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闲零食
icon
搜索文档
山姆下架好丽友背后:零食们借山姆扩增量,有品牌去年卖2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2:57
山姆下架好丽友事件 - 山姆APP及广州门店已下架"低糖·好丽友派",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下架原因及重新上架时间 [1][8] - 山姆回应称将根据会员反馈持续迭代选品策略,已将该事件纳入后续考量 [7] - 下架后好丽友仅剩一款韩国进口甜玉米味脆片仍在售,卫龙、盼盼等品牌产品正常销售 [7][8] - 好丽友方面对下架事件不予回应,山姆截至发稿前也未回应 [12] 休闲零食品牌与山姆合作情况 - 多个休闲零食品牌借助山姆渠道扩增量或开拓高端市场,洽洽食品去年在山姆销售额达2亿元,同比增长50%-60% [13][15] - 溜溜梅为山姆定制高端产品皇梅,上市8日内登新品热度榜第一 [15] - 有友食品脱骨鸭掌长期位列山姆肉干肉脯小食热度榜TOP3 [19] - 盐津铺子旗下"蛋皇"品牌入驻山姆,预计高势能渠道增速将高于公司整体 [21] 行业渠道变革趋势 - 休闲食品行业正经历渠道深度重构,传统商超份额下滑而会员制渠道逆势增长 [21] - 山姆等会员制渠道凭借虹吸效应和优质客群实现市场份额增长 [21] - 零食量贩渠道和抖音等电商新兴渠道成为消费市场新宠 [21] 专家观点 - 山姆对休闲零食品牌是增量赛道,但泛大众品牌与特定群体存在适配冲突 [22] - 品牌需平衡短期销量与长期价值,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渠道弱化独立品牌价值 [22][23] - 与山姆合作应视为锦上添花而非发展主力,过度依赖会稀释品牌辨识度 [23]
山姆卖好丽友,会员的天塌了
36氪· 2025-07-16 08:36
会员不满与选品争议 - 山姆会员对低糖好丽友派等新上架商品表示强烈不满,认为选品质量下滑,与会员费价值不匹配 [1] - 会员质疑山姆下架太阳饼、米布丁等口碑商品,同时上新好丽友、溜溜梅等普通商超常见品牌,导致稀缺性特权丧失 [1][3] - 消费者反馈好丽友派实际甜度过高,与山姆宣传的"减糖80%+增可可30%"健康人设不符 [3] 战略调整与市场扩张 - 山姆加速布局下沉市场,2023年以来落地晋江、昆山等县域,计划2025年开设张家港店 [5] - 本土化采购策略推动成本降低,如徐福记定制款比进口同类更便宜,但牺牲了中产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化选品 [4] - 2024年中国销售额突破千亿元,规模扩张倒逼降本,选品策略转向迎合下沉市场甜咸口味偏好 [4][8] 管理层变动与运营逻辑 - 2024年9月郑硕怀调任山姆COO,负责线下运营与新店拓展,其咨询背景可能影响战略方向 [7] - 2025年1月文安德退休,Jane Ewing接任山姆总裁,直接向沃尔玛中国CEO朱晓静汇报 [7] - 朱晓静任职期间山姆门店从2019年26家扩至2025年超60家,战略重心转向会员店扩张 [8] 行业专家分析与建议 - 专家指出山姆面临核心矛盾:县域市场追求性价比与一线中产需求稀缺性的本质撕裂 [8] - 建议山姆借鉴Costco模式,通过医疗险、旅游服务等无形权益弥补商品差异化缺口 [9] - 行业认为山姆需重建"严选标准",解决品控与服务权益问题以挽回会员信任 [8][10]
盐津铺子实控人“高位减持”套现或超4亿元!食安问题受关注,年内新增消费者投诉百余起
大众日报· 2025-07-16 07:30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实控人之一张学文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545.56万股),按7月14日收盘价74.84元/股计算,潜在套现金额超4亿元 [1][2][5] - 公司副总经理李汉明和财务总监杨峰合计拟减持不超过0.04%股份(9.71万股) [2][4] - 减持计划公布时公司股价处于年内高位,7月14日收盘价73.80元/股,较年初上涨19.81%,总市值201.31亿元 [5] 公司股权结构 - 张学文当前持股15.38%(41,965,203股),与张学武及湖南盐津铺子控股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三者合计持股63.07% [4][5] - 湖南盐津铺子控股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张学武持有其100%股权 [5] 经营业绩与战略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7.54亿元增长至2024年53.0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在2017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下滑23.25%和37.65% [7] - 2022年提出"三年实现集团营收超百亿"目标,目前仍有显著差距 [9] - 毛利率连续四年下降,从2020年43.83%降至2024年31.84%,主要受量贩零食店和电商平台低价竞争影响 [9] 品牌与产品 - 聚焦六大品类:辣卤零食、烘焙薯类、深海零食、蛋类零食、果干坚果、蒟蒻果冻布丁 [9] - 拥有主品牌"盐津铺子"及子品牌"大魔王"、"蛋皇"、"31°鲜"、"憨豆爸爸"、"蒟蒻满分",但市场辨识度不及竞品 [9] 食品安全问题 - 2025年新增投诉106条(黑猫投诉平台)和23条(12315平台),累计投诉分别达748条和532条 [11][15] - 主要投诉涉及"吃出异物"、"食品变质"、"产品过期"等,包括7月曝光的防腐剂超标事件 [11][15]
大众品Q2业绩前瞻及中期策略报告:新消费重构投资范式,传统消费循势待时-20250715
浙商证券· 2025-07-15 11:48
报告核心观点 新消费重构食品饮料投资范式,新消费行情回调后有望延续,传统消费重视龙头标的在高股息下的景气变化和边际趋势,应重视趋势型标的中长期机会和当下红利持续标的,把握估值低位布局[6][87]。 食饮新消费研究范式 定义 新消费的“新”体现在产品和渠道逻辑变化,以情感化、便捷化、健康化为代表的新消费趋势重构市场,食饮新消费跳出传统需求研究框架,发掘新需求或创造新增量,关注现象级事件或产品[13][14]。 多维度比较 |对比维度|食饮传统消费|食饮新消费| | ---- | ---- | ---- | |增长逻辑|自上而下,周期性强,增长线性|通过优质供给创造需求,爆发力强| |定价/估值体系|DCF定价,贴现定价,PE|PS定价,预期定价,享受高估值| |风险特征|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收入业绩波动|允许创新试错,容忍阶段性亏损| |资金属性|稳健资金,重视安全边际|高风险偏好资金,偏好高成长| |投资策略|存量博弈下的份额提升与格局优化|聚焦新变化,重视新产品和新渠道|[16] 产品端 产品向健康精准化升级,兼具口感,重视情绪价值触达,消费者接受种草过程多元化;如喜茶推出纤体瓶,保健品类目软糖品类增速快,卫龙魔芋爽开辟健康零食赛道,品牌通过与IP联名、场景情绪化设计等承载情绪价值[19][20][26]。 渠道端 经济增速换挡和需求导向时代迎来零售变革,从传统商超向仓储会员店、折扣店、即时零售等转型,驱动力是消费者对“多快好省”需求升级,对品牌方影响集中在供应链和商品创新[30][31]。 子板块分析和重点公司Q2/H1业绩前瞻 休闲零食 25Q2表现分化,重视具备品类红利和新渠道拓展标的;如三只松鼠、洽洽食品等公司25Q2和25H1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速有不同表现,零食板块景气度短期延续,中长期强调供应链提效和内部经营管理革新[4][36]。 软饮料 细分赛道景气度分化,继续重视板块机会;能量饮料行业景气度提升超预期,高景气度大单品爆发是个股业绩增长基础,渠道能力决定业绩天花板[37]。 乳制品 预计25Q2板块收入平淡,静待盈利弹性在原奶触底后释放;原奶价格或于25H2或26年触底,触底后龙头乳企盈利弹性有望释放,推荐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38][40]。 茶饮 外卖大战催化高景气,格局“一超多强”;推荐平价价格带的蜜雪集团和中价价格带的茶百道、古茗等标的[41]。 保健品 看好B端格局趋于集中,C端需重视高成长大单品对应的景气投资机会;建议布局B端龙头企业仙乐健康的长期投资机会和C端核心爆品/渠道景气度向上的公司[42]。 预调酒 行业整体需求稳健,关注25年产品焕新及威士忌业务;春节期间销售平稳,二季度关注产品包装焕新和新口味推出,威士忌业务有望贡献增量[43]。 啤酒 “禁酒令”对啤酒影响有限,结构升级&成本改善趋势延续,关注25年低基数下旺季销量表现;预计25年主要酒企量价齐升,盈利能力提升,发力非现饮渠道打造第二曲线[44][45]。 调味品 龙头业绩稳健度和确定性更优,复调景气更优;25Q2餐饮需求平淡下动销偏弱,基础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定力足,复合调味品收入增速快于基础调味品[46]。 速冻 需求疲软竞争加大,重视后续餐饮链需求修复预期;预计25Q2板块收入、业绩平淡,关注餐饮供应链需求修复和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47]。 卤制品 单店仍在修复,提升门店经营质量仍是工作重点;关注休闲卤味门店收入修复机会和新型单店模型打造[49]。 烘焙 行业升级下品牌焕发新活力;预计25Q2立高食品、海融科技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增速表现[5]。 其他 百龙创园预计25Q2和25H1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5]。 投资建议 重视趋势型标的中长期机会和当下红利持续标的,把握估值低位布局;推荐卫龙美味、伊利股份等标的,关注茶百道、金达威等标的[6][87]。
来伊份2025年上半年预亏最高7000万 渠道优化进程中业绩承压、产品价值体系重塑遇挑战
新浪证券· 2025-07-14 09:2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700万元至7000万元 [1]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5100万元至7600万元 [1] 渠道运营挑战 - 核心商圈门店面临高运营成本与客流波动的双重压力 [2] - 下沉市场存在品牌特色与当地消费偏好适配问题 [2] - 加盟体系在商品周转和季节性库存管理方面需要更柔性化的运营支持 [2] - 数字化工具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仍需时间验证 [2] 产品与供应链 - 产品差异化竞争力需强化 特别在健康属性和地域特色方面 [3] - 应季新品从研发到铺货的转化周期较长 影响市场响应速度 [3] - 电商促销机制与实体终端定价体系协同性有待加强 [3] - 供应链透明化建设已纳入三年规划 重点推进原料可溯和生产工艺可视化 [4] 战略转型举措 - 试点将核心城市门店转型为社区生活服务站 增设现制茶饮和轻食专区 [4] - 通过非遗联名等文化赋能方式强化产品记忆点 [3] - 深度运营会员生态 通过数据驱动实现跨渠道服务闭环 [4] - 聚焦核心区域优化、重塑高复购产品矩阵、打通全渠道服务链的三维转型策略 [4] 行业背景 - 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新阶段 [4][5] - 行业加速迭代升级 传统模式与新消费需求间存在磨合挑战 [1] - 消费者对原料溯源和配方升级的关注度提升 [3] - 消费者动线日益碎片化 渠道需要从进店客流转化为品牌体验触点 [2]
海量财经 | 良品铺子股价“未卜先知”?谜之操作引监管火速关注!
大众日报· 2025-07-14 09:15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筹划重大事项 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1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3] 股价异常波动与监管介入 - 7月10日公告前股价涨停 收盘价13.71元/股 成交量显著放大 换手率达7.26% [5] - 交易所当晚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 要求说明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情况 [6]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 为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 [1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9.34%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7.85% [10] 股东减持动态 - 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公司(今日资本系)持股比例从30.3%降至18.16% 累计减持4867.04万股 [16] - 高瓴资本2023年持股比例降至3% 2024年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 可能已完成清仓 [14][15]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持股35.38% 其一致行动人宁波汉亮等公司由创始人杨红春控股 [12][15] 行业竞争环境 - 量贩零食等新玩家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17] - 消费者对零食品质、口味及健康属性要求提升 公司面临产品创新与供应链优化压力 [17] 控制权变更背景与影响 - 业绩持续承压是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的主要原因 [8] - 新控股股东可能带来新战略和资源整合方案 被视为公司破局举措 [17][18]
食品饮料业绩反馈&观点更新
2025-07-14 00: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细分白酒、啤酒、黄酒、休闲零食、调味品、软饮料、酵母等板块) - **公司**:茅台、五粮液、老窖、古井贡、汾酒、洋河、燕京啤酒、珠江啤酒、华润啤酒、盐津、卫龙、劲仔、甘源、恰恰、松鼠、东鹏特饮、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海天味业、怡海食品、中炬高新、天卫等 [1][3][11][15][16][19][23][26][27][2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白酒板块 - **动销情况**:7 - 8月淡季动销占全年低于5%,主要受升学宴等驱动,300元以下酒水需求略高;下半年动销预期改善,9 - 10月旺季动销回落幅度或收窄,若送礼需求恢复,下滑幅度或减小 [1][3][4] - **库存情况**:6月进入淡季库存压力显现,下半年尤其是10月后缓解,2026年春节前后压库或滞销风险低 [1][5] - **价格情况**:茅台通过价格梯队建设维持经销商盈利,原箱飞天批发价1900 - 2000元,实际调价超2000元 [1][6][7] - **业绩预期**:二季度整体业绩预期低,多数酒企难持续增长,头部企业如茅台仍能增长,全年EPS受二三四季度业绩回落扰动幅度主要在个位数 [1][8] - **估值情况**:当前估值13 - 16倍属正常,外部风险修复后或回升至15 - 20倍,龙头股息率达4%左右,总体回报可观 [1][9] 啤酒板块 - **业绩情况**:燕京啤酒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25% - 35%,珠江啤酒增长15% - 25%,利润端受成本红利影响增速双位数甚至超20%,下半年预计稳步兑现 [3][11][12] 黄酒板块 - **业绩情况**:二季度业绩关注度低,缺乏收入支撑且费用投入增加,关注产业逻辑兑现程度,如高端化、年轻化动作及提价等 [13] - **估值逻辑**:基于中长期EPS预期,市场通常给予20倍或25倍市盈率估值 [14] 休闲零食板块 - **业绩情况**:整体景气度高,多数公司双位数增长,盐津预计收入增长15% - 20%,利润增长超25%,卫龙利润增速双位数 [15] - **新渠道红利**:魔芋、菌菇类、辣条等受新渠道红利影响大,如卫龙在山姆新品放量 [17] 调味品板块 - **业绩情况**:整体表现稳健,部分公司受成本压力和淡季影响,如劲仔、甘源、恰恰等,海天味业收入预计中高个位数增长,业绩增速有望达双位数 [16][23][24] - **行业阶段**:处于景气度底部起稳阶段,零添加、减盐产品渗透减缓,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23] 软饮料板块 - **市场表现**:整体良好,健康化、功能性饮料高增长,含糖茶和果汁类乏力,东鹏特饮、农夫山泉、康师傅表现突出 [19] 酵母行业 - **发展趋势**:延续一季度增长趋势,收入增速接近10%,业绩增速可能达15%左右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白酒公司货币现金或类现金资产充沛,中期股息率和修复性价比高,二季度EPS低于预期不构成风险扰动,建议关注茅台、古井、汾酒等 [10] - 东鹏特饮二季度净利率下降因冰柜投放节奏,下半年预计改善 [20] - 农夫山泉上半年水品类收入增速约15%,利润增速略快,市占率持续修复 [21] - 康师傅短期收入增速不如其他企业,但利润端因提价及成本红利预计双位数增长,统一中长期有望修复 [22] - 怡海食品二季度表现改善,第三方业务增速好转 [26] - 中炬高新二季度逐月环比改善,董事会换届或带来边际改善 [27]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量化及ESG、食品饮料
中金点睛· 2025-07-11 11:59
01 宏观 Macroeconomy - 特朗普签署《大美丽法案》,涵盖企业减税、个人与家庭减税、削减清洁能源补贴、压缩医疗补助及削减补充营养援助计划五大内容 [3] - 法案将推升财政赤字,但部分赤字可通过关税收入对冲,测算显示未来十年净赤字增加约1.3万亿美元,赤字率维持在6% [3] - 对2026年实际GDP拉动在0.5个百分点以内,通胀推升作用不超过0.15个百分点 [3] - 当前美国失业率低、通胀温和、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健康,政府债务无迫切风险,财政空间可能比主流经济学预期更大 [3] 02 策略 Strategy - "大美丽"法案通过将释放债券供给,推高美债利率,可能对情绪和美股带来短期扰动 [7] - 短期流动性扰动不改变信用周期修复和美联储降息格局,波动或提供更好买入节点 [7] - 法案对经济层面的财政和信用周期影响及流动性层面的债券供给影响是分析美债和美股前景的关键 [7] 03 量化及ESG Quantitative & ESG - 宏观数据存在滞后性,构建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实时预测框架可即时预测当期宏观经济指标 [11] - 通过语义解析宏观研究报告,减少指标滞后性,提升经济判断的投资运用效率 [11] 04 策略 Strategy - 2025年中报A股盈利同比增速或较一季度放缓,下半年盈利增速可能好于上半年 [14] - 金融领域非银板块受益于市场活跃度,非金融领域黄金、消费(以旧换新)、科技硬件或为结构亮点 [14] 05 食品饮料 Industry - 1H25消费需求低位企稳,年轻人悦己需求及高质价比产品表现突出 [17] - 大众食品基本面自3月边际改善,下半年有望稳中改善,新消费标的如辣味零食、健康饮品、气泡黄酒等景气度保持 [17] - 白酒板块估值回调后配置价值渐显,基本面处于筑底阶段,下半年或仍承压但估值已反映悲观预期 [17]
三只松鼠开超市,章燎原“多品牌养鱼术”搏百亿供应链帝国
齐鲁晚报· 2025-07-11 08:3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以560平米生活超市为载体 打造覆盖千余SKU 90%自有品牌的全品类零售帝国 涵盖母婴 轻食 宠物 咖啡 预制菜 日化洗护 米面粮油等细分领域 [2][4] - 提出"超级供应链公司"新定位 集制造 品牌 零售于一体 背后连接30余座在建工厂和数百个"Mini CEO"经营体 [4] - 采用"前店后厂"垂直整合模式 供应链自主化使成本降低5%-8% 手撕面包工厂装箱速度达7秒/箱 蛋黄酥日产能120万枚 [5] 产品与价格策略 - 主打极致性价比 5升花生油88元 净菜单价不超5元 猪扒包9 9元两个 红酒最高价60多元 [1][4][8] - 自有供应链实现严格品控 蔬菜保质期仅3天(行业平均5-7天) 确保新鲜度优势 [4] - 核心产品均价普遍下降9%-16% 毛利率从2021年29 38%降至24 25% [10] 多品牌孵化战术 - 2025年推出33个新品牌 包括小鹿蓝蓝CARE 第二大脑咖啡 大铁锅等 覆盖婴童食品到女性护理全场景 [6] - "养鱼式"孵化术让市场筛选品牌 年销近10亿的婴童品牌小鹿蓝蓝已验证模式可行性 [6] - 生活馆作为品牌试验场 通过爆款聚焦(如猪扒包)洞察消费者偏好 形成品牌聚合效应 [6] 线下渠道扩张 - 2025年定为"重生之年" 目标三年内线下分销额从20亿增至100亿 当前线下营收占比约30%(折合年40亿元) [7] - 生活馆首日现排队盛况 消费者驱车两小时购买爆款 工作日仍保持稳定客流 [3][4] - 历史教训:2019年"万店计划"失败 2024年末门店数量较峰值萎缩70%至333家 [7] 数字化与供应链建设 - 追加2亿元投资完善华东 华北 西南供应链基地 芜湖新设三家食品公司 [10] - 物流费率从17%降至11% 公摊费用率从4 7%压缩至3 2% 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全链路打通 [10] - 抖音渠道2024年销售额22亿元(首超天猫) 生活馆小程序提供30分钟送达服务 [10]
新股速递|坚果霸主开拓H股新战场:解码三只松鼠106亿营收背后的“爆款+供应链”双引擎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1 03:59
公司简介 - 三只松鼠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创新型制造型自有品牌零售商,产品涵盖坚果、烘焙、综合零食、肉制品、果干等品类,还有儿童零食品牌"小鹿蓝蓝" [1] - 公司销售渠道多元,线上覆盖主流电商平台如抖音淘宝,线下有松鼠投食店、联盟小店等渠道 [1] - 2025年4月25日递表港交所,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1]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及25Q1公司营收分别为72.9、71.1、106.2亿元和37亿元 [4] - 2022-2024年及25Q1净利润分别为1.29、2.19、4.07亿元及2.39亿元 [11] - 2022-2024年及25Q1毛利率分别为26.2%、22.7%、23.8%及26.7% [7] 收入结构 - 2022-2024年坚果品类收入占比分别为56.3%、53.6%、50.5%,呈下降趋势 [5] - 综合零食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19% [5] - 2023年收入下滑主要由于SKU数量压缩和传统电商收入贡献衰退 [5]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9%,核心驱动是短视频电商渠道爆发增长和小鹿蓝蓝品牌收入增长58.8% [6] 毛利率分析 - 2023年毛利率下降3.5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短视频电商渠道费用上升 [8] - 2024年毛利率回升1.1个百分点,主因产品结构优化和高附加值品牌增长 [9] - 2024年坚果类产品毛利率提升至24%,烘焙食品毛利率21.2%,综合零食毛利率29% [8][9] - 行业内毛利率水平低于来伊份(40.56%)、盐津铺子(30.16%)等竞争对手 [10] 运营能力 - 2025年Q1存货下降62%至7.9亿元,应付账款下降68%至6.7亿元 [12] - 线下分销商收入2024年增长46.4%至14.80亿元,门店数量扩大至超过300家 [12] - 货币资金增长14%至9.87亿元,流动比率从1.39x改善至1.93x [14] 公司优势 - 品牌复购率长期保持在35-4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5] - 线上线下融合渠道体系,2024年私域用户超3000万 [15] - SKU由1000+精简至400多,2024年20款单品销售突破亿元 [17] - 自主产品收入占比超70%,高于同业水平 [18] - 固定资产占比12.45%,低于同业代表性企业 [20][21] - 供应链转型,2024年实现坚果产品吨成本下降12% [22] 行业情况 -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4100亿元增长至2022年1.17万亿元 [28] - 预计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1.24万亿元 [28] - 2023年中国零食集合店市场规模809亿元,预计2025年达1239亿元 [28] - 三只松鼠2024年零食产品销售额139.8亿元,位列行业第四 [28] - 中国坚果市场规模约2889亿元,三只松鼠独占35%以上市场份额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