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与北交所主题基金领跑,2025年上半年公募全线飘红
观察者网· 2025-09-12 06:20
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场超1.26万只基金中87%实现正收益,仅约1600只收益为负或持平 [1] - 44只基金收益率突破50%,呈现收益率越高、数量越少的金字塔分布 [1][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6.48%回报夺冠,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82.45%居亚军 [1][2] 主题基金领先优势 - TOP10榜单中创新药主题基金占据七席,北交所主题基金占据两席 [2] - 创新药主题基金强势回归源于人口老龄化需求、政策回暖及估值修复 [3] - 北证50指数2025年及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达67.71%和30.64% [3] 非主题基金表现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以68.29%回报位列第七,通过配置消费品、黄金等高景气行业 [3] 基金公司经营业绩 - 易方达基金以58.96亿元营收和18.77亿元净利润稳居行业第一 [5] - 广发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43.54%,增速最为突出 [5] - 汇添富基金净利润降幅超过30%,主因产品结构失衡及销售成本高企 [5] 行业政策与转型 - 公募费率改革深化,新规旨在降低投资者成本并强化权益基金发展导向 [5] - 行业加速从规模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型,关注投资者获得感提升 [6]
新基遭抢购,老基忙限购!基金市场迎来一股“热旋风”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8 01:00
基金发行热度显著提升 - 9月首周38只新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达275.73亿元[1][2] -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8% 34只产品募集规模243.28亿元[1][2] - 出现年内首只"一日售罄"非发起式主动权益爆款基金[1][2] 爆款产品案例表现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首日募集超87亿元 远超50亿元募集上限[2] - 实际确认比例56.67% 有效认购户数达3.84万户[2] - 该产品成为年内首发规模最大权益类基金[2] 三季度发行市场活跃度 - 三季度已有404只新基金启动认购 创2022年以来季度峰值[3] - 93只基金选择提前结募 超过完整二季度数量[3] - 81只基金在10天内完成认购 较二季度63只显著提升[3] 存量基金限购现象 - 330只权益基金暂停大额申购[4]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限购额度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1][4] - 该产品年内累计回报达171.99%[4]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咨询市场动态和基金配置建议的客户数量明显增加[1][5] - 投资者对后市走势讨论更趋活跃[1][5] - 权益基金销售整体回暖 受益于市场表现和信心恢复[3] 市场情绪分析 - 乐观情绪随市场上行蔓延 但未达过热水平[5] - 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未创历史高点 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5] - 政策宽松和理财搬家预期支撑市场信心[1][5] 机构观点分歧 - 部分观点认为市场情绪尚未过热[1][5] - 另有声音建议对情绪过度发酵保持审慎[1][6] - 市场新增主力资金为绝对收益机构 不具备脱离合理估值基础[6] 板块表现特征 - AI+板块成为近期市场绝对主线 包括海外算力和国产算力[7] - 部分板块出现交易持续拥挤情况[7] - 其他主题性板块今年以来鲜有表现机会[7]
新基遭抢购,老基忙限购
第一财经· 2025-09-07 12:34
基金市场热度提升 - 9月首周38只新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达275.73亿元[2][4] -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8% 募集规模243.28亿元[5] - 出现年内首只"一日售罄"非发起式主动权益爆款基金[2][5] 新基金发行表现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首日募集超87亿元 确认比例56.67%[5] - 该产品成为年内首发规模最大权益类基金[5] - 三季度已有404只新基金启动认购 创2022年以来季度峰值[6] - 93只基金提前结募 81只在10天内完成认购[6] 存量基金限购情况 - 330只权益基金暂停大额限购[7]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限购额度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6] - 该产品年内累计回报达171.99%[6] - 多只翻倍收益基金实施限购 包括中银港股通医药A等[7]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咨询市场动态和基金配置建议的客户数量明显增加[2][9] - 投资者对后市走势讨论更趋活跃[2][9] - 绝对收益机构成为市场新增主力资金[10] 市场情绪分析 - 投资者兴趣度显著提升 但情绪尚未达到过热水平[9] - 个人投资者未创造历史高点 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9] - 市场呈现动量效应扩散特征 微观结构风险有所积累[10] 板块表现特征 - AI+板块构成绝对主线 海外算力和国产算力表现突出[12] - 其他主题性板块鲜有表现机会[12] - 部分板块出现交易持续拥挤情况[12] 机构观点分歧 - 有观点认为市场不具备脱离合理估值体系的基础[10] - 建议维持低估高质的结构切换 对情绪过度发酵保持审慎[10] - 三季度向上拐点可能引发风格向顺周期资产倾斜[10] - 回调释放交易过度拥挤压力 利于后续市场行稳致远[11]
从新发“日光基”到绩优“限购令”,市场现在“热不热”?
第一财经· 2025-09-07 11:32
新基金发行热度 - 9月首周38只新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达275.73亿元[1][2] -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8% 募集规模243.28亿元[1][2]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首日募集超87亿元 成为年内首只"一日售罄"的非发起式主动权益产品[2] - 三季度新发基金达404只 创2022年以来季度峰值[3] - 93只基金提前结募 81只在10天内完成认购[3] 存量基金限购情况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限购额度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 年内累计回报达171.99%[4] - 330只权益基金暂停大额限购 多只产品年内回报翻倍[4] - 中欧数字经济A和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单日限购5万元[4][5] 投资者情绪与资金流向 - 投资者咨询市场动态和基金配置建议的数量显著增加[1][6] - 瑞银证券调研显示各类机构投资者对A股兴趣度提升[6] - 市场情绪改善源于政策宽松和理财搬家预期[6] - 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未达历史高点 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6] 市场结构与板块表现 - 市场呈现动量效应扩散特征 强势板块涨幅显著[7] - AI+板块(海外算力、国产算力)构成近两个月绝对主线[8] - 其他主题性板块鲜有表现机会[8] - 绝对收益机构成为新增主力资金 市场估值体系保持合理[7] 机构观点分歧 - 有观点认为市场情绪尚未过热 个人投资者未大规模入场[6] - 另有观点提示需对情绪过度发酵保持审慎[1][7] - 部分资金存在收益兑现预期 对监管导向存在担忧[7] - 稳定性资金力量表现不活跃 助长市场担忧情绪[7]
3800点“牛头”昂起!超97%主动权益基金“吃肉”,这122只却还在“站岗”
华夏时报· 2025-09-05 11:38
市场表现 - 沪指报收3812.51点,上涨1.24%,深成指报收12590.56点,上涨3.89%,创业板指报收2958.18点,上涨6.5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3万亿元,超4800只个股上涨 [1] - 全市场13110只公募基金中,超94%年内获得正收益,397只年内收益率突破50%,超12%基金收益突破30% [1] - 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21.61%,超97%斩获正收益,1077只收益超30%,占比23.51%,293只收益在50%以上,占比6.40% [1][2] 领先基金产品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和永赢科技智选A以160%以上收益率领先,前者盈利166.28%,后者收益161.37% [2] - 永赢科技智选A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科技板块股票,部分股票年初至今涨幅最高达605% [4][7]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12只"翻倍基"年内回报超过100%,主要集中在医药、科技、北交所三大赛道 [4] 医药主题基金 - 涨幅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重仓创新药的主题基金占据六席,包括中银港股通医药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产品 [5] - 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产业正走向高景气阶段,大量国产创新药将在未来两年集中进入商业化阶段 [5] 落后基金表现 - 12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亏损,跌幅最深达16.1%,首尾业绩相差177.47个百分点 [5] - 业绩跌幅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亏损11.16%,多数重仓信息技术、制造业等板块,7只产品年内亏损幅度超过10% [6] - 东方阿尔法招阳A重仓军工装备板块,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近三年亏损47.37%,单位净值0.6459元 [6] 行业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稳步复苏与企业盈利修复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为权益资产提供基本面支撑 [3] - 人工智能、新能源、医药创新等产业趋势明确且政策支持力度大,为基金管理人提供丰富投资主线 [3] - 优质标的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为基金布局创造较好条件 [3] 后市展望 - 鑫元基金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权益市场在政策支持、流动性改善、产业升级等因素下具备系统性投资机会 [7] - 万家基金基金经理叶勇看好顺周期风格投资,预计下半年PPI将出现大幅拐点,2026年有望转正,行情至少可持续一年 [7][8] - 工业有色和小金属为第一方阵,化工、钢铁、煤炭等中游顺周期龙头为第二方阵,通用机械、食品饮料等为第三方阵 [8]
历史罕见!最牛涨超175%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00:44
市场整体表现 - 前8月A股市场大幅走强 主流指数普遍上涨 其中北证50指数涨幅达51.49% 科创创业50指数涨32.25% 科创50指数涨28.00% 创业板指涨24.13% 中证2000指数涨幅超30% 仅红利指数小幅下跌[2][4] - 8月份市场强势反弹 沪指突破3800点关口 创10年新高[4]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前8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3.83% 其中98.19%的基金实现正收益[6][7][10]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涨幅28.38% 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涨幅28.79% 均显著超越主流指数表现[8][9] - 共有603只主动权益基金涨幅超50% 其中21只实现翻倍 最牛基金永赢科技智选A涨幅达175.68%[11][13][16] - 业绩领先基金主要集中在科技 医药和北交所板块 包括中航机遇领航A涨125.68%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涨120.29%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涨119.98%[14][20] 指数型基金表现 - 创新药主题指数基金表现突出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104.22%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102.24%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100.83%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100.44%[23][24][25] - 稀土和人工智能主题ETF同样表现优异 易方达中证稀土产业ETF涨77.46% 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涨83.81% 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涨79.11%[24][25] 结构性投资机会 - 北交所 创新药 人形机器人 AI 半导体和科创领域出现显著结构性机会[12] - 永赢科技智选A重点布局全球云计算产业 关注前沿模型发布和新兴应用发展[16][17] - QDII基金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涨幅达133.56% 重仓创新药个股[20] 机构观点 - 易方达基金认为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回稳向好 创新药 AI 机器人 卫星等行业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5] - 摩根资产管理指出资金正从美元资产向非美元资产 从债券市场向权益市场进行再平衡[26] - 鹏华基金表示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偏低位置 若企业盈利出现积极变化 可能出现业绩和估值双击行情[26]
8月超百只绩优基金“拒钱门外”,如此限购为哪般?
第一财经· 2025-08-27 11:15
基金限购现象普遍化 - 超过150只基金在8月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 其中非债产品中超三成年内收益超30% 14只近一年回报翻倍 [1][2] - 永赢科技智选A三个月上涨126.34%后暂停100万元以上申购 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A近一年回报108.65%后单日限购10万元 [1][2] - 中欧数字经济A一月内三次收紧限购 从100万元降至5万元 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联接A设置单日限购额度100元 [3] 小盘策略基金限购尤为突出 - 38只小盘股基金中55%处于限购状态 其中4只完全暂停申购 万德微盘股指数去年以来上涨121.85% [4] - 小微盘策略基金规模多低于10亿元 20亿元被视为舒适管理区间 超过30亿元可能影响策略有效性 [5][6] - 微盘股流动性较弱 单日调仓超成交额10%会显著提升买入成本 稀释现有持有人收益 [5] 限购核心动因分析 - 防止规模增速脱离策略承载能力 拦截冲动型大额资金 避免重蹈2020年末新能源等赛道基金船大难掉头的覆辙 [1][7] - 基金行业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 强调合理约束管理规模 符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 [7] - 保护持有人利益为核心考量 但不代表不看好市场 中国权益资产大周期繁荣仍在上半场 [8] 市场资金结构变化 - 8月下旬市场从基金+游资主导转向多元化增量资金流入 外资回流和散户借基入市成为新特征 [9] -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限购产品关注度激增 某小盘风格产品单周浏览人数超1万 [3] 投资者应对策略 - 不必强求限购基金 可寻找同类型或类似策略的未限购优质产品 [8] - 风险承受能力强者选择规模适中产品并控制仓位 风险偏好较低者建议观望或少量配置并分散风险 [8]
A股涨基金亏?新人掌舵收益翻倍,前海开源等十余基金跌超10%
新京报· 2025-08-14 08:19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在8月14日早盘一度突破3700点 自7月以来接连突破3500点和3600点 截至8月13日收报3683.46点 超过上年"924行情"高点 [1][2] 公募基金整体收益 - 近1.26万只基金产品中九成以上实现年内正收益 逾2000只产品年内回报超过20% 12只基金产品实现翻倍增长 [1][2] 高收益基金特征 - 收益翻倍的12只基金主要聚焦医药 港股和科技赛道 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32.55%回报位列第一 [3][4] - 翻倍基金多由新生代基金经理管理 9位基金经理管理年限不足5年 前三位产品掌舵人管理年限均低于4.39年 [3] - 高收益基金规模普遍较小 前十名中多数规模在2-30亿元 最大为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188.64亿元) [4] - 产品成立时间集中在2019-2024年 主要通过押注医药股 港股创新药ETF及科技概念股获得超额收益 [3][4] 机构市场观点 - 华西证券强调无需质疑A股上行趋势与市场空间 兴业证券认为主动投资正在回归 [4] - 广发证券指出A股有望承接居民长期配置盘切换 申万宏源直言牛市氛围不会轻易消失 [4] 亏损基金表现 - 年内600多只基金呈现亏损 十余只产品净值下跌超过10% 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等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等跌幅居前 [6] - 若仅观察上半年表现 亏损基金数量扩大至约1800只 [7] - 新发行基金中94%实现正收益 仅50多只出现负增长 其中申万菱信行业精选跌幅达8.23% 跑输基准13个百分点 [7]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 - 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系列产品 葛兰管理的中欧明睿新起点(跌幅1.35%)及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消费行业曾处于微跌状态 后在8月13日行情回暖后转正 [8] - 侯昊管理的招商中证白酒和张羽翔管理的鹏华中证酒ETF跌幅达5%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跌幅3% [8] - 徐猛管理的华夏中证细分食品饮料ETF回报-3.56% 董理管理的兴全系列产品均处于微跌 [8] 行业板块表现 - 消费白酒概念表现疲软 招商中证白酒和鹏华白酒ETF出现亏损 白酒行业指数跌逾8% 位列申万二级行业跌幅第三 [1][8] - 医药概念复苏 港股与机器人概念火爆 相关基金收益靠前 [1] - 大消费板块整体不佳 煤炭和食品饮料行业指数跌幅靠前 [8]
上半年涨幅最高的题材基金:创新药、北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8-12 04:28
基金表现 - 今年上半年涨幅超61%的基金产品主要聚焦创新药领域 其中汇添富音港优势精选A以86 48%的收益率位居榜首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和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分别以83 15%和82 79%紧随其后 [1] - 涨幅前16的基金中有3只非创新药主题产品 包括北交所基金和主动管理型产品 [1] 创新药投资机会 - 创新药板块在大盘回调后仍具备追涨潜力 [2]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分析 - 该基金重仓股以新消费概念为主 包括泡泡玛特(持仓市值1530万元 占比12 57%)和老铺黄金(持仓市值1002万元 占比8 23%) [3]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达74 22% 显示集中度较高 [3] 基金经理表现 - 吴远怡管理的多只产品任职回报表现突出 如广发科技创新A(41 89%)和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65 76%) [4][5] - 其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与刘格菘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34 05% 表现相对较弱 [5] - 广发科技创新历史最大回撤达-53% 显示较高波动性 [5] 产品特性 - 该类型基金具有高波动、大回撤特征 适合市场低位时逢跌买入 不适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7]
积极把握市场机会 新基金大胆建仓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9
新基金成立和建仓节奏加快 - 今年以来新基金成立和建仓节奏加快 部分产品在成立第二天便出现净值变化或已快速建仓 [1] - 在经济整体稳定和流动性充裕背景下 A股有望震荡上行 看好权益类资产投资机会 [1] 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情况 - 5月14日国泰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募集截止日由原定7月24日提前至5月13日 [2] - 5月以来广发中证8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 景顺长城养老目标日期2055五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 人保核心智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民生加银恒悦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2] - 今年还有安信中证A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 富达创新驱动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华安半导体产业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大成兴远启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弘毅远方甄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等提前结束募集 其中权益类基金不在少数 [2] 新成立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5月13日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自去年10月22日成立以来收益率达38.04% [3] - 华安医药生物A 财通资管先进制造A 中航优选领航A 招商资管北证50成份指数A等成立以来收益率均超过30% [3] 权益类基金快速建仓案例 - 5月7日成立的易方达高股息量化选股A在5月9日单位净值提升至1.0039元 [4] - 4月29日成立的联博智远混合A在4月30日净值为0.9994元 5月9日净值升至1.0153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达1.53% [4] - 泓德红利优选混合A 贝莱德富元添益A 西部利得裕丰回报A等均在成立次日出现净值变化 [4] -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A于3月26日成立 3月28日出现净值变化 截至一季度末权益投资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54.54% [4] 基金仓位配置和重仓股表现 - 华安医药生物A去年12月下旬成立 截至一季度末股票仓位为89.99% [5] - 重仓股包括三生制药 泽璟制药 信达生物 康方生物 一品红等 [5] - 截至5月13日 三生制药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近90% 一品红股价已翻倍 [5] - 华安医药生物A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35.31% [5] 基金公司对A股后市观点 - 民生加银基金认为5月A股或将震荡上行 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迎来上行拐点 自由现金流拐点确立 [7] - 科技创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 产业趋势投资和主题投资有望回归 市场向下调整空间不大 [7] - 广发基金认为海外扰动因素缓和后经济会修复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A股港股等风险资产或持续占优 [7] - 看好科技方向的错杀品种 [7] - 金鹰基金认为股市有望在反复震荡中逐步走强 中国资产避风港优势对海外资金吸引力渐进增强 [8] - 看好军工黄金稀土等泛安全类资产 以及人工智能TMT板块 机器人高端制造板块 [8] - 政策加力后的内需板块是年内重要投资方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