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

搜索文档
“全球灯塔网络”迎新:中企涌现更多海外“灯塔工厂”
麦肯锡· 2025-09-16 08:29
全球灯塔网络新晋成员 - 全球灯塔网络新增12家智造标杆企业 成员总数达到201家 新晋工厂来自中国 法国 墨西哥 卡塔尔 新加坡 泰国与土耳其7个国家 [2] - 评选规则优化调整 聚焦客户中心 生产力 供应链韧性 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五大核心领域 新成员均为五大领域的创新引领者 [2] - 新晋工厂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先进分析技术 推动协作创新浪潮 [2] 新晋灯塔工厂运营成效 - 新晋工厂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40% 交付周期平均缩短48% 在产品质量 能源效率及碳减排方面实现显著突破 [2] - 面对供应链波动和人才发展挑战 数字技术提供切实可行解决方案 [2] - 新晋工厂聚焦三大核心方向:建立高度互联智能运营体系 部署人工智能体实现协同创新 大幅提升员工技能 [3] 中国企业灯塔工厂表现 - 第14轮评选中有7家位于中国的工厂上榜 占比过半 [6] - 两家位于墨西哥和泰国的中企海外工厂获评 应用数智化用例管控海外供应链不确定性 解决多环节运营和质量风险 选育多语言多国籍员工 [6] - 中企海外灯塔工厂为中国企业树立智造出海金标杆 [6] 客户中心与生产力领域卓越表现 - 客户中心领域工厂运用技术赋能设计与采购 优化生产批量 交付周期 产品成本及性能 实现行业领先上市速度与定制化服务能力 [7] - 生产力领域工厂通过技术驱动全面转型 提升资产利用率 赋能员工及优化资源管理 达成成本与质量双重卓越表现 [7] 全球灯塔网络平台属性 - 全球灯塔网络是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公司联合创立的全球倡议 由行业领袖组成顾问委员会提供咨询建议 [7] - 平台汇聚全球领先制造企业 成员由独立专家评审团遴选 以先进技术提升生产力 供应链韧性 客户体验 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 [7]
高盛:小米集团-W进入中国冷气机市场 美的集团料最具韧性
智通财经· 2025-09-16 08:26
行业整体状况 - 中国冷气机市场高度整合且行业领导者具有较高盈利率 [1] - 行业供需平衡且领导者盈利核心策略明确 [1] - 行业竞争将强化整体效率但可能导致潜在盈利池缩小 [1] 美的集团(000333) - 被预期为最具韧性的生产商并有望增加市场份额 [1] - 公司利用全球领先生产优势及持续改善分销效率作为杠杆 [1] 海尔智家(06690)与海信家电(00921) - 两家公司均获得买入评级 [1] 小米集团-W(01810) - 与行业领导者的竞争涉及价值链到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1] - 预计在二线城市成为领先参与者且中期市占率升至约10% [1] - 市占增长受益于分销网络、产品生态圈及生产能力改善 [1] - 进一步增加市占取决于中高端产品及线下渠道策略 [1] 格力电器(000651) - 评级由买入降为中性基于需求减弱及竞争加剧导致增长前景转差 [1] - 盈利在同业中最受影响因公司依赖中国市场 [1] - 预测股息率7厘提供估值支持 [1]
高盛:小米集团-W(01810)进入中国冷气机市场 美的集团(00300)料最具韧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8:22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冷气机市场高度整合且行业领导者具有较高盈利率 [1] - 行业供需平衡且领导者盈利核心策略明确 [1] - 竞争将强化行业效率但可能导致潜在盈利池缩小 [1] 公司评级与策略 - 维持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及小米的买入评级 [1] - 格力电器评级由买入降为中性 因需求减弱及竞争加剧导致增长前景转差 [1] - 格力电器预测股息率7厘提供估值支持 [1] 公司竞争优势 - 美的集团为最具韧性生产商 利用全球领先生产优势及持续改善分销效率增加市占率 [1] - 小米将在二线城市成为领先参与者 中期市占率料升至约10% [1] - 小米市占增长受益于分销网络、产品生态圈及生产能力改善 [1] - 小米市占进一步增加取决于中高端产品及线下渠道策略 [1] - 格力盈利在同业中最受影响 因公司依赖中国市场 [1] 行业效率提升 - 小米与行业领导者的竞争涉及行业价值链到供应链、制造至分销网络的整体效率 [1]
8月经济观察:“反内卷”影响显现,政策加码窗口临近
新浪财经· 2025-09-16 07:13
经济增长动能放缓 - 8月份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放缓 供给端和需求端增速均下降[1] - 四季度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需增量政策确保实现全年增长5%目标[1] 工业生产表现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5.6% 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1] - 有色金属冶炼业增长9.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5% 煤炭开采业增长5.1% 增速分别较上月扩大2.3/1.1/0.9个百分点[2] - 铁路船舶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2% 增速收窄1.7个百分点 酒饮料制造业下降2.4%[2] 消费需求变化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3] - 零售增速连续3个月下行 较5月年内高点回落3个百分点[3] - 家电零售增速较前月下降14.4个百分点 通讯器材下降7.6个百分点[3] - 以旧换新政策由"直补"改为"摇号" 转向关注补贴效率与可持续性[5] 投资增速分析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较前7个月放缓1.1个百分点[3] - 基建投资累计增长2% 较1-7月回落1.2个百分点[9] - 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5.1% 较前7个月放缓1.1个百分点 降至2021年初以来最低水平[9] - 房地产投资累计下降12.9% 降幅较1-7月扩大0.9个百分点[9] 政策影响与展望 - 反内卷政策导致工业生产降温 对中下游行业影响更大[2] - 政府债累计融资10.3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约4.6万亿元[7] - 预计推出5000亿-1万亿元财政资金支持 最快9月底推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2] - 四季度经济增速或回落至5%以下 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对冲风险[11]
指数应用系列研究一:行业指数池构建、景气期限对比与三维组合策略
中泰证券· 2025-09-16 06:36
核心观点 - 报告构建了一个兼具可投资性和代表性的行业指数池,并基于FY2预期ROE增速的景气度指标开发了三维行业轮动策略,该策略结合景气趋势共振和拥挤度规避,在2018年至2025年9月期间实现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7][19][48] 行业指数池构建 - 行业ETF规模从2019年底的858亿元增长至2025年8月的近9000亿元,其中TMT、金融地产和医药板块的ETF规模均突破1000亿元,为行业轮动策略提供了丰富的被动投资工具 [10] - 行业指数池覆盖1633只股票,总市值覆盖率平均达75%,代表指数如中证银行(100%自由流通市值覆盖率)和中证煤炭(95%自由流通市值覆盖率)具有强行业属性和高覆盖率 [12][17] - 指数池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涵盖消费、医药、TMT、新能源、制造、周期、公共服务和金融地产八大板块,每个行业选取覆盖率最高的指数作为代表,例如细分食品(食品饮料行业,97.1%成份比例)和证券公司(非银金融,95.7%成份比例) [12] 景气投资实践 - 使用FY2预期ROE增速(预测第二年)作为景气度指标,其分组单调性更强,第一组年化收益达9.13%,相对中证800超额7.93%,而FY1指标表现较弱(第一组收益仅0.8%) [23][30][31] - FY2景气上行组合(2018-2025年9月)月度超额胜率为58%,超额收益盈亏比1.39,在2019年实现53.98%收益(超额20.27%),2024年实现19.52%收益(超额7.32%) [30][33] - 景气度计算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法,公式为 $F R O E g\_f r e e m v W_{j,T}=\sum_{i}\frac{F N P_{i,T}-N P_{i T-1}}{a b s\bigl(B V_{i l a t e s t}\bigr)}\times f r e e m v W_{i}$,并在每月底计算90天环比变化 [20][21] 景气趋势共振策略 - 策略结合FY2景气度边际变化和平稳动量(过去一年累计收益剔除头部10%涨跌幅),以量化资金共识,解决"正确但无效"问题,2018年以来年化收益12.33%,相对中证800超额11.13% [38][40][42] - 组合月度超额胜率提升至64%,超额收益盈亏比1.30,在2020年实现52.95%收益(超额27.16%),2025年9月实现29.91%收益(超额12.47%) [42][45] - 策略每月筛选前5行业等权配置,单一行业仓位上限20%,有效样本剔除景气下行和绝对景气小于0的指数 [38] 三维组合策略(景气+趋势+拥挤度) - 增加拥挤度规避(三年换手率分位大于95%的行业被剔除),以防御交易过热风险,2018年以来年化收益12.80%,相对中证800超额11.60% [50][52][54] - 组合月度超额胜率62%,超额收益盈亏比1.47,在2019年实现55.43%收益(超额21.72%),2022年最大回撤27.11%(优于基准) [54][57] - 截至2025年8月,三维策略推荐行业包括中证全指运输指数(预期增速变化0.3%)、家用电器(0.5%变化)、中证畜牧(3.7%变化)、中证传媒(1.8%变化)和油气产业(0.2%变化),拥挤度均低于95%阈值 [60] 行业最新特征 - 2025年8月行业数据显示,中证畜牧预期增速最高(9.6%),中证传媒估值分位最高(77.7%),而中证全指运输指数趋势强度达71.0% [60] - 拥挤度较高的行业包括证券公司(92.2%分位)和中证全指电力指数(91.9%分位),但均被策略规避 [60]
兴业证券王涵 | 对本轮市场行情的思考——怎么理解、如何演进、到哪儿了?
王涵论宏观· 2025-09-16 05:56
本文根据王涵博士 9 月 15 日下午电话会议内容整理。 年初我们的宏观年度报告以《燎原·重估》为题,取"星火燎原"之意,核心观点为市场估值向上"重 估"。从过去一段时间的情况来看,市场的演化与我们之前的判断较为一致。 简单来说,本轮市场行情的逻辑可概括为 三大核心支柱——百年变局、金融改革、对美战略 。后期, 观察行情的演化、分析行情是否会逆转,核心在于这三大支柱是否发生实质性变化。 支柱一:中国经济基本面——百年变局下的全球化破局 关于中国经济,过去数年我的观点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核心矛盾在外不在内",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许 多挑战,破局关键在外部——具体来说,在于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此前工业产能扩张,受到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的推动。 中国有全球约 1/6 ( 17% ) 的人口,但有全球约 1/3 ( 34% )的工业产值。中国此前经济发展中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全球 化),是中国会形成如此规模的人均工业产能的核心原因。工业化,意味着企业要投资扩产;城镇化, 带动基建地产的需求;全球化,导致中国为全球生产了大量的产品。过去几十年,这些需求,推动了国 内工业产能的扩张。 但当前"三化"进程正 ...
“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以旧换新动能足 超大规模市场体量更大
搜狐财经· 2025-09-16 05:35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 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1][6] - 苏宁易购渠道家电以旧换新订单量同比增长81% 8000元以上高端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96%[5] - 一级和二级能效家电产品销售额占比超90% 其中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达73.8%[5]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48.3万亿元 年均增长5.5%[1][9] - 2024年社零总额相当于美国80% 按实际购买力计算为美国1.6倍[9] - 2024年全年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9] 企业响应与产能调整 - 长虹投资近千万元改造产线 高能效电视日产能超2000台[2] - 2024年1-5月长虹一级能效电视产品出货占比达70%[2]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促进企业产品结构优化[2] 服务消费发展态势 -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7] - 2024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63%[7] - 2024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服务出口占比达11.5%[7] 细分领域市场地位 - 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 汽车销量全球第一[10] - 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10] -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56.2% 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10]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 - 过去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4%[11] - 国民经济保持年均5.5%增速 经济总量预计达140万亿元[10][11] - 经济增量超35万亿元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左右[10]
小米抢走10%空调市场份额?高盛:美的有韧性,格力最易受冲击
华尔街见闻· 2025-09-16 04:33
行业背景与市场结构 - 中国分体式空调市场高度集中且利润丰厚 2019-2024年行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4% 制造商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8% 总利润池从220亿元增至320亿元[2] - 头部企业美的和格力2024年合计占据68%收入和91%行业利润 毛利率显著高于第二梯队企业[2] - 小米自2023年起发力空调市场 战略核心是通过高性价比入门产品切入生态链 其3000元以下产品占比达66-75% 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9-42%[3] 竞争格局演变 - 小米线上份额从2023年1月7%飙升至2024年12月15%[4] 但2024年12月后稳定在15%左右[5] - 美的集团通过华凌品牌推出竞品 线上份额从32%提升至37% 海尔通过Leader品牌份额从12%增至14%[5] - 格力电器线上份额从2024年12月18%略降至2025年6月17% 反应相对迟缓[6] 核心竞争维度 - 传统巨头优势体现在供应链与制造效率 包括更高毛利率、规模经济和垂直整合能力[8] - 小米核心优势在于分销效率与生态系统 通过线上销售减少分销层级 线下小米之家达17000家支持高端化[8] - 双方积极弥补短板:小米在武汉建厂提升制造效率[9] 美的推动渠道改革减少SKU并统一线上线下产品[9] 市场份额预测与影响 - 高盛预计小米2026年市场份额将提升至约10%[1] - 行业价格预计下调7% 导致总利润较2024年下降6%[10] - 美的被视为最具韧性参与者 有望通过议价能力和渠道效率实现利润温和增长[1][10] - 格力最易受冲击 因国内空调业务贡献51%收入和56%利润 产品溢价达29%且分销利润空间仅10%[11]
消费前先查黑猫投诉,让每一笔钱花的更安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3:56
平台功能与定位 - 作为国内知名消费纠纷调解平台 提供海量真实投诉案例信息并以公示形式完整呈现 消费者无需注册即可查询品牌常见问题及商家处理态度 [1] - 平台对投诉内容进行初步核实 避免恶意抹黑或虚假投诉 确保信息源自真实消费经历 [3] - 定期发布各类行业投诉榜单 包括月度投诉热点行业榜和美妆服饰投诉榜等 涵盖预付卡纠纷、虚假宣传、食品安全等高频问题 [2] 消费者应用场景 - 家电选购场景中 消费者通过平台检索发现部分品牌存在产品质量隐患与售后推诿问题 投诉量少且处理成功率高的品牌更受信赖 [1] - 预付消费场景(如培训课程、护肤品)中 平台帮助消费者识别风险机构 例如某钢琴培训机构近一个月出现多起拖欠退款投诉及校区搬迁现象 [2] - 美妆产品选择时 平台揭露商家宣传与实际情况差异 如敏感肌专用面霜实际导致用户泛红刺痛并被客服搪塞 [3] 信息价值与影响 - 平台公开显示商家对投诉的响应速度、处理结果及完成率 为消费者提供可量化参考依据 [2] - 消费前花几分钟查询平台可减少买完后悔的麻烦 例如有家长通过查询避免近万元经济损失 [2][3] - 消费者通过对比平台信息与商家宣传 能够果断放弃存在隐患的网红产品 提升消费决策可靠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