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设备

搜索文档
通鼎互联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678万元 电缆业务增长显著
全景网· 2025-08-28 13:2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2亿元 同比增长5.39% [1] - 亏损8960万元 但扣非净利润为677.95万元 同比下滑74.9%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6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00.16% [1] 业务结构 - 形成光电通信与安全业务双主业格局 [1] - 通信线缆及相关制造业贡献营收12.36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超81% [1] - 电力电缆业务营收同比提升47%至7.1亿元 成为最大增长引擎 [1] - 安全业务板块营收达1.2亿元 同比激增301.91% [1] 研发与创新 - 上半年研发投入7918万元 同比增长54.16% [1] - 新增授权专利40项 其中发明专利11项 [1] - 参与制定249项行业标准 包括1项国际标准 [1] 战略布局 - 强化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通信设备全产业链布局 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客户响应速度 [1] - 安全业务推出高性能DPI设备和定制化工程级解决方案 在储能、光伏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1] - 将聚焦提质增效 加大5G智慧机柜和数据中心设备等新产品推广力度 [2] - 推动安全业务在新能源市场渗透 [2]
富士康证实联手软银推进“星际之门”项目:合作在俄亥俄生产数据中心设备
智通财经· 2025-08-18 08:57
公司合作与项目规划 - 富士康计划与软银合作在美国俄亥俄州前电动汽车工厂生产数据中心设备 作为"星际之门"项目的一部分 [1] - 软银已收购俄亥俄州洛兹敦工厂 富士康将通过双方合资企业继续运营该工厂 [1] - 富士康本月早些时候达成协议以3.75亿美元价格出售该工厂及设备 [1] 项目背景与投资规模 - "星际之门"项目由软银 OpenAI及甲骨文共同组建 于今年1月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 [1] - 项目计划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用于推进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1] - 软银和富士康早在半年多前就开始为该项目做准备工作 [1] 选址决策因素 - 项目首要考虑因素包括电力供应 场地条件及时间安排要求 [1] - 俄亥俄州因综合条件适宜被选为项目地点 获得软银认可 [1]
富士康联手软银推进“星际之门”计划 刘扬伟透露合作内幕
凤凰网· 2025-08-18 08:38
公司合作计划 - 富士康与日本软银集团合作在前美国俄亥俄州电动汽车工厂制造数据中心设备[1] - 软银已收购俄亥俄州洛兹敦工厂 富士康通过合资企业继续运营该工厂[1] - 软银和富士康早在半年多前就已开始为该项目做准备工作[1] 交易细节 - 富士康以3.75亿美元出售工厂及其设备 当时未透露买家身份[1] - 该项目是"星际之门"计划的一部分 旨在推进美国AI基础设施建设[1] 项目背景 - 星际之门由软银、OpenAI及甲骨文共同组建的合资项目[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该计划 公司计划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1] - 俄亥俄州被选为项目地点 主要考虑电力供应、场地及时间安排因素[1]
科士达(002518)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0:3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3.51%,数据中心及新能源板块均有增长 [1] - 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0.44%,因新能源板块竞争激烈,光储毛利率低影响利润端 [1] 海外新能源市场情况 - 政策支撑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新兴市场如中东、东南亚、非洲需求持续提升,欧洲等市场去库存后逐渐恢复 [2] - 公司对全球新能源市场乐观,积极拓展新市场渠道建设 [2] 铅酸电池产能布局及配套情况 - 公司出售 UPS 有仅出售机头和与铅酸电池成套出售两种模式,并非全部配套自产电池,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2] - 公司设置 5 条电池自动生产线,一期设计年生产能力 300 万 kVAh,能满足当前需求并拓展新客户 [2] 数据中心业务情况 - 互联网行业因 AI 技术发展增加数据中心投入规划,但项目落地有周期,公司作为设备提供商业绩贡献逐步体现 [2] - 一季度数据中心业务增速同比提升,公司对全年乐观,未来三五年行业将受益于 AI 发展 [2]
高盛:中国工业科技-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相较于受关税冲击的股票,更看好中国本土企业(买入国电南瑞,评级为 CL);仍看好人工智能受益股
高盛· 2025-05-08 04: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整体投资评级,但对各公司给出了具体评级,包括买入(Buy)、中性(Neutral)和卖出(Sell)[1][24][4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业绩总体符合预期,受关税影响下调2025 - 2030年每股收益预期,调整12个月目标价格 - 14%至 + 13% [1] - 看好国内机会,尤其电网技术领域的国电南瑞;仍看好人工智能受益公司,包括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赋能收入和人工智能生产力相关企业 [1][2] - 工业自动化下半年需求展望较弱,但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预计市场份额整合和进口替代将部分抵消行业逆风 [9][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 results summary: Overall largely in-line - 第一季度行业业绩总体符合预期,14/13/5家公司业绩未达预期/符合预期/超预期,中位数营收/毛利/营业利润/净利润与全球销售预期(GSe)相比分别为 - 0%/-4%/-12%/-6%,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与GSe相比分别为 - 0.9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 [1][10][11] Weaker 2H factory automation demand outlook but a deep decline unlikely - 预计关税影响在下半年带来更多风险,但需求仅会小幅下降,此前将2025年工业自动化市场增长预期从持平下调至同比 - 4% [9][12][13] - 工业自动化需求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因终端客户对美出口二次衍生风险约5%,政府政策和国企支出或提供支撑,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行业带来小利好 [14] - 预计行业龙头将继续整合市场份额,进口替代可带来份额增长机会,以抵消行业逆风,同时定价竞争可能加剧 [20] Prefer domestic defensive play Nari Tech (Buy, on CL) - 国电南瑞2024财年业绩符合预期,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超GSe,预计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12%,为八年来首次超过10% [24][44] - 尽管面临国家电网集中采购的平均销售价格压力,但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稳定,公司努力管理费用,预计2025年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同比持平 [24][45] - 看好国电南瑞,因其在智能电网领域规模和范围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24][46][47] Still prefer AI beneficiaries: AIDC growth intact; fast humanoid robot iterations with active R&D - **AI infrastructure**: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数据中心容量扩张需求强劲,有望持续到2025年甚至2026年,尽管面临海外芯片供应限制。继续看好科士达(Kstar)和英维克(Envicool) [34][35][37] - **AI-enabled revenues**: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制造商和供应链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2万台,2035年达140万台。看好三花智控(Sanhua)、双环传动(Shuanghuan)等 [38][39] - **AI productivity**:目前成熟的人工智能应用对测试服务提供商效率提升有限,但中期来看,检测服务提供商尤其是中检集团(Centre Testing)有望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实现生产力提升 [41] We revise TPs post results by -14% to +13% - 根据第一季度业绩和前瞻性趋势,将12个月目标价格调整 - 14%至 + 13%,并将估值基准年滚动至2026年 [43] 1Q25 review by company - 报告对各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进行了回顾,包括国电南瑞、科士达、亿合达等,并对各公司未来业绩进行了预测和目标价格调整 [4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