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UDA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中昊芯英CTO郑瀚寻:国产AI芯片也将兼容不同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2:22
旺盛的AI智算需求驱动下,越来越多GPU路线之外的AI芯片正获得更多市场关注。 他进一步表示,过去,业界普遍认为ASIC芯片从流片到最终落地应用过程中,需要付出较高成本,但 随着专用芯片持续发展,其成本不再那么高昂时,会有越来越多厂商愿意借力自研专用芯片架构,探索 推进个性化AI能力落地。这是ASIC芯片备受关注的原因。 TPU跃起 寻找GPU芯片之外的发展机会早已是一种新趋势。 "渐进式能力提升难以缩小与英伟达的差距,唯有求新求变,才有可能实现类似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弯道 超车'。"他指出。此外,GPU芯片如今取得的成功,更大程度在于英伟达的成功,其多年来累积了深厚 的工程化实验团队,这已经不是所有后来者可以直接照搬复制的路线。 在GPU之外,定制化ASIC芯片早已受到更大关注,无论是博通近期再度"炸裂"市场的百亿美元订单, 还是谷歌持续对TPU自研芯片的演进,都显示出,市场的确对GPU之外的AI计算芯片同样有关注度。 中昊芯英选择的就是与谷歌类似的GPTPU路线。 郑瀚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自从英伟达在旗下Tesla V100系列芯片中加入Tensor Core(张量处 理单元)以来,其对CUDA ...
当牛市的“幸福”来敲门,我们该如何迎接?
虎嗅· 2025-08-26 23:47
A股市场牛市特征 - 市场处于牛市状态,呈现持续上涨态势,投资者普遍获得收益 [1] - 历史表现显示A股市场缺乏"慢牛"和"长牛"特征,更多呈现"奔牛"和"疯牛"模式,随后往往进入"慢熊"和"长熊"周期 [2] - 当前市场出现机构投资者推崇"核心资产永续增长",分析师上调热门股票目标价,散户恐慌性买入的现象 [3] 市场机制与结构问题 - A股市场存在炒壳、炒小、炒新、炒绩差、炒故事、炒概念等传统投机行为 [4] - 市场呈现"杠铃式"结构:一端是估值低位、高股息的沪深300,另一端是估值高企、故事性强的中证2000 [30] - 小微公司板块泡沫明显,以中证2000指数为代表 [20] 科技板块估值分析 - AI和芯片产业相关科技创新股票被高估 [20] - 寒武纪股价两年间上涨近10倍,市盈率达数百倍,市值超过5000亿元 [27] - 寒武纪2017-2023年累计亏损超40亿元,2024年勉强扭亏,持续盈利能力有待观察 [26] - 英伟达2024年营收609亿美元,净利润297.6亿美元,毛利率76%,市盈率约60倍,市值约3万亿美元 [24] 技术实力对比 - 英伟达拥有全球领先的GPU架构创新能力和CUDA生态系统,绑定数百万开发者 [23] - 寒武纪生态相对薄弱,缺乏有号召力的软件平台,开发者社区规模小 [26] - 寒武纪产品性能、功耗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代际差距,受制于海外先进制程获取难度 [26] 历史牛市案例 - 日本1989年日经225指数达38957点,市盈率普遍60倍,随后开启20余年下跌之路,最低跌至8000点 [10][11] -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1995-2000年从不到1000点涨至5048点,随后暴跌78%至1114点 [12][13] - 2007年上证指数从998点涨至6124点,平均市盈率超50倍,2008年暴跌73%至1664点 [15][16] - 2015年上证指数从2000点涨至5178点,创业板市盈率超130倍,随后半年内跌至2638点,跌幅近50% [17][18] 投资建议与标的分析 - 建议关注估值合理甚至偏低的沪深300,股息率高,提供良好安全边际 [30] - 需要仔细剖析公司产品、技术、客户和财务报表,评估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30] - 区分行业必要性与投资确定性,国产替代过程将是残酷淘汰赛,只有极少数公司能胜出 [28]
2025年最新世界500强公布,美国独占138家,日本跌至38家,中国呢
搜狐财经· 2025-08-23 05:37
全球500强企业总体概况 - 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达41.7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 [2]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提升至322亿美元 [2] - 净利润总和实现同比增长 [2] 国家与企业分布格局 - 美国138家企业利润占比达45% [3] - 中国130家企业上榜,总营收10.7万亿美元 [11] - 日本企业数量从峰值149家下降至38家 [3][20] - 美中日三国企业包揽69%的总利润 [20] 美国企业技术优势与盈利表现 - 美国企业平均销售额达1217亿美元(+19%),平均净收益310亿美元(+31%) [8] - 科技六巨头利润总和超过3.4万亿元人民币 [8] - 英伟达净收益率达55%,占据全球AI芯片80%市场份额 [8] - 谷歌通过搜索广告和云计算吸金7000亿元人民币,苹果获6700亿元人民币 [8] 中国企业规模与效率转型 - 中国企业平均净收益42亿美元,不足美国企业一半 [11] - 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工商银行利润3600亿元,能源、金融、基础制造占据半壁江山 [13] -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混动等技术进入全球百强,实现对特斯拉反超 [13] - 奇瑞排名跃升152位,出口增长超40%;吉利全球营收799亿美元 [14] 新兴商业模式效率突破 - 拼多多营收547.36亿美元,利润156.26亿美元,排名跃升176位至第25名 [17] - 净资产收益率达36.4%,超过台积电 [17] - 28%销售额来自农产品,打通百余县农产品供应链 [17] 日本企业竞争力衰退 - 日本企业平均净收益仅31.3亿美元 [20] - 丰田营收3000亿美元但排名下滑15位 [20] - 索尼利润率5.2%,松下利润率3.8%,低于全球高科技企业平均18.7%的利润率 [20] - 索尼丢失苹果20亿传感器订单,汽车传感器领域利润率被压缩5个百分点 [22] 行业技术变革趋势 - 全球34家高技术企业平均创收967亿美元(+9.6%),净利润181亿美元(+24%) [5] - 美国企业通过尖端技术构建全球利润"虹吸管" [10] - 日本企业受困于"精益生产"模式,难以适应数字化生态变革 [22]
2025年最新世界500强公开,美国独占138家,日本跌至38家,我国呢?
搜狐财经· 2025-08-18 20:30
世界经济格局 - 全球500强企业总营收达41.7万亿美元,美国138家企业占据全球利润的45% [2] - 中国130家企业平均利润不足美国企业一半,日本企业数量从149家锐减至38家 [2] - 日本企业平均净利润31.3亿美元,远低于中美企业水平 [3] 日本企业困境 - 丰田汽车营收3000亿美元但排名下滑15位,电动化转型迟缓 [3] - 索尼利润率仅5.2%,手机传感器业务损失20亿美元订单,汽车领域利润率下降5个百分点 [3] - 7-11母公司本土市场份额达30%但缺乏全球数字化竞争力 [3] 中国企业转型 - 中国130家企业总营收10.7万亿美元,平均净收益42亿美元 [4] - 工商银行以3600亿人民币利润领跑,能源金融和基础制造仍是主力 [4] - 比亚迪技术创新实现反超特斯拉,奇瑞汽车排名上升152位出口增长40% [4] - 拼多多以547亿美元营收和156亿美元利润位居全球第25位,农产品销售占比28% [4] 美国科技巨头优势 - 全球34家高科技企业平均净利润181亿美元,美国企业平均销售额1217亿美元 [6] - 英伟达净收益率达55%,占据全球80%AI芯片市场 [6] - 微软谷歌苹果三巨头去年利润总和超3.4万亿人民币 [6] 企业排名数据 - 沃尔玛以6809.85亿美元营收位居第一 [7] - 亚马逊以6379.59亿美元营收位居第二 [7] - 国家电网以5484.14亿美元营收位居第三 [7] - 沙特阿美以4801.94亿美元营收位居第四 [7]
H20芯片遭中企疯抢!英伟达紧急补货!
国芯网· 2025-07-29 12:38
中国市场需求与英伟达策略调整 - 中国市场需求超预期强劲 促使英伟达改变仅依赖库存策略 紧急向台积电追加30万片H20芯片订单 [2] - 2024年英伟达已售出约100万颗H20芯片 需求激增导致公司考虑重启生产而非仅销售库存 [2] - H20芯片运算能力低于H100或Blackwell系列 但因美中贸易关系成为焦点产品 [2] 中国企业采购动态 - 4月禁令前 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巨头大幅增加H20订单用于AI模型部署 [2] - 尽管华为提供替代方案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仍保持较高受欢迎度 [2] - 英伟达要求中国客户提交更新文件(含订单预测)以维持市场参与度 防止客户转向华为 [2] 供应链与生产决策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H20订单量将决定是否重启生产 供应链重启需9个月周期 [3] - 公司告知客户H20库存有限 且最初无立即重启晶圆生产计划 [3] - 4月禁令导致英伟达需计提55亿美元库存减值 并损失150亿美元潜在销售额 [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企业未优先选择华为替代方案 可能与英伟达CUDA生态系统的不可替代性有关 [2] - 硬件并非英伟达核心壁垒 CUDA生态才是其难以被取代的关键竞争优势 [2]
老黄带H20来华捞金?国安部突然喊话:这后门比病毒还毒!
新浪财经· 2025-07-26 16:27
芯片安全风险 - 境外芯片可能设计时即被植入"暗门"后门 可远程激活摄像头/麦克风窃取数据且无法被常规杀毒软件检测 [3] - 厂商维修通道可能被第三方破解转化为间谍工具 导致数据被非法访问 [3] - 供应链环节存在软件更新/开源代码库被植入恶意代码的风险 近期某知名开源库被篡改导致全球企业受影响 [4] - 国家安全部明确警示重点涉密领域需采用国产芯片及操作系统 并加强补丁管理和异常流量监控 [4] H20芯片性能与市场策略 - H20芯片FP32算力仅为H100的15% 不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仅适用于垂类模型推理任务 [5] - 美国通过特供版芯片策略既维持中国市场收入 又延缓中国自研进程 同时利用CUDA生态绑定用户 [5] - 中国AI芯片市场年规模达数百亿美元 H20作为过渡方案存在市场需求 但国产替代成本较H20高30% [5] 国产芯片发展现状 - 华为昇腾910B FP16算力为H20的1/3 采用四芯封装+光模块方案可使服务器算力达H20的80%且成本低30% [5] - 国产芯片面临生态挑战 CUDA生态拥有全球数百万开发者 迁移至国产平台需重写软件和模型 单次成本达数千万 [5] - 中国掌握全球60%稀土精炼产能 具备关键原材料反制能力 美国正积极寻求非洲稀土资源以降低依赖 [5] 技术发展路径 - 短期采用混合算力策略 如阿里云将30%算力切换至昇腾芯片 H20仅用于非核心推理任务 [7] - 长期需构建自主生态 清华大学"悟道"大模型已实现国产芯片训练千亿参数模型 [7] - 华为重点布局3D封装和光子芯片等新技术领域 试图通过技术路线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5]
老黄赢麻了!黄仁勋身家超巴菲特,帮主带你们看透AI时代的财富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7-12 02:09
英伟达市值与AI行业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两年内从不到1万亿美元飙升至4万亿美元 相当于日本全年GDP [1][3] - 市值增长核心驱动力为AI需求 包括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大模型训练均依赖英伟达GPU芯片 [3] - 英伟达被彭博分析师称为AI时代的"卖水人" 其GPU芯片成为行业硬通货 供不应求 [3] 黄仁勋个人财富与行业地位 - 黄仁勋身家达1440亿美元 超越巴菲特1430亿美元身家 [1][3] - 财富增长与英伟达市值飙升直接相关 反映其在AI算力领域的定义者地位 [3] 传统行业与AI行业对比 - 伯克希尔股价今年跑输大盘20多个百分点 传统消费和能源行业增速不及AI爆发 [3] - 巴菲特投资风格面临挑战 需适应AI驱动的市场变革 [3] AI产业链投资逻辑 - AI产业链涵盖芯片到应用 需选择具备护城河的企业 如英伟达的CUDA生态类比微软Windows系统 [4] - AI落地场景如智能驾驶和医疗诊断被视为持续盈利赛道 [4] - 高盛报告指出中国AI原生应用势头强劲 企业端需求爆发 [3] 技术变革与投资趋势 - 技术变革红利显著 财富积累速度可达传统模式的十倍百倍 [5] - GPU重新定义算力的重要性 类比iPhone重新定义手机 [3]
黄仁勋,又卖了超3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6-28 05:05
市值与股价表现 - 英伟达股价近期持续上涨,6月27日收盘上涨1.76%,单周上涨9.66%,6月累计上涨16.75%,最新市值达3849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3] - 6月25日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超越微软重夺全球第一 [10] 高管减持情况 - CEO黄仁勋6月20日至26日累计减持30万股英伟达股票,总规模约44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2亿元),具体包括: - 6月20日减持5万股(价值721万美元) - 6月23日减持5万股(价值719万美元) - 6月24日减持5万股(价值736万美元) - 6月25日减持7.5万股(价值1144万美元) - 6月26日减持7.5万股(价值1170万美元) [5] - 黄仁勋2025年计划减持总量为600万股 [6] - 近三个月内14名重要股东合计减持1020.08万股,包括董事SEAWELL A BROOKE 6月26日减持5.15万股 [7] 估值与市场争议 - 当前动态市盈率达50.1倍,显著高于微软(38.1倍)和苹果(30.9倍) [12] - 年初因中国大模型企业DeepSeek低成本开发高质量模型,引发市场对AI芯片需求质疑,股价较高点下跌超40% [9] 技术进展与市场需求 - Blackwell架构芯片即将量产,单机架性能提升高达30倍 [12] - 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囤积GPU: - Meta计划年底前部署35万块H100芯片 - 马斯克为xAI追加10万块芯片订单 - 沙特计划投资400亿美元组建基于英伟达GPU的超级计算集群 [12] 华尔街预期 - Loop Capital将目标股价上调至250美元,预测市值潜力达6万亿美元 [14] - 预计2028年AI相关支出将达2万亿美元,Blackwell芯片10月全面投产 [14][15]
美国BIS加强AI芯片出口管制,算力供需将向国内回归
德邦证券· 2025-05-19 14:05
报告核心观点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促使国内 AI 厂家转向国产算力芯片,国产芯片有望放量;长期来看美国封锁或促使中国形成独立算力生态;云厂商资本开支受禁令影响,国产算力需求将加速增长;行业多领域有新动态,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4][10][11] 投资策略 投资要点 - 美国芯片出口政策反复使国内芯片迎来空间,BIS 限制美国芯片应用,我国 AI 模型应用居世界头部,DeepSeek 公布降本方法,或促使国内 AI 厂家转向国产算力芯片 [4][10] - 生态竞赛“走偏”,长期封锁无实际意义,英伟达核心优势是 CUDA 生态,中国市场广阔,美企缺席损失重大,美国封锁或促使中国形成独立算力生态 [11] - 云厂商资本开支无处投放,国产算力需求加速不远,核心云厂商资本开支环比下行,运营商持续加码国产算力,一季度未满足的算力需求或递延到二季度 [12][13] 行业要闻 - 美国再度滥用出口管制,禁止全球使用华为昇腾 AI 芯片,或迫使我国模型厂商尝试使用国产算力芯片,建议关注低空产业链条相关公司 [14] - 中国移动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采规模为 7058 台,说明推理端需求旺盛,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及配套相关公司 [15] - 四川省出台低空经济领域重要政策,涵盖多项千万级资金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或加速,建议关注相关公司 [17] - 2025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预备制定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条例等法规,为卫星互联网规模化建设提供法理依据,建议关注相关公司 [18] 本周回顾及重点关注组合 - 本周通信(中信)上涨 0.02%,走势弱于上证指数,光通信、射频及天线、光纤指数涨幅居前,建议关注出海链条投资机会,还列出了周涨跌幅前十和后十的个股 [19][22] - 下周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及配套相关公司;长期建议关注运营商、通信基建、主设备等多领域相关公司 [24] 行业新闻 运营商板块 - 《2024 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发布,广电 5G 业务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 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总收入 14878.02 亿元,同比增长 5.32% [26] - 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交换机集采,规模为 3.33 万台,最高限价 20 亿元 [26] 主设备板块 - 辽宁首个电梯场景灵犀基站 QNCR 商用验证,产品具备“四免”部署优势,提升了电梯内信号强度和下载速率 [27] 光通信板块 - 博通推出第三代 200G/通道共封装光学技术,展示了其第二代 100G/通道 CPO 产品和生态系统的成熟度 [27] 物联网板块 - AIoT 设备数据规模增速位居前列,2024 年全国数据资源规模加速增长,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智能设备数据增速领先 [29] 智能终端板块 - IDC 称中国将成为全球 AR/VR 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24 - 2029 年中国 AR/VR 市场将以 41.1%的 CAGR 保持高速增长 [29] 数据中心板块 - 英伟达宣布同沙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为 PIF 旗下企业供应大量 AI GPU [30] - 中国移动风冷柴油发电机集采,规模为 1485 台 [31] 工业互联网 - 工信部 2025 年将选择 34 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32] 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32] - 一箭十二星,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具备太空计算和互联能力,可实现数据实时在轨处理 [33] 低空经济 - 四川发布 8 条低空航线、7 款“四川造”低空产品,公布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开展试点工作 [34] 上市公司公告 - 万马科技大股东拟协议转让公司股份签署补充协议,受让方承诺 12 个月内不减持 [35] - 通鼎互联收购南京和本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55%股权,增资事项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37] - 立昂技术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计划实施完成,合计减持股数 354978 股 [38] - 深圳市菲菱科思首次回购公司股份 75,000 股,成交总金额 5,917,860 元 [39] - 河南仕佳光子设立海外子公司取得相关证书,计划对泰国子公司增资 [40] - 上海剑桥科技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 8,041,254 股 [42] - 北京挖金客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 32,000 股 [43] 大小非解禁、大宗交易 - 本周列出了天孚通信、菲菱科思等公司的大小非解禁信息 [45] - 本周列出了华测导航、天孚通信等公司的大宗交易信息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