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暖暖

搜索文档
中国游戏闪耀东京电玩展“C位”
解放日报· 2025-09-27 23:52
行业展会动态 - 东京电玩展于9月25日至28日在日本东京千叶幕张展览馆举行 预计观展人数超过30万[2] - 中国游戏厂商集体亮相且规模空前 成为全球游戏产业年度盛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 重点参展产品 - 鹰角网络展出《明日方舟:终末地》[2] - 网易展出《无限大》与《逆水寒》两款产品[2] - 叠纸展出《无限暖暖》与《恋与深空》两款产品[2] - 上述产品均成为全场瞩目焦点[2]
祖龙娱乐涉商标侵权败诉背后:游戏“蹭热点”纠纷屡见不鲜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20:13
核心事件 - 祖龙娱乐因在微信广告平台将叠纸公司注册商标"闪耀暖暖""无限暖暖""奇迹暖暖"设置为搜索关键词 被法院判定侵犯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 最终被强制执行15万元赔偿[3][4][6] - 祖龙娱乐方面辩称关键词设置由外包投放公司操作或平台算法自动匹配 但腾讯公司出具《情况说明》证实关键词均由祖龙娱乐主动添加 排除技术自动匹配可能性[5][6] - 江苏省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8月作出终审裁定 维持一审原判 因祖龙娱乐到期未履行赔偿义务 被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6] 案件背景 - 叠纸公司于2024年3月向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指控祖龙娱乐侵犯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 要求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并公开澄清[4] - 祖龙娱乐通过设置搜索关键词推广其自研手游《以闪亮之名》 导致用户搜索时优先展示祖龙娱乐广告内容 造成用户混淆[3][4] - 《奇迹暖暖》是叠纸公司2015年5月上线的女性向换装养成手机游戏 基于"暖暖"IP相继发布《闪耀暖暖》《无限暖暖》等作品[4] 行业现象 - 类似"蹭热点"侵权行为屡见不鲜 如北京某科技公司未经许可使用《原神》游戏人物形象及美术素材 模仿登录界面 最终被判赔偿206.86万元[8] - 游戏公司盛趣游戏联合公安机关启动"私服引擎阻击战" 在"火鸟引擎"案中查获涉案金额逾100万元 私服游戏超百款[10] - 网络游戏侵权常涉及技术层面 需要专业知识支撑 且面临举证障碍、赔偿额与实际损失不匹配、诉讼周期长等挑战[9] 公司经营 - 《以闪亮之名》为祖龙娱乐带来可观收益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34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44.4%[7] - 2025年1月《以闪亮之名》单月利润创游戏上线后历史新高 2025年上半年该游戏利润同比和环比均实现显著增长[7] - 祖龙娱乐储备游戏《项目K》是使用虚幻引擎5制作的女性向游戏 预计2026年上线[7] 专家建议 - 企业应对核心商标进行保护性注册 建立关键词检测系统 及时保存侵权证据 通过行政手段同步维权[6] - 游戏公司应避免使用与知名游戏近似的名称、图标或宣传语 宣传素材使用原创设计 设置法务和品牌部门审核流程[9][10] - 可采用区块链存证、大数据追踪等技术实施全网监控 对违法所得5万元以下案件优先行政查处 对团伙化犯罪启动刑事程序[10]
借用他人商标推广自家游戏?天津一公司被判赔15万元
扬子晚报网· 2025-09-19 08:09
案件核心判决 - 祖龙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终审维持一审原判 赔偿叠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5万元 [1][3][4] - 祖龙未履行判决被强制执行 并于2025年9月主动撤回对叠纸的反诉 [1][4] 纠纷起因与侵权行为 - 祖龙在2024年1月于微信广告平台推广《以闪亮之名》时 将叠纸注册商标"闪耀暖暖""无限暖暖""奇迹暖暖"设为搜索关键词 [2] - 该行为导致用户搜索时优先展示祖龙广告 造成用户混淆 客观上形成流量劫持 [2][3] 庭审关键证据 - 腾讯公司出具《情况说明》证实关键词由祖龙主动添加 排除平台算法自动匹配的可能性 [3] - 法院认定该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误导性宣传 [3] 行业影响与维权意义 - 此类关键词投放行为具有隐蔽性 增加了维权取证难度 [3] - 案件结果展现游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 彰显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决心 [4]
女性向游戏历史首次!全球狂揽6.5亿美元的《恋与深空》提名科隆奖 荣耀与争议并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4:17
公司表现 - 叠纸游戏携《恋与深空》及《无限暖暖》亮相2025德国科隆国际游戏展 中国厂商共近40家参展 [1] - 《恋与深空》获科隆游戏展最佳手游提名 系首款获提名的女性向恋爱游戏 [1] - 叠纸游戏位列2025年7月中国手游发行商收入排行榜第七 收入环比增长33% [1] - 《恋与深空》全球累计收入达6.5亿美元 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3] - 游戏通过全3D建模与第一人称视角构建沉浸体验 结合个性化男主设定与独立女性事业线吸引玩家 [4] - 游戏角色"沈星回"活动宣传PV与实装内容不符引发投诉 3日内投诉量超1500条 [1][7] 行业动态 - 2024年全球女性向线上游戏市场规模达50.04亿美元 预计2031年增至77.6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6.9% [4] - 女性向游戏头部产品集中 《恋与深空》《无限暖暖》《以闪亮之名》领跑2025年市场 新游《瞬搭》环比下滑 [6] - 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大厂通过3D技术革新与品牌合作布局女性向赛道 [6] - 行业面临玩法同质化问题 乙女游戏依赖多男主攻略与限时卡池 换装游戏聚焦服饰收集 养成类侧重角色升星 [7] - 剧情拓展度不足 部分游戏尝试科幻、权谋等垂直领域但深度有待提升 [7] - 宣传与实际内容差异问题频发 需提升品控与沟通机制维护行业口碑 [2][8]
二次元玩家,困在小游戏里
36氪· 2025-05-08 12:20
行业趋势分析 - 二次元游戏行业出现"4399小游戏化"趋势,包括消消乐、大富翁、劲舞团、塔防、跑酷、换装等玩法已成为标配,钓鱼玩法成为最新流行元素[15] - 开放世界类二次元游戏普遍内置钓鱼系统,《原神》《幻塔》《无限暖暖》等头部产品均采用该设计[9] - 3D二次元游戏纷纷加入钓鱼玩法,《尘白禁区》《胜利女神:NIKKE》等不同类型产品均进行尝试[11][13] 产品设计策略 - 《绝区零》采用差异化设计,将钓鱼玩法简化为QTE小游戏,避免与同公司产品《原神》同质化[16] - 厂商倾向简化小游戏机制,《鸣潮》允许玩家跳过捕鱼过程直接获取奖励,降低操作门槛[28] - 产品通过剧情包装提升体验,《绝区零》为钓鱼活动编写大剧本并设计专业钓鱼动作[19] 用户行为研究 - 核心玩家群体存在"只想快速获取奖励"的诉求,导致厂商不得不降低小游戏难度[19] - 社区舆论影响设计决策,《绝区零》因过往难度设计引发负面反馈而转向保守[19] - 玩家对比行为形成传播效应,三款热门产品钓鱼系统对比引发中外玩家讨论[4][6] 商业模式洞察 - 抽卡机制决定小游戏本质是资源发放工具,需平衡时间消耗与奖励获取[35][36] - 厂商通过"肝度设计"创造付费动机,玩家投入时间越多越认可648定价[35] - 行业面临创新困境,有趣玩法易引发抄袭争议,导致厂商倾向保守设计[30][32] 产品运营动态 - 《绝区零》1.5版本与《鸣潮》2.1版本同期更新钓鱼主题活动,时间仅隔一天[2] - 运营策略学习头部产品,《绝区零》参照《崩铁》设计非卡奖励发放机制[23] - 活动设计形成固定模板,《绝区零》多个版本活动均采用"剧情+简单小游戏"结构[25]
跨端不是游戏公司的救命稻草
远川研究所· 2025-04-15 12:28
行业表现与公司案例 - 腾讯游戏在2023年实现双位数增长,表现超出预期[2] - 点点互动通过小程序游戏实现弯道超车,跻身国内游戏公司前三[2] - 2024年已发布财报的游戏公司中,仅三分之一实现预盈,完美世界出现上市后首次亏损[2] 多端互通趋势 - 《原神》通过跨平台策略打破移动端与桌面端界限,连续四年进入PS4畅销榜前十[3] - 网易凭借跨端游戏《燕云十六声》和《漫威争锋》实现1.7%利润增长,扭转前期颓势[3] - 2020-2024年全球PC游戏复合增长率3.88%,显著高于移动端(1.43%)和主机端(-1.22%)[7] 开发成本与商业模式 - 《原神》开发成本达9亿美元,是《荒野大镖客2》的1.5倍,创移动游戏成本纪录[5] - PC/主机用户付费意愿更强,Steam等平台帮助开发商降低用户筛选成本[6] - 服务型游戏(GaaS)模式成为主流,《原神》42天更新周期持续贡献收入,《GTAOL》更新收入超本体销售[20] 技术挑战与行业集中化 - 跨端开发导致团队规模膨胀,米哈游《原神》团队超1000人,远超传统3A开发商[16] - 腾讯《三角洲行动》双端单季营收超10亿,PC端ARPU表现更优[14] - 行业集中度加剧,腾讯网易占据86%市场份额,Top50游戏吃掉70%流水[23] 市场变化与行业困境 - 2021-2023年跨端游戏市场收入相比2019年增长十倍[12] - 游戏开发周期从2013年的12个月延长至24-36个月[16] - 独立游戏生存空间压缩,Steam平台销售额超10万美元游戏数量较2016年减少150款[20]
听说年轻人不玩游戏了?
投中网· 2025-04-11 03:33
游戏行业趋势分析 - "叔系手游"成为游戏行业隐形金主,取代二次元游戏成为新增长点 [6] - "叔系"包含产品运营时间长(如《王者荣耀》超8年)和玩家群体成熟两大特征 [7][8] - 2024年老牌游戏消费者支出占比超80% [7] 头部公司表现 - 腾讯游戏2024年收入1977亿元同比增长9.9%,长青游戏从12款增至14款 [9] - 网易《梦幻西游》公测10年Q1流水28亿居首,新游《燕云十六声》流水14.6亿 [9] - B站《三国:谋定天下》带动游戏业务Q4收入18亿元同比增79% [9][14] 产品策略创新 - SLG游戏转向轻数值设计(如《三谋》降低肝度和氪金门槛) [15] - MMORPG强调"减负":取消在线时长要求,氪金点仅保留外观消费 [15] - 腾讯系产品延续"轻数值重社交"策略吸引泛用户 [17] 二次元游戏困境 - 2024年二次元手游市场收入293.48亿元同比下降7.44% [19] - 2024年114款停服游戏中二次元占比23%,2023年该比例达50% [19] - 米哈游2024年内购收入同比下滑数亿美元,《绝区零》超抖音时长仅33小时 [20] 用户行为变化 - 玩家偏好从"沉浸式体验"转向"省时省心"的碎片化玩法 [17][27] - "叔系手游"通过低门槛+社交货币属性扩大用户基础(如《王者荣耀》突破MOBA生命周期) [27] - 历史题材降低理解门槛(如《燕云十六声》五代十国背景)比二次元更易破圈 [27] 市场格局演变 - 行业从追逐爆款转向长线运营,2025年预计更多品类尝试长青模式 [28] - 女性向游戏受分流(如《燕云十六声》男性角色吸引乙游玩家) [21] - 网易《阴阳师》等二游呈现核心玩家内缩趋势,依赖数值刺激留存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