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无锡半导体设备年会快讯-中微尹志尧:抵制15种恶性内卷!
是说芯语· 2025-09-04 04:01
半导体设备产业挑战 - 加工微观纳米结构接近物理极限 需集成50多个学科知识和技术 难度超过两弹一星 [1] - 纳米级加工需达到原子水平的均一性 稳定性 重复性 可靠性和洁净性 [1] - 设备开发成功需在大生产线实现稳定高合格率 样机开发仅是一小部分 [1] - 市场被国际大公司垄断 生产线准入门槛极高且耗时耗力 [1] - 需完整知识产权保证体系支撑设备开发和市场化 [1] - 研发经费需求巨大 达设备售价的10倍 30倍甚至100倍 [1] - 依赖完整材料和零部件产业链 关键部件需国内外一流供应商 [1] - 市场周期性波动远高于微观器件产业和传统产业 难以预测 [1] - 行业竞争要求设备提高输出量并降低价格 新公司盈利面临挑战 [1] - 国际形势下需实现设备自立自强并打入国际市场 形成双循环 [1] 数码产业层次结构 - 半导体设备年产值约1000亿美元 是数码产业基石和卡脖子关键产业 [1] - 软件/网络/电商/传媒/大数据/AI/VR/元宇宙/ChatGPT/自动驾驶年产值约20万亿美元 [1] - 电子系统年产值约3万亿美元 半导体芯片制造年产值约1万亿美元 [1] 技术发展历程 - 60年间微观器件加工面积缩小一万亿倍 智能手机相当于50年前5层大楼体积的1/100万 [2] - 等离子刻蚀可在头发丝几千分之一至一万分之一尺度加工 孔直径均匀性达头发丝1/10万 [3] - 单台刻蚀机年加工超10^12(百万万亿)个细深接触孔 合格率需近100% [3] 芯片制造投资回报 - 先进芯片生产线需100亿美元投资 包含10大类300多种细分设备共3000多台 [2] - 设备采购占总投资70%约70亿美元 [2] - 100亿美元投资生产线年芯片产出价值25亿美元 正常P/S为3:1时市值约75亿美元 [2] - 全部股本金投资无回报 需约50%银行贷款才可使股本金获得约2倍回报 [2] 技术跨学科特性 - 半导体芯片加工工艺涉及50多种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 包括物理化学数学及特种工程技术 [3] 3D结构技术变革 - 存储器件从2D向3D结构转变 使等离子刻蚀和薄膜成为最关键加工步骤 [3] - 3D器件转换后不再需要EUV光刻机 主要依赖刻蚀和薄膜设备 [3] - 14纳米以下结构主要靠等离子刻蚀和薄膜设备的多重模板技术 [4] - 通过多重模板技术可刻出光刻尺度1/2至1/4的微观结构 [4] 行业恶性竞争现象 - 通过窃取设计图纸 工艺配方或软件编码复制设备 [4] - 对竞争者设备进行现场解剖和反向工程复制 [4] - 无视专利保护 采用竞争者专利技术开发设备 [4] - 芯片制造商向竞争者泄露设备设计细节和运营经验 [4] - 高薪挖角竞争者和客户的关键员工 搅乱人力市场 [4] - 员工离职携带技术资料到新公司直接使用 [4] - 投资商投资同类设备公司与原被投公司竞争 [4] - 设备商投资零部件供应商时提出霸王条款限制竞争 [4] - 在客户端和公开场合贬低竞争者散布不利言论 [4] - 芯片制造公司垂直整合设备及零部件业务导致垄断 [4] 产业发展建议 - 国内已有近30家15年经验的成熟设备公司 及数十家刻蚀/薄膜/量检测新公司 [4] - 建议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审慎投资新小设备公司 鼓励与成熟公司合作减少内耗 [4] 中微公司概况 - 2004年开曼注册 2018年拆红筹后注册于上海 [5] - 2025年6月底员工2638人 93%为国内员工 人均确认销售超400万人民币 [5] - 在台湾 韩国 日本 东南亚及美国设6个全资子公司 全球20个销售服务中心 [5] -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上市 为首家市值破千亿公司(代码:688012) [5] - 近期市值约1300亿元人民币 [5] 设备市场覆盖 - 2022-2027年刻蚀设备市场增长23% 薄膜设备增长22% 量检测设备增长20% [5] - 2023年中微实现刻蚀设备全面覆盖 薄膜设备扩大覆盖 量检测设备全面布局 湿法设备正在布局 [5] 公司成长表现 - 14年保持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35% 2025年上半年增长43.9% [6] 研发投入强度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18-2022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0.4亿 10.6亿 12.0亿 11.2亿 12.8亿元人民币 [8] - 研发投入占比远高于科创板平均值 [8] - 新产品研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2年或更短 [8] - 加速研发美日受限设备以补短板实现赶超 [8] 产品技术体系 - 开发CCP和ICP单台机及双台机 共20种3代机型包括Twin Star/D-RIE/TSV系列等 [8] - 2024年ICP刻蚀在线宽均匀性上达到1σ=0.12nm 相当于硅原子直径(0.25nm)的一半 [8] - DRAM BW AIO刻蚀均值16.1nm 3σ均匀性达0.35nm [8]
LG能源获得总计107GWh的电池订单;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04 03:37
半导体设备与光刻技术进展 - 尼康计划2027财年将晶圆对准站销售额较2024财年翻一番 该设备通过测量晶圆变形提升曝光设备套刻精度 主要面向3D堆叠和晶圆键合在NAND及逻辑芯片中的应用增长 [2] - SK海力士在DRAM生产线上全球首次采用高数值孔径极紫外线(High NA EUV)光刻系统 该系统部署于韩国利川市M16芯片制造工厂 [2] 动力电池产业动态 - LG能源与梅赛德斯-奔驰签署107GWh电池供应协议 包括欧洲市场32GWh订单(2028年8月-2035年3月)及附属公司75GWh订单(2029年7月-2037年12月) [2]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年产能规划50万颗电芯 一期60Ah产线2025年12月建成 二期100MWh产线2026年12月投产 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装备领域 [2]
拓荆科技股价跌5.32%,长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9.3万股浮亏损失191.6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29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4日公司股价下跌5.32%至176.57元/股 成交额5.67亿元 换手率1.12% 总市值493.92亿元 [1] - 公司主营高端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 半导体设备收入占比96.47% 其他业务占比3.53%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28日 2022年4月20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 [1] 基金持仓变动 - 长盛电子信息产业混合A(080012)二季度减持9990股 当前持股19.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1%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191.65万元 基金规模3.8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5.79% 近一年收益率55.03%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247.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杨秋鹏累计任职时间3年46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11.83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7.39% 最差基金回报-15.79% [3]
半导体产业发展韧性凸显
金融时报· 2025-09-04 03:15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半导体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2.41% [2] - 165家上市公司中120家实现盈利 100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2] - 9家芯片设计企业盈利同比翻倍 [1] 头部企业业绩亮点 - 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海光信息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 [3]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四成 占总收入75%以上 [4] 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覆盖95%以上刻蚀应用 技术延伸至5纳米及更先进制程 [4] - 盛美上海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接近40% 临港A厂满产产能达100亿元 [4][5] - 盛美上海临港B厂计划明年下半年投产 预计年产值200亿元 [5] 并购重组动态 - 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 完善半导体装备产品线布局 [6]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披露换股吸收合并预案 [6] - 芯原股份筹划收购芯来智融半导体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6] 市场驱动因素 - 国产替代与市场回暖推动晶圆制造企业满产运行 [1] - AI技术渗透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升级关键变量 [1] - 国产高端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3] 细分领域发展 - 长电科技 生益电子 云天励飞 仕佳光子等在先进封装 AI材料 场景应用 光通信等细分环节抢占先机 [3] - 半导体设备各细分环节研发突破 具备出海可能性 [3] - 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客户需求旺盛 [4][5]
PCB龙头芯碁微装递表港交所:去年“增收不增利”,直接材料成本比超9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2:2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全球最大PCB直接成像设备供应商 2024年市场份额达15% [3] - 全球唯一业务同时覆盖PCB、IC载板、先进封装及掩膜版应用场景的企业 国内仅有两家产品覆盖先进封装应用的公司之一 [3] - 服务超过600家客户 涵盖全球十大PCB制造商及全球百强PCB制造商中的70%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52亿元、8.29亿元、9.5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6.54亿元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1.79亿元、1.61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42亿元 [7]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09%但归母净利润下滑10.38% 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8] - 直接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持续高位 报告期内分别为89.4%、93.3%、89.6%和90.8% [10] 业务构成 - PCB直接成像设备及自动线系统为营收主力 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80.8%、71.2%、81% 2025年上半年占比72.6% [4][5] - 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及自动线系统占比波动较大 同期分别为14.7%、22.7%、11.5%和21.1% [4][5] 股东结构与变动 - 董事长程卓通过亚歌创投、合光刻及纳光刻合计控制公司36.13%股权 [13] - 核心技术人员何少锋在2025年5-8月期间减持24万股 累计套现2536.87万元 [5] - 2025年2月三家机构股东合计减持124.6万股 [5] 运营指标变化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从3.03亿元增至7.94亿元 存货周转天数从255.9天上升至317.1天 [11]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从5.84亿元增长至12.22亿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60.4天增至297.1天 [11][12] - 客户集中度上升 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8%升至46.9% 最大客户占比从8.6%升至19.7% [9] - 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在38.9%-47.8%之间波动 [9] 募资用途 - 港股IPO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能力加强、产能扩张、战略性投资及收购、全球销售网络拓展和营运资金补充 [2]
北方华创跌2.04%,成交额5.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99.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2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365.80元/股 总市值2639.63亿元 成交额5.10亿元 换手率0.1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99.5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626.90万元(买入2563.40万元占比5.03% 卖出4190.30万元占比8.22%) [1] - 大单净卖出1772.65万元(买入7224.70万元占比14.17% 卖出8997.35万元占比17.6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6.64% 近5日下跌7.84% 近20日上涨9.89% 近60日上涨22.49% [1] 经营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1.42亿元 同比增长30.86% 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 同比增长15.37% [2] - 股东户数6.95万户 较上期增加10.39% 人均流通股10375股 较上期减少9.41%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15.3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17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445.37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678.89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563.80万股(第六大股东) 增持42.93万股 [3]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持股493.89万股(第七大股东) 增持13.38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新进持股405.81万股(第九大股东) 诺安成长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基础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电子工艺装备占比94.53% 电子元器件占比5.3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北京国资/半导体设备/大基金/中芯国际/MLED [1] - 注册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2001年9月 2010年3月A股上市 [1]
A股连续震荡!股民下一步如何操作?是“留”还是“去”?
搜狐财经· 2025-09-04 02:0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连续第二个交易日集体收跌但龙年以来主要指数累计涨幅仍超10% 其中沪指上涨13.42% 深证成指上涨15.14% 创业板指上涨19.51% [1] - 上证指数自8月26日冲高至3888.60点后进入横盘震荡 9月2日下跌0.45% 9月3日跌幅达1.64% [3] - 日成交量收缩至不超过3万亿元 主力资金9月2日单日净流出1720.68亿元 [3][5] 调整原因 - 技术性调整需求主导市场震荡 资金面呈现避险与收缩特征 [5]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达92% 导致美股疲软并影响A股走势 [6] - 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且对市场走势缺乏信心 [6] 行业配置策略 - 科技板块内部分化中优选游戏(受益版号发放创新高)和半导体设备(受益国产替代加速)领域 [9] - 防御性资产关注黄金等避险板块 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且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贵金属活跃度 [10] - 控制仓位至3-6成 构建科技+消费+周期组合 关注沪深300和中证A500中估值偏低的红利/新能源/周期/高端制造/大消费方向 [11] 市场格局展望 - A股中期处于震荡上行格局 上证指数稳守3800点仍处十年来高位 [11] - 短期波动不足为惧 需避免追涨杀跌并保持均衡配置 [11]
4亿美元的光刻机,开抢!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4 01:24
High NA EUV光刻技术发展现状 - ASML确认High NA EUV为未来重点 二季度财报显示一台设备收入确认导致毛利率拉低 但整体毛利率仍达53.7% [2] - 英特尔使用High NA EUV设备在一个季度内曝光超过3万片晶圆 使特定工艺步骤从40个减少到10个以下 三星同期层周期时间缩短60% 技术成熟速度远超早期低数值孔径EUV设备 [2] 三星对High NA EUV的布局 - 三星为提升2nm GAA制程良率采购High NA EUV光刻机 目前Exynos 2600芯片测试良率达30% 距离量产所需70%良率仍有差距 [4] - 三星计划在2027年实现1.4nm节点量产 正评估在该工艺中使用High NA EUV的可能性 [5] - ASML年产能仅5-6台High NA EUV设备 且受政府出口管制限制 三星采购数量受限 [5] SK海力士率先引入High NA EUV - SK海力士在M16晶圆厂组装业界首台Twinscan NXE:5200B高数值孔径EUV系统 用于DRAM原型开发及未来量产 [8] - 该设备可简化EUV工艺 加速下一代存储器开发 提升产品性能和成本竞争力 [9] - SK海力士计划在2030年代将DRAM生产过渡到High NA EUV技术 目前主要用于加速原型设计而非直接生产 [10] 台积电与美光的技术路线 - 台积电明确A16(1.6nm)和A14(1.4nm)工艺无需使用High NA EUV设备 技术团队通过创新将低数值孔径EUV分辨率提升至接近High NA水平(13.5nm vs 8nm) [12][13] - 台积电预计2027-2028年才可能引入High NA EUV 重点考量投资回报率而非技术先进性 [13] - 美光2025年才首次将EUV引入DRAM生产 High NA EUV采用时间未定 [14] 其他厂商动态与技术趋势 - 日本Rapidus计划2027年起在2nm工艺中使用最多10台EUV光刻机(型号NXE:3800E) 未来可能采购High NA EUV [14] - 行业出现技术路径分歧:新型晶体管架构(如GAAFET和CFET)通过垂直堆叠减少对光刻依赖 转向更注重蚀刻技术 [16][17] - High NA EUV设备单价高达4亿美元 成本高昂导致厂商采购犹豫 [16]
【机构调研记录】嘉合基金调研奥特维
搜狐财经· 2025-09-04 00:12
公司业务与产品进展 - 半导体设备毛利率偏低因验收周期长及单晶炉产品毛利率低 未来将随铝线键合机和OI设备订单占比提升而改善 [1] - AOI设备已从功率半导体封装拓展至光通讯领域并获批量订单 未来将覆盖先进封装等更多场景 [1] - 固态电池设备正与行业知名客户合作 将持续研发适配不同技术路线的设备 [1] - 公司已储备TOPCon多分片技术并在客户端验证 技术成熟后将利好划片机和串焊机需求 [1] - 钙钛矿叠层设备已完成研发 预计今年发往客户端验证 公司认为钙钛矿技术将与晶硅技术共存 量产有望加快 [1] 财务与运营管理 - 信用与资产减值按会计政策执行 计提谨慎 后续对业绩影响风险较小 [1] 机构调研背景 - 嘉合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及业绩说明会 [1] - 嘉合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443.45亿元 排名89/210 [2] - 嘉合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350.97亿元 排名87/210 [2] - 嘉合基金管理公募基金数48只 排名106/210 旗下公募基金经理9人 排名111/210 [2]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公募基金产品为嘉合睿金混合发起式A 最新单位净值1.41 近一年增长79.75% [2]
【机构调研记录】华富基金调研海天瑞声、中联重科等3只个股(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04 00:12
海天瑞声业务表现与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69.54% 主要因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和智能语音三大业务全面增长 [1] - 计算机视觉业务占比40% 自然语言业务占比14% 智能语音增速平缓 [1] - 与华为合作昇腾一体机整合及陕西智慧文旅项目 成为中国移动重要数据供应商并参与人工智能焕新社区 [1] - 数据要素方面已与成都 长沙 保定成立合资公司 与呼和浩特签署协议 拓展上海 广州等十余地合作 [1] - 海外布局方面并购菲律宾交付基地 在香港 新加坡 美国设立子公司 推进日本 韩国及欧盟市场落地 [1] - 具身智能领域共建数据训练场并发布工程化服务平台 核心竞争力包括服务产品双模式 技术平台 供应链管理及数据安全合规能力 [1] 中联重科市场需求与海外拓展 - 公司对市场需求展望审慎乐观 设备进入8-10年集中更新期 叠加国四切换支撑行业多年发展 [2] - 复苏节奏健康反映真实施工需求 国家级重大项目带动大型化 智能化 绿色化设备需求 [2] - 智能化 绿色化设备毛利率更高助力盈利提升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约15% [2] - 非洲市场翻倍增长 中东和东南亚高速增长 欧美澳市场占比达39% [2] - 土方 矿山机械持续提升 工起 建起 混凝土市占率领先 [2] - 公司将加大拉美 非洲 欧洲资源投入 海外投入回报周期一般为2-3年 中期分红超60% 累计分红28次超306亿元 [2] 奥特维技术发展与设备布局 - 半导体设备毛利率偏低主要因验收周期长及单晶炉产品毛利率低 未来将随铝线键合机和OI设备订单占比提升而改善 [3] - AOI设备已从功率半导体封装拓展至光通讯领域并获批量订单 未来将覆盖先进封装等更多场景 [3] - 固态电池设备正与行业知名客户合作 将持续研发适配不同技术路线的设备 [3] - 已储备TOPCon多分片技术并在客户端验证 技术成熟后将利好划片机和串焊机需求 [3] - 钙钛矿叠层设备已完成研发 预计今年发往客户端验证 公司认为钙钛矿技术将与晶硅技术共存 量产有望加快 [3] - 信用与资产减值按会计政策执行 计提谨慎 后续对业绩影响风险较小 [3] 华富基金规模与产品表现 - 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959.08亿元排名63/210 非货币公募基金631.88亿元排名63/210 [3] - 管理公募基金数160只排名49/210 旗下公募基金经理22人排名63/210 [3]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公募基金产品为华富科技动能混合A 最新单位净值1.57 近一年增长154.75% [3] 科创100ETF华夏资金动态 - 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近五日涨跌1.28% 市盈率226.70倍 [6] - 最新份额为23.9亿份 增加25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5896.5万元 [6] - 估值分位53.86% [7]