价实现正收益 其中海博思创周涨幅32.19% 新坐标上涨25.03% 沃尔德上涨20.81% [1] - 冰轮环境举行三场调研活动 潍柴动力等10家公司举办两场调研 [1] 精智达业务进展 - 接受138家机构调研 周股价涨幅17.68% 聚焦显示面板与半导体测试设备两大核心赛道 [1] - 高速FT测试机提前完成年初目标 KGSDCP测试机稳步推进验证 老化测试机下游需求旺盛 [1] - 围绕AI时代构建完整产品线 战略布局存力+算力+存算一体和人机交互 半导体检测设备作为AI时代设备基座 [2] 信立泰调研情况 - 接待77家机构投资者 周股价累计涨15.81% 制剂业务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比超80% [2] - AI应用集中于优化早期分子设计等环节提高研发效率 美国子公司独立运营风险可控 [2] 盟科药业股权变更 - 接待66家机构调研 拟向南京海鲸药业定向增发1.64亿股募资10.33亿元 [2][3] - 发行后海鲸药业持股20%成为控股股东 自然人张现涛成为实控人 [3] - 海鲸药业专注原料药开发 将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盟科药业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 [3] 高伟达合作动态 - 因与蚂蚁数科签署合作协议受40家机构重点关注 [3] - 合作涉及智能流量获客、大数据风控、AI智能体及跨境金融等领域创新 [3] - 双方优势互补:蚂蚁数科技术优势与高伟达金融机构服务网络深度叠加 [4] - 采购计划分阶段实施 优先投入信贷反欺诈和AI流量运营等重点模块 [4]
风光储迈入市场化融合发展新阶段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26
今年"136号文"发布前,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的时代已经延续了五年,但过往实践中,强制配储令新能 源开发商一度面临储能调用频率低、商业模式不清晰、投资收益不佳等诸多难题。此前有数据显示,全 国新能源配储平均利用率仅31%,大量储能设施处于"建而不用"的闲置状态。 在强制配储的政策驱动时代,风电、光伏与储能的关系相对割裂,是"两张皮"状态。如今,市场驱动因 素显著增强,风光储融合发展有了更坚实的基础,越来越多从业者看到了风光储融合的必然。 过去,央国企一直以来都是风光项目的投资主力,随着"136号文"的实施,央国企开始"退居二线",储 能建设需要新的建设主体来担当。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角度,风光储必然融合发展,从项目建设主体 的角度来看,风光与储能资源对应关系会更具灵活性,各主体之间也会碰撞出更多的商业可能。 近日,山东成为"136号文"竞价落地的首个省份,风电、光伏机制电价较煤电基准电价均有不同程度折 让,特别是光伏0.225元/kWh的竞价结果给从业者泼了一盆冷水,有从业者为此感叹"中标的和没中标的 都哭了"——中标的项目难免蒙受损失,而没中标的在下一轮竞价中势必报出更低的价格。 面对这种局面,新能源开发商要 ...
东星医疗宣布重大资产重组 拟收购武汉医佳宝90%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25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9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武汉医佳宝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1] - 交易尚处初步筹划阶段 已签订股权收购意向协议 [2] - 最终股权比例、交易对方及价格需进一步协商确定 [2] 交易性质与影响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2] - 符合公司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及延伸外科医疗器械产业链的战略需要 [3] - 有利于公司综合实力提升及未来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改善 [3]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武汉医佳宝为高端骨科及生物医学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产品涉及骨科植入、外科创护和医学美容三大领域 [2] - 医学美容产品包括透明质酸系列和胶原蛋白系列产品 [2] - 股权结构清晰 由自然人包仕军持股95%和湖北天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持股5% [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吻合器等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2025年6月已委托上海交通大学进行重组胶原蛋白研发 拟拓展合成生物业务板块 [2] - 本次收购是公司拓展合成生物领域发展布局的重要举措 [3]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发布 智能驾驶产业链迎新机遇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23
政策核心瞄准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智能驾驶产业链将迎来机遇。《意见》明确,加快智能驾驶系统、 远程驾驶座舱等产品研发。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 依法依规、稳慎推进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示范应用。利用高速公路ETC门架等既有设施,探索采用多杆合 一、多感合一等模式,科学布局车路云协同感知、控制设备与系统,改善公众出行体验。 "这与深圳市南山区、广州市南沙区等地打造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高地等实践形成政策呼应,头部 企业如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的Robotaxi商业化进程将加速。"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 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明确2027年人工智能在 交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落地,2030年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 列的目标。 技术底座建设被置于关键地位,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成为核心支撑。《意见》提出,面向交通运输 典型应用场景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工具链,为 建设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技术底座。 值得一提的是 ...
我国明年起对纯电动乘用车 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23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主要用于载人的其他机动车、具有车辆识 别代号(VIN码)(商品编码为87038010)的出口数量为108.2万辆,出口金额为1595.21亿元。同期,全部电 动载人汽车(包括10座及以上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 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的出口数量为225.34万辆,出口金额为2947.91亿元。这也意味着, 以最新数据计算,本次政策调整将涉及占比近一半的电动载人汽车出口业务。 9月26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文决定,将自2026年1月1日起, 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具体来看,是对货物名称为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具有车辆识别代码(VIN码)的其他载人车辆(参考海关商 品编号为8703801090)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申报出口资质的企业条件、管理方式、申报程序、出口许 可证申领与发放等,依照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原质检总局、原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 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12〕318号)的相关规定执行,海关对出口纯电 动乘用车的检 ...
首发首秀“迷人眼” 数贸会展现中国数字生产力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23
以"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为年度主题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9月25日至29日 在杭州举行。本届数贸会不仅聚焦数字贸易核心优势,也注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百余项中国首发、亚洲首秀、全球首展的展品,分布于数字医疗、人工智能、智慧物流等展区,构建起 数字技术赋能下医疗、城市、物流等未来场景,让与会者"逛一次展"就"触摸未来"。 从AI医生到智控麻醉,从智慧康养到掌上超声,数贸会的数字医疗展区宛如一个未来医院,炫目的治 病"黑科技"和沉浸式互动的先进医疗器械随处可见。 GE医疗带来了E影数字化生态平台和Vscan Air+V影+AI解决方案两款首发展品。E影数字化生态平台依 托5G技术和AI辅助工具,打通基层与上级医院之间的诊疗壁垒,实现远程扫描指导、AI辅助诊断与云 端培训;Vscan Air+V影+AI解决方案则将AI辅助诊断与5G远程协作集成于口袋超声设备中,突破时空 和地域限制,适用于基层筛查、急救场景及移动医疗服务。 GE医疗中国首席数字官黄峰表示,当今世界正从互联网时代迈向AI和数字化技术驱动的算法时代,基 于以往积累的敏锐洞察与深厚积淀,GE医疗将着力推动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