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体

搜索文档
长源东谷: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33.52%,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72.07%,主要受益于商用车市场复苏和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增长 [2][12] - 公司坚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双轨运行"战略,商用车领域保障现有客户供应并拓展新客户,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比亚迪混动项目供货稳定,赛力斯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5][6]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与优质客户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自主研发的柔性生产技术、国际领先装备配置、严格质量体系和多样化产品结构 [7][8][9][10][1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33.52%,主要因商用车市场复苏和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增长 [2][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72.07% [2]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股,同比增长75.8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3亿元,同比增长18.89%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99%,同比增加2.21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5517.77万元,同比增长31.28%,因新项目开拓投入加大 [12] 业务运营 - 主营业务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包括缸体、缸盖、连杆等产品 [5] - 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主要客户包括福田康明斯、东风康明斯、东风商用车、广西玉柴、比亚迪、赛力斯等 [5] - 商用车市场在保障现有客户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客户,并关注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前景 [6] - 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进展顺利,比亚迪混动车缸体缸盖项目供货稳定,赛力斯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6]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客户协同开展降本研究,提升产品竞争力 [6] 资产与投资 - 总资产57.9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05% [2] - 货币资金5.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68%,主要因银行贷款净增加及经营活动净流入 [12] - 在建工程6.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90%,主要因赛力斯缸体缸盖项目投资增加 [12][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1885.39万元,较上年末减少65.28%,因银行理财产品到期 [12][13] - 短期借款4.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90%,因增加抵押借款1亿元和信用借款1.5亿元 [12][13] - 2025年新设立三家合资公司,拓展业务领域并加深与客户战略合作 [13][14] 行业地位 - 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C3670),汽车制造业(C36) [4] - 汽车工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是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4] - 与主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是福田康明斯、东风康明斯、广西玉柴等核心发动机零部件重要供应商 [7] - 通过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10] - 拥有自主研发的柔性发动机零部件生产技术,包括缸盖多品种柔性化生产线和缸孔曲轴孔偏置式设计技术 [9]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熔模铸造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供需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展望: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在工业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8 01:21
熔模铸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是一种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铸造工艺,也被称为投资铸造 [2] - 根据型壳材料不同可分为硅溶胶铸造、水玻璃铸造、复合铸造等,按蜡模成型方式可分为注射成型蜡模、3D打印蜡模等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熔模铸造市场规模232.31亿元(同比+15.4亿元),需求量42.63万吨(同比+3.66万吨) [4] - 2024年行业产值254.28亿元,产量46.19万吨,预计2025年产值达272.1亿元,产量48.36万吨 [6] - 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其中汽车轻量化发展推动发动机缸体、涡轮增压器等精密铸件需求上升 [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钢铁、有色金属、耐火材料等,2024年我国粗钢产量100509.1万吨(同比-1.7%),钢材产量139967.4万吨(同比+1.1%) [10] - 下游应用覆盖航空航天(全球航天产业规模4186亿美元)、国防、汽车等几乎所有工业部门 [8][12] - 航空航天领域特别依赖熔模精铸工艺,商业航天发展推动卫星服务(1165亿美元)、卫星制造(189亿美元)等细分市场增长 [12] 竞争格局 - 高端市场由技术领先企业主导,中端市场聚焦硅溶胶工艺竞争,低端市场水玻璃工艺小企业面临环保压力 [16] - 代表企业包括鹰普精密(全球高复杂度铸件龙头)、东风精铸(覆盖3000余品种)、钢研德凯(四大产业基地)等 [16][17] - 头部企业通过绑定主机厂形成技术+订单壁垒,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16] 发展趋势 - 军机列装、航空发动机研制推动钛合金等高端铸件需求,飞机轻量化趋势显著 [19] - 行业已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部分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服务国内外高端市场 [19] - 技术创新持续突破,应用领域向新能源、人工智能液冷系统等新兴方向拓展 [17][19]
长城汽车取得发动机缸体、发动机和车辆相关专利,降低正时罩盖处的密封难度
金融界· 2025-05-30 02:34
公司专利技术 - 长城汽车获得"发动机缸体、发动机和车辆"专利授权 专利公告号CN222910124U 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1] - 专利技术通过支撑结构将正时罩盖与其他装配部件间隔布置 避免形成"T"形结合区域 降低密封难度 [1] - 该设计涉及发动机缸体结构优化 第一安装面用于正时罩盖 第二安装面用于气缸盖或油底壳 两个方向垂直设置 [1] 公司基本情况 - 长城汽车成立于2001年 注册资金84.87亿元人民币 总部位于保定市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 [2] - 公司对外投资7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2402次 拥有商标和专利信息各5000条 行政许可619个 [2]
产值6亿元、销售9600台,潍坊奎文民营经济发展正当时
齐鲁晚报网· 2025-05-08 13:43
龙头企业表现 - 潍坊浩泰机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5%,核心零部件产品订单充足 [1] - 一季度产值达61654万元,产量321465件,销售收入45553.59万元 [1] - 公司通过数控机床和自动化流水线提升生产效率,展现智能制造优势 [1] 汽车销售行业 - 山东广潍集团第一季度汽车销售9600台,同比增长10% [2] - 维修台次88100台,同比增长3%,提供四位一体全流程服务 [2] - 数字化升级和标准化建设推动服务体验优化 [2] 区域经济政策 - 奎文区433名服务企业专员包靠770家企业,开展6轮走访 [3] - 发放惠企政策包2000余份,企业诉求满意率和解决率达100% [3] - 通过"优商工坊"政务服务体系五大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3]
广东鸿图20250429
2025-04-30 02: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器人、低空经济 - 公司:广东鸿图、比亚迪、小鹏汽车、通用、克莱斯勒、麦格纳、日产、丰田、吉利、长安、广汽、广汽本田、小鹏汇天、大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收 80.52 亿元,同比增长 5.76%,归母净利润 4.15 亿元,同比减少 1.79%,剔除特定项目影响后同比增长 3.92% [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0.99 亿元,同比增长 19%,归母净利润 4,513 万元,同比下滑 32%,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进项税额减少及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2][3] - 预计 2025 年销售收入增长 10%-15%,利润率可能略有下降,压铸件业务预计增长 10%-15% [4][23] 客户结构 - 2025 年自主品牌客户收入占比显著上升,超过 60%,外资和合资品牌下降至 40%左右,比亚迪跃升为第一大客户,导致产品销售毛利率有所下降 [2][10] - 比亚迪预计 2025 年增长 7-8 亿元,主要贡献来自发动机缸体项目;小鹏汽车预计增长 4 亿多元,全年销售额保守估算 5 亿元以上,增量来自 P7+车型及其平台产品 [2][11][12] 毛利率 - 毛利率承压主要由于自主品牌收入占比上升,其毛利率约在 10%-15%之间,国内车市竞争激烈,对供应商降价要求不断传导 [2][6] 关税影响 - 出口北美市场约 10 亿元人民币,全年预计受影响产品约 3 亿元人民币,公司正与客户洽谈关税分担比例,力求达成协议减轻负担 [2][7] - 一季度关税对盈利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客户降价、材料成本上涨以及家具扣除税问题 [8] 业务布局 - 积极筹备海外建厂,预计 2026 年下半年新增产能,目标北美供应达到 10 亿以上 [4][22][25] - 在铝镁合金领域布局多年,涉足钛合金和 3D 打印技术,钛合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今年可能产生收入 [4][26] - 积极拓展机器人业务,参与小鹏汽车等企业前期研发工作,计划通过投资和组建关键零部件生产公司拓展业务 [4][27][3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四季度增长较快的是自主品牌客户,小鹏汽车四季度推出 P7 和 H93 车型带来显著增量 [5] - 比亚迪动力总成、电机壳体等为平台化产品,今年单车价值量在 1,000 - 1,200 元之间,高端产品可达 2,000 元 [13] - 小鹏单车价值量约 5,000 元,公司主要生产其前舱后底板部件 [14] - 一体化压铸领域今年预计有一到两个定点项目,广汽本田电池壳体项目毛利率约为 15%,随着小鹏工厂产能提升,今年应能实现盈利 [18][19] - 广州宏图 2024 年收入 2.3 亿元,亏损 3,000 多万元,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小鹏的一体化压铸业务 [31] - 在低空经济领域,已获得小鹏汇天飞行器和大疆农用无人机的定点订单 [33]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08 23:06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000万到8000万元 同比增加49.41%到70.75% [2][3]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000万到7500万元 同比增加73.51%到85.90% [2][3]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3][4] 上年同期业绩基准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85.15万元 [5] - 2024年第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34.35万元 [5]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 [6]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商用车市场主要客户需求稳定向好 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 [7] - 新能源混动缸体缸盖销量稳步提升 带动销售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 [7] - 公司通过多种措施管控成本费用 促进盈利水平优化 [13] 业务布局与市场定位 - 四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老河口市、北京市和广西玉林市 [11] - 主营业务均在国内开展 暂无海外布局和直接出口业务 [11] - 主要客户为国内知名发动机整机生产厂商及大型整车生产厂商 [11] 新能源业务拓展进展 - 新能源混动车型发动机缸体缸盖项目自2024年9月以来产能充分释放 销量快速提升 [13] - 公司在柴油发动机复杂工艺基础上 具备拓展新能源混动乘用车缸体缸盖的技术优势 [13] - 正积极接触市场表现较好的新能源乘用车客户 争取尽快建立合作关系 [13] 外部环境适应性 - 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极其有限 因无直接出口业务且客户间接出口美国占比极低 [11] - 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国内 进口生产设备主要来自日本和德国 [11] - 2024年在商用车市场整体低迷背景下 公司成功稳固传统业务并开拓新能源业务 [14]
又一IPO终止!创业板定位?
梧桐树下V· 2025-02-14 13:09
IPO终止审核原因 - 公司及保荐机构东吴证券主动撤回创业板IPO申报材料导致审核终止[2] - IPO申请于2023年6月9日通过上市委会议但未提交注册[2] - 原计划募资4.8693亿元[2] 主营业务结构 - 传统燃油车领域收入占比超70%: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3.89亿元、4.68亿元、5.20亿元,占比71.63%、74.67%、73.19%[3] - 新能源领域收入快速增长但基数低:2020-2022年收入从680.78万元增至5,129.29万元,占比从1.25%升至7.22%[3] - 2023上半年新能源收入占比提升至19.69%(6,515.05万元)[5]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3%:营收从5.74亿元增至7.32亿元[4] - 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8.15%:从4,931.26万元增至6,883.46万元[4] - 资产负债率改善:合并口径从37.17%(2020年)降至35.47%(2022年)[5] 客户集中度与风险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5%左右:2022年销售额5.33亿元,占比75.03%[5] - 上汽集团为最大客户:2022年收入占比35.87%,但2023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481.09万元[11][12] - 新能源客户拓展:2023上半年对长安新能源EA15缸体收入增长105.06%[11] 创业板定位质疑 - 交易所两轮问询聚焦成长性:要求说明燃油车业务持续性及新能源领域竞争力[6] - 业务规模小于同行:总资产规模、净资产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6] - 新能源收入预测被指论证简略:预计2023-2025年新能源收入分别为2.71亿、4.61亿、5.85亿元[7] 历史股权问题 - 员工持股平台穿透股东超200人:2015年股权激励涉及274人(含23名外部人员)[13][15] - 代持问题已规范:2021年完成代持还原,穿透后股东降至26人[16][17] - 新《证券法》实施后合规:员工持股计划人数不再计入股东总数限制[17] 安全生产事故 - 子公司桐林铸造2022年发生两起事故:4月热芯操作工挤压致死(罚30万)、11月冷芯操作工违规操作致死(罚30万)[23][24] - 整改后通过验收:应急管理局确认隐患整改完成,第三方评估认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