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出租车

搜索文档
哈啰押宝Robotaxi 赛道或经历残酷竞争
经济观察报· 2025-09-19 09:24
哈啰Robotaxi战略布局 - 公司首款Robotaxi车型HR1正式亮相 基于东风启辰VX6冗余底盘平台打造 配备8个激光雷达和14个高分辨率相机 感知范围覆盖0-200米 算力达2000Tops [2] - 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 目标覆盖超10个城市 车队规模达万辆级别 2027年全球部署超5万辆专用车 已在湖南株洲启动商业化试点 [2] - 2025年6月完成Robotaxi业务30亿元战略融资 由蚂蚁集团与宁德时代联合注资 成立造父智能科技专注L4级自动驾驶研发 [3] 行业合作与技术开发生态 - 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L4级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 覆盖软件算法 车规级域控制器及硬件技术 推动低成本高安全系统商业化 [6] - 合作将整合地平线自动驾驶算法与芯片技术 以及哈啰共享出行运营数据 优化调度效率和用户体验 [6][7] - 双方计划探索运营模式和用户体验创新 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 [7] 市场竞争格局 - 赛道面临滴滴 百度萝卜快跑 小马智行 文远知行等激烈竞争 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成本降至20万元 累计完成700万单运营 [8] - 萝卜快跑通过与Uber合作推进新加坡和中东测试 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亦牵手Uber布局全球市场 [8] - 特斯拉Cybercab预计2026年提供服务 但相较萝卜快跑在多城实际运营仍处追赶状态 [9] 市场前景与行业预测 - 瑞银报告预测中国Robotaxi服务市场规模至本世纪30年代后期有望达1830亿美元 全国自动驾驶出租车投放量约400万辆 [3][4] - 行业被喻为"冰与火之歌" 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张伴随盈利模式和成本控制挑战 [9] - 哈啰作为后来者需在成本控制 技术完善和市场拓展方面突破 经历摸索期 [9] 业务转型动因 - 布局Robotaxi源于共享单车行业红利消退 公司急需寻找新增长曲线缓解生存焦虑 [1][5] - 当前模式被指本质为系统集成 依赖蚂蚁资金 宁德技术及自身场景贡献 而非全链条自主研发 [4]
多空博弈Robotaxi:“木头姐”建仓,机构现分歧
第一财经· 2025-08-15 15:19
行业概况 - Robotaxi行业受到全球资本市场广泛关注,但质疑声并存 [3] - ARK基金预测2030年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达10万亿美元,车队规模5000万辆,行业总估值34万亿美元 [3] - 自动驾驶行业融资从2024年中开始回暖,但行业爆发期尚未到来 [6] - 高盛预计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将在美国共享出行市场占据70亿美元份额 [13] 公司动态 - ARK基金首次买入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股票,金额1290万美元 [3] - 文远知行二季度Robotaxi业务同比大增836.7%,Uber承诺追加投资1亿美元 [3] - 小马智行二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7.8%,总营收1.54亿元,净亏损3.82亿元 [9] - 文远知行二季度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调整后净亏损3.01亿元,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 [9] - 萝卜快跑2025年Q1自动驾驶订单超140万单,同比增长75%,累计订单超1100万单 [9] - Waymo每周提供25万次无人驾驶付费乘车,累计行驶里程超5000万英里 [9] 技术发展 - 文远知行推出基于NVIDIA DRIVE AGX Thor芯片的3.0平台,系统成本降低50% [10]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方案成本较前代下降70% [10] - 百度Apollo第六代无人车整车成本下降60%,单车采购价降至20.46万元 [10] - 90%公司已投入资源研发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 [11] - One Model端到端系统预计2026-2027年开始量产 [12] 运营挑战 - Robotaxi等车时间长成为行业普遍问题,高峰期等车时间可达40-60分钟 [7] - 车队规模扩张面临经济性平衡问题,低谷期车辆闲置影响盈利能力 [7] - 特斯拉初期Robotaxi规模仅约10辆,面临极端情境处理等三大挑战 [6] - 小马智行目前拥有近300辆自动驾驶车辆,计划2025年底扩大至1000辆 [8] - 文远知行已在10国30城运营超1300辆自动驾驶车辆 [8] - 萝卜快跑已在15座城市部署超1000辆无人车 [8] 盈利展望 - 小马智行预计5万辆车辆规模可实现盈亏平衡,2028年实现盈亏持平 [8][10] - 萝卜快跑预计2025年进入全面盈利期 [10] - 高盛预计特斯拉Robotaxi业务2027年收入约1.15亿美元 [10] - 行业盈利与车队规模、技术、政策支持、运营水平等多因素相关 [8] 商业模式 - 传统网约车平台或转向轻资产模式,整合第三方自动驾驶车队 [11] - Uber已与文远知行、Mobileye、Waymo等18家自动驾驶公司合作 [11] - 上海已允许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在指定区域提供完全无人驾驶服务并收费 [13]
够智能?安全?方便?实测3家头部Robotaxi:有人苦等1小时无车接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5 06:26
行业动态 - Robotaxi作为未来出行新物种受到全球资本关注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2] 小马智行(上海) - 呼叫后等待2分钟接单 5分钟后车辆抵达指定地点 使用雷克萨斯车型并标注"无人驾驶测试"标识 [3] - 乘客需通过手机验证和安全带系扣启动车辆 行驶过程平稳 变道前提前打转向灯 实时显示周围车辆及行驶数据 [4] - 6.4公里行程收费23.1元 测试人员透露车辆在大暴雨天气会自动靠边停车 [4] - 用户反馈行驶平稳且无需与司机交流 适合社交回避型人群 金桥至科技馆行程费用低于30元 [5] 文远知行(北京) - 5.2公里行程预估13分钟 费用13.05元(含30.45元优惠) 使用五座商用车车型 [6] - 呼叫后10分钟车辆抵达 通过蓝牙自动解锁车门 需输入手机后两位验证并系安全带才能出发 [6] - 行驶中可实时查看车辆动态 支持修改目的地一次 遇红灯处理平顺 窄路避让自行车时平稳降速 [7] - 实际行程11分钟 费用12.96元(含30.24元优惠) 到达后点击屏幕开门下车 [8] 萝卜快跑(广州) - 在广州黄埔区下单后等待1小时无车接单 客服解释为附近无空闲车辆 [9] - 当地居民反映去年服务较活跃 今年车辆显著减少 去年4公里行程收费约10元 [9] - 用户抱怨等待时间过长 对向车道掉头耗时10分钟 一周后再次测试仍等待1小时无接单 [9]
第一财经记者三地实探:文远、萝卜、小马的Robotaxi都进化了吗?
第一财经· 2025-08-15 03:48
行业关注度 - Robotaxi受到全球资本关注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1] - 知名机构建仓与做空行为使行业再次成为焦点 [1] 小马智行(上海)运营表现 - 呼叫后需等待2分钟接单 车辆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 [2] - 使用雷克萨斯车型 车身标注"无人驾驶测试"及合作方标识 [2] - 行程6.4公里收费23.1元 行驶过程平稳且变道提前打转向灯 [2][3] - 通过路口时采用轻刹缓行策略 在1-2秒黄灯周期内选择跟随前车通过 [3] - 系统提供实时周围车辆监控、行驶速度及终点距离显示功能 [2] - 测试人员证实车辆在大暴雨天气会触发自动靠边停车机制 [3] 小马智行用户体验 - 乘客称赞行驶平稳性及无需与司机交流的"i人友好"特性 [3] - 从金桥到上海科技馆行程收费低于30元 [3] - 下车时系统提供后方来车预警提示 [3] 文远知行(北京)技术性能 - 行程5.2公里用时11分钟 优惠后实际收费12.96元 [4][6] - 使用GXR商用车 支持5人乘坐 预估原价43.5元(优惠30.45元) [4][5] - 车辆10分钟到达上车点 支持蓝牙自动解锁及远程空调调控 [5] - 行驶中平稳处理红灯及转弯 未出现急刹车现象 [5] - 成功避让十字路口转弯车辆 在窄路平稳超越自行车骑行者 [6] - 车内显示屏集成行驶状态、道路信息及娱乐系统 [5] 文远知行安全机制 - 强制安全带检测系统 未系妥则车辆无法启动 [5] - 提供远程专业协助呼叫功能及客服电话支持 [5] - 上车需通过手机后两位认证确保乘员身份 [5] 萝卜快跑(广州)运营挑战 - 在广州黄埔区两次呼叫均等待1小时未获接单 [7] - 客服解释原因为"附近无空闲车辆"且运营车辆动态调整 [7] - 商户反馈该区域去年运营活跃但今年车辆可见度显著下降 [7] 历史用户体验对比 - 去年4公里行程收费约10元 但掉头操作耗时10分钟引发不满 [7] - 当前用户更倾向选择其他交通方式替代Robotaxi [7]
又一家大行力挺!瑞银:中国Robotaxi处于大规模部署前夜,领先企业有望2026年实现“单车盈利”
华尔街见闻· 2025-08-05 02:22
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概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中国的城市街道。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瑞银(UBS)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Robotaxi行业正处于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前夜,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即 将被激活。随着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和法规放开,行业即将迎来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个近40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正在开启 瑞银在报告中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报告预测,到本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Robotaxi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TAM)将达到1830亿美元,届时全国将有约 40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 放眼全球,前景更为广阔。如果将除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计算在内,这一市场的潜在规模将跃升至3940亿美元,运营车辆总数将达到600万辆(中国市场 以外为200万辆)。 瑞银认为,这一增长路径将分阶段实现。在2030年代初,仅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就有望部署30万辆Robotaxi。这一判断基于对纽约 曼哈顿数据的模拟分析:一个面积60平方公里的曼哈顿需要4500辆Robotaxi覆盖,而中国四大一线城市的核心城区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需求潜 ...
特斯拉Robotaxi启用里程计费:11英里约13.7美元,较Uber更具价格优势
搜狐财经· 2025-07-31 03:47
此次最新价格调整伴随Robotaxi应用程序v25.7.10版本更新同步实施,新引入的"动态定价"模式根据行程长度计算费用,短途行程收费更低,长途行程收费 相应提高。该版本更新还包含了漏洞修复及应用程序的多项微小优化,以提升用户体验。 据测算,当前在特斯拉Robotaxi地理围栏覆盖范围内,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行程距离约11英里(约合17.7公里),费用约为13.70美元(按当前汇率约合98.4元 人民币)。对比显示,通过优步走相同路线,费用则超过16美元。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31日消息,特斯拉在奥斯汀运营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近日迎来定价策略调整,此次为该服务上线以来的第二次调价,计 费方式由固定费用改为按行驶里程动态计费,且价格较优步(Uber)同类服务更具优势。 据了解,今年6月底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上线时,采用固定定价模式,每趟行程收费4.20美元,不受行程距离和乘车时间影响。随后,特斯拉扩大了 Robotaxi的地理围栏覆盖范围,同时将单趟行程费用调整至6.90美元。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上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计划未来几周内将Robotaxi服务扩展至加利福尼亚州,同 ...
高盛: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推进 车队规模有望扩大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3:21
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进展 - 上海已向多家公司颁发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许可证 包括小马智行 百度集团 文远知行 锦江出租车 大众交通和上汽集团 [1] - 获得许可证的运营商可在指定区域向公众提供完全无人驾驶服务并收取费用 [1] - 商业化服务区域扩大将支持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发展 [1] 行业推动因素 - 技术进步和大规模部署将带来物料清单(BOM)成本下降 [1] - 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 汽车OEM和资产所有者之间生态系统正在拓展 [1] 重要时间节点 - 2025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上海颁发了相关许可证 [1]
特斯拉 Robotaxi 开始按行驶里程计费:11 英里约 13.7 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15:21
定价策略调整 - 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推出动态定价模式,根据行程长度调整价格,短途收费较低,长途收费较高 [1][3] - 从固定收费4.20美元调整为6.90美元后,再次修改为动态定价 [3] - 地理围栏一端到另一端11英里行程收费13.70美元,低于优步同路线16美元的价格 [5] 服务扩展计划 - 公司计划未来几周将Robotaxi服务扩展到加利福尼亚 [13] - 将在未来一周内进一步扩大奥斯汀地理围栏范围 [13] - 预计一两周内服务范围将大幅超过竞争对手 [13] 运营数据 - 应用程序更新至v25.7.10版本,包含漏洞修复和微小改进 [3] - 车辆预计到达时间为4分钟后,可等待15分钟 [8][9] - 优步同路线服务价格为16.79-20.92美元,高于特斯拉13.71美元 [11]
中国Robotaxi市场:渗透率将高速增长,单车运营接近盈亏平衡,激光雷达是降本核心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03:54
行业规模与增长预测 - 中国Robotaxi行业正处于关键拐点,目前全国投入运营车辆约2000辆[1] - 预计到2030年行业将部署30-50万辆Robotaxi,市场渗透率达到5-10%[1][2] - 行业增长轨迹类似中国电动汽车2015-2016年发展阶段,技术成熟但受限于运营区域覆盖[3] 成本结构优化 - 单车制造成本已降至3.5-4万美元,与特斯拉Cybercab目标成本基本一致[1] - 过去五年制造成本大幅下降80%,主要得益于激光雷达价格暴跌[8][10] - 激光雷达成本占比从早期显著份额降至目前约15%,百度RT6车型激光雷达成本从70万元骤降至4000元[10] 运营成本分析 - 目前年运营成本约10万元,单次行程成本约18元[6] - 成本结构中车辆折旧占50%,运营中心人力成本占20%,其他运营费用占30%[7] - 到2030年预计制造成本再降30%以上,年运营成本降至8万元,单次行程成本降至7.3元[13][14] 区域市场渗透 - 目前仅3%城市道路开放Robotaxi运营,70%集中在四个一线城市和武汉[4] - 武汉道路开放比例达68%,其他一线城市普遍低于20%[4] - 武汉渗透率领先达2%,预计2030年武汉渗透率将达30%,北京上海各10%,广州深圳各12%[2][3] 运营效率提升 - 百度Apollo在武汉部分运营已实现单车层面盈利[5] - 目前日均行程15次,成本18.3元/次;2030年预计日均行程30次,成本7.3元/次[7][14] - 远程安全控制员配比将从2人监管30车提升至2人监管100车,大幅提升运营效率[13] 市场基础数据 - 中国网约车市场拥有超过5亿用户,年订单量约160亿次,年增长率约10%[2] - Robotaxi主要竞争一二线城市按需出行市场,总体规模450-500万辆车[2] - 一线城市加武汉总需求94万辆车,预计部署12.1万辆Robotaxi,渗透率13%[3]
四大动力驱动,运营部署提速、高盛大幅上调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测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08:29
中国Robotaxi市场前景 - 高盛上调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测,2030年预计达140亿美元(原预测120亿美元),2035年达612亿美元(原预测466亿美元),增幅分别为9%-35% [1] - 预计2030年和2035年市场渗透率将分别达到10%和29%,车队规模分别上调至53.5万辆(原47.4万辆)和230万辆(原190万辆) [1] - 预测调整基于技术能力增强、硬件成本降低和运营商快速扩张等积极进展 [1] 行业增长核心驱动力 - **技术进步**:软件和硬件能力提升使驾驶速度接近人类水平,成本降低支持大规模部署 [2] - **新乘车体验**:消除疲劳驾驶风险,纯乘客空间带来娱乐服务(4D电影/KTV)和定制化服务(视频会议/智能助手)机会 [2] - **补充网约车流动性**:预计2035年中国400万人类司机退休,Robotaxi可填补缺口 [2] - **商业模式创新**:闲置资产转化为现金流,延长运营小时改善盈利能力 [2] 运营商商业化进展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广州/深圳路试,目标2025年达1000辆车队规模 [3] - 文远知行与Uber合作,计划五年内扩展至全球15个城市 [3] - 百度Apollo累计完成1100万次公共乘车服务,2025年拥有1000辆全无人车队,并计划在迪拜/阿布扎比扩张 [3] 市场渗透率与盈利路径 - 一线城市渗透率领先:2030年22%,2035年41%;二线/其他城市2035年分别为30%和19% [4] - 一线城市预计2026年盈亏平衡(每日21次行程,单价2.8美元,车辆成本2.1万美元),二线/其他城市分别在2030年和2033年 [4] - 一线城市单车年收入从2024年1万美元增至2035年3.2万美元,驱动因素为订单量增加和客单价提升 [4] 共享出行市场份额 - 预计2035年中国Robotaxi车队将占共享出行车队29%的份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