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系统

搜索文档
保隆科技张祖秋:专注汽车智能化 小零件做成大生意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8:1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成立28年 专注于汽车零部件领域 从传统产品起步并实现技术迭代[2] - 创业团队以技术钻研为核心驱动力 公司名称寓意保证兴隆[3] - 通过自研与并购结合实现业务拓展 目前正布局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前沿领域[2][4] 传统业务优势 - 气门嘴年产量约2.6亿只 全球细分市场第一 产品售价约1元[3] - 以传统气门嘴为基础切入新兴领域 制造能力成为新兴业务基石[2] -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全球市占率第二 国内第一[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8%左右 企业文化强调技术革新[5] - 采用无线通信和MEMS技术实现胎压监测传感器小型化与智能化[4] - 拓展六大类四十多种传感器产品 包括轮速传感器/光雨量传感器/电流传感器[5] - COB在线封装技术使环视摄像头实现国内领先规模化应用[7] - 4D雷达推进定点 未来与路面预瞄系统/智能悬架集成形成全栈能力[7] 智能化业务突破 - 胎压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气压温度 实现爆胎报警并与智能底盘技术融合[5] - 智能驾驶传感器从基础传感器延伸至智能驾驶传感器[2] - 2025年车展展示智能驾驶传感器与空气悬架系统 体现技术落地成果[6] 空气悬架业务进展 - 空气悬架量产3年多 以近30%市占率位列全球装机量第二名[6] - 2021年前该领域由德国企业垄断 现通过与中国造车新势力合作打破格局[6] - 与蒂森克虏伯倍适登技术共享 形成技术互补与成本优势的全球竞争力[7] 全球化与产能布局 - 匈牙利园区一期投产 二期开工 将成欧洲研发制造中心[7] - 上海松江区建设高端智能制造基地 临港传感器园区部分启用[7] - 智能辅助驾驶传感器2025年以来量产规模提升 获重要项目定点[7]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新能源化与智能化改变汽车产业格局 催生智能底盘/辅助驾驶等增量市场[7] - 行业面临新参与者涌入 既是机遇也是淘汰赛[7]
保隆科技业绩连降高管宣布减持 负债率再创新高募投项目大幅延期
新浪财经· 2025-09-23 09:54
高管减持与业绩压力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王胜全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22.96万股股份[1] - 减持计划发布时点正值公司业绩持续承压阶段[1]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1%至39.50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1%至1.35亿元[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50.8%至0.40亿元[1] - 202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0.14%至3.03亿元[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降至21.8%同比大幅下降5.37个百分点[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毛利率低至20.5%同比下滑4.4个百分点[1] 资产负债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末资产负债率高达67.95%创历史新高且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 融资与资金运用 - 2024年发行可转债募资13.9亿元其中10.4亿元用于空气悬架系统扩能项目3.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 - 2021年定增募资9.2亿元用于车用传感器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但预期效益年份已推迟至2027年[2] 业务结构与发展 - 传统业务包括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和气门嘴等汽车零部件产品[2] - 2025年上半年智能悬架业务收入达6.37亿元同比增长50.2%[2] - 2025年上半年传感器业务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18.7%[2] - 传统金属管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9%[2] - 新业务处于投入期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影响整体盈利能力[2] 行业环境与风险因素 - 汽车行业价格战可能进一步挤压公司利润空间[3] - 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业绩造成压力[3] - 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快速技术迭代特点[3] 业务转型与成长前景 - 公司空气悬架系统主要集中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3] - 国内新车市场定价3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上升及空气悬架系统性价比提升为空悬业务提供长期成长空间[3] - 公司正处在业务转型关键阶段需要平衡业务拓展与盈利能力[3]
拓普集团募投项目延期,未投入资金将投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9-18 02:37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 - 公司将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中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30,000万元及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投项目"安徽寿县年产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项目和年产50万套汽车内饰功能件项目"中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10,000万元合计40,000万元变更投向宁波"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2] - 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空气悬架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ASU)和智能门驱系统 [2] - 公司将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募投项目"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2025年10月延长至2026年12月 [2]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推动空气悬架系统在乘用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国产化率趋势不断提高且成本下降 [3] - 智能门驱系统因操作简单 智能化程度高 用户体验好等特点导致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3] - ASU作为空气悬架系统核心零部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3] 产能建设与客户需求 - 公司作为国内率先实现闭式空气悬架系统大规模量产供货的企业 已构建全栈自研与创新能力 [5] - 空气悬架系统产品配套客户包括赛力斯 小米 理想 上汽 极氪 坦克等车企或品牌 [5] - 客户对ASU和智能门驱系统的产能配套需求较为迫切 公司需优先加快相关产能建设 [5] 项目经济效益 - 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灵峰产业园 由全资孙公司宁波灵御触觉有限公司实施 [7] - 项目一期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70万套ASU和60万套智能门驱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年产能 [7] - 项目总投资额109,254.80万元 其中募集资金投资40,000万元 建设期24个月 [7] - 达产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9,000万元 净利润24,300万元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1.43% 投资回收期6.47年 [7] 资源配置优化 - 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和安徽寿县项目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及海外市场机遇影响 公司对部分项目建设节奏进行适度控制 [6] - 通过收购芜湖长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增加了安徽零部件产能 因此对安徽寿县项目投入金额和节奏有所控制 [6] - 资金投向更具紧迫性和发展潜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6]
拓普集团实控人邬建树家族套现超8亿,创上市以来首次
搜狐财经· 2025-09-11 07:19
实控人减持情况 - 实际控制人邬建树及其一致行动人于2025年8月29日至9月10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1343万股 占公司总股份0.77% [1] - 减持后合并持股比例由59.25%降至58.48% 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 套现总额约8.8亿元 [1] - 邬建树个人持股从0.69%降至0.52% 减持299.8262万股 邬好年持股从0.11%降至0.09% 减持49.53万股 [2] 一致行动人持股变动 - 宁波筑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从0.45%降至0% 全部减持784.1064万股 [2] - 宁波派舍置业有限公司持股从0.12%降至0% 全部减持209.5395万股 [2] - 迈科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股57.88%未发生变动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 涵盖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轻量化车身/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八大板块 [4] - 新设电驱事业部切入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为重要战略举措 [4]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29.35亿元 同比增长5.83% [4] - 归母净利润12.95亿元 同比下降11.08% [4] - 电驱业务收入765.83万元 同比增长22.12% [4]
丰茂股份(301459)25H1业绩点评:传统主业稳健增长 产能建设持续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9-02 04: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2亿元,同比下降1.47%,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下降26.31%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37亿元,同比下降2.73%,环比增长20.78%,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降30.50%,环比增长10.59%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26.09%,同比下降5.4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67个百分点,净利率13.31%,同比下降5.4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2] 业务分区域表现 - 国内营收2.59亿元,同比增长12.32%,其中传动系统国内营收1.70亿元,同比增长19.44%,占国内营收65.45% [2] - 境外营收1.73亿元,同比下降16.76%,主要受国际地缘冲突影响导致海外市场需求波动 [2] - "米其林"产品营收0.55亿元,同比增长218.01% [2] 费用结构 - 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合计12.24%,同比上升1.5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环比上升0.6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环比上升0.0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环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环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2] 汽车传统业务发展 - 泰国基地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优先满足东南亚订单,逐步覆盖欧美市场,依托米其林品牌授权及自动化生产降低关税与物流成本 [3] - 传动系统产品已配套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主流品牌车型,实现进口替代 [3] 汽车新业务布局 - 2025年在山东济南投建商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配套重汽、一汽、北汽福田等核心客户 [3] - 2025年7月拟在余姚新建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总投资不超过15亿元,提升热管理系统、空气悬架系统、密封系统生产能力 [4] - 重点突破乘用车空气悬架,开发适配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空气弹簧产品,推进电池管路系统、电机管路系统、电池缓冲片等部件量产 [4] - 获得国内某知名车企1.7亿元定点订单(电池管路、电机管路、电池缓冲片产品),项目周期覆盖2025-2031年 [4] 非汽车领域拓展 - 低空领域优化密封件、传动带性能,与国内无人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产品适配多款无人机 [4] - 轨道交通领域与头部企业合作完成门机传动系统技术验证,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供货 [4] - 机器人领域成立机器人事业部,传动系统部件和密封系统部件均已实现销售 [4] 成长预期 - 预计2025年营收11.35亿元(同比增长19.7%),2026年13.75亿元(同比增长21.1%),2027年16.91亿元(同比增长23.0%) [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7.9%),2026年2.32亿元(同比增长21.9%),2027年2.88亿元(同比增长23.8%) [5] - 截至2025年8月28日,股价对应2025年PE约24.52倍,2026年20.11倍,2027年16.24倍 [6]
拓普集团20250829
2025-08-31 16:21
**拓普集团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业务涵盖轻量化底盘 热管理系统 机器人执行器 液冷系统等[1] * 行业涉及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 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液冷)[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下滑11% 主因特定客户皮卡销量下降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及研发投入未获预期回报[2] * 2025年二季度业绩略超预期 情况已现好转 预计从三季度起至2030年将实现两位数增长[1][2][5] * 2025年销售目标为300亿元 下半年有望达成[17] * 2026年预计在300亿元基础上实现至少20%的增长[1][17] * 公司预计2025年净利率在10%-12%之间[2][21] **业务驱动与增长点** * 增长动力来自国内外市场扩张 电驱关节 汽车零部件 机器人执行器 空气悬架及液冷系统[1][17] * 国内市场与小米 赛力斯 奇瑞 吉利等新能源车企合作[10] * 国际市场积极开拓BBA 大众 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 福特 克莱斯勒)及Lucid Motors等 供货轻量化底盘和空气悬架系统[2][7] * 收购长鹏后与奇瑞合作顺利 预计2026年奇瑞将成为30亿元级别客户[19] * 液冷业务是低成本开发的新增长点 技术和设备可复用汽车热管理经验 已获得17亿元初始订单 目标成为英伟达等公司的D类供应商[1][6][11] * 液冷业务毛利率高于传统汽车业务[12] **技术与产品优势** * 热管理系统产品(电子膨胀阀 水泵 传感器等)实现100%自供[9] * 电子膨胀阀单条产线交付能力达50万件[8] * 具备控制水 气 油三种流体流量的独特能力 预计五年内无竞争对手[9] * 在空悬系统领域利润超10% 高于竞争对手(约2%)[3] * 管理费率2.5% 销售费率1% 毛利率约17-18%[3] **机器人执行业务** * 与某知名公司(推断为特斯拉)合作进展顺利 目前是独家供应商并负责迭代技术开发[1][4] * 未来可能面临双轨供货 但公司对长期发展充满信心[1][4] * 当前生产效率较低(规格多达48种) 预计2026年实现大批量生产[1][4] * 机器人团队138人 年研发投入约1亿元并已持续三年[22] * 灵巧手总成技术复杂 处于初始阶段 出货量尚难预测[20]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波兰工厂因奔驰宝马轻量化底盘项目需求计划扩建二期[18] * 墨西哥工厂规划三期产能 员工达1500人 已获福特 通用等订单 目标销售额50亿元以实现盈亏平衡[18][24] * 泰国工厂投资较大 生产机器人零部件 并为比亚迪 奇瑞等客户服务[18] **其他重要内容** * 与华为合作紧密 是核心供应商伙伴 将展示合作新产品[25] * 正考虑进入车规级芯片领域 以实现从软件到芯片再到控制系统的全面自主化 但需大量研发投入[2][26][27] * 制冷团队技术水平高 业务无需过多研发费用 投资集中在硬件[23] * 服务器液冷技术节能潜力巨大(国内服务器能耗约1.3 高级液冷系统电耗仅1.03)[28]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20亿 苏州市重点项目苏州孔辉总部大楼封顶
苏州日报· 2025-08-20 00:17
公司战略布局 - 苏州孔辉总部大楼封顶标志着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迈出关键一步并实现国内首条双腔电控悬架产线落地 [1] - 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超10亿元将建成集研发总院、行政总院、生产制造基地和装备公司于一体的综合性总部 [1] - 同步布局苏州合美达科技专注于自动化装备制造已完成18条空气弹簧产线及10条控制器产线生产 [1] 产能与产值数据 - 总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 [1] - 苏州合美达科技2024年产值达1亿元 [1] 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首家实现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OEM量产供货的企业 [1] - 为岚图、理想、极氪等16家车企的40余个车型提供配套服务 [1] - 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并专注于新一代集成阀泵、控制器、主动横向稳定杆等高端产品研发 [1] 项目建设进度 - 苏州总部项目于2024年11月开工历时10个月顺利封顶 [1] - 总部大楼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加速技术突破 [1]
丰茂股份拟将超募资金2000万元调整用于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一期)
智通财经· 2025-08-08 11:33
资金用途调整 - 公司拟将部分超募资金2000万元调整用于"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1] 项目概况 - 项目实施地点位于余姚工业园区兰江都市产业园 [1] - 主要建设热管理系统、空气悬架系统、密封系统产品的生产基地 [1] - 项目总投资预计6.01亿元 [1] - 项目建设时间为2年 [1]
丰茂股份(301459.SZ)拟将超募资金2000万元调整用于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一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1:30
资金调整与项目投资 - 公司拟将部分超募资金2000万元调整用于"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1] - 该项目实施地点位于余姚工业园区兰江都市产业园 [1] - 项目总投资预计6 01亿元 [1] - 项目建设时间为2年 [1] 项目内容与产品规划 - 主要建设热管理系统、空气悬架系统、密封系统产品的生产基地 [1]
产业资本领投,时驾科技完成亿元A轮融资,将建设50万套空悬产能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7-11 01:18
融资与资金用途 - 时驾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战略融资,由吉利星源与多家产业资本联合领投,同济大学科创基金跟投,平湖经开区国有资本提供智能制造基地落地支持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第三代全主动悬架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年产能50万套的先进智能制造中心建设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研发的空气悬架系统能通过调节空气压力实现车身高度与悬架刚度的动态调节,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与操控稳定性 [1] - 推出"八合一集成闭式空气供给模块",集成空压泵、电磁阀等8个功能单元,采用气路内循环技术使系统体积更小、噪音更低、效率更高 [2] - 八合一模块可为整车系统降低数千元成本,将加速空气悬架向20万元级主流车型渗透 [2] - 全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在半主动系统基础上引入液压主动力,实现弹簧刚度与车身姿态的主动控制,性能较传统半主动方案提升30% [3][4] 核心技术突破 - 首创"千段调节自适应天/地棚算法",可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状态调整整车姿态与悬架软硬 [4] - 攻克闭式系统三大技术难关:气密性、保压性与耐久性达到极高标准,产品可在最高15bar压力下运行超过500小时 [4] - 自研电磁阀设计和控制逻辑实现多路精准快速切换 [4] - 采用闭式一体化集成路线解决传统供气系统分散布置问题,提升系统一致性和性能同时降低成本 [5] 行业发展背景 - 空气悬架曾因国产化率低、系统成本高仅应用于8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 [2] - 蔚来ES8是最早搭载空气悬架的国产车型,2019年蔚来启动空气悬架自研项目,由现任时驾创始人乌伟民牵头 [2] - 2021年乌伟民创立时驾科技,专注于智能悬架控制系统与空气供气单元自主研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