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机交互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系列十三-中报点评:单二季度毛利率同环比双升,汽车电子及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加速发展【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02 16: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2实现营收157.71亿元,同比+14.27%,环比+8.20%,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11.18%,环比+7.85% [3][4][11] - 2025H1实现营收303.47亿元,同比+12.07%,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11.13% [3][11] - 2025Q2毛利率18.4%,同比+2.7pct,环比+0.5pct,净利率3.2%,环比+0.4pct [4][17] - 2025H1汽车安全系统收入189.77亿元,毛利率15.93%,同比+1.99pct,汽车电子系统收入83.56亿元,毛利率21.54%,同比+2.17pct [4][11] - 2025H1国内地区收入76.57亿元,同比+26.54%,毛利率19.34%,国外地区收入225.42亿元,同比+8.12%,毛利率17.81%,同比+3.03pct [12] 业务订单情况 - 全球新获订单生命周期总金额达393亿元(含7月汽车安全业务订单),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相关新订单占比超66% [6][41] - 2025H1新获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金额约312亿元,其中汽车安全业务约1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约138亿元 [6][41] - 头部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成为订单增长核心驱动力,订单占比持续提升 [6][41] 汽车电子业务进展 - 智能驾驶领域首次突破某知名自主品牌的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定点,订单金额超10亿元,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 [6][47] - 智能座舱领域成功为某头部自主品牌车企量产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并全球首发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 [6][45] - 智能网联领域为全新国产宝马5系提供V2X解决方案并开始量产 [7][51] - 新能源管理领域基于800V高压快充先发优势,持续推进功率电子产品创新,并开启1000V及以上技术研发 [33][52]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2025年4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8][65][67] - 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机身机甲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及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8][67] - 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客户包括海外机器人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 [6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5H1研发费用率同比+1.4pct,主要因加大智能电动汽车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 [20] - 推出基于"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的域融合控制器、区域控制器(ZCU)等创新产品 [45][48] - 战略投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公司新芯航途,基于其芯片平台开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47] 全球化与客户拓展 - 依托全球化布局优势,赋能海外车企智能电动化转型及中国车企出海 [59][60] - 2025H1进一步获得海外车企汽车智能解决方案订单,并与多家海外客户就车身域产品、智能驾驶域控等开展前期合作 [62] - 汽车安全业务支持中国车企出海,已获得国内主机厂的多个海外本土化业务订单 [62]
A+H丨年营收超500亿元、全球拥有25个研发中心,均胜电子(600699.SH)再次递表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25 07:35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再次递交香港主板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及瑞银集团[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2011年通过重组借壳登陆A股主板[1] - 公司为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营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领域[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97.93亿元、557.28亿元、558.64亿元 2025年前4月营收197.07亿元[2] - 同期毛利分别为55.42亿元、80.57亿元、90.64亿元和35.14亿元[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12.40亿元、13.26亿元和4.91亿元[2] - 毛利率从11.13%提升至17.83% 净利率维持在18%-20%区间[2] - 境外销售占比持续超74% 2025年前4月达74.9%[2]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1.39亿元、25.41亿元、25.85亿元 2025年前4月达11.08亿元[3] - 全球拥有25个研发中心和60多个生产基地 分布在三大汽车市场[5] - 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排名第41位[4] 市场地位与行业前景 - 按收入计为中国和全球第二大被动汽车安全产品供应商[4] - 2024年中国汽车被动安全行业市场份额26.1% 收入90亿元[9] - 方向盘全球市场份额35.9% 安全带22.1% 安全气囊19.0%[9] - 中国智能座舱域控系统市场份额6.5% 排名第二[9] - 全球汽车销售量预计2029年达121.5百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5.4%[8] - 中国预计保持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2029年份额占比34.3%[8] - 全球智能座舱域控系统市场规模2029年预计达283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0.2%[8] 资本运作与负债情况 - 通过十余起跨国并购形成业务架构 总交易金额超300亿元[5] - 2022-2024年总负债从364.1亿元增至443.2亿元 2025年4月达468亿元[6] - 资产负债率从67.3%升至69.8%[6] - 负债增加主要源于贷款及借款增加 用于流动资金及业务扩张[7]
芯海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0 22: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74亿元,同比上升6.8%,归母净利润-3882.81万元,同比上升31.67%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16亿元,同比上升8.42%,归母净利润-1479.04万元,同比上升30.86% [1] - 毛利率35.59%,同比增6.66%,净利率-10.05%,同比增37.68% [1] - 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增32.5%,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同比增69.93% [1] - 三费占营收比17.86%,同比增10.58%,其中销售费用增4.0%,管理费用增12.35%,财务费用增508.99% [1][5]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4.41亿元,同比增19.85%,应收账款1.31亿元,同比减25.62% [1] - 有息负债6.85亿元,同比增57.31%,主要因可转债及流动资金贷款增加 [1][5] - 预付款项增51.67%,因战略备货预付货款增加 [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79.97%,因进行股权战略投资 [3] - 在建工程增43.81%,因可转债利息费用资本化及子公司成都基建投入 [3] 业务驱动因素 - 营收增长主要因单节、多节BMS系列化产品推出、穿戴PPG在头部客户规模出货、人机交互产品在手机终端客户销售额增长 [5] - 毛利率提升因产品结构优化,2-5节BMS、PPG新产品出货量翻番增长,传统业务占比下降 [9] - 研发费用同比减6.75%,因股份支付金额减少 [6] 基金持仓情况 - 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型A持有150.15万股,为持仓最多基金,规模13.65亿元,近一年上涨88.84% [9] - 银华多元动力灵活配置混合新进十大持仓,持有7.14万股 [9] - 信澳领先增长混合A减仓至113.54万股,创金合信科技成长股票A减仓至31.78万股 [9]
芯海科技H1实现营收3.74亿元,车规芯片与BMS产品成亮点
巨潮资讯· 2025-08-20 07:2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74亿元 同比增长6.8%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882.81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1799.36万元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9.48万元 同比改善69.9% [1] - 二季度营收2.16亿元 环比增长36.08% [1][2] - 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479.04万元 [1] - 总资产15.82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6.6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7.38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2.33% [1] 业务发展 - BMS系列化产品推出 单节产品持续大规模量产 [2] - 穿戴PPG在头部客户形成规模出货 [2] - 人机交互产品在手机终端客户销售额同比增长较快 [2] - 2-5节BMS产品在固态电池、无人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头部客户端实现批量出货 [3] - 低端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增长但销售额下降 对整体增长形成拖累 [2] 汽车电子布局 - 首款ASIL-B等级车规BMS AFE芯片即将发布 [3] - 车规级高精度ADC已在头部客户端实现量产 [3] - 多款AEC-Q100认证MCU和模拟类车规芯片完成开发验证 [3] - 产品覆盖智能座舱、车载PD快充、BMS电池管理、车身控制等场景 [3] - 获得多家整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认可并实现量产交付 [3] - 通过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3] - 首款ASIL-D等级车规MCU产品已于报告期内流片 [3] 战略规划 - 持续投入汽车电子领域资源 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3] - 拓展汽车芯片产品组合和应用场景 [3] - 参与国家、行业及团体车规芯片标准体系建设 [3] - 发挥技术优势发展核心技术能力 [3]
芯海科技(688595.SH)2025中报:AI赋能业务齐发力 技术突围打开国产化替代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20 03: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6.80%,其中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36.08%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3882.81万元,但同比亏损收窄 [1] - 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2.22个百分点 [2] 产品与市场拓展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积极拓展AIoT终端、汽车电子、计算与通信、BMS及工业控制等高端领域 [1] - 多节BMS系列化产品、智能穿戴健康测量系列产品在头部客户形成规模出货 [2] - 人机交互产品在手机终端客户销售额增长迅速 [2] - 成功开拓新战略客户,推动净利润显著好转 [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研发费用投入12017.30万元,占营收比重达32.14%,连续四年保持30%以上研发费用比例 [2]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909项,获批准292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36项,获批准267项;软件著作权申请和获得均为254项 [2] - 累计9次获得工信部"中国芯"奖项,专利数量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2]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替代 - 推出国内首款高精度24位Sigma-Delta ADC,精度国际领先 [4] - 压力触控领域推出全球首家电阻式微压力应变技术的SoC芯片并实现量产 [4] - 2022年推出国内首款通过Intel PCL认证的32位高性能EC芯片,打破海外垄断 [4] - 截至2024年末EC芯片累计出货量近1000万颗 [4] - 产品进入AMD认证及联想、荣耀等头部大厂供应商列表 [4] 供应链与生态建设 - 构建完善的全场景计算外围芯片矩阵,成为全球少数通过Intel、AMD及国产CPU平台全兼容认证的芯片供应商 [5] - 与国内领先的多源封测厂商深度合作,打造全国产化供应链 [5] - 作为鸿蒙战略合作伙伴成功导入300+个鸿蒙智联项目商机,终端产品累计出货量近4000万台 [6] - 积极融入华为鸿蒙、开放原子基金会、星闪联盟等生态体系 [6] AI与智能化布局 - 构建"芯片+算法+场景+AI"商业模式,布局云端、边缘端和终端智慧协同生态 [6] - 子公司康柚健康搭建的OKOK智慧健康平台已积累超4000万用户数据 [6] - 在边缘端推出轻量级edge BMC管理芯片,助力工业物联网网关、智能家居中控等设备 [6] - 终端层面与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AI PC等AI新型应用领域客户展开合作 [6] 行业定位与战略方向 - 从传统中低端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手机、BMS、工业控制等高端领域转型成效显著 [2] - 从"芯片供应商"进化为"垂直行业智能化底座",以技术优势和生态建设牢筑行业竞争壁垒 [7] - 拥抱半导体国产化替代浪潮与AI技术革新机遇,持续拓展业务边界 [7]
芯海科技(688595.SH):上半年净亏损3882.81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19 14:1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6.8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82.81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 [1] - 二季度业绩环比增速显著提升36.08% [1] 收入驱动因素 - BMS系列化产品推出及穿戴PPG在头部客户形成规模出货 [1] - 人机交互产品在手机终端客户销售额同比增长较快 [1] - 低端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但销售额同比下降 [1] - 环比增长主要来自传统业务、鸿蒙生态产品及智能仪表业务 [1] 业务结构变化 - 头部客户及新产品销售额占比上升 [1] - 低端消费类业务对整体销售额增长形成拖累但影响将逐步缩减 [1]
均胜电子:公司的主要产品均可以应用在无人驾驶出租车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0:03
公司产品应用 - 公司主要产品均可应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包括安全气囊 安全带 方向盘等汽车安全产品 [2] - 汽车电子产品覆盖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 智能座舱 人机交互及新能源管理 [2] 行业发展阶段 - 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目前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 [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关注该行业并积极争取相关商业化机会 [2]
均胜电子(600699.SH):主要产品均可以应用在无人驾驶出租车上
格隆汇APP· 2025-08-14 08:44
公司产品应用 - 主要产品均可应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 包括安全气囊 安全带 方向盘等汽车安全产品 [1] - 汽车电子产品覆盖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 智能座舱 人机交互及新能源管理领域 [1] 行业发展阶段 - 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目前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 [1] 公司战略布局 - 对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保持持续关注 [1] - 积极争取相关商业化机会 [1]
均胜电子:加速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0:4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6亿元,同比增长约9 8%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 6个百分点至约17 9% [1] - 归母净利润为3 4亿元,同比增长约11 1% [1] - 截至2024年末有息负债约240亿元,主要用于全球经营和并购贷款 [1]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主营业务分为汽车电子(智能座舱 智能网联 智能驾驶等)和汽车安全(安全带 安全气囊等)两大板块 [1] - 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拓展软硬件解决方案 [2] - 计划通过新订单量产 盈利提升计划 欧洲区精简等措施改善盈利水平 [2]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规模快速增长带动新能源管理类产品需求 [3] - 智能化变革推动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零部件需求提升 [3] - 法规和技术创新促进汽车安全产品稳中有升 [3] - 中国车企及零部件公司加速国际化 [3] - 汽车技术向低空经济 具身机器人等领域跨界延伸 [3] 未来发展方向 - 把握智能电动转型 中国车企出海 技术跨界延伸等机遇 [3] - 持续创新智能解决方案 新能源管理 人机交互 安全产品 [3] - 将汽车底层技术能力延伸至泛汽车和机器人行业 [3] - 聚焦市场拓展 成本控制 组织优化 全球化等竞争力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