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

搜索文档
中国“土味”零食,靠邪修馋哭老外
36氪· 2025-09-28 10:29
世界的悲欢从不相通,商业世界亦是如此。 最近,有媒体透露,娃哈哈明年将改名娃小宗,有人大赞宗馥莉有魄力,也有粉丝直呼"童年回忆消失","听起来像山寨的"。 与此同时,曾被群嘲是"屌丝饮料"的冰红茶却成了名媛新宠。最近,在韩国的明星圈里,正在上演"女神爱上屌丝饮料"的戏码,有30多个韩国女艺人成了 冰红茶的野生代言人。 除了冰红茶,还有一堆 "土味" 国产零食在国外爆火。 韩国年轻人不顾身材,把酸辣粉和魔芋爽买断货;在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中国的瓜子、雪饼和辣条成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在欧美国家,沙琪玛和香 飘飘也成了送礼爆款…… 当大家都被新能源电车、无人机出海吸引时,中国零食在海外闷声赚大钱。 盐津铺子去年在海外赚了5.16亿,同比增长7.7%;旺旺在海外的收入,占总营收的20%;洽洽、盼盼、甘源等零食品牌,在海外也都年入过亿。 没高科技不搞花活在国内还被嫌弃的土味零食,为何能征服老外? 点击这里边听边看 中国土味零食,被老外捧成奢侈品 中国零食在外国第一次出圈,是大家发现,辣条在海外竟是奢侈品。 5包65克的卫龙辣条,在美国能卖到16.99美元,每包合24.6元人民币,比国内贵了数十倍。 这么高的价格老外对 ...
卫龙美味(09985.HK):从单极领先到双轮驱动 以美味勾勒品类扩张新路径
格隆汇· 2025-09-28 03:24
公司概况 - 公司从辣条起步发展二十多年成为全国性业务并于2022年登陆港交所[1] - 家族持股78%提高决策效率并通过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团队[1] - 直营河南五大工厂并引入5G产线实现降本增效和食品安全保障[1] 产品表现 - 2024年蔬菜制品营收33.7亿元占比54%首次成为第一大品类[1] - 经典辣条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1] - 形成甜辣 麻辣 香辣 榴莲辣 地域辣五大香型差异化产品矩阵[1] 渠道建设 - 商超和便利店渠道基本盘稳固[1] - 上市后加速布局量贩零食和直播电商渠道[1] - 抖音平台90天直播94场推动线上占比持续提升[1] - 2024年合作经销商增至1879家同比增长约10%[1] - 实施数字渠道"零食量贩—线上平台—O2O"三轨并行策略[1] 辣条业务 - 辣条行业呈现规模扩容趋势且口味错位化重塑竞争格局[1] - 通过自动化工厂+透明工厂模式建立高信用品牌形象[1] - 将辣条打造为年轻客群社交货币增强用户粘性[1] 魔芋业务 - 魔芋食品成功平衡刺激性口味与健康需求[2] - 2014-2023年魔芋终端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 - 利用渠道和产能优势先发抢占消费者心智[2] - 加强规模生产和上游原料掌控提升盈利韧性[2] - 行业处于上升早期且下游市场空间广阔[2] - 魔芋可塑性为口味创新提供巨大空间[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17亿元 90.19亿元 106.30亿元[2] - 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20.0% 20.0% 17.9%[2]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8亿元 17.39亿元 21.51亿元[2] - 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1.8% 23.5% 23.7%[2]
国投证券:予卫龙美味(09985)“买入-A”评级 目标价14.2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7:43
公司业务表现 - 经典辣条贡献稳定现金流 蔬菜制品包括魔芋爽和风吃海带2024年营收33.7亿元 占比54% 首次成为第一大品类 [1] - 商超和便利店渠道基本盘稳固 上市后加码量贩零食和直播电商 抖音平台90天内直播94场 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1] - 直营河南五大工厂并引入5G产线 既降低成本又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1] 行业竞争格局 - 辣条行业规模呈现扩容趋势 产品口味错位化重塑竞争格局 卫龙主推的甜辣基本盘规模领先 [2] - 魔芋食品行业2014-2023年终端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 成功平衡刺激性口味与健康需求 [3] 公司竞争优势 - 通过自动化工厂+透明工厂提高生产效率 成为消费者心智中的高信用品牌 [2] - 形成甜辣 麻辣 香辣 榴莲辣 地域辣五大香型差异化竞争策略 不断创新产品矩阵 [2] - 抓住辣条消费场景社交化特点 将产品打造成年轻客群社交货币 有效增强用户粘性 [2] - 传统渠道实行双轨差异化策略加强对经销商掌控力 2024年合作经销商增至1879家 同比增长约10% [2] - 数字渠道实行"零食量贩-线上平台-O2O"三轨并行形成立体优势 [2] 未来发展策略 - 凭借现有渠道优势和品牌力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2] - 横向加强口味研发 充分利用品牌影响力推广新口味 [3] - 加密网点布局和加宽SKU 提前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3] - 利用渠道+产能优势先发抢占消费者心智 加大规模生产与上游原料掌控力度 [3] 行业前景 - 魔芋行业处于上升早期 下游市场空间广阔 [3] - 魔芋可塑性为口味创新加工留出极大空间 品类红利远未触顶 [3]
卫龙美味(09985):从单极领先到双轮驱动,以美味勾勒品类扩张新路径
国投证券· 2025-09-26 05:17
投资评级 - 买入-A评级 首次评级 6个月目标价14.27元 当前股价12.20元[5] - 总市值328.20亿元 流通市值328.20亿元 总股本2.43亿股 流通股本2.43亿股[5] - 12个月绝对收益107.1% 相对收益63.9%[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17/90.19/106.30亿元 同比增速20.0%/20.0%/17.9%[4][9]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8/17.39/21.51亿元 同比增速31.8%/23.5%/23.7%[8][9] - 预计毛利率46.2%/46.6%/47.4% 净资产收益率19.0%/19.0%/19.0%[9] 公司概况 - 2024年营收62.66亿元 其中蔬菜制品33.71亿元占比53.8% 首次成为第一大品类[1] - 拥有1879家经销商 同比增长约10% 终端网点覆盖43万家[2] - 家族持股78% 股权激励覆盖核心团队 459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1.95%[1][22] 产品矩阵 - 调味面制品2024年收入26.67亿元占比42.6% 经典产品包括大面筋 小面筋 亲嘴烧[1][23] - 蔬菜制品2024年同比增长59.1% 明星产品魔芋爽2018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17] - 形成甜辣 麻辣 香辣 榴莲辣 地域辣五大香型差异化竞争策略[2][49] 渠道建设 - 线上渠道占比持续提升 抖音90天直播94场[1] - 零食量贩渠道快速扩张 2023年覆盖1万余家门店[60] - 实施双轨差异化渠道策略 一二线城市辅销 三四线城市助销[56] 生产体系 - 直营河南五大工厂 设计产能合计约33.82万吨[48] - 引入5G智能生产线 生产效率提升1200%[28] - 区块链技术实现全链条追溯 48小时内完成数据穿透[28] 辣条行业分析 - 2024年行业规模615.1亿元 预计2027年达688亿元[34] - 麻辣口味占比49.3% 甜辣风味占比38.4%[41] - 行业呈现复合味型迭代 场景社交化 标准规范化三大特征[36] 魔芋行业分析 - 2014-2023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 2024年规模突破180亿元[3][69] - 魔芋爽类零食占比最大超85亿元 素毛肚类贡献30%增量[69] - 卫龙魔芋产品心智渗透率78% 第一提及率领先行业[90][93] 增长驱动因素 - 辣条消费场景社交化 办公场景消费占比42.2%[37] - 魔芋产品低脂健康特性契合消费需求 可扩张到代餐场景[70] - 海外产能布局应对原料供给紧张 印尼工厂保障供应链安全[87] 未来发展战略 - 辣条业务实施"甜辣+麻辣"双轮驱动策略[41] - 魔芋产品需从辣味纵向深挖转向口味横向扩展[96] - 通过"1元 5元 24元"三级价格矩阵覆盖全消费场景[95]
卫龙美味20250924
2025-09-26 02:29
Q&A 卫龙美味以辣条起家,通过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和现代化渠道建设,成 为国内领先的辣味零食企业。2018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收稳健增长, 蔬菜制品收入占比在 2025 年上半年达 60%,超越面制品成为第一大单 品。 卫龙通过推出魔芋爽、风吃海带等蔬菜制品,成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尽管面临竞争,公司通过创新口味保持辣条领域龙头地位,未来在消费 板块具备较高成长确定性。 公司治理结构稳定,管理层经验丰富,并不断引进外部人才。通过智能 化生产和现代渠道管理,卫龙在费用控制方面表现出色,为持续发展提 供保障。 辣条作为核心品类收入稳定,虽受竞争影响,但通过推出新口味应对。 魔芋产品,特别是魔芋爽,已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受益于国内魔 芋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2024 年卫龙蔬菜制品营收达 35 亿元,同比增长近 60%,首次超过面 制品。2025 年预计增速接近 50%,其中魔芋爽表现突出。公司选择低 价大宗商品作为原材料,疫情后毛利率提升至接近 50%,魔芋产品毛利 率接近 50%,高于公司整体水平。 卫龙美味 20250924 摘要 休闲食品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如何? 卫龙美味是一家由刘氏兄弟控股的民营 ...
我可能是全网最晚写这波品牌翻车的,就言简意赅地说说
虎嗅· 2025-09-24 12:52
作为兼职kol,最近主业实在太忙了,金九银十也是我们招聘平台的发力期。这两天抽了点时间,静下 来好好想了想,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山姆、西贝、始祖鸟……包括此前的珀莱雅38节、京东代言等翻车事件放在一起,我觉得本质问题是: 破圈中的失衡。 品牌在市场份额及用户快速增长过程中,本就存在的内在结构性冲突遭遇外部黑天鹅事件所引发的危 机。 核心有三个点: 一、原生用户 VS 支柱用户 在品牌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原生用户和支柱用户很可能是两拨人——前者是从0到1的基石和陪伴者, 后者是占据收入和份额的大头。 始祖鸟:原生用户是迎合户外爱好者,支柱用户是中年成功男士; 巴塔哥尼亚:原生用户是户外运动、环保主义者;支柱用户是硅谷精英; B站:原生用户是二次元,支柱用户是学生和35岁以下的白领; 网易云音乐:原生用户是小众音乐人和爱好者,支柱用户是音乐app泛用户。 始祖鸟这次翻车的底层原因在于: 把支柱用户(中年成功男性)宏大的征服叙事作为品牌价值表达的核心,以征服者的姿态面对自然,而 抛弃原生用户的价值观。 从内而外:原生用户VS支柱用户 向上向下:向下兼容VS向上期待 由左到右:对立阵营VS对立态度 不管破 ...
1/2、3/5、1/3、1/4、……“数”说新兴产品频繁出圈 “国人厨房”“世界餐桌”底气更足
央视网· 2025-09-24 08:19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河南坚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向科技、管护、防控、市场要粮。实施 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167万亩。 同时,河南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打造粮食、畜牧渔业、乡村农文旅等六大产业集群。油料、食用菌产量和生猪存栏量、外调 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蔬菜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培育小麦、生猪、食用菌等18条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路子。 如今的河南已经从"中原粮仓"变成名副其实的"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除了水饺、方便面等传统产品外,酸辣粉、辣条、茶饮品 等新兴产品频繁出圈。 从"中原粮仓"到"世界餐桌" 如果说用一种零食代表你的童年,相信很多人非辣条莫属。 位于河南漯河的这家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用一根根辣条串起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年销量超过100多亿包。每年100多亿包辣条的 背后,则是7.5万吨优质小麦面粉的支撑。 漯河市某食品公司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周宏旭介绍,这么大的需求量需要稳定性,否则就会影响产品口感和质量一致性。联合体保证 了他们的供应量,他们有信心做大市场。 漯河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技与产业发展科科长吕伟洋介 ...
华鑫证券:维持卫龙美味“买入”评级 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24 02:41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辣条第一股 2001年成立 以辣条起家 2014年推出魔芋爽成为现象级爆款 [1] - 2024年营收达62.66亿元 蔬菜制品首次超越辣条成为第一增长曲线 [1] - 辣条市占率28%位居行业第一 魔芋制品市占率56%位居行业第一 [2] - 拥有两个25亿级核心大单品 品牌心智成熟 渠道拓展持续推进 [1][3] 行业规模与增长前景 - 2024年辣味零食行业规模达2284亿元 7年复合增长率9% 以近2倍优势领跑休食大盘 [2] - 辣条2024年市场规模615亿元 行业步入成熟期 增速放缓 口味创新成为核心驱动 [2] - 魔芋休食2025年行业规模约164亿元 行业处于红利期 需求快速释放 [2] - 魔芋行业中期规模预计达342亿元 存在翻倍空间 人均消费仅为日本的15% [2] 产品与供应链优势 - 调味面制品通过提价保障毛利空间 中期有望修复至40亿元体量 [3] - 魔芋制品需求旺盛 供应链前端布局有效平抑原料成本上涨 中期向上看百亿空间 [3] - 上游魔芋种植面积萎缩 原料价格高企 抬高行业进入壁垒 利好龙头跑马圈地 [2] 渠道拓展与增长动能 - 传统渠道根基深厚 单商体量优势明显 [3] - 2023年布局零食量贩渠道 凭借品牌效应与产品力补齐后发短板 [3] - 山姆/抖音等高势能渠道渗透率提升 充分享受行业渠道迭代红利 [3] - 新兴渠道拓展叠加品类红利释放增长动能 规模效应推动降本增效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7/0.68/0.78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17/15倍 [1]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
华鑫证券:维持卫龙美味(09985)“买入”评级 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02:4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辣味零食行业龙头 2001年成立 以辣条起家 2024年营收达62.66亿元[2] - 拥有两大核心单品 辣条和魔芋爽 其中蔬菜制品(魔芋为主)首次超越辣条成为第一增长曲线[2] - 辣条市占率28%位居行业第一 魔芋制品市占率56%位居行业第一[3] 行业分析与增长前景 - 2024年中国辣味零食行业规模达2284亿元 过去7年复合增长率达9% 以近2倍优势领跑休食大盘[3] - 辣条2024年市场规模为615亿元 行业步入成熟期 增速放缓 口味创新成为核心驱动[3] - 魔芋休食2025年行业规模约164亿元 仍处红利期 中期规模预计达342亿元 存在翻倍空间[3] - 中国魔芋人均消费仅为日本的15% 产品形态具高延展性 下游多场景渗透空间巨大[3] 产品与供应链优势 - 调味面制品通过提价保障毛利空间 中期有望修复至40亿元体量[4] - 魔芋制品需求旺盛 供应链前端布局有效平抑原料成本上涨 中期向上看百亿空间[4] - 上游魔芋种植面积萎缩导致原料价格高企 抬高行业进入壁垒 进一步利好龙头跑马圈地[3] 渠道拓展与品牌建设 - 传统渠道根基深厚 单商体量优势明显 2023年开始布局零食量贩渠道[4] - 凭借品牌效应与产品力补齐渠道后发短板 山姆/抖音等高势能渠道渗透率持续提升[4] - 品牌通过产线升级打造安全可靠形象 形成品牌与品类的强绑定效应[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7/0.68/0.78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17/15倍[1] - 新兴渠道拓展叠加品类红利释放增长动能 规模效应推动降本增效 业绩有望维持高速增长[4]
9月港股消费观察:聚焦港股消费龙头
招商证券· 2025-09-19 09:02
行业规模与指数表现 - 港股消费行业包含1214只股票 占市场总数23.7% 总市值18636.7十亿元 流通市值17056.8十亿元[1] - 行业指数12个月绝对表现达55.8% 相对表现超越基准12.6个百分点 6个月绝对表现19.6% 1个月绝对表现4.2%[3] 宏观消费趋势 - 8月社零同比增速3.4% 较7月放缓0.3个百分点 环比结束负增长转为正增长0.17%[6] - 商品零售增速降至3.6% 为年内最低 家电零售额增速从7月28.7%骤降至14.3% 通讯器材零售增速从14.9%降至7.3%[6] - 服务零售额1-8月增速5.1% 全口径消费增速4.9% 均较前期下降0.1个百分点[7] - 预计Q4在国庆长假、电商促销及政策支持下消费将边际企稳[7] 食品饮料行业 - 农夫山泉8月动销增长超30% 包装水表现优异 东方树叶无糖茶维持高增长[8] - 卫龙美味8月动销增长20-25% 魔芋单品延续高增长 海外市场聚焦印尼、泰国布局[8] - H&H国际控股ANC业务稳健增长 奶粉业务复苏 PNC业务为新增引擎[8] - 海天味业要求未来2年利润CAGR达11% 重视数字化运营与海外拓展[9] - 珍酒李渡推出联盟商权益计划 涉及不超过5%股份 大股东以资源全面支援[9] 轻纺与黄金珠宝 - 伦敦金价突破3600美元/盎司 周大福等港资品牌受益于金价上行及高端化优势[11] - 化妆品板块双十一提前启动 毛戈平、可复美等品牌8月线上保持良好增长[11] - 雅迪控股、爱玛科技估值处于12-13倍低位 中高端升级及出海进展顺利[12] - 思摩尔国际雾化业务H1收入47.39亿元 同比增19.5% 欧洲市场增38% 美国市场增1.5%[12] - 英美烟草HNB新品Glo Hilo在日本推广 即将进入意大利和波兰市场[12] - 中烟香港依托专卖制度稳健增长 承载中烟全球化战略使命[12] 家电与工具行业 - 泉峰控股估值低位 OPE业务2020-2024年CAGR约20% 技术实力比肩创科[14] - 奥克斯空调凭借供应链效率及质价比优势 盈利能力领先[15] 电商与科技创新 - 阿里巴巴电商与云业务稳健增长 AI主线持续催化[17] - 国内创新药研发能力提升 与一二级投融资形成正循环[18] - 创新药领域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企业 CXO领域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19] 农业与养殖 - 能繁母猪存栏7月起环比转负 政策调控或抬升25-26年猪价中枢[21] - 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利润兑现能力强猪企 小猪关注神农集团等[21] - 水产价格中枢回升提振饲料需求 龙头饲企海外市场高速增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