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发

搜索文档
A股、港股,重大调整;央行:加力实施增量政策……周末,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6-29 10:20
宏观•要闻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强调"用好用足存量政策,加力实施增量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并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2] - 商务部回应美方"对等关税"谈判,表示坚决反对单边霸凌做法,如中方利益被牺牲将采取反制措施 [3] - 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拿大所有贸易谈判,因加拿大推出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 [4][5][6] 金融•证券 - 沪深交易所拟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限制比例从5%至10%,涉及132只股票 [8] - 香港交易所调整股份交收费标准,从0.002%升至0.0042%,取消最低2港元和最高100港元限额,小额交易成本显著下降 [9][11] - 证监会拟对南京越博动力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严惩,包括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 [7] 产业•公司 - Neuralink公布脑机接口发展规划:2025年解码"意图言语",2026年实现"盲视"项目,2028年电极数超2.5万个并与AI深度融合 [12]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政府将推动稳定币应用至不同场景 [13] - 中国稀土集团声明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稀土"人事调整为正常安排,公司运营未受影响 [14] - 小米汽车回应YU7赛道测试起火事件,称因高温导致制动片有机物材料起火,制动系统功能正常 [15] - 特斯拉完成Model Y全自动驾驶交付,小米雷军转发祝贺并称将学习FSD技术 [16] 市场动态 - 本周1只新股申购:同宇新材(申购代码301630,发行价84元/股) [17] - 本周68只限售股解禁,合计市值816.71亿元,中无人机解禁200.2亿元、迪哲医药-U解禁132.72亿元 [18][19] 机构策略 - 光大证券建议关注内需消费、国产替代及基金低配方向三条主线 [21] - 东吴证券预测年内指数或突破去年高点,短期关注AI推理算力、文化传媒等泛科技方向 [22]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COMEX黄金价格中枢或突破3300美元/盎司,极端情况下冲击3500美元/盎司 [23]
“锣不够用了”!港股IPO火爆,GP收益显著回升,有机构大赚26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1:35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预计约有4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约140亿美元(约合1087亿港元),占全球总筹资额的24%,排在全球首位 [2] - 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创投机构渗透率高达75%,同比高出约2% [1][4] - 港股市场IPO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过5倍,在近十年内排列第二,仅次于2021年上半年 [3] 市场风向转变 - 此前由于企业上市后估值偏低、市场缺乏流动性等因素,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对港股上市抱有偏见,但今年市场风向显著转变 [2] - 投资机构态度变化明显,例如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从反对港股上市转变为认为"有好的资产,去港股上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2] - DeepSeek、宇树科技等中国科技公司以技术和市场应用的突破,改变了外资对中国创新的认知,助力港股市场估值提升 [3] 新股表现及机构收益 - 2025年以来,27家港股IPO公司中有7家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约为25.9%,处于2017年以来低点 [4] - 部分新股表现火爆,如映恩生物上市首日上涨116.7%,蜜雪集团上市首日大涨43.2% [4] - 上市企业背后的投资机构持股价值约为1160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的约514亿元人民币相比,增长约125% [4] 活跃投资机构及高回报案例 - 红杉中国、云锋基金、美团龙珠在股权投资领域较为活跃,红杉中国2025年已收获古茗、维昇药业-B、手回集团3个IPO [5] - 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积极参与企业IPO基石投资阶段,参与了蜜雪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企业的基石投资 [5] - 高投集团参投派格生物医药-B,回报倍数达26.26倍,为2025年以来投资机构收益最高的一笔出资 [5] - 飞马旅、中新创投、钟鼎资本等机构在脑动极光-B、映恩生物-B、博雷顿等企业的回报均超过18倍 [6]
上交所新增受理视涯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02:10
| 财务指标/时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万元) | 28005.51 | 21544.56 | 19043.31 |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 -24679.71 | -30409.75 | -24748.87 | | 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万元) | -30829.89 | -36389.97 | -27868.15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2700 | -0.3400 | -2.2200 |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0.2700 | -0.3400 | -2.2200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0.84 | -12.98 | -14.85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 -7562.28 | -28677.92 | -22342.61 | | 研发投入(万元) | | |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6月26日上交所新增受理视涯科技 ...
粤港澳媒体见证香港经济社会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6-27 01:21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 粤港澳媒体湾区行联合采访团深入香港探访科创园区、文旅地标和代表企业,见证香港经济社会新活力[1] - 香港多项国际排名表现亮眼,包括"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位列第三和《2024年世界人才排名》升至第九[14]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经济大环境在正面发展和扩张[14] 文旅产业 - 香港海洋公园在"五一"假期期间总收入同比增长超四成,超过半数售出产品与大熊猫相关[3]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近3年接待观众320万人次,未来将举办清代军事文物展和古埃及特展[11] - 启德体育园3月全新开幕后成为热门打卡地,活动已排到明年初,并带动周边配套设施消费[7][8] 科技创新 - 香港科学园是香港最大科创生态圈,拥有14家独角兽企业和超过2200家科技公司[5] - 香港科技园公司重视帮助初创公司进行产品化和商业化,助力科技产品落地[5] - 香港科学园展示的创新产品包括为视障人士研发的运动相机、AI分析头皮健康状况的梳子和电子皮肤智能穿戴设备[5] 交通基建 - 香港高铁7月1日起新增停靠7个站点,连接内地的站点增至96个,有助于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13] 企业动态 - 香港中电集团加大投资可再生能源,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致力转型为绿色能源领先企业[14] - 香港太古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对香港未来充满信心,持续投资体现这种信心[14] - 企业代表普遍认为香港良好的法治基础、专业服务体系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强大吸引力[14]
深圳亮出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4 00:08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 前海将优化外国人才服务、深化深港联合引才机制、便利港澳专业人士执业 [1] - 河套将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引进港澳知名高校优势学科重点科研项目 [1] -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应用雇员合同制、薪酬市场化管理等新机制 [1] - 建设国际科技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1] 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前海将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大胆资本 [1] - 探索多元化数据流通交易方式,加快建设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前海离岸数据中心 [1] - 河套将探索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共同设立创投基金,组建河套合作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 [1] - 创新国际性产业和标准组织管理制度,推动注册流程简化、注册时间缩短 [1]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前海将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保税展示交易等新模式、新业态 [2] - 巩固提升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发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知识产权、跨境旅游、国际会展等业态 [2] - 河套将探索便利的出入境及停居留政策,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实施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监管模式 [2] - 积极探索"一区两园"在科技创新、双招双引等方面的双向互利合作模式 [2] 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 前海将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集聚一流商事调解机构,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商事争议解决服务 [2] - 河套将推动出台河套深圳园区条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 [2]
德国推出大规模减税方案重振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6-22 21:59
德国企业减税方案核心内容 - 德国政府批准460亿欧元企业减税方案 旨在通过税收优惠重振经济 应对生产成本高企 贸易紧张和投资信心不足等挑战 [1] - 减税方案包括加速折旧(2025-2027年新购可移动资产享30%折旧优惠 电动汽车当年可折旧75%) 下调企业所得税(2028年起联邦税率从15%降至10%) 提升研发补贴(大型企业250万欧元/年 中小企业350万欧元/年) [2] - 减税方案使德国企业总税负降至25%以下 低于当前30%的税负水平 也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2] 对行业的影响 - 制造业 汽车行业和科技行业将显著受益 西门子 大众 宝马等企业有望因机械设备投资和研发支出的税收优惠而获益 [2] - 加速折旧政策将在2025-2027年形成"甜蜜窗口" 为企业提供即时现金流支持 刺激自动化和绿色技术投资 [2] - 资本市场对制造业 汽车行业和科技板块表现出乐观情绪 预计这些行业将在2025-2027年实现盈利 [3] 经济预期 - 伊福经济研究所预测德国GDP将在2025年增长0.3% 2026年增长1.5% 经济危机将在冬季达到最低点 [3] - 减税方案的短期刺激效应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显现 尤其在制造业 建筑和科技行业 [3] - 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零增长 意味着德国经济或将连续三年未能实现增长 [1] 政策背景 - 德国今年3月通过突破性财政改革 设立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 用于交通 医疗 能源 教育和数字化等领域 [1] - 新方案规模大于2023年320亿欧元减税计划 覆盖范围更广 激励力度更强 30%折旧和10%税率目标更具吸引力 [5] - 政策标志着德国从"债务刹车"传统向更宽松财政政策的转变 允许联邦和州政府增加净借款 [1] 实施挑战 - 减税方案预计2025年减少25亿欧元税收 2028年减少120亿欧元 2025-2029年总计减少812亿欧元 联邦政府损失333亿欧元 [3] - 地方预算可能因税收下降受限 影响公共服务 萨尔州州长警告地方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支出可能受挤压 [3] - 方案需联邦议院和参议院批准 部分州政府对财政成本持反对意见 2023年类似减税计划因争议被削弱 [4]
萧山让“专利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杭州日报· 2025-06-19 02:31
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进展 - 萧山区2025年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进入攻坚年 截至3月底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149件 同比增长超20% [1] - 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424件 稳居全市第一 [1] - 政策体系持续迭代 覆盖高价值专利培育 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 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关键领域 [1] 知识产权服务创新举措 - 推动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落地 通过政企银保联动实现专利价值资本化 [1] - 首创"立体化服务网络" 整合科研院所 知识产权联盟等资源形成直达镇街园区的服务矩阵 [1] - 依托四大省级平台 包括浙江省元宇宙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浙江省视觉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 为细分领域提供专业化支撑 [1] 专利密集型产品发展 - 在全国率先探索专利密集型产品全链条产业化新赛道 获批全国首个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 [2] - 连续两年成功承办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 [2] - "金种子"企业入库对产业链升级具有拉动作用 [2] 企业服务优化 - 建立快速预审通道 核心技术专利授权周期大幅缩短 [2] - 服务直接送到乡镇 改变以往企业需跑部门找机构的局面 [2] - 聚焦专利密集型企业 外向型企业 建立"需求清单" 组建服务队破除产业知识产权瓶颈 [2] 2025年发展目标 - 计划实现发明专利授权2500件 高价值专利万人拥有量20件 [3] - 通过"行政+司法+技术"协同机制 大幅压缩专利纠纷处理周期 [3] - 依托海外维权服务站 为出海企业提供定制化风控方案 [3]
套现1378亿!李嘉诚几乎“清仓”全球港口,嗅到了什么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6-17 13:02
李嘉诚资产概况 - 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21年香港首富,福布斯统计资产总额达373亿美元 [1] - 商业帝国涵盖房地产、基建、港口、电信、水电等多元领域,被外界认为实际资产规模可能远超公开数据 [1] - 家族位列全球九大显赫家族,投资遍布全球,尤其在英国拥有半数以上资产 [4] 近期重大资产出售 - 与贝莱德达成协议,以190亿美元(约1378亿人民币)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资产,交易预计4月2日前完成 [10][13] - 此次出售涉及全球43个港口中的部分海外资产,但保留国内港口业务 [13][21] - 长和实业股价在抛售消息公布后逆势大涨22%,市场反应积极 [17] 资产配置调整逻辑 - 抛售行为被解读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如巴拿马港口涉及美巴纷争)及高维护成本的重资产 [19][21] - 资金用途未公开,但推测可能转向AI、科技信息等新兴领域 [21] - 历史相似操作:2013年抛售房地产成功规避市场下跌,显示其前瞻性 [19] 商业版图与影响力 - 控制全球23国43个港口,曾拥有巴拿马港口90%控股权 [13] - 投资覆盖Facebook、屈臣氏、汤臣倍健等知名品牌,并掌握英国80%以上通讯基建 [6] - 家族捐款达300亿美元,单笔投资40亿港元供后代练手 [8] 行业趋势观察 - 保留国内港口业务,反映对海外市场风险偏好降低,转向稳定性更高的国内市场 [21] - 国际舆论认为抛售行为可能预示全球经济或地缘格局变化 [15][19]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论坛北京举行 深化多领域协同合作
中国经济网· 2025-06-17 07:13
论坛概况 - 中俄两国400位专家、公共部门代表及商界人士参与"未来城市——莫斯科与北京战略伙伴关系的协同作用"论坛 [1] - 论坛围绕经济、科技、文化等十多个领域合作议题展开研讨 [1] 合作协议签署 - 莫斯科与北京企业及机构签署七项合作协议,涵盖贸易、酒店业、博物馆及教育产业 [2] - 莫斯科出口中心(MEC)与雅宝路国际商会签署备忘录,计划组织联合项目、培训、会议及展览 [2] - MEC与中国大型物流公司协议聚焦推动莫斯科科技产品出口中国市场 [2] - 三项旅游协议签署,推动两国旅游线路开发与服务对接 [4] 经贸数据 - 中国是莫斯科非资源非能源出口(NRE)前三大市场 [3] - 2025年一季度莫斯科对华非商品出口额同比增长近30%,其中消费品增长13倍、轻工业增长4.5倍、食品类增长两倍 [3] - 2024年莫斯科对华高科技出口额增长36%,占非资源非能源出口总额的72% [3] - 莫斯科品牌已入驻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中国电商平台,2025年底将登陆抖音 [3] - 2025年计划组织12场对华商务考察,涵盖ChinaJoy、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展会 [3] 旅游业发展 - 2024年中国游客占莫斯科非独联体国家游客总量的三分之一,消费额占比超42% [4] - 莫斯科推进"城市即服务"理念,450余项公共服务实现数字化,每日使用超230万次 [4] 科技与文化合作 - 莫斯科创新集群与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中心签署备忘录,聚焦科技伙伴关系与成果转化 [5] - 莫斯科愿分享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经验,其数字孪生技术为世界领先的城市级解决方案 [5] - 2024年中俄跨文化动画日、莫斯科国际创意产业周等活动促成合作 [5] - 2025年5月底莫斯科游戏开发者与电影制作人赴华参加国际会议 [5]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 深圳改革创新再大步向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2:52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核心 - 中央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 - 政策聚焦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实施等具体内容 [1] - 深圳将推进"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作为产业发展重要经验 [4] 人才机制改革 -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实施"预算+负面清单"管理和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 [2] - 加强产学研协同,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2] -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机制,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 [3] 生产要素优化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和知识产权证券化 [4]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交通、地理、卫星遥感等领域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 [4] - 进一步对标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促进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流动 [4] 产业基础优势 - 深交所创业板新增577家上市公司,90%为高新技术企业,首发募资近5500亿元 [6] - 深圳人才总量超700万人,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经营主体448.7万户 [6]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 [6] -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同比+16.4%),新设外资企业9738家(占全国16.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