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

搜索文档
XTransfer 发布自研外贸金融大模型 TradePilot 2.0,技术架构全面升级
AI前线· 2025-09-29 04:28
此外, 数据体系的构建为 TradePilot 2.0 提供了坚实支撑 。XTransfer 打造了全流程自主的数据生 产体系,从 采集、清洗、增强等形成闭环 。数据来源涵盖外贸知识库、外贸金融数据、行业公开数 据等,通过多渠道整合构建多模态数据池;清洗环节结合自动化筛选与人工审核,剔除低质量数据; 增强阶段则利用主动学习、数据合成技术扩大规模并优化分布。这套体系确保了数据的独立性、可靠 性与专业性,为模型在复杂外贸场景的精准表现奠定基础。 多模态能力深度强化,场景应用持续拓展 作者 | 冬梅 2024 年 6 月,XTransfer 自研外贸金融大模型 TradePilot 落地,在与 GPT-4 等国内外知名大模型的 外贸金融专业知识测评中,以综合得分第一的成绩获得诸多关注。该模型迅速在智能风控、智能客服 等领域落地应用,不仅进一步保障了 B2B 跨境贸易结算的安全与合规,更切实提升了中小微外贸企 业的运营效率。 时隔一年,XTransfer 在 2025 云栖大会上正式推出 TradePilot 2.0 版本,通过全面升级的技术能力 与强化的多模态特性,为外贸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技术架构全面 ...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上海AI产业规模上半年同比增长12.3%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3:11
9月26日,主题为"算网融合智策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宣讲会电信专场在上海创智学院举办。证券 时报记者从宣讲会上获悉,2024年上海AI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3%,已提前 完成"十四五"目标。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与创新生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人工智能发展处副处长陈钊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正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导 向,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夯实算力等基础设施,强化模型与算法创新,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他强 调,上海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场景实现规模化、商业化落地,为经济提质增效注入强大动力。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琦则系统解读了《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等 最新政策。他介绍了上海在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扩大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支持采购高质量语料等 方面的具体举措。徐琦还就企业如何对接政策资源、享受政策红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与会人士还就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导向、技术前沿与生态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 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璟表示,多模态将是未来大模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地共建人 ...
量子位「MEET2026智能未来大会」启动!
36氪· 2025-09-18 10:19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技术已从工具发展为深度理解人类需求的智能伙伴 渗透进生产和生活 跨越软件 硬件 机器人等不同形态[1] - 多模态 AR/VR 空间计算等新兴技术涌现 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界限正在逐步模糊并融合[1] - 人工智能正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重塑人类未来的工作 生活和社会运作模式 推动产业深度变革[3] MEET智能未来大会概况 - MEET2026智能未来大会以"共生无界 智启未来"为主题 将于2025年12月在北京举办[3][16] - 大会已举办七年 是年度影响力科技商业峰会 每年吸引上千名科技从业者参与 百万观众线上围观 近百家合作媒体联合曝光[6][9] - 大会将聚焦人工智能+ AI Infra 智能终端 智能驾驶 低空经济 能源电力等前沿科技话题[11] 参会嘉宾阵容 - 往届嘉宾包括李开复博士 张亚勤教授等产业领袖 倪光南院士 谭建荣院士等学术领路人[6] - 科技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来自百度 阿里 腾讯 华为 京东 美团 小米 商汤等公司[6] 大会核心内容 - 将发布《2025年度AI十大趋势报告》 提名正在释放巨大潜力的十大AI趋势 并进行深入分析[14] - 报告将结合技术成熟度 落地现状 潜在价值等因素 提名代表机构和最佳案例[14] - 探讨方向包括人机共生 虚实结合 产业共生 AI不再局限于单一个体而是贯通产业链催生新业态[11]
量子位「MEET2026智能未来大会」启动!年度榜单征集中
量子位· 2025-09-18 08:00
MEET组委会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公众号 QbitAI 我们正迈入一个由人工智能重塑一切的新时代。 智能技术已经深刻渗透进生产和生活, 跨越了软件、硬件、机器人等不同形态 ,从工具发展为能深度理解人类需求的智能伙伴。 如今,智能技术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 跨越产业、学科和场景的边界 ,催生出全新的生态和机遇。 随着多模态、AR/VR、空间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涌现, 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界限正在逐步模糊并融合 。 今年,是 MEET智能未来大会 的第七年。作为年度影响力科技商业峰会,每年最具行业代表性的科技商业领袖,都会来到大会分享前瞻观点 与认知。 上百位分享嘉宾中包括 李开复博士 、 张亚勤教授 等产业大咖, 倪光南院士 、 谭建荣院士 、 李培根院士 、 郑纬民院士 、 周志华教授 、 唐杰教授 等学术领路人, 百度 、 阿里 、 腾讯 、 华为 、 京东 、 美团 、 小米、商汤 等在内的科技行业领军者,以及更多科技新锐新 星。 点击查看MEET2025回顾: 李开复周志华纵论AI大模型,商汤徐立倡议「打脸时刻」,万字梳理MEET'25大咖激辩,320万观众同见证 在这股强大的技术浪潮中,企业、技 ...
可感知 可交互 可延伸 文旅新消费 “玩”出科技感
中国青年报· 2025-09-16 01:01
"当前,数字技术正深刻重塑文旅产业形态,科技创新已成为破解文旅发展痛点、激发消费活力的核心 动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科技赋 能文旅数智焕新发展"专题论坛上表示。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日常生活,文旅消费正实现三大转向:从"走马观花"走向"深度沉浸",从"单点 服务"迈向"全域智能",从"线下局限"跨入"跨域联动"。 在同日举办的"科技赋能文旅 数智焕新发展"专题论坛和"科技新场景激活新消费"专题论坛上,多家企 业分享了他们关于文化和旅游的科技创新案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超高清、多模态等新科 技,正以"体验重构者""需求激活者""边界拓展者"的角色,为旅游新消费注入强劲动能,催生出一批可 感知、可交互、可延伸的文旅新场景。 沉浸式体验重构:让"过目"变"沉浸" 智能化服务渗透:让"被动响应"变"主动适配" 旅游消费的核心痛点,在于"服务跟不上需求"——人工导游话术重复、景区寻路难、咨询响应慢等问 题,曾制约游客消费意愿。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智能服务体系,正以"千人千面"的适 配能力,精准对接线下线上不同群体的需求,将"满 ...
一线投资人热议AI:三大赛道仍处风口,不完美创业者受青睐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04:38
核心观点 - AI产业处于技术奇点与商业爆发交汇口 重点关注大模型向多模态、智能体及具身智能的跃迁 [1] - 中国AI应用走在国际前列 多个全球"首个智能体"来自中国 受益于过去20年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积累的产品经理能力与技术快速迭代 [4] - 未来全球最顶尖的智能体中三分之二将来自中国创业团队 [6] 细分赛道投资风口 - 算力、Agent和"AI+产业"三大细分赛道仍是投资风口 [2] - 蚂蚁集团过去两三年在算力层公司出手较多 关注未来Token消耗及能源支撑问题 [2] - 明势创投在智能体领域已布局6家成长较快Agent中的3-4家 [2] - 经纬创投重点关注AI与消费电子、机器人、工业及零售行业的融合 [2] 智能体投资策略 - 智能体分为通用和垂类两种 前者天花板高但风险高 后者超额回报空间有限 [3] - 蚂蚁集团投资以垂类智能体为主 选择标准包括市场空间大、付费意愿强及能构建护城河 [3] - 智能体创业需避开大模型能力迭代主赛道 否则可能被大公司版本升级冲击 [3] - 创世伙伴创投采用"哑铃策略":投资与复杂工作流结合的To B应用及天花板更高的通用方向 [3] 创业者特征偏好 - 新一代创业者比上一代年轻10岁且呈年轻化趋势 已出现00后创业者 [4] - 创业团队需对模型等技术有深刻理解 创业门槛高于移动互联网时代 [4] - 青睐对技术有独到认知、具备商业敏感度及快速迭代能力的团队 [5] - 偏好拥有非共识的超级产品经理特质 如理想汽车李想 [5] - 认可"不完美的创始人能做出伟大产品" 有激情但不够理性者更具潜力 [5] - 谨慎对待AI经验超过3年的创业者 因其可能无法区分新旧AI技术差异 [5]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通过实际应用场景与环境互动获得真实应用数据 该路径在机器人领域被特别看好 [3] - 需对年轻创始人保持耐心与宽容 允许其保留个性化风格而非严格遵循CEO标准 [6] - 即便当前最优秀Agent在许多领域仅能达到30-40分水平 在细分领域做到50-60分即有大量用户付费 [2]
投资人热议Agent投资:通用与垂类智能体的路径权衡
国际金融报· 2025-09-13 13:09
技术从大模型跃迁到多模态、AI Agent(人工智能体)与具身智能,产业正处在技术奇点与商业爆发的交汇口。9月12日,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 的"全球AI投资展望——AI创业的爆发与中国机遇"论坛上,围绕AI智能体的落地前景及投资逻辑,多位AI领域创业者、投资人展开观点交锋。 阶跃星辰创始人、CEO姜大昕认为,智能体正在金融、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快速渗透,而下一代智能硬件的竞争焦点将是"会做事、总在场、有记 忆、能进化"。"随着世界模型的建立,智能体终将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走向物理世界能够从经验中学习,自主学习,并且和人类科学家一起发现人类 还没有发现的物理规律。" 在智能体公司的估值尚未锚定、商业化刚刚起跑的黎明,投资人也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当前智能体大致可分为通用和垂类两种,前者天花板更高但伴随 更高投资风险,后者则超额回报的想象空间有限。 蚂蚁集团战略投资部资深总监黄海坦言,通用智能体和垂直智能体两个方向都有成长的空间,目前蚂蚁投资的智能体以垂类为主,其选择关键在于"市 场空间够大、付费意愿强,且能够在一定阶段构建护城河"。他同时表示,在投资中对算力等底层基础设施持续关注,未来Toke ...
可灵VS即梦:初探“多模态”
钛媒体APP· 2025-09-11 05:33
AI视频生成平台技术路线 - 国内AI视频生成领域以可灵和即梦为主要平台 [1] - 文生图+图生视频路线具有更高可控性 而文生视频路线能提供更强动态感 [3] - 多数用户选择可控性优先的技术路径 [4] AI内容生成能力评估 - AI编剧能力表现突出 Gemini 2 5 Pro能生成专业级分镜头脚本 [7][8] - 文生图能力存在局限 腾讯混元模型部分生成结果不符合指令要求 [13][15] - 图生视频指令系统成熟 涵盖场景 动作 运镜 风格等专业要素 [9] 视频生成技术缺陷 - 指令遵循度不足 平台经常偏离用户输入的明确指令 [20][22] - 物理逻辑错误频发 包括穿模现象和不合理运动轨迹 [24][25][28] - 时间一致性差 5秒内视频主体可能出现显著变化 [32][34] 平台性能对比分析 - 可灵平台优势体现在物理模拟真实性和动态感表现 [36] - 可灵具备深度概念理解能力和艺术诠释能力 [36] - 可灵掌握复杂镜头语言 能完成推拉变焦等专业运镜 [37] - 即梦平台优势在于图像保真度和稳定性 [43][44] - 即梦对复杂构图指令执行更可靠 但物理真实感不足 [46][47] - 即梦镜头语言能力较弱 难以完成复杂电影运镜 [48] 行业技术瓶颈 - 视频时长限制显著 主流平台仅支持5-10秒视频生成 [52] - 保真度与创意性存在技术路线博弈 尚未实现兼顾 [50] - 长时长连贯视频生成仍是重大技术挑战 [53] 商业化成本结构 - 基础生成成本较高 即梦平台最低配置为1元/5秒视频 [59] - 可灵平台标准模式定价为2元/5秒视频 [59] - 高质量视频需要多次调试 实际使用成本持续增加 [60] - 本地部署和模型微调成本超出一般用户承受能力 [57]
中信证券:巨头持续布局的AI浏览器以及情感陪伴类应用潜力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08 00:44
AI行业数据处理量增长 - 谷歌7月Token处理量达980万亿 较5月翻倍[1] - 微软Azure AI Foundry第二季度Token处理量达310万亿 环比增长210%[1] AI应用收入表现 - 海外前100名AI应用7月年度经常性收入总额达393亿美元 较5月增长17.3%[1] - ChatGPT和Claude等头部应用带动收入持续兑现[1] 热门应用方向 - AI编程和多模态技术成为最火热发展方向[1] - Lovable、Replit、Pixverse、Nano Banana等产品陆续出圈[1] - 科技巨头持续布局AI浏览器领域[1] - 情感陪伴类应用展现出显著发展潜力[1]
九章云极COO尚明栋:算力利用率不足30%,根源在于「堆硬件」而非「重运营」丨智算想象力十人谈
雷峰网· 2025-09-02 10:0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内平均算力使用率不足30%,大量算力闲置浪费 [3] - 算力闲置主要由于供大于求以及裸金属租赁模式锁定时间与资源边界 [3] - 裸金属租赁模式仅适合少数拥有大规模模型训练需求的厂商,市场需求易饱和 [3] - 推理算力需求迎来爆发,但厂商难以应对零散而弹性的算力需求 [3] 算力运营模式创新 - 算力作为基础设施本质是运营型生意,核心价值在于持续被使用和消纳 [4] - 智算中心操作系统需统筹硬件、定义软件、孵化生态,优化成本和效率 [5] - 九章云极推出Alaya NeW智算中心操作系统,定义"一度算力"标准化单位 [6] - 按实际消耗计算量计费模式打破对算力时间和资源边界的锁定 [16] 算力普惠与成本优化 - 实现算力普惠需降低使用成本和技术门槛 [9] - 按算量计费模式确保客户只为真正使用的算力付费,避免资源闲置浪费 [15] - 九章云极按算量计费单位算力单价高于裸金属租赁,但通过提高使用效率降低客户总成本 [16] - 裸金属租赁模式适合技术能力强、能保持高GPU利用率进行大规模训练的客户 [17] 算力资源池与组网方案 - 九章云极采用多元化算力资源池构建策略,与战略投资伙伴合作 [20] - 组网方案需满足专业架构设计,简单裸金属链接组网难以达到云化服务要求 [21] - 九章云极当前只运营自建智算中心,因第三方集群改造消耗专业团队 [21] 竞争格局与生态建设 - 智算云竞争力体现在性价比和生态化规模 [23] - AWS在2011-2013年间每年降价12次,体现云服务性价比竞争重要性 [22] - 数据迁移成本与上层工具链绑定形成用户粘性,带来可持续收入 [23] - 智算云平台价值在于解决传统云计算AI任务算力调度低效、弹性不足问题 [24] 推理算力发展趋势 - 推理算力占比快速上升,增速和规模潜力远超训练算力 [26] - 算力利用效率需从不足30%提升至40%、50%甚至更高 [27] - 国产芯片厂商优先发力推理芯片市场,带来异构计算挑战与机遇 [27] - 人工智能技术从单一模态走向多模态融合与感知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